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横刀十六国_分节阅读_第431节
小说作者:苍穹之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53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0:39
  “兄长万万不可自误也,江东并非真心实意,乃离间之计也,一旦兄长背叛大梁,四方黑云精锐立至,兄长何以抵挡?届时不容于梁,亦将不容于晋也!”老表邓遐苦口婆心劝道。
  也不知是朝廷疏忽,还是有意为之,厚赏了袁真一个,邓遐、朱辅这些将领只领了一个杂号将军。
  “明公已经叛晋,复叛大梁,翻来覆去,失信于天下人也,他日大梁一统天下,明公此举乃是为袁氏取祸。”朱辅亦规劝。
  “如今将士家家分得田地,转投晋室,庐州立乱!”
  袁真跟其他江东士族有旧情,邓遐却没有,朝廷升他为右抚军将军,连升数级,投梁以来,朝廷更不曾亏待过他。
  而在江东,他立下汗马功劳,却因出身寒门,在江东并不受待见。
  究其原因,其父邓岳乃王敦之参军,参与王敦叛乱,坐罪禁锢,险遭族灭,后遇大赦,方才躲过一劫。
  见两员心腹都不愿投晋,袁真立即清醒过来,下定决心,“若非尔等之言,某几自误也,此事以后不必再提!”
  众人心中松了一口气。
  “禀将军,桓冲率两万军出濡须,水陆并进,北上东关!”斥候忽来禀报。
  东关是压在江东头顶上的一把利剑,比合肥更危险。
  有了东关,便可凭借背后的巢湖训练水军,打造战船,然后顺流而下,突破濡须城,攻入长江,直捣建康。
  曹魏嘉平四年(252年),司马师十五大军三路伐吴,司马昭率七万大军直扑东关,从而爆发了东关之战,诸葛恪四万吴军逆击司马昭,大破之,诸葛恪一战成名。
  这两年大形势虽平缓,但下游的桓冲时常北上,试探东关防御。
  “哼,如此便知桓温没安好心!”邓遐怒道。
  桓冲两万人马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这个时候来,肯定不是来试探的。
  “桓冲两万人马,溯流而来,东关坚固,无须惊慌。”袁真并没当回事。
  “报,右卫将军率五千黑云精锐直奔合肥而来!”又一名斥候在堂外禀报。
  桓冲两万人马,袁真不慌不忙,但梁啸的五千黑云军却让他方寸大乱。
  显然,袁真与江东勾勾搭搭的消息已经传出去了。
  梁啸这是快刀斩乱麻。
  寿春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制衡合肥,制衡袁真。
  梁啸五千黑云军的到来,让事情变得复杂且麻烦起来。
  方才还劝袁真不要背叛大梁的人,都屏气凝神,不发一言。
  “哈哈,桓温行离间之计,欲置我于死地!先以袁氏宗族诓骗于我,然后泄露消息出去,再令桓冲北上,引出寿春黑云军,陷我于两难之地!”袁真年纪虽大,却没有老糊涂。
  前后一串联,顿时明白了桓温的毒计。
  袁真一时不察,碍于情面,没有第一时间上报,其行径不免惹人生疑。
  其二,桓冲两万人马北上,明显无法攻破东关要塞,反而像是来接应的。
  庐州的种种动静,落在梁啸和朝廷眼中,袁真十有八九要叛变了。
  桓温计策一环套一环,虚虚实实,难以分辨。
  “无妨,只需紧守东关,不令桓冲北上即可,朝廷自会明白。”袁真镇定道。
  上表辩解肯定来不及,只能用行动表示。
  桓冲过不了东关,一切都是白费。
  邓遐脸上却浮起一丝忧虑之色,“江东处心积虑,只怕桓温手段不仅于此。”
  桓温为了这次离间,下足了本钱,请动了江东当朝司空车灌,又拿出右大将军,庐江郡公,扬州牧的封赏,可见其势在必得。
  而桓温不会不知道东关挡在面前。
  所以眼下局面是,如果桓冲被挡在东关外,事情还能有所转圜。
  一旦东关失守,袁真百口莫辩。
  袁真麾下不少部将跟江东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东关有我族兄朱宪、朱斌防守,应该无事……”朱辅犹豫道。
  朱氏乃江东吴郡四姓之一,顾、陆、朱、张,东吴时,出名将朱桓、朱异。
  江东本土士族内部意见并不统一,有归心梁国的,也有对晋室忠贞不二者,也有两边观望者。
  邓遐道:“朱宪、朱斌与你是远亲,其家眷不愿北迁!”
  当初李跃饮马长江,逼江东为下国,令江东交出袁真麾下将士的家眷,但很多人不愿北迁,朱家时代居于吴中,故土难离。
  “应远速率一万兵马南下!”袁真惊出一身冷汗。
  东关守将其实不是朱宪与朱斌,而是袁真的两个儿子袁双之、袁爱之。
  自己的儿子什么水平,自己心中有数,放鹰走狗谈玄论道一把好手,行军布阵领兵出战,一塌糊涂,当初是为了让二子积累功勋,以便日后升迁,如今反而害人害己。
  朱宪与朱斌各有部曲,配合城外的桓冲,里应外合,事情就难以预料了。
  邓遐二话不说,掉头小跑出堂。
  一万大军集结需要时间,兵势如火,邓遐等不及,就领着集结的三四千人乘船南下。
  不到两日,形势再变。
  桓温既然行此离间计,肯定早就预谋好了,袁真被车灌、袁宏、袁质等人迷惑,已经落入其陷阱当中,如今醒悟过来,依旧慢了。
  朱宪、朱斌二将叛乱,桓冲乘势攻关,袁双之、袁爱之措手不及,皆被生擒。
  东关落入江东之手。
  邓遐终究慢了一步,桓冲两万大军据关而守,邓遐等待后续援军。
  桓冲逼袁双之、袁爱之写劝降信,送往合肥。
  与此同时,梁啸大军到达合肥城外……


第五百七十七章 东关
  东关大堤上,援军越来越多。
  足有六千之众。
  邓遐左手持盾,右手持刀,望着关上晋军,“养兵千日,用在一时,敌立足未稳,人心未定,可击也!”
  梁国分田分宅,让这些士卒过了几年吃饱穿暖的日子。
  很多人原本就是北人,对江东没有多少归属感。
  就连邓遐也是北人,祖籍陈郡陈县,与袁真是同乡。
  大梁是正统的华夏王朝,还是晋室的上国,更增加了几分认同感。
  这几年受鸿胪吏们的宣导,思想早已转变过来,司马家的那些破事,东晋君臣之龌龊,早已人尽皆知。
  祖逖、李矩、苏峻、周玘这些人不是败在胡人手上,而是败在晋室君臣手上。
  尤其是祖逖,与刘琨一样的大英雄,活生生被司马家气死……
  人人心中都有一杆秤。
  以前北方胡人肆虐,他们只能跟着司马家,如今梁国崛起,南北一对比,谁在“克复神州”,一目了然。
  “愿随将军一战!”士卒们举起了刀矛。
  “杀!”邓遐提着刀盾,身先士卒,踩着长梯攀城,身如飞猿,三两下就跃上东关。
  手起一刀,砍翻一人。
  立有十余晋军围攻,邓遐以一当十,一步不退,拿出万人敌的气势,奋命拼杀。
  桓冲军中很多人都认识邓遐,既怜其被人污蔑,又为其声势所慑,莫敢上前。
  只有朱宪、朱斌二人督军赶来围杀。
  邓遐一见二贼,气冲牛斗,不惧如林之刀矛,与亲卫血步向前,身披数创,斩杀朱宪,朱斌大惧而退。
  梁军纷纷登城。
  兵力虽少,气势如虹。
  然则晋军中一人手持双戟,迎面与邓遐撞上,“可识江东镇恶郎否!”
  刀戟相交,火星四溅。
  邓遐抬目望去,却是桓石虔,桓温北伐关中时,桓冲被秦军所围,桓石虔单骑入阵,从乱军中救回桓冲,秦军无人敢撄其锋。
  二人在城头血战,两军在狭长的关上厮杀。
  梁军虽然气势如虹,不过终究兵少,又非黑云精锐,一场恶战,两边都伤亡惨重。
  令后阵观战的桓冲心疼不已,江东精锐本来就不多,死一个少一个,桓冲劝道:“邓应远,东关大势已去,何不早降?”
  邓遐一刀劈开桓石虔,回望左右,士卒伤亡近半,敌军铁甲如山,已经没有机会夺回东关。
  攻城本就凭一股气势,如果不是桓石虔拦住,只怕此刻已经取下桓冲人头。
  “镇恶郎、镇恶郎,果然非同凡响。”邓遐全身浴血,长刀前指,晋军竟无人敢前。
  只有桓石虔提着双戟准备再战。
  却不料邓遐割下朱宪人头,带着人退走了。
  “父亲!”城头上一将大声恸哭,却是朱宪之子朱绰。
  桓石虔欲追。
  此时城下还有未攻上来的千余梁军,列阵而待。
  “东关在手,穷寇莫追,让他去吧。”桓冲被杀怕了。
  要留下邓遐,至少还要付出两三千的兵力……
  此刻,合肥城门大开。
  五千黑云军却列阵在城外。
  望着黑洞洞的城门,梁啸无论如何也不敢入内。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74页  当前第43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31/57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横刀十六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