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有麒麟阁十一功臣,光武帝有云台二十八将,李二大帝也弄出了一个凌烟阁。
光给他们物质奖励不够,还需精神上的。
“多谢陛下,未想我一残废之人,也能光耀门楣。”杨略拱手道。
李跃望着他的断手,心中一阵感慨,这只手当年还是因为自己丢的,勉励道:“男儿大丈夫,心不残即可。”
正交谈的时候,北面有斥候赶来,“陛下,边关急报,拓跋什翼健闻陛下御驾亲征,率三万骑突击紫蒙川,掠走牛羊战马五万头,一千余帐牧民。”
李跃眉头一皱,拓跋什翼健就是一块狗皮膏药,甩都甩不掉。
江东没胆量北伐,但代国却不一样,频频来犯。
如今大半个草原,名义上在他的统治之下,他一摇旗,旬日间能组织几万人南下劫掠。
某种程度上,代国正是靠南下劫掠凝聚内部。
梁国用兵荆襄,拓跋什翼健不来捞一把就有鬼了。
“代国迫在眉睫了,动辄袭扰边地,北方不宁。”李跃神色严肃起来。
历史上的拓跋家建立北魏,也被柔然人劫掠,弄出了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六镇。
十六国南北朝,夷狄大行其道,华夏衰落谷底。
梁国虽然崛起,但这种大趋势仍在。
“臣立即动身,前往漠北。”杨略收起脸上的江湖气。
“不急,先回家见见家眷,休沐一个月,朕也要与王景略仔细商议用兵之策。”
任何一个强盛王朝,都无法回避草原问题。
从商周开始,草原问题就挥之不去。
回到洛阳,已经入夏。
拓跋什翼健抢完紫蒙川后,从东到西,一边入寇,一边号召北地鲜卑、乌桓、匈奴起兵反梁。
还别说,真有人响应。
幽州鲜卑豪酋库傉官达起兵,匈奴张崇召集旧部,自称龙骧将军,在代州响应拓跋什翼健。
虽然被镇军迅速扑灭了,但带来的影响不小。
原本已经渐渐屈服认命的僮民和奴隶们蠢蠢欲动起来,经常有人逃亡。
李跃一脱下戎装,连后宫都没来得及安抚,就召集众人议事,“拓跋什翼健什么时候变得这么聪明了?”
不仅劫掠,还懂得号召夷狄玩里应外合。
华夷矛盾并未消除,仇恨只是暂时被压下去而已。
无论任何时代,总有那么一批人,不想好好过日子,就喜欢烧杀劫掠。
而且梁国采取高压之策,诸族沦为僮仆、奴隶,即便没有拓跋什翼健的挑拨,这些人迟早也会反。
“拓跋什翼健之子拓跋寔、拓跋翰,拓跋力真近些年颇有建树,或镇守一方,或治理诸部,颇得人望。”王猛拱手道。
拓跋什翼健不行,但他的儿孙却非常争气。
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梁国的下一代长成,代国的下一代也长大了。
加上代国吸收了不少中土士人,眼光格局都不是寻常草原部落可比。
李跃道:“来而不往非礼也,既然已经知道拓跋什翼健踪迹,玄甲军、骁骑军咬上去。”
“臣以为暂时不宜进兵。”王猛忽然道。
李跃一愣,“为何?”
“我军刚刚用兵荆襄,如今又要用兵漠北,将士们疲于奔命,且拓跋什翼健三万骑只是前驱,其后还有六七万大军巡弋于弹汗山,敌情未明。我军仓促出击,易为其所趁。”
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王猛以前是坚定的主战派,如今成了尚书台一把手后,也开始谨慎起来。
拓跋什翼健此次出兵是为了策应江东。
如果不是快速拿下襄阳,只怕他这十万人马早就全线入侵了,而不是只劫掠一个紫蒙川。
“景略之言有理。”李跃按下焦躁的心情。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越是天下行将统一的时候,越不能掉以轻心。
随便一场大败,都会造成深远影响。
“臣以为不妨示敌以弱,以骄拓跋什翼健之心,然后暗中分化离间,诸事齐备,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之,一战而定乾坤!”王猛沉声道。
“妙计!”李跃击掌而赞。
拓跋什翼健正是那种给点阳光就灿烂的性子,此计完全是为他量身定做的。
汉武帝与匈奴打了四十三年,打的汉朝也山穷水尽了,汉武帝不得不下罪己诏,如今的梁国没有这么大的家底。
当然,现在代国自然不能跟当年的匈奴比。
“敢问令君,如何示敌以弱?莫非要和亲不成?”一旁的杨略问道。
李跃脸一绿,其中的分寸也要掌握好,不然就有辱国体了。
拓跋什翼健是色中恶鬼,索求无度,二十年前就到处求亲要女人,慕容皝气不过,还出兵揍过他……
王猛既然想出计策,当然前前后后都想通了,“和亲自然不必,可邀其云中会盟,两家和睦,永不相攻,效仿江东,梁为上国,代为下国。”
“拓跋什翼健肯定不会同意。”李跃太了解他的德性,这个时候不坐地抬价,简直对不起他草原哈士奇的名头。
不过这样一来,示敌以弱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臣也没想他同意,不过是暂时拖住他,让他以为大梁对他无可奈何。”王猛笑道。
“事不宜迟,立即派出使臣探一探拓跋什翼健的心思。”
第七百零四章 会盟
弹汗山位于并州之北三百余里,属于阴山山脉余支。
东汉桓帝时,檀石槐立王庭于弹汗山歠仇水上,窥伺中土。
这两年拓跋什翼健因为身体日渐肥硕,已经无法乘马,特意造了一架大车,仿佛一座一动的小型宫殿,由二十四匹白马拉动。
车上醇酒美人,应有尽有。
“这蒲陶酒寡淡无味,李跃那厮竟然这么爱喝。”拓跋什翼健将蒲陶酒吐了出去。
“哈哈哈,李跃不过一山贼,趁着中原大乱,方有今日,怎能与父王相提并论?”世子拓跋寔君咧嘴大笑。
“我儿所言甚是。”拓跋什翼健十分满意儿子的奉承。
“梁主不到一月,便攻破荆襄,黑云军战力增长不少,父王不可大意,弹汗山距离中原咫尺。”三子拓跋翰道。
“我等有十万骑在此,怕他作甚?黑云军不出则已,出则必被我军围攻!”拓跋寔君不屑道。
上一次窦封出兵漠北,正是被拓跋寔君领军击败,大涨鲜卑诸部士气。
自梁代交恶以来,代国还是第一次占到便宜。
“够了,小心一些倒也无错,可惜此次桓温败的太快,不然我们就能重夺云代。”拓跋什翼健叹了一声。
自幼在代郡、云中长大,早将并州视为故土。
此次君临弹汗山,不仅仅是为了威慑梁国,也是为了向诸部证明决心。
拓跋什翼健靠着跟梁国对峙,吸收了不少夷狄部落。
华夏有华夏的正统,夷狄也有夷狄的传承。
“既然梁主已经回军,此地不可久留,臣建议立即返回漠北。”燕凤拱手道。
虽然占了些便宜,但两边实力差距太大。
代国也没有正面挑战梁国的实力。
上次击败的也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将而已,数倍的兵力围攻,还被黑云军突围了,自身伤亡比敌军还多。
拓跋什翼健点点头,“先生说的不错,李跃小儿不可轻视。”
“报殿下,梁国有使者至!”亲卫在帐外喊道。
“嗯?”拓跋什翼健一愣。
两国已经好多年没有互通过使者了。
其他人也都是一脸惊讶之色。
“让他进来。”燕凤先反应过来。
过不多时,一使者昂首而入,“梁国使臣郑林拜见代王。”
拓跋什翼健眼皮子抬了一下,“你我两国不共戴天,今日为何而来呀?”
郑林道:“为两家罢兵,恢复旧谊而来。”
“哦,哈哈哈……”
拓跋什翼健笑得前仰后跌,身上的肥肉仿佛波浪一般一层层的荡漾着。
帐中其他人也跟着大笑起来。
等笑完之后,拓跋什翼健才道:“你家占了本王故土,残杀我鲜卑子民,驱赶本王至漠北苦寒之地,今日还有脸来求和?”
这种乱麻永远都扯不清,郑林没有辩解,“此一时彼一时也,殿下虽弃云代,却称雄漠北,疆域、实力可比肩当年檀石槐,梁代和则两利,战则两害,陛下愿与殿下会盟,结为上下国,订立盟约,从此永不相攻,不知殿下意下如何?”
拓跋寔君道:“谁为上,谁为下?”
郑林呵呵一笑,“自然大梁。”
“放肆!”拓跋寔君两眼圆瞪。
拓跋什翼健出奇平静,“李跃真要与本王会盟?”
“殿下若是有意,可于云中会盟,自此两国各安国境。”
“此事容我等商议商议,阁下一路风尘劳累,先歇息片刻。”燕凤客客气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