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嫡长子_分节阅读_第169节
小说作者:皇家雇佣猫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9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20:00:16
  王鏊虽然搞不明白这是要干啥,不过这么些年他跟在太子身后也习惯了,太子……就没干过几件寻常事。
  而与此同时,在一处勾栏之所,一个留着八字胡的官员被家里的来的小厮给晃醒,“老爷,大不好了!京里现在全乱了,说锦衣卫全体出动到处在查封衙门!小的打听了一下,是太子殿下在点卯!”
  “点卯?!那老爷我岂不是正好不在?!哎呀,完了完了,快,备马!”
  这官员已是中年,下巴有颗大黑痣最叫人印象深刻,他叫卢叔茂,正是这次派往山东的巡按御史。
  原本回京之后,他也是做好了要汇报的准备,可浙江的事吸引了朝中大部分人的注意力,包括殿下的。
  所以这么一拖就拖了近十天下来,搞得他都要以为太子忽略了此事。
  巡按御史是监察官,这一趟监察下去,多多少少有刮点油水,身上踹了银子他忍了几天,今天是再也没忍住,没想到命不好,碰上这档子事儿。
  马备好了还不行,哪个当官的也不会穿着官袍去喝花酒啊,还好下人机灵,给他弄了个马车。卢叔茂掀开一看官服都在,不禁夸他机灵,“老爷我过了此关,回头就重重赏你!”
  “哎!”下人听说有赏,干活儿更加卖力,“老爷吉人天相,又在山东立了大功,这次肯定会安稳过关!”
  然后回来把赏赐给他。
  于是卢叔茂是边赶路,边更衣,什么礼节也不管了,就在大街上、躲在马车里把衣服换上,结果马车赶得太快,在一个路口忽然‘砰’的一声和另外一辆马车撞到了一起!
  急的不是你一人啊!
  这下好了,弄成一个车仰马翻。马车翻了之后,卢叔茂在里边儿也得不着好,就是吓坏了马夫,顾不着自己被撞坏的脸颊,他赶紧到后边儿找人,“老爷,老爷?!”
  这事故不大不小,但这年头也没什么安全气囊之类的东西,可怜卢叔茂的脑袋在里面硬生生的撞了木头,人竟是晕了过去!
  马夫担心自己摊上涉及朝廷官员的人命案,啥也不顾得就把人往外拖,这一拖不要紧,卢叔茂的衣服还没换好呢!
  ……
  ……
  啪!!
  朱厚照把手中的奏疏狠狠的摔在了地上,“这就是我大明的御史!还说要顾及朝廷的脸面!如果朝廷都是这些官员,在百姓的心中,朝廷还有什么脸面?!怕是早就被他们给丢干净了!”
  “殿下息怒!”
  皇太子陡然发怒,所有官员都噤若寒蝉。
  这会儿也不止先前那么些人了,内阁、六部九司被放出来的一把手都在。
  刚刚接任戴珊任督查院都御史的张敷华主动请罪,“卢叔茂是督查院御史,臣尽职不利,无可争辩,请殿下治罪!”
  朱厚照不想搭理这话,只是皱紧着眉头问地方,“牟斌,这次一共多少人?”
  “启禀殿下,一共查出含卢叔茂在内等大小官员108人。”
  “呵,倒是凑齐了108将!这还只是京官,大明朝两京一十三省又有多少地方官员该当值而不当值的?平日里就知道给本宫递奏疏,要么向本宫要钱,要么向本宫请求免钱,一张嘴就说国事艰难,有这么一群天天躺在床上等靠要的官员,我大明朝能不难吗!真是荒唐!通政使司来人了吗?”
  通政使司是负责收发奏疏的部门,出纳帝命,通达下情,勘合关防公文,奏报四方臣民实封建言、陈情申诉都属他们的活儿。
  虽然在实际的过程中这个部门有些被边缘化,但它还是有个职责,就是将奏疏誉抄存档。
  “臣孙廷垣,听候殿下旨意!”
  “本宫记得,大臣所上的奏疏,通政使司都有留存,你回去和你的属下们说,准备好这几日都不要回家了。牟斌那边不是有108人的名单吗?你们回去挨个找,把这些人的奏疏都给本宫找出来,看看他们是怎么说的,再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本宫不怕丢脸,有的时候脸皮呀就得拿出来在太阳下晒一晒、红一红!”
  “张成田!”
  这是张天瑞的二儿子,这几年一直在管理着《明报》,没有品级,不是官身,但《明报》属于东宫的喉舌,一直也是听东宫之命行事。
  “草民在!”
  “今晚你们也不要睡了!明日的《明报》改版,把这名单给本宫印上去,错一个字,本宫要你的脑袋!”
  现如今这东宫之中,内阁阁臣这种要员都老实跪着,张成天还有什么话说,他那个小肩膀什么也担不下来,只能老实干活。
  但太子的旨意还没完,“另外,通政使司今晚至少找出三个人的奏疏,和张成天这边沟通好。张成田,明天除了这108人的名单之外,你还要摘出一人详细报道,把他奏疏上的话原封不动的挑些上去,让京城的老百姓好好看个戏!108人呢!一天一个今年的年关都不够用!好,咱们就来一次与民同乐,好好的给百姓们演一出笑话!”
  太子说的话重,且照他这么说去做,估摸着朝廷的脸就丢尽了。
  刘健是内阁首揆,这种时候他得有话出来,心中定计之后倒也不慌不忙的一字一句说道:“殿下不可冲动。这些官员无故不当值自然不对,但朝廷先前并未有过点卯的先例,如此突然清查,自然是措手不及。再者,殿下若是恼怒,降下旨意申斥一番,叫他们改正也就是了,似这样兴师动众弄得满城风雨,也不免有些不教而诛。且如此一来百姓之口、史书之口都难逃过,千秋万代之后,后人提起弘治十七年冬,也没有什么好话。”
  “不教而诛?领朝廷的俸禄到衙门里当值,这种事都要教吗?是本宫这个太子教,还是你这个内阁首揆教?!”朱厚照这样不轻不重的怼了他一句,随后直接对孙、张二人下逐客令,“孙廷垣、张成田,你们还跪着做什么?是觉得一个晚上的时间做这些事绰绰有余吗?”
  哪里是,估计得直接忙到明天太阳打起才行。
  “臣(草民)告退!”
  朱厚照斜眼撇了刘健一眼,“刘阁老起来吧。这些丑,本宫都不怕揭,你怕什么?还有,有些话,本宫再和你们说清楚些。朝廷的脸面,本宫的圣德,不在本宫住的这紫禁城里,也不在你们的锦绣文章里!而在百姓的心里!整日只知道和本宫讲些仁义道德,自己却没有实际行动去守百姓的心,这才会让千秋万代之后的后人们看笑话!只有天下百姓能够富足安康,他们才会心向着朝廷,把朝廷的丑掩盖起来,瞒着百姓,这就能保住朝廷的脸面?!”
  “你们也都算是本宫的老师,个个都是懂得几十个大道理的大学士,今日这事,难道是要教本宫如何自欺欺人吗?!”


第一百九十四章 统一思想,名正言顺
  卢叔茂的职务还是照常,任着督查院的御史,就是现在名声坏的厉害,京城的大街小巷已经称他为‘卢光腚’了。
  那日他在街头露出了白花花的屁股,看到的人可不少。
  玲珑酒楼里,有往日被御史们指摘不是的权贵子弟在人群喧闹处高声念读今日的《明报》,其上有书曰:君之为君,以有民也。得其民,得天下矣!失其民,失天下矣!前日之所谓富民,今已退为穷民。前日之所谓穷民,今已委于沟壑。庙堂不知省,守令不知恤。周曰:当修于可修之时,不可悔于既失之后,真至言也!
  “这就是我们的卢御史给陛下和太子上的奏疏啊,文章写得多漂亮!可是转头自己就去喝了花酒,哈哈哈!”说起来此人正是当年王越的孙辈王炳,几年过去,他的嘴巴上有了胡须。但这份浪荡的性子还是没变的。
  他们这些纨绔,平日里就是给那帮正经人瞧不起,现在逮着机会把以往的仇人按在地上踩,那还真叫一个痛快。
  “却不知这卢御史,跟陛下说的话是叫个什么意思?”
  王炳这个时候也不嫌弃这些狗腿子了,倒是一副平易近人的样子,愿意给人解惑,“这卢光腚是说,当皇上,要心中有百姓,只有这样这龙椅才坐得稳当,朝廷要想办法富民,而不是穷民。这是最正确的道理,可不要等到来不及弥补的时候才知道反悔。”
  这是少府之议后,卢叔茂上的劝谏奏疏里的一段话。
  边上的百姓纷纷有些怒色,“呸!这话说的倒是漂亮,就是不知道他自个儿现在后悔不后悔!劝皇上心中要有百姓,自己转头就逛窑子去了,你们说他怀里抱着姐儿的时候,有没有想着咱百姓?”
  众人哄堂大笑。
  王炳听得那叫一个畅快,“要我说,还是殿下有办法,就得把这帮伪君子的那层皮给扒下来瞧瞧,平日里一会儿说这个是奸臣,一会儿说那个居心不良,就他们是君子,结果呢?”
  “就是。不过以往,这些个事都是朝廷之秘,皇上也怕丢面子,怎么这次都给抖落出来了?”
  “太子做得主呗!太子说他们让朝廷丢人,朝廷就让他们丢人!”
  “好!还是得看太子!就是这种官儿不将他撤职,有些便宜他了!”
  “他自己还好意思当下去么?”
  今日倒霉的是卢叔茂,《明报》详详细细的把他的那些个破事记录了下来。《明报》每一版都是有记录存档的,也就是说他卢光腚的大名要见诸史书,千百年后的人们个个都得笑话笑话他!
  所以卢叔茂是真的够衰,但是刚出了这件事,他也不敢再‘旷工’了,硬着头皮去了督察院。
  路上的百姓还可以躲,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认识他。
  就是到了院里,同僚三两聚在一起,对着他指指点点、又捂嘴轻笑,这太折磨人了。往下一座没多久,就有人过来传话,说张总宪要见他。
  这卢叔茂就耷拉着个脸,跑到张敷华的面前。
  张敷华还能说什么?
  他无奈的叹了一口气,“唉,你的事,内阁和各部大臣今儿又去和太子理论去了,但你运气不好,太子这次较了真,现在不要说你了,这108人里头还有兵部王侍郎家的儿子,便是那样,太子也不饶恕。所以这其中的酸苦,你只能自己往肚子里咽。不过殿下也让我传达一句话给你。”
  “总宪……请说。”
  “知耻而后勇。”
  卢叔茂抿了抿嘴唇,这句话有和没有不是一样么,对于他目前的状况有多大的益处?
  说起来,一些天之骄子、或是极个别个性很强的人对官职是很不在意,但大部分普通家庭出身的人还是很在意的。
  官位代表着社会地位、代表着生活所需的俸禄。还有,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社会环境之中,卢叔茂除了要面对皇帝太子,还要面对自己的家人、宗族。
  他是全家的荣耀,突然间辞职老母亲的身体都受不了。几代人养出了他这么一个进士,现在就忽然把官辞了?他自己也是寒窗多少年,这背后是多少的汗水?
  回去当农民种地?他答应,家里还有一帮人不答应呢。
  所以辞官,他既舍不得,也没那个本钱。但现在一些个“君子”把舍不得官位的就列为小人,这让他也很讨厌。由民变官多不容易,舍不得又怎么了!
  “你们这些人,殿下这一次没有撤任何人的官,连罚俸也没有。所以本官觉得,往后还是有机会挽回殿下的心意的。”张敷华现在也没好办法,只能先忽悠着。
  卢叔茂强撑着笑脸,道:“属下明白了。以后一定静心读书,用心办事。”
  这一刻的卢叔茂也开始变了,变成何样,无人知晓,他自己也不知晓。
  卢叔茂的惨状,叫后续那107人非常害怕,他们现在是只有名字被公开处决,还没有把奏疏这些话拿出来。一想到要如此对比言行,可是想死的心都有了。
  所以这些天,不停的有人通过各种渠道想要到朱厚照这边打招呼。结果他来个更狠的,招来张成田将这事告诉他,结果第二天全京城的百姓又都知道这么个事了。
  一个一个拒绝,到底还是麻烦,直接一步到位,看谁还来东宫求情。
  不过这事儿倒是把张天瑞给吓得够呛,他现在仕途混得风生水起了,作为最早依附于太子的人,现在已经任国子监祭酒了。
  朱厚照坐在软塌上,膝盖还盖着被褥,他这个人不拘小节,有的时候不想叫人收拾,就把头发这么散着,或者简单束一下披挂在后背。
  到底年轻,看着脸庞还是稚嫩,但谁都知道这是个手段强硬的主。
  朱厚照此时心情不错,听张天瑞吐了半天口水,有些无奈,憋着笑说:“……要是谁想走你这个路子或者你儿子的路子,你就往本宫的身上推嘛。就说太子不许。”
  张天瑞这么些年还是没改掉胆小儿的毛病,哭丧着脸说:“殿下,您是有所不知啊,这里头有些人的话,已经是威胁了,那意思,只要成田把他写的那些奏疏登上《明报》,往后就不要想有好果子吃!”
  朱厚照意外的和刘瑾相互对视了一眼。
  刘瑾问道:“……您可是朝廷命官,哪些人敢这样威胁您?”
  朱厚照摇了摇头,“平日里自己做那些事不觉得丢人,这会儿走后门倒是拼尽了全力。”
  “这……就是嘛。”张天瑞有些委屈的说。
  “好啦。你也不要撅着个嘴了,我派个太监到张成田那边儿去,话都不用说,就跟着他,便是没有人再敢跟他说什么了。”
  因为那些话很可能传到太子的耳朵里。
  张天瑞一想,太子这个办法倒也绝,于是他那颗脑袋又开心的摇晃起来了。
  “那臣,谢过殿下!”
  “这个家伙。”朱厚照也是无奈了,他抄上手半倚着软塌上的枕头,说道:“你来的正好,有件事我要安排你去做。首先第一条,要保密,不能告诉任何人,这是关乎脑袋的大事。”
  张天瑞立马收起笑嘻嘻的脸,“殿下……像此类事,臣,能知道吗?”
  这话的意思是:要不您还是别说了,我不知道最好。
  朱厚照盯了他一下,“本宫还没说,你不必往后退。放心,只要嘴巴紧,还要不了你的命。”
  心思被看穿,张天瑞也有些不好意思,“请殿下吩咐。”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57页  当前第16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9/85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嫡长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