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横刀十六国_分节阅读_第448节
小说作者:苍穹之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53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0:39
  两边都把正统排在第一,实则已经摆明了这场谈判的底线。
  “陛下当然有对策,然则倾国之军南下,粮草耗费巨万,对陛下而言,无异雪上加霜,襄阳城池坚固,粮草充足,军民一心,陛下至少一年方可攻陷,届时,苻坚整肃关中,实力暴涨,而关东大旱,哼哼,敢问陛下何以抵挡秦晋两国报仇雪恨?”
  袁宏跟常璩不一样,立场清晰,一副视死如归的架势。
  李跃心中一震,梁国明年大旱的消息,江东竟然知道了,等于摸清了自己的底牌。
  转念一想,今年冬天一场雪没下,民间流言四起,江东不可能不知道。
  梁国有太史曹,江东肯定有擅长天象之人。
  不过知道也无所谓,旱灾影响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大。
  青州、淮北、兖州,沧州这些地区陆陆续续下了几场雪,只要淮北不干旱,梁国就能挺过去,此地几乎成了梁国的粮仓。
  再说府库中还有不少存粮。
  今年的旱灾究竟如何,还不能定论,这么大关东,不可能都发生旱灾。
  “哼,既然如此,何必再谈?请大司马前来一决雌雄!”李跃语气越发强硬。
  江陵捏在手中,心中不慌。
  “兵者,不详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为两国百姓计,还望陛下息雷霆之怒……”
  这边强硬,那边就软化了。
  如今桓温唯一的依仗是襄阳,被五六万梁军包围,等于命根子被李跃捏在手中。
  一旦李跃发起狠来,不计伤亡代价,攻破此城,就等于掐断了桓温的命根子,他能不慌吗?
  既然袁宏退了一步,李跃也退一步,将桓温的清单放在案几上,“江东背信弃义在先,朕不得不兴师问罪,如今既然大司马有诚意和谈,不妨开诚布公,彼此都省些口舌。”
  “陛下果然爽快,大司马愿奉上粟米一百万石,消弭两家之误会,只需陛下退兵,归还江陵、樊城即可!”袁宏紧张兮兮的盯着李跃。
  “一个江陵只值一百万粟?你家大司马真会做生意,朕在江陵屯垦一年,也能收二三百万石粮食。”
  江陵曾为楚国都城四百余年,但凡能被选为都城,大多土地肥沃,不然难以供养都城人口。
  荆襄之所以能压制江东,除了地处上游,还因能自给自足,钱粮大权不被江东掌控。
  李跃在江陵耗上一年半载,桓温就受不了。
  一百万粮食,还是粟米,这是打发叫花子。
  “阁下若无诚意,那就请回吧,一场旱灾而已,动摇不了我大梁!”崔宏在一旁帮腔道。
  袁宏脸上青一阵白一阵,就这么回去,肯定不好向桓温交代,“还请陛下示下!”
  话说到这个份上,李跃不再客气,“三百万石稻米,换一座江陵城,粮食走水路,与巢湖交割,何时交割完,何时归还江陵。”
  三百万石不是李跃张口就来。
  这几年江东风调雨顺,庚戌土断如火如荼,晋室税赋大为增加,三百万石对江东九牛一毛而已。
  “这……”袁宏见李跃神色坚决,不好再讨价还价,“容在下回禀大司马。”
  “来人,为袁先生备一艘快船。”李跃点头。
  这么大的事,不是一个幕僚能决定的。
  “谢陛下。”袁宏拱手而退。
  “三百万石稻米,只怕桓温愿意拿,江东不愿意出。”崔宏道。
  “那是他们的事,三百万石都不愿意给,那朕就长期围困襄阳,屯垦江汉!”李跃其实已经做了很大让步,不再纠结于争夺正统。
  桓温若是还不识相,那就只能再打。
  襄阳的确坚固,但荆襄只有一个襄阳城,其他城池未必挡得住黑云精锐。
  只是李跃不愿将精力花在荆襄而已。
  任何事都有轻重缓急和性价比。
  正与崔宏说着,忽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阵的啼哭声,凄惨悲凉,哀痛不已。
  李跃眉头一皱,正月还没过,就开始哭丧起来,听起来就晦气,“城中何事啼哭?”
  亲卫匆匆而去,过不多时回来禀报:“今日是上元节,城中战俘、百姓思念家人,故而啼哭,惊扰了陛下,属下这就带人去……”
  李跃都快忘了这事,“不必了,朕去看看。”
  樊城不大,万余百姓战俘拥挤在临时设置的几个栅栏中,如牲畜一般。
  江东富得流油,但百姓和士卒却衣衫褴褛,大冬天的很多人光着脚,蓬头垢面,有人挤在一起嚎哭不止,有人面无表情眼神麻木,仿佛一具行尸走肉……
  李跃回忆起当初在黑云山,遇见羯赵骑兵掳掠青年男女时的场景。
  “百姓都是从江陵掳掠而来,后续还有不少。”窦封解释道。
  李跃盯着百姓和俘虏看了许久,“没人给三日之粮,全都放了。”
  “放……放了?”窦封一愣。
  崔宏也惊讶的望了一眼李跃,不过很快就反应过来。
  “放了,你率两千骑,护送他们回返江陵,传令秦彪,不必再押送百姓。”李跃不是心慈手软。
  其一,关东即将大旱,这么多张嘴要吃饭,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其二,荆襄之所以难以攻克,除了城池坚固,还有人心。
  放他们回去,等于弘扬梁国的仁义,以后可以配合鸿胪司的宣传。
  下一次再来,会轻松很多。
  当年羊祜就是靠这一手瓦解了荆襄的人心,让杜预、王濬轻松顺江而下。
  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一次实际行动比一万句口号管用。


第六百章 翻船
  江东最大的屏障其实并不是长江天堑。
  而是愿意承认晋室正统的几百万百姓。
  所以历史上,即便前秦疆域和国力数倍于晋,苻坚还是在淝水遭到顽强而坚决的抵抗。
  如今的襄阳也是一样,城中上下一心,自然难以攻陷。
  屠城只会增加江东百姓的仇视,激起他们的反抗之心,而且这样做了,跟当年的前赵后赵有何区别?
  争天下,争的是人心。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以前光着脚无所不用其极,如今则要爱惜羽毛。
  百姓和俘虏领到粮食,皆错愕不已,战俘更是泪流满面,还有人离去时,望着城头上的“梁”字大纛跪拜。
  几天后,袁宏又来了。
  “实不相瞒,大司马只拿得出两百万石,还望陛下见谅。”
  “江东还缺这点粮草?”李跃不悦道。
  袁宏眼神躲闪,“若陛下愿退兵,归还樊城,大司马穷尽江东愿出四百万石!”
  果然,江东还是有钱。
  桓温眼力倒也不差,没有樊城,襄阳在梁国面前,等于没穿衣服。
  “一事归一事,三百万石粮草换江陵,不容更改,十日为限,若不送出,朕将率精锐攻破襄阳!”李跃被纠缠的有些烦躁了。
  历史上,司马懿于上邽屯田,两三年就向洛阳输送五百万石粟。
  这么大的江东,三百万石还不是手到擒来?
  这几十年来,江东还在大力开发交广二州,哪里一年两熟三熟都不是问题。
  任何地方都有可能缺,唯独江东不会。
  崔宏与袁宏磨磨唧唧讨价还价了一个时辰,才终于确定三百万石,不过要分三批送至,第一批降在十个月后,五十万石,第二批两个月后,从各地征集,第三批要等到秋收之后。
  李跃眉头一皱,就知道江东不会这么爽快。
  不过三百万石粮,的确需要时间筹集。
  有着五十万石粮打底,此战收获极大,以桓温的人品,应该不会赖账,即便赖账,李跃也不怕,这会成为下一次攻打的襄阳的借口。
  樊城捏在手上,与新城郡一左一右,襄阳被挤在中间,随时可以南下攻城。
  这一次还是准备不足,一是没料到襄阳如此坚固,二是没料到秦彪竟能袭破江陵。
  不过下一次就没这么简单,汉水上游牢牢控制在手中,襄阳已成瓮中之鳖。
  就在李跃等待桓温输送粮草时候,苻坚也收紧了套索,召苻柳、苻双、苻廋、苻武入长安,四人立即起兵作乱。
  苻坚快刀斩乱麻,派姚苌、杨安出兵击之,轻松攻破上邽、云阳。
  苻柳满门被斩,对亲兄弟苻双却不忍痛下杀手,囚禁于长安。
  二人家产皆充公。
  苻廋闻之大惧,弃郑城而走,投奔苻武。
  苻坚派毛嵩率万人击之,关中叛乱第一阶段结束。
  苻柳果然不是苻坚的对手,豪强都处于观望之中,没有地方势力的支持,很难对抗长安。
  十日之后,桓温五十万石粮草送到巢湖,邓遐、吕光二将接受,经由水网输送至邺城。
  李跃也令秦彪退出江陵,返回襄阳大营。
  没过几日,袁宏又来了,这一次商谈交还樊城之事。
  李跃连面都懒得见他。
  樊城怎么可能还给桓温?
  如今形势,樊城的战略意义远在江陵之上,非但能窥望襄阳,还堵住了江东的西大门,让南阳成为腹地。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74页  当前第44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48/57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横刀十六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