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横刀十六国_分节阅读_第245节
小说作者:苍穹之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53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0:39
  李跃随即下了政令,凡国中之人,成亲赐田十亩,无论生男生女,赏羊两只,每月可领半石粮,持续六个月,由各地官府和医舍负责接生助产。
  女子十五不嫁者,举家服役半年,每年罚粮一石。
  拿下豫徐二州,加上半个扬州,梁国地广人稀。
  十亩田地,李跃还是拿的出来的。
  至于粮食,对如今的梁国而言更不是问题。
  许下屯田,淮北大屯田,青州、兖州、豫州都是这时代的粮仓,养活梁国一百万户左右的人口,难度并大。
  这点人口也就后世一个中型城市的规模。
  不过月姬的医舍不是一时半刻便能建起来的,绝不是一个小工程。
  但只要种下种子,总会结出果实。
  李跃的政令一下,到处都是成亲之人,就连邺城也热闹起来。
  到处都是成亲的新人,也有人趁着热乎劲,多娶了几个小妾,不过娶妾不是成亲,没有十亩田的赏赐。
  奴隶成亲,官府原则上也支持,也会为他们接生。
  但没有十亩田的赏赐,生男生女什么没有。
  唯一的好处便是他们的孩子可以不入奴籍,成为僮民,不用子子孙孙都是奴隶,也算给了他们一丝希望。
  “都两个月过去了,快到年底了,桓温还驻扎在灞上?”李跃翻看最新的战报。
  对桓温有些无语。
  要么长驱直入攻破长安,守不守以后再说,先打下来,把功劳拿到手。
  要么,趁现在氐秦被打蒙了,见好就收,返回荆襄。
  这么不进不退的,已经犯了兵家之大忌。
  反观氐秦喘过一口气后,苻雄当机立断,率七千精骑,直扑司马勋,大破之,司马勋退至女娲堡自守。
  秦军士气恢复不少。
  桓温这人的一大毛病就是想法太多,犹犹豫豫的,拖泥带水。
  “桓温,将败矣!”连看好北伐的刘群都看出这场大战的结局……
  灞水,北风呼啸。
  晋军旌旗皆被冻住,风吹不动。
  此刻的中军大帐中正迎来两位特殊的客人。
  其中一人穿着破衣烂衫,斜躺在凭几上,当着众人的面在怀中掏啊掏的,嘴上却滔滔不绝,“关中天府之国,帝王之居也,桓公克定蜀中,今若能平定关中,则天下半土入桓公囊中,届时可拒崤函而望关东,积蓄粮草,训练士卒,坐观梁燕大战,待两国力竭,桓公一鼓而出洛川,遣一上将出荆襄,席卷中原,则天下可定,公大志可成!”
  说完,王猛掏出一只虱子,当着众人的面指头一弹,飞向桓温下首坐着的桓冲。
  桓冲当时就脸绿了。
  一旁的薛强则咳嗽两声,掩饰堂中的尴尬。
  桓温则名士做派,越是放纵不羁之人,越是看重。
  更何况王猛嘴中说出的确是良策。
  蜀中、荆襄,再加上关中、汉中,桓温麾下版图远超当年强秦,将成为天下最强的一方势力。
  而且还占据天时地利。
  话已经说明了,只要桓温按着王猛的策略走,“大志可成”。
  桓温的“大志”早已被人看清。
  但桓温兴趣并不大,换了一个话题,“吾奉天子之命,率锐师十万,杖义讨逆,为百姓除残贼,而三秦豪杰未有至者,何也?”
  桓温踏入关中之后,百姓牵牛执酒相迎,各地郡县也多有响应,但关中的豪强却不为所动。
  得豪强者得天下,没有豪强的支持,桓温在关中站不住脚。
  王猛语重心长道:“公不远数千里,深入寇境,长安咫尺而不渡灞水,百姓未见公心故也,所以不至。”
  关中豪强其实也被江东坑怕了。
  石苞叛乱,关中豪强遣使告晋,请求北伐,司马勋拖了了半年才北上,五万大军在悬钩设置营垒,距离长安只有二百里,跟现在的桓温一样裹足不前。
  关中豪强纷纷杀羯赵太守县令响应司马勋。
  但王朗率领二万精骑赶来,司马勋五万大军掉头就跑……
  现在桓温北伐,长安近在咫尺,城中只有数千老弱,桓温拖了这么久,还是不攻。
  吃一堑长一智,豪强不是傻子,口头上响应,但“未有至者”。
  桓温默然无以应,良久方道:“江东无卿比也!”
  遂擢王猛为军谋祭酒。
  王猛引荐薛强,桓温亦擢为从事。
  酒宴散去,两人回到宿处。
  “桓公志大才疏,北伐心志不纯,数万大军顿兵敌境数月,视军旅如儿戏,慕虚名而处实祸,败亡无日,非明主也,景略不可自误,当速去!”
  旁观者清,薛强在宴席上一言不发,却看的比王猛还深。
  王猛一脸失望,路都为桓温铺好了,拿下关中,天下半壁入其手,实力远超江东,但桓温却目光短浅,只盯着江东……
  “此人不足与谋也。”
  “不如与某同投明主!”薛强极力邀请。
  王猛摇摇头,“公之明主非真也,洛阳一隅之地,夹在各势力之间,难以得志。”
  姚襄的参军薛赞,也出自并州三薛,还是薛强的远房叔父。
  有这层关系在,薛氏自然押在姚襄身上。
  “看来你我也到了各奔前程之时。”薛强长叹一声,知道王猛的性格,一旦认定,很难回头,当初他们论断天下英雄,苻洪已死,桓温徒有虚名,也就只剩下中原的那位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和利益。
  薛氏与姚氏绑定,梁国一时片刻也打不到并州来,薛家自然不可能投梁国。
  但站在王猛立场,梁国新建,百废待兴,利益集团还未成型,正适合他这样的寒门庶族。
  “青山不改,绿水长流,你我他日还有再见之时。”王猛一阵唏嘘。
  翌日,两人离开晋军大营,各奔东西。
  而桓温也未太在意,无人阻拦。


第三百二十三章 鸡肋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桓温屯兵灞上,错过了攻打长安的最佳时期。
  不仅关中豪强看出了桓温的心思,连长安城中的苻健也看出来了。
  底细一旦被人摸清,再好的形势也会付之东流。
  苻健下令坚壁清野。
  苻雄迅速击败司马勋后,返回长安城南,与苻苌合军三万,对峙灞水两岸。
  此刻的长安城却掀起了一丝波澜。
  整个氐秦的精力都集中在晋军身上,唯独张遇心思放在苻健身上。
  原本只要桓温渡过灞水,张遇就会里应外合,打开城门,迎桓温入城。
  但这么长时间桓温按兵不动,令他越来越焦躁。
  随着大雪降临,氐人耐苦寒的优势越来越明显,而桓温晋军,虽然有不少北人,却在荆襄生活一二十年,已经不适应关中的严寒。
  而今年冬天明显比前几年冷的多。
  滴水成冰,大雪淹没脚踝,张遇扮成宫中宿卫,深一脚浅一脚的踩在雪地上,朝着皇宫行去。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桓温既然无意攻取长安,那么退军之日也就不远了。
  晋军退了,张遇再也没有这么好的机会。
  每当想起苻健喊他儿子时的嘴脸,张遇心中怒火滔天。
  “何人!”城头几个老卒警觉起来。
  义子张宁嚷嚷道:“今夜天寒,提前换防。”
  “口令!”
  “方从城外调回,还未得知口令。”张宁带着五六个矫健士卒,硬着头皮上前。
  在城上还在犹豫时,忽然竖起了长梯。
  “贼、贼军袭宫!”城头上到处乱作一片。
  氐秦精锐绝大多数都被派出城外抵挡晋军,留下来的多是些老弱病残。
  面对张遇精挑细选的数百死士,自然不是对手。
  长梯竖起,张宁一马当先,提着短戟猿猴一般从长梯上爬上城墙,扑入老弱病残之中,连杀数人,身后更多的死士爬了上来。
  不过内城的宿卫也赶了过来,两军就在城上厮杀。
  张遇提刀上前,既然敢动手,早就有了必死之心,手起刀落,砍翻一名秦军,冲着内城大喊:“苻健小儿,速来受死!”
  声音很快就淹没在大雪之中。
  秦军虽是老弱病残,但毕竟有数千之众,对苻健忠心耿耿,誓死抵抗。
  城头的鲜血很快凝结成血冰。
  张遇身边的死士倒下的越来越多,但再多的伤亡都无法阻止他报仇雪恨的决心,“苻健小儿,速来受死!”
  这一瞬间,他仿佛回到二三十年前,肆无忌惮的在战场上斩将夺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74页  当前第24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45/57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横刀十六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