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赵广他们都处理不了,更不用说羯奴。
魏山冷哼一声,他也被这些人排除在外,毫不知情。
薄武仰天一叹,“我早就说过,有野心没什么不对,但你们没这个能力,也斗不过他,我们流落中原已经十几年了,到现在也还是一伙儿山贼,既然我们不行,就换别人来!”
众人眼神暗中来回交替。
“别说你们,就算是我,现在也未必斗得过他,山上之人皆以归心于他,你们还能召集几人?一旦杀了他,黑云山立即分崩离析,你们现在年纪也大了,难得现在黑云山有了起色,过几年安乐日子吧,别折腾了,我的话你们可以听,也可以不听。”
薄武太了解这群人了。
然而他早已感觉到,黑云山已经不是以前的黑云山了。
可惜这群人还在白日做梦。
几人见说不通,也就告辞离去。
屋中只留下魏山。
“我没看错人,好生跟随他吧,或许几年之后,黑云山就不仅是黑云山了。”薄武眼神深邃起来。
李跃快刀斩乱麻,既让他感觉一丝惊恐,也让他欣慰。
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在这乱世中做下一番大事。
“是!”魏山对李跃也比较认同,毕竟李跃为他疗伤,救过他的命。
攻山之战,他没能挡住羯人从南山进攻,而李跃挡住了,心中对他只有敬重……
军营之中。
“这是你找来的?”李跃看着面前堆积如小山的竹简一愣。
月姬一脸得意,“这是我花了几个月在山上搜集整理而来,有尉缭子、吴子兵法、司马法遗篇,还有一卷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混熟了之后,她也就没个尊卑,没外人在场,说话也大大咧咧的。
见李跃在练兵,她也没闲着。
李跃苦笑道:“你是嫌我还不够忙吗?”
赵广这厮藏这么多书,若是能看几本,也不至于死在自己刀下。
不过书在这时代本身就是财富。
月姬摇头晃脑道:“君子曰:学不可以已。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李跃随意翻看了一本尉缭子,竹简看着多,其实也没多少,一本书不过几千字。
华夏典籍讲究的就是一个精简。
孔子的煌煌巨作《春秋》也才一万八千字。
“为将忘家,踰跟忘亲,指敌忘身,必死则生,急胜为下,百人被刃,陷行乱陈;千人被刃,擒敌杀将;万人被刃,横行天下!”李跃轻念几句,忍不住击节而叹。
这些兵书浓缩了古人的智慧,即便在后世也不过时,更不用说现在。
有些人是天生名将,不读兵书一样能纵横天下。
如卫青、霍去病等等,但还有一种人,本身就有天赋,又苦学多年,如孙膑、韩信等,霸王项羽也曾学过万人敌之术。
关羽喜读春秋,其实春秋也是半部兵书。
当然,李跃不敢跟这些牛人比,但连韩信、项羽、关羽这些牛人都读兵书,自己多读一些兵书肯定没错。
实战加理论学习,怎么着也不会太差。
其中的司马法、吴子等,还有具体的练兵方法。
“凡战之法,昼以旌旗幡麾为节,夜以金鼓笳笛为节。麾左而左,麾右而右。鼓之则进,金之则止。一吹而行,再吹而聚。不从令者诛。三军服威,士卒用命,则战无强敌,攻无坚陈矣。”
吴子里的这句话,基本就概括了古代行军打仗的模式。
白天以幡麾号令,晚上则为金鼓。
除了行军打仗,吴子里面居然还有魏武卒的训练方法……
“大善!”李跃大喜,凭自己的半瓢水,不知道摸索到什么时候去了……
有了这些兵书,能大大加快成军的时间。
说实话,以前的黑云山部众在李跃眼中根本就不是兵,而是草寇,遇到强敌,第一反应是跑,即便勉强一战,也没什么阵法,一拥而上,不搞死敌人,就搞死自己……
月姬得到赞善,掩着嘴笑了起来,笑完之后,负手作先生状,“嗯,兄长不可懈怠!”
李跃却看的入神,没听见她的话。
练兵过程中其实遇到过很多难处,现在书中全部有了答案。
这些兵书里面表面说的是为将之道,其实也涵盖了为君治国之术。
《吴子》中有言:昔之图国家者,必先教百姓而亲万民。
只花了一个下午时间,李跃艰难的读完尉缭子,粗略的翻了一下其他兵书,没办法,古文生僻字太多,还没标点符号,看的有些吃力。
看完之后,受到的启发极大,忽然知道黑云山差什么了。
第三十三章 誓
当年祖逖率部北伐,北渡长江,中流击楫,“祖逖此去,若不能平定中原,驱逐敌寇,则如这涛涛江水,一去不返!”
七年间,智计百出,屡战屡胜,压的石勒喘不过气来,在陈留大破石虎五万大军,黄河以南基本收复,河北石勒亦岌岌可危。
李矩在政治才能上比祖逖逊色几分。
如果不是晋元帝在背后捅刀子,羯赵未必能有今日。
军队跟人一样,要有魂魄。
历史上但凡有魂魄、知道为何而战的军队都出奇能打。
《尉缭子》中有言:兵者,以武为植,以文为种。武为表,文为里。能审此二者,知胜败矣。
武力为表象,政治是本质,基本也就是战争是政治延续的意思。
如今华夏沉沦,江东一蹶不振,沉迷内斗,无力也没那个心思收复河山。
还是王导的一句“克复中原”,勉强撑着台面,凝聚人心。
一句合适的政、治口号,既能凝聚内部,也能团结北地所有不屈服羯人的势力。
李跃寻来周牵商议一阵,决定将口号定为“驱除羯奴,复我河山!”
冤有头债有主,并非所有夷族都如羯人一般残害汉民。
羌氐鲜卑匈奴乌桓等族对华夏的认同度颇高。
刘琨在并州联合抵抗刘渊,拓跋猗卢出人出力。
王浚在幽州借段氏鲜卑之力抵抗石勒。
当年石虎攻段氏鲜卑,劝降段匹磾段文鸯兄弟,“兄与我俱夷狄,久欲与兄同为一家。今天不违愿,于此得相见,何为复战!请释仗。”
段文鸯怒骂:“汝为寇贼,当死日久,吾兄不用吾策,故令汝得至此。我宁斗死,不为汝屈!”率数十骑力战不降,战马力竭,下马苦战,长槊折断,执刀再战,终因力竭被俘。
战败之后,段匹磾在石赵境内常身著晋服,持晋节,游说豪强以及旧部反抗羯胡。
事泄,段匹磾被杀,段文鸯亦被毒杀。
其实司马家但凡争气些,有个秦汉皇帝的平均水平,历史上就不会有什么五胡,早就都成了汉人。
黑云山上,薄武本人就是乌桓人,乞活军中也有不少乌桓,所以目标只争对羯人最好。
羌氐乌桓鲜卑都在团结的范围之类。
石虎即位之后,从西域迁来几十万白种羯人。
所以李跃一直觉得,羯赵跟前燕、前秦、北魏有本质区别,其他王朝都是主动汉化,而羯赵却在主导胡化。
当然,羌氐鲜卑未必是什么好鸟,在五胡乱华时,手上也没少沾汉民的血,但现在最大的敌人是羯赵。
至于“复我河山”,复的不是司马家的江山,而是“我”的!
“黑云山力薄,此号令不可外泄,以免招致羯奴攻打!石虎暴虐无道,天下生厌,今已年迈,败亡之日不远矣,将军应韬光养晦,以待天时!”周牵越来越像一个谋士。
李跃原本还想起个军名的,什么天策军、龙骧军之类的。
但他这么说,也就去了这个念头。
一来,容易吸引羯奴报复,二来,引起江东忌惮,豫州夹在羯赵东晋之间,不能两边都得罪了,三来,以后还要借乞活军的势,现在弄出一个独立军号,标新立异,跟他们就脱轨了。
李跃这么捧着薄武,就是为了搭上乞活军的线。
毫无疑问,北方最强大的汉人势力正是乞活军。
自己对天下形势一知半解,但周牵却了如指掌,为李跃一一道来。
东北的燕国已经崛起,莫容恪、慕容霸都出来了。
北面草原上,代王拓跋什翼犍强势崛起,设置百官,分掌众职。东自濊貊,西至破落那,南距阴山,北达沙漠,全部归服,拥众数十万。
从去年开始,桓温提兵攻打成汉。
羯赵内部问题也非常严重,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汉人的仇恨与日俱增。
此外,聚集枋头的氐人,和聚集在滠头的羌人,都有尾大不掉之势。
北国虽然万马其喑,但仿佛是暴风雨来临之前的沉闷。
石虎似乎就在这几年死的。
李跃正在和周牵谈论天下形势的时候,斥候前来汇报,“十七名黑云山头领带着家眷下山,投陈留而去。”
“知道了。”李跃并不感到奇怪。
马春这么狂,背后肯定有人。
这些人走了也好,免得在山上搅风搅雨的。
如今整个黑云山都在自己的掌控中,斥候为耳目,战兵为爪牙,乞活军已经没有翻脸的实力了。
斥候和战兵中的乞活军未必会听他们的鼓动。
只要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出来,近些时日山上发生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