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横刀十六国_分节阅读_第380节
小说作者:苍穹之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53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0:39
  梁晋秦燕代,若论内部之复杂,氐秦排在首位,只是因为现在处于扩张期,被掩盖了,如同当年的前燕。
  西边在打,南边又不安分起来。
  东关算是江淮的门户,袁真、邓遐投降之后,桓温咽不下这口气,在与江东士族妥协之后,重新在濡须聚集水军。
  袁真虽然投梁,却隔不断与江东的各种联系。
  建康不断派人游说袁真部曲,以其家眷威胁。
  秋收之后,东关发生数次兵变,全被袁真压了下去。
  江东还派人来请求归还东关,交出袁真、邓遐、朱辅等叛将。
  “袁、邓二将被逼无奈投奔大梁,其部众未必心服,不如调入青州,与北水军合并,远离江东是非之地。”崔宏拱手道。
  虽然东关投了梁国,但处于半自治状态,袁真有自己部曲城池,以及水军。
  正常状况下,崔宏之策原本没错。
  不过李跃却另有想法,“袁真、邓遐在东关,可壮我大梁声威,瓦解江东人心士气,非但不能调回,还应该加大扶持力度!”
  崔宏单纯是从军事上考虑,李跃却从全局出发。
  袁真邓遐就是一块活招牌,打江东士族的脸,恶心司马家。
  “陛下……高论。”崔宏反应过来。
  “传令江东,东关乃大梁土地,立即送还东关将士之家眷,任何对东关的攻击,都是对大梁的不敬。”
  梁国为上,上国就要拿出上国的气势来。
  不能为小弟撑腰,还当什么老大?
  “这……”崔宏没想到还能这么玩。
  李跃拍拍他的肩膀,“放心吧,江东那群鼠辈,不敢跟我们撕破脸的。”
  此次北伐,李跃算是摸清了江东的底细。
  从祖逖开始,只要是北伐,江东各种幺蛾子乱飞,使劲扯后腿,煮熟的鸭子都能弄飞,到嘴的肥肉重新吐回去。
  桓温能力强一些,但私心也大,从北伐结果上看,跟殷浩相差无几。
  李跃巴不得桓温再来几次北伐,他苟在江南,梁国一时半会儿拿他没办法,但只要渡江,便是送温暖。
  此次北伐,梁国俘虏江东士民三四十万,战场缴获粮草六十万石,各种军资堆积如山,还得到袁真的水军。
  除此之外,还有订立盟约,每年几十万的粮食……
  桓温弄了几年的庚戌土断,成果却被李跃享用了大半。
  就像当年殷浩北伐,给丧家之犬姚襄送了一波温暖,靠着殷浩抛弃的粮草军械青壮,一下就支棱起来,得到了西进关中的底气。
  江东再来几次北伐,都不用李跃南征,江东自己就崩了。
  “陛下所言……确有几分道理。”崔宏苦笑。
  “袁真虚封庐州刺史,朕准备设置庐州,将合肥、居巢、浚遒、六安等九县合为一处,让他的庐州刺史名副其实!”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北方大军伐晋,要面临很多困难,气候、水土等等,都是难题。
  而袁真所部都是江淮勇士,用他们为前锋,事半功倍。
  所以干脆给他一块发展之地。
  江淮诸城,东关是唇齿,合肥是咽喉,而寿春是心腹,只要寿春在后面压阵,前面的庐州便飞不走。
  崔宏敬佩道:“臣擅谋军,陛下却擅谋国,袁真为江东所弃,心有怨气,今受陛下恩惠,他日伐晋,必舍生忘死。”
  袁真邓遐为晋朝舍生忘死,功勋卓著,江东弃之如履,换谁都受不了。
  其心可用也。
  李跃笑道:“朕以国士待之,彼安能不以国士报效大梁?”
  袁真混了几十年,信用还不错,是江东为数不多能打的军队。
  不然司马昱也不会想到扶植他对抗桓温。
  朝会上,李跃实置庐州之策,遭到了一些反对,认为袁真邓遐刚投靠其心未知,将合肥交与他手,风险颇高。
  但这正是李跃做给江东看的。
  只要江东将吏来投,大梁敞开怀抱。
  对付江东,直接出兵风险太大,还不如一寸一寸瓦解他们的人心和士气。
  最终还是尚书令常炜一锤定音,“区区合肥一座小城,何足挂齿?上兵伐谋,其下伐兵、伐城,若能动摇江东人心,何乐而不为也?”
  “令君所言正是,伐其城,不如伐其心,今袁真制江淮,压其首,王景略经营南阳,挟其腰,他日只需攻克荆襄,江东不战自降!”李跃心中对南面的战略逐渐清晰起来。
  其实根本不需要管他们,让他们自己斗就行,斗着斗着自己就崩了。
  江东也就这点出息。
  反而大兵压境,会让江东团结起来,同仇敌忾一致对外。
  先伐其心,再以势压之,江东绝不会死战到底。
  无论是王濬灭吴,还是历史上隋炀帝灭陈,江东都是自己投降。
  总之一句话,不必过度关注江东,梁国的重心在内部、在北方。
  李跃诏令发出,快马南下,不到一个月,江东便陆续送还袁真部曲的家眷,快的连李跃都有些诧异。
  就连桓温也率水军返回荆襄,留桓豁镇守濡须。
  南边的事按下去了,北边又狼烟四起。
  柔然、高车等部族南下劫掠,轻骑一度翻过阴山,大则四五百骑,小则百余人马,袭扰幽州,抢夺粮食,掳掠百姓。
  每年深秋南下劫掠,几乎成了他们的习俗。
  气候深深影响天下大势,从汉末起,北方便一直处于小冰河期,漠北越发苦寒,草原部族南下迁徙,几乎是大趋势。
  永嘉之乱后,不仅西域胡人内迁,连草原部落也纷纷南下,进入中原。
  并州、幽州、辽东、凉州这些传统汉家故地,迁徙来大量夷狄。
  燕国占据幽州时,丁零酋首翟鼠率部投降慕容儁,被封为归义王。
  晋朝的衣冠士族们不愿北伐,也跟气候有很大关系,北国苦寒,遍地凶神恶煞的胡人,南方温暖如春,是个人都知道怎么选。
  晋人南下之后,也是大力开发岭南。
  屯兵上谷的张生野率军出击,敌军掉头就走。
  张生野返回,这群人又到别处劫掠,如同苍蝇,防不胜防。
  不过幽州豪强也不是好惹的,民间尚武,后世流传的很多拳法、武术,大多出自幽州,田、卢、牵、公孙等大姓组织僮仆,聚坞而守。
  柔然人、高车人也没占到什么便宜,但毁坏了不少刚刚开垦的田地,放火烧了阴山马场的草场。


第五百零六章 练兵
  这一举动,无异于触了李跃逆鳞。
  自从下了黑云山,从来都是自己抢别人的,如今竟有人不知死活来抢自己,是可忍孰不可忍,简直不把大梁放在眼中,虽说现在的国策是偃甲息兵,但柔然人杀入幽州焚烧草场,还怎么种田牧羊?
  对付他们,也用不着出动大军,就当是寻常的狩猎活动。
  “来的好,大梁正缺奴隶开垦荒地建设城池,他们主动送上门来。”李跃杀气腾腾的笑道。
  对付江东要伐其心,对付草原上的野人,要伐其命!
  一万句好话都不如一把刀子捅过去管用,他们也只认刀子。
  “漠南一向为拓跋氏掌控,柔然人高车人何以过境拓跋氏而侵入幽州?”崔宏旁敲侧击道。
  李跃一怔,很快回过味来。
  拓跋什翼健桀骜不驯,上次令他攻打河南地,给他机会壮大,他扭扭捏捏,小打小闹。
  这次诸部南下,虽然不一定是他策划的,但肯定有他在背后推动。
  暗地里使绊子,这招谁都会。
  以拓跋什翼健这厮的小肚鸡肠,十有八九在背后推波助澜。
  “陛下可令慕容垂出河南地,敲打一番,拓跋什翼健必会收手。”刘应拱手道。
  “拓跋什翼健这小子一向不安分,敲打没用,要给他点颜色看看。”李跃一说出口,忽然觉得有些不对。
  拓跋什翼健名义上是岳父,两边差着辈分,这一句“小子”有些不妥。
  崔宏刘应眼神怪异起来。
  李跃挥挥手,没太在意,天下最强国的皇帝,称呼拓跋什翼健“小子”,有何不可?
  这是给他面子,别人还没这待遇。
  “古人春夏耕种,秋冬用兵,寇可来,吾亦可往,令骁骑军集于上谷,给朕狠狠的筛一遍漠南,别管什么鲜卑人、柔然人、高车人,不降者灭之!”
  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
  古往今来就没有比劫掠更快的壮大手段。
  种田是一方面,但并不影响出去捞些横财,刚柔并济,阴阳互补,方是治国之道。
  大战不打,小规模劫掠战无伤大雅,骁骑军轮番出兵,每次三部,每部三千,就当是练兵,也可以测试一番新式骑兵装备。
  好战必亡,忘战必危。
  兵者,国之利器,不可久旷,需时刻保持战斗欲望、好胜之心。
  与其被动躲在坞堡里面防守,还不如杀出去,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陛下准备用何人为将?”刘应拱手道。
  李跃想了想,用魏山、徐成、高云、鹿勃早、张蚝、吕光这些人,是牛刀杀鸡,既然是练兵,干脆连将一起练,目光落在崔宏、刘应二人身上,顿时有了主意,“刘牢之、崔宏、何谦为左路,窦封、李屹、刘应为右路,高衡、赵贺、刘轨为右路。”
  中层有资质的将领几乎都派出去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74页  当前第38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80/57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横刀十六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