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横刀十六国_分节阅读_第336节
小说作者:苍穹之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53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0:39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慕容恪这一退,意味着燕军处于全面守势,以燕国的体制,不扩张就只有静静等死。
  雪越下越大,压塌了襄国仅剩不多的屋舍,将士们冒着严寒清理积雪。
  城楼上的斗拱鸱尾上结满了冰挂,连地面都被冻住了。
  城中战马牲畜每天冻死百余头,冻伤不计其数。
  很多将士脸上手上也生了冻疮,甚至有人晚上睡去,到了早上成了一具冰冷的尸体。
  这不是大雪,已经是雪灾冰灾了。
  比起追击慕容恪,李跃更担心国内,慕容恪跑的了这次,躲不过下次,但国中百姓若是大量冻死冻伤,这几年的积累又白费了。
  多难兴邦,古人诚不我欺。
  好在襄国城中有不少煤饼、干柴,炭火燃起,倒也不那么难熬。
  冻死冻伤的牲畜全部宰杀,供给将士们。
  有了油水,身体暖和多了。
  熬着熬着,风雪消退,天地转暖,冬去春来。
  后方粮草辎重恢复供应,王猛从井陉杀出,攻打常山,防守常山的傅颜不战而走,赶赴中山与慕容恪会师。
  魏山准备出代郡攻打广宁郡,但拓跋什翼健横插一脚,屯兵弹汗山,随时可南下代郡。
  李跃去信一封,让他攻打广宁、上谷二郡,只要打下来,地盘人口就归他。
  但送去信宛如石沉大海,连使者都杳无音讯。
  这翁婿之情连纸糊的都不如,说翻就翻,不过这样也好,他作初一,也就别怪以后自己以后作十五。
  “拓跋什翼健反复无常,定有南下中原之意,殿下不可不防。”刘应提醒道。
  当年冉闵立国,残杀石氏,拓跋什翼健就在草原上召集诸部,要“亲率六军廓定四海”,后来见冉闵太生猛了,杀的诸胡血流似海,遂罢南下之念。
  “五年前北国大乱他都没机会,现在天下大势已定,他还能如何?待孤扫平燕国,下一步便请他回邺城养老!”
  不是李跃看不起这位岳父,有野心是好事,但没眼力就不对了。
  历史上最大的成就就是生了一个好孙子……
  李跃暂时没空理会他,令魏山镇守代郡,防备慕容垂的反扑和拓跋什翼健的被刺,提兵八万北上中山,继续与王猛夹击慕容恪。
  慕容儁尽起蓟州大军,赶赴中山。
  一场雪灾,并未浇灭战火,反而让大战更为激烈。
  中山境内,两边人马加起来,将近四十万。
  恰好,李跃屯兵之地就在当年冉闵被生擒的廉台,既然是台,地势高平,东南面凭临滋水,北面有一条木道沟,不必担心被敌人阻断了水源。
  此地自古便是屯兵之地。
  战国时,赵国与中山国大战,名将廉颇驻兵于此,因此得“廉台”之名。
  东北三里,有一大坟,乃当地百姓为纪念廉颇而作。
  王猛屯兵南行唐,与李跃一西一南威慑中山,如果不是拓跋什翼健拖住了魏山,燕军就会被三路包夹。


第四百四十四章 守势
  “慕容儁病虚体弱,虽号称三十万之众,实则能战者十之一也,夏夷大战,吾为中土豪杰,当助一臂之力,殿下战其前,在下乱其后!”
  一封密信从卢奴燕军大营送出。
  慕容恪退守中山后,慕容儁率大军驰援,燕国除了留在辽东兵力,几乎倾巢而出。
  “他有什么要求?”李跃翻看信笺,没留下任何身份线索,连字迹都是当世常用的楷书。
  “没有任何要求,也未标明身份,昨日单人独骑,交给我军斥候。”张生野道。
  “你怎么看?”李跃将信递给刘应。
  如果此人说的是真,那么这是一次绝佳的机会。
  慕容恪丢掉了襄国,对人心的冲击极大,几十年的胡人都城,一直是坚不可摧的象征,几经易手,都不是被正面攻破的。
  地缘上,丢掉襄国,燕国损失不大,但人心的平衡已经打破了。
  加上燕国内部的一堆破事,有人造反是必然的。
  而且此人也明说了,夏夷大战,吾为中土豪杰,当助一臂之力。
  心念华夏的不在少数,梁国虽不是正统,好歹也是一个华夏势力。
  目前看,吕护、逄约都有可能,两人难兄难弟,在燕国过得都不好。
  “臣以为还是要慎重一些,不可因一面之词而轻易出击。”刘应看完之后道。
  “你说的不错,燕军利在速战,我军当以稳为主,速召杨略来廉台,让他全权负责此事。”两边都是倾国而来,李跃不得不万分小心。
  他造他的反,黑云军按部就班即可,不能把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
  赤壁之战,曹操中了黄盖的诈降计,被周瑜击败,失去一统天下的机会。
  燕国虽处于弱势,但并非没有反击之力,相反,慕容恪收缩兵力,正是为了积攒反扑的力量。
  在襄国决战,对梁国有利,对燕国不利。
  但在中山决战,燕军背靠幽州,离蓟城不算太远。
  除了召回杨略,李跃还将密信送给南行唐的王猛看,王猛的意见跟刘应差不多,黑云军已经占据主动,只需拖下去,燕国必然耗不下去,分崩离析在旦夕之间。
  二月开始,后方粮草略有些吃紧。
  从襄国推进到中山,补给线拉长,粮草压力增大。
  一石粮从邺城发到前线,至少要去三成,没办法,数万民夫与牲畜也要吃。
  大战自去年秋末爆发,至今已经快五个月了。
  东、中、西三路进兵,加在一起也有十七八万大军……
  不过,梁国艰难,燕国只会更难。
  如同历史上的秦赵因上党爆发的长平之战,秦赵都倾国中青壮而来,廉颇坚壁而守五个月,但最终因为国力不及秦,又中了秦国离间计,换下老将廉颇,启用赵括,选择决战……
  慕容儁新征三十万大军,听上去风光,但人是要吃粮的,以燕国的状态,根本负担不起。
  所以王猛建议的拖下去,就能稳操胜券。
  后方虽然困难,常炜的奏表中却没有任何埋怨,反而叮嘱李跃稳扎稳打,后方之事无需多虑。
  李跃心中一阵感动。
  梁国的崛起,绝不仅仅是自己一个人的功劳,有薄武的,有魏山的,有崔瑾的,有周牵,还有常炜,所有人心往一块去,再大的困难也不算什么。
  历史上所有崛起的势力,首要条件,便是内部和谐。
  汉高祖麾下沛县群英便是如此,朱洪武宁愿只带淮西二十四将另起炉灶,也要离开郭子兴。
  有常炜、周牵在后方,李跃不必担心后方,一心一意盯着战场。
  粮食消耗了,地里面还会再生长。
  牲畜宰杀了,以后再驯养便是。
  以如今中原的底气,这些根本就不是问题。
  与其说是梁燕两军决战,不如说是中原与辽东加幽州地缘板块的一次碰撞,决战的是国力。
  战场上败了,还有可能重振旗鼓,但如果国力上败了,不死也残。
  急着决战,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将士伤亡大了,反而没有力量吞并燕国。
  就像长平之战,秦国赢了,坑杀赵国降卒四十五万,但自身伤亡二十余万,导致没有实力吞下赵国,休养了三十年后,才吞并山东六国。
  黑云军策略已经转变为以守为攻,这也是最令慕容氏绝望之策,不给他们任何机会。
  才十几天的功夫,燕军就有些撑不住了,频频前来挑战。
  步卒在左,连环甲骑在右,骑兵在后,号角声动,羽箭遮天蔽日而来。
  壁垒之后黑云将士熟练竖起大盾。
  壁垒之前瞬息之间生出了一片芦苇。
  不过弓箭的威力也仅此而已,造成的伤亡低的可怜。
  燕军随即推上来百余架投石车,向黑云大营投射石块,但廉台本就居高临下,投石车射程有限,营中霹雳车、弩车射程更远,威力更大。
  几个回合下来,燕军的投石车被砸毁大半,剩下的几十辆拖了回去。
  弓箭、砲石不行,只能骑兵冲击。
  但面对廉台上密密麻麻的长矛、鹿角、土垒,骑兵冲上来只是送死,重骑跑一半就气喘吁吁。
  当年慕容恪以连环甲骑在此地生擒冉闵,现如今连环甲骑成了累赘,完全派不上用场。
  黑云军固守不出,伤亡也才百余,而燕军扔下千余尸体,无可奈何。
  “燕军已然败北,末将等愿率一军击之!”十几员黑云将齐齐拜在面前。
  李跃放眼望去,前军虽攻营失败,后军阵型严整,杀气腾腾,“慕容恪这是故意诱我军出战,不必理会,固守营垒,还未到决战之时!”
  不出战,燕军必败,出战,就等于给了燕军一次机会。
  更何况燕军还有一定的战力。
  尉缭子有言:兵以静胜,国以专胜。
  制定了战略,就要稳步推行下去。
  李跃回中军大帐,不再理会营外燕军叫嚣。
  营中杨略已恭候多时,“已查明,密信是吕护送来,臣已派人与其联络,暂时安抚住此人,让其稍安勿躁,静候时机。”
  “吕护?”李跃揉了揉额头。
  慕容儁没有任何理由就坑杀了段龛三千部众,让投归燕国之人惶恐不安。
  吕护反复无常,两年前燕国势大,他倒过去,现在梁国妥妥占据优势,他倒向自己,似乎说得过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74页  当前第33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36/57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横刀十六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