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横刀十六国_分节阅读_第219节
小说作者:苍穹之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53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0:39
  “身体不适?”李跃盯着他,“高云、张生野各领五百士卒,去请两位,胆敢阻拦者,立斩!”
  “领命!”
  二人带着黑云军雄赳赳气昂昂的去了。
  场面顿时有些冷清,李跃懒得再跟他们啰嗦,大手一挥,“入城!”
  也不等蒋干,在亲卫的护卫下走在最前,一步一步走入邺城之中。
  “万岁!都督万岁!”
  城墙内外,忽然爆发出猛烈的呼喊声。
  邺城百姓、士卒纷纷呼喊起来,声震天野,仿佛被压抑了许久的洪流彻底释放。
  声音之嘹亮,让李跃大为惊讶。
  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谁能拯救他们,他们心知肚明。
  他们在等待一位真正的雄主!
  望着一个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蓬头垢面的人,李跃心中泛起阵阵苦涩,黑暗历史长河之中,他们一直如牛马一般被奴役,又如牛马一般被屠戮,饥寒交迫,水生火热,鲜有丰衣足食的日子。
  但正是这群人,撑起了华夏的传承,为族群保存着一丝希望。
  那么多曾经强横一时的异族,要么倒在他们脚下,要么融入进来,消失的无影无踪。
  忽然之间,李跃清晰感受到自己的使命。
  身后的蒋干等人面如土色。
  李跃默默走过人群,接收着百姓欢呼,向着皇宫走去。
  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
  越是强势,就越会得到他们的拥护,畏首畏尾,不仅会害了自己,也会害了这些追随的人。
  宫城大门原本紧闭,但随着李跃的越来越近,守军也跟着人群一起欢呼,打开城门,迎接李跃。
  李跃毫不犹豫的踏入皇宫之中。
  皇宫之中,没有想象当中的花团锦簇,而是一片破败,眼前跪了一地的宫女,一眼望不到尽头,密密麻麻。
  与宫外的百姓一样,面黄肌瘦,蓬头垢面,见到黑云军非但不惊恐,反而如释重负。
  角落里,还堆积着十几具女尸,尸体上有被剜剔的痕迹……
  宫女之中,十几名女官拥着一女走出,身穿冕服,头带珠冠,雍容华贵。
  “臣拜见皇后。”李跃拱手。


第二百八十九章 梁公
  “都督天命所归,当顺天应人,以承大位。”皇后董氏取来玉玺,双手奉上。
  蒋干等人还心存幻想,但这位皇后却颇为明智。
  “臣岂敢有此非分之想?”李跃也庆幸能遇到一位明白人。
  如今的冉魏还剩下什么?
  即便李跃不来,邺城也会自行崩溃。
  “陛下被擒,燕贼围城,国破家亡之际,若非都督力挽狂澜,冉氏恐无遗类矣,都督之仁德,孤于深宫之中亦有听闻,邺城百万百姓嗷嗷待哺,能解此厄者,唯都督也。”董氏一脸的云淡风轻,很显然已经想好了一切。
  冉闵性格不行,但娶的女人却深明大义。
  李跃长叹一声,“臣万万不敢。”
  吃相很重要,冉闵掌权后,肆无忌惮,为其败亡埋下伏笔。
  取冉魏而代之没问题,但没必要如此猴急。
  既然董氏如此懂事,李跃也就不着急,辞让一番后,便带着士卒退出皇宫。
  宫外,刘群、董闰等候多时,见李跃退出皇宫,神色一阵释然,“邺城人相食,还请都督急调粮草,解城中之饥荒。”
  李跃点头,“来之前,我已令陈留转运粮草。”
  董闰身为武人,更直接一些,“都督既已入邺,当看管蒋干、刘崇、缪嵩等人,不可疏忽大意。”
  刘群道:“都督新入城,当以安定人心为上,蒋干、刘崇之流,不足为惧,唯今之计,当总揽内外之权,然后再图其他,属下这就入宫请皇后定夺。”
  接收冉魏势力要有一个过程。
  邺城虽然在自己掌握之下,但河北还有一些势力忠于冉魏。
  尤其是常山。
  中山、襄国被慕容恪拿下之后,常山就成了邺城的唯一的屏障。
  “有劳刘令君。”李跃拱手。
  有他们这些人代劳,面面俱到,很多事不必李跃出面。
  刘群效率极高,很快就请到了一份懿旨,加封李跃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晋梁公,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
  权臣三件套全部配齐,该有的都有了。
  梁比齐靠谱一些。
  战国时魏国迁都大梁,因此也称为梁国,而大梁正是陈留一带,也算是李跃的发迹之地。
  魏梁不分家,刘群选的这个封号花了心思。
  李跃倒是想直接弄个唐公,但封号都是有讲究的,有迹可循,多是根据地域,古唐国在并州一带,实在跟自己八竿子打不到一块儿。
  此外,按照李跃授意,董闰加封馆陶侯。
  贾坚为徐州刺史,左车骑将军,镇彭城。
  崔瑾青州刺史,右车骑将军,镇广固。
  刘启的兖州刺史不变,封司空,刘群还是尚书令。
  周牵为大司农,常炜封中书监。
  魏山为前将军,徐成为左将军,梁啸为右将军,曹堪为后将军。
  秦彪、糜进、高云皆封将军。
  传国玉玺捏在手上,自然不能只封自己人,外人也可以大封特封。
  张遇都督豫洛荆扬四州诸军事,封颍川郡公,张平为并州刺史,冯盎为上党太守,苏彦为左骠骑将军,周成为左骠骑将军。
  常山李渎封讨寇将军。
  其余河北大大小小的势力,只要还没臣服慕容氏,全部都封官许愿。
  不过也有两个不太好封的势力。
  一个在中山自称天子的苏林,一个是在鲁口自称安国王的王午。
  苏林被慕容恪、慕舆根十五万大军夹击,也差不多快败亡了。
  李跃就算想救援,也有心无力。
  不过鲁口王午不能放弃,他手上捏着冀州的东北大门,几次挡住慕容垂,实力强大,暂时还需要他分摊慕容氏的压力。
  李跃力排众议,直接盖上玉玺,给王午一个名正言顺的安国王,还让渤海送上去五万石粮食。
  以如今的形势,王午别说只要一个安国王,就算要天王老子,李跃也得给他盖上玉玺……
  上党冯盎、常山苏彦、李渎等皆上表归顺。
  王午心满意足,表示坚决拥护朝廷。
  许昌的张遇略有微词,也知道李跃将荆、扬二州给他都督,没安什么好心,但还是“欣然接受”。
  不接受也没办法,他这片地盘比李跃还要恶劣。
  如今跟江东士族们翻了脸,左后方是谢尚、荀羡,右后方是桓温,头顶上是李跃,心中即便有想法,也只能忍着。
  封赏之后,李跃与崔瑾、常炜、刘群、董闰等重臣立即整改军队。
  南军地和兖州军地域性太强,不太适合。
  一番商议后,南军、兖州军、各地的州郡兵,包括王午的鲁口大军,全都改为镇军。
  意为镇守之军,农忙屯垦,农闲训练,镇守一方,若遇大战,可集结而起,奔赴战场。
  以往的左右中垒、中坚、骁骑、前锋、游击、轻骑等营皆扩充为军,每军五千至八千编制,增设左右羽林军。
  李跃的亲卫营改为宿卫军。
  力求扩充到十万精锐,依旧采用汉魏晋中外诸军的模式。
  当然,精锐不是那么容易就得来的,邺城的两万守军一番裁汰下来,去了一大半,只剩下九千人。
  其余人马从南军、兖州军中优先挑选。
  即便如此,崔瑾预算下来,仍有四万的缺口。
  李跃直接一道募兵令颁下,境内凡四十以下,十五以上,有志恢复中华,驱逐胡虏者,皆可应募。
  与募兵令一同张贴的还有二十级军功爵。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只要利益到位,钱粮给足,没有打不赢的敌人。
  秦军、汉军、唐军、包括子弟兵都是如此,要么给钱,要么给田。
  李跃不仅给田,还给地位,给奴隶,给上升通道,先登、斩将、夺旗等殊功,明码标价。
  募兵令一贴下去,邺城兵部前立即人山人海,上至六十老者,下至十一二岁孩童,都来争抢。
  李跃将黑云郎、黑云将、斥候全部撒出去,让他们挑选合格之人。
  整个邺城都异常繁忙起来。
  刘群分发粮食,登记人口,周牵从陈留赶来,开垦荒田,崔瑾、董闰忙着征兵。
  而李跃也在为“后宫”之事烦恼。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74页  当前第21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19/57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横刀十六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