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横刀十六国_分节阅读_第268节
小说作者:苍穹之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53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0:39
  不过李跃暂时没想跟江东死磕,主要敌人还是慕容、拓跋等鲜卑人,他们还造不出劲弩。
  山阳铁坊也在仿制劲弩,但威力比江东差了不少,还在改良当中。
  七百多名新晋的黑云将披上盔甲,站在面前,仿佛七百头铁兽,更增加他们的煞气。
  李跃一一将特制槊、刀递给他们手上,询问他们家中境况如何,可曾娶妻生子,可曾分到田地……
  “属、属下孤身一人,还、还未娶亲。”一个十七八岁的青年扭扭捏捏道。
  “怎能不娶妻生子?休沐两个月,孤亲自为你说媒。”李跃一副包办婚姻的家长模样,这年纪不想女人,问题就比较大了……
  邺城多的是黄花大闺女,什么样的都有。
  而黑云军是香饽饽,前途无量,大户人家趋之若鹜。
  “多谢殿下。”青年黑云将眼中升起阵阵暖色。
  李跃不仅给黑云将说媒,普通将士没有成家的,交由兵部负责。
  封赏完黑云将,李跃思索着打造一支精锐步卒。
  中原养出的马,跟草原差距太大,而培育马种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有这个功夫还不如攻下河套、河西等养马地。
  骑兵另外的一个问题就是战马太娇贵,需要精饲和精心照料,只要瘸个腿,战马就废了,一场大战,不论胜败,随随便便就能死伤千百头。
  如今的梁国没有维持庞大骑兵的国力,全军上下一万七千骑兵,四万七千匹战马,再多就有些吃力了。
  现阶段,发展步卒的性价比要高很多。
  养一名骑兵等于五名步卒。
  几次大战,李跃逐渐发现一个问题,真正决战的还是步军,没有谁一上来就让骑兵正面冲击步军大阵,那样做与找死无异。
  很多时候都是骑兵突击力量,一旦面对精锐步卒,并不占多少优势。
  未来大战,以攻城战攻坚战为主,步卒的作用显然大于骑兵。


第三百五十二章 步卒
  骑兵维持现在的规模足够了,以后等拿下养马地再说。
  步卒的弱点在于机动力不强,不过这一点是可以弥补的。
  这几年李跃抓了不少鲜卑、匈奴当牧奴,养了几十万头牲畜,驽马、驴骡、骆驼应有尽有。
  负载步卒快速机动足够了。
  战马速度虽快,却也不是一直维持高速奔跑,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小跑一阵,歇息一阵。
  驴骡驽马的另一大好处就是好养活,行军途中,啃些青草,喂些盐就足够了,遇到粮尽援绝的地步,直接杀牲畜为食。
  李跃先从中垒军开始。
  每人铁甲一领,弓或弩一副,五十支箭,长矛、环首刀各一把,长途行军,则每人配两匹牲畜,一匹驮负盔甲粮草,一匹载人。
  短途行军两条腿足够了。
  而以前模棱两可的游击军、中坚军全部改为步卒。
  所有战马集中供给骁骑营,轻骑营编制废除,擅骑射者入骁骑军,其他人要么退役,要么编入其他诸军之中。
  以往的单一兵种也做出改变。
  军中从此没有长矛手、刀盾手、弓弩手之说,效法魏武卒,什么都要会。
  李跃定下标准:手执长矛,腰悬环首刀,背负盾牌,五十弩矢和强弩,携三日之粮,一天之内急行军八十里,能立即投入战斗者为精锐。
  事实上,这个时代的人耐力、体力远远强于后世。
  在一个什么都靠双手双脚的时代,最不缺的就是体力,寻常农夫能轻易挑起两三百斤的重物远行几十里。
  黑云士卒全身负重六十余斤,还在承受的范围之内。
  而这两年黑云军填饱了肚子,隔三岔五还能吃上肉,身体素质大为改善。
  李跃永远坚信兵不贵多而贵精。
  给他们三个月时间适应和训练,三个月之后,实在达不到标准的要么退役,要么退入各地镇军之中,同样,各地镇军若是能达到要求,则直接调入黑云军主力。
  “若军中强硬者不愿退役……又当如何?”刘群心有余悸。
  这年头造反如同家常便饭,黑云军一向剽悍,这么大的动作,难免有人心生不满。
  “军令岂是儿戏?黑云军亦需裁汰老弱,不从者,自有军法处置!”李跃并不担心。
  击退燕军,李跃在军中的声望如日中天。
  军中明有鸿胪吏,暗有校事,一有风吹草动,无法逃过他们的耳目。
  再加上死心塌地的黑云将,李跃不信有人能闹的起来。
  这一次也是考验对军队的掌控力,李跃可以放出部分治权,但黑云军却一定要牢牢抓在手上。
  吐故纳新,天道至理。
  黑云将士这些年有了田宅、女人、钱帛,生活水平上来了,有人就不愿在战场上玩命了。
  这是人性。
  此次军改,正是要剔除这些人,补充新鲜血液,维持黑云军的战斗欲望。
  事实上,退役制度对绝大多数士卒而言,是一种恩惠。
  魏晋士卒,十五上战场,即便活到六十岁也休想退役,变成更苦更累的辎重兵,为前线输送粮草。
  即便死了,后代必须有人顶替名额……
  军令下达之后,军中的确有些怨言,人之常情,李跃可以理解。
  不过也就生出些怨言,在鸿胪吏的劝导下,最终还是接受了。
  有少数士卒赚够田地,厌倦了厮杀,主动提出退役。
  李跃从其所愿。
  不过退役了,也并非从此置身事外,遇到倾国大战,兵部有权重新征召他们。
  烈日下,梁军各种训练如火如荼,河北到处都是成建制的梁军,从邺城奔袭到荥阳,从荥阳杀到许昌,又从许昌奔赴渤海。
  沿途野兽、山贼流寇都成了他们的猎物。
  李跃以为会淘汰很多人,但仅仅一个月,就有八成达到标准,有不少人甚至超过这个标准。
  能背负一百重物,半日间就能行军八十里。
  剩下的两成是各地补充进来的镇军,主要还是不适应,加上身体素质没有黑云老卒强壮。
  这些都是可以克服的,三个月时间,足够他们完成蜕变。
  正当军改如火如荼之时,南面兖州却出事了。
  王猛不愧一个猛字。
  一到任兖州刺史,立即大刀阔斧。
  启用房默、房旷、郝略、崔逞、韩胤、田勰等关东士人为吏,从刑狱入手,彻查兖州各郡县历年积压的旧案,翻出很多旧账来。
  天下大乱,也正是豪强们大发横财趁机壮大的时候。
  联合不法官吏,欺男霸女,强占良田,逼人为奴。
  王猛上任才一个月,就在兖州掀起了一股风暴。
  凡是犯在他手上的豪强,全都从重处罚,当街斩首横行不法的官吏一百七十五人,关押的豪强宗户足有千余人。
  连刘氏、郑氏、边氏这种大士族都毫不犹豫,犯事之人,一概黑云铁骑缉拿,该斩首的斩首,该流放的流放。
  豪强们横行了几百年,手上有人有刀有粮,还有坞堡,自然不愿受这口鸟气。
  东郡、济北、泰山诸郡闹的最凶,动辄便有流贼强寇冲入县城,攻打府衙,杀害官吏,一把火将府衙烧了个干干净净。
  完事之后,消失的无影无踪。
  可惜他们遇到的是王猛,这些手段对王猛毫无作用。
  很快就查到背后是陈氏、鲍氏、臧氏。
  当即率三千黑云精锐星夜突袭,将坞堡中的豪强连根拔起,宗主一概斩首,余者贬为奴隶。
  而就这么一场小动作,清理出五万人口,七万亩良田,八十万的粮草。
  王猛动真格了,豪强们也不甘示弱,弄出一支万人大军,攻打郓城,并提前在城中埋伏内应,大军一到,里应外合。
  王猛怎会等他们大军来攻?
  背后既然是李跃支持,斥候和校事自然也归他调遣。
  豪强们大军刚一集结,王猛三千黑云精锐便杀来了。
  豪强大军欺负欺负百姓还可以,但面对黑云军,完全不是对手,高云、段罴二人一个冲锋,对面就溃不成军。
  当场被杀四千余众。
  豪强震恐,兖州震动。
  各地请求罢免王猛的奏表如雪片一般飞来。
  明的不行,就来暗的,针对王猛的暗杀日益猖獗,最高峰的时候,一天之内有九次暗杀。
  好在校事府这么多年也成长起来,暗中加强保护,高云、段罴日夜轮流戍卫,王猛出入都有百余护卫随行,吃饭喝水也都有人试毒……


第三百五十三章 压力
  伟人说过,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一团和气。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历来改革变法都无比艰难的原因便在于此。
  你动别人的利益,别人肯定要誓死反抗。
  王猛这么猛,大大超过李跃的预料。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74页  当前第26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68/57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横刀十六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