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的姐夫是太子_分节阅读_第854节
小说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7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7:36
  “这份奏疏……是关于江西劝农的,乃江西布政使司所奏,只是此处,有一些语焉不详,解公可否一看。”
  解缙点头,伸手取了奏疏,只看了看,便道:“去岁粮食大丰收,所以今年百姓们希望多种一些桑梓,也是情有可原。若是官府勒令不得强种,反而不妥,最好的办法,还是只限制部分的大户吧。”
  金幼孜点点头。
  解缙将奏疏发还,金幼孜接过,金幼孜道:“听闻吉水那边,解公的族人,也都要移往爪哇?”
  解缙叹道:“吉水人杰地灵,是个好地方啊,哎……此乃生养之地,背井离乡,轻易割舍,说是不痛心是不可能的。可爪哇也缺乏人力,解某思之,还是让他们去爪哇,去有所作为吧!”
  “那里艰苦是艰苦了一些,可若不经历这些磨砺,如何能光耀门楣呢?历来大族,哪一个不是创业艰难,才惠及子孙?使子子孙孙无所忧的?此事……解某是再三修了书信,劝告他们,他们也一直拿不定主意,如今……见解某重新入阁,竟还求他们入爪哇,他们才肯的。”
  金幼孜道:“解公这般舍己,真教人钦佩。”
  解缙笑了笑道:“只怕是教人讥讽吧。都已入阁了,却还教族人们身赴险地。”
  金幼孜想了想道:“确实有人疑惑。”
  “因为这是天下大势。”解缙看了他一眼,道:“这就如周室翦商之后,分封诸侯一样,多少周室宗亲,分赴天下,其中的艰苦,可想而知吧,可不如此……何来周室的王业?又如何来的数百姬姓诸侯?历朝历代,能看清大势的人很多,可看清了大势,真的敢于随着这滚滚潮流而动的人,却是少之又少。”
  “为何?因为此势乃万千人合力的结果,人人不出力,何来的大势所趋呢?人都好逸恶劳,想要捡现成,只是……投机取巧,最终也不过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而已。”
  顿了顿,解缙又笑了笑道:“金公,你我同乡,这里也无外人,有些话,解某本不该多问,可此时心里还是不禁犯嘀咕,还请金公赐教。”
  金幼孜道:“还请示下。”
  解缙目光幽幽,好像闪烁着什么,却是轻描淡写地道:“陛下封宋王就藩之事,金公当真听见了吗?”
  金幼孜没有愤怒,也没有急于辩解,还是那从容自若的样子,慢吞吞地道:“真的没有料想到这是一笔糊涂账,不过……金某百口莫辩,眼下也只好说……信则有,不信则无。”
  解缙听罢,抿了抿唇,似已找到了自己的答案。
  他只淡淡地道:“你好自为之吧。”
  想了想,他突然又道:“其实爪哇当真是个好地方。那里虽是许多地方尚处不毛之地,可濒临汪洋大海,与大明隔海相望,无四季之分,土地肥沃,可称天府之国。”
  金幼孜微笑道:“解公能寻到好去处,实是可贺。”
  说着,金幼孜便拿着奏疏,告辞离开。
  一会儿功夫。
  却有书佐匆匆而来,边道:“解公……新来的奏疏……”
  解公淡淡道:“取来吧。”
  谁晓得这通政司送来的奏疏,居然很是不少。
  竟在解缙的案头上堆积如山。
  解缙倒是来了兴趣,当即随手取了一份,只轻描淡写地看了一眼。
  而后,他若有所思,紧接着……他慢悠悠地道:“三……”
  而后又吐出了一个字:“二……”
  还没有离开的书佐,很是大惑不解,便疑惑地看着解缙。
  只见解缙又念道:“一!”
  这一字念完。
  “啊……”
  从隔壁的值房,传来了一声刺耳的怒吼。
  可谓是声震瓦砾。
  解缙一脸了然的样子,吁了口气,勾了勾唇,忍不住道:“还是老样子啊……大家都变了,唯独他没有变!”
  说着,摇摇头……苦笑端坐。
  那声音的源头,是自胡广的口中传出的。
  胡广也刚刚看到了通政司送来的奏疏,发出了一阵怒吼之后,随即便将这奏疏翻得一片狼藉。
  紧接着,他站起来,气咻咻地往杨荣的值房跑,看到杨荣,便气腾腾地道:“无耻,实是无耻啊……”
  杨荣手里也正拿着一本奏疏,苦笑道:“嘘……小点动静,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你我成日在密谋什么,好似你我是同党一样。”
  胡广哼道:“君子朋而不党,我不怕人说,我独不怕人言可畏。”
  杨荣叹息:“好吧,胡公……你休怒了,有话慢慢地说。”
  胡广道:“看来张安世成行就藩,要成定局了。这金幼孜……真是卑鄙无耻,他一定与人早就串通好了的!哎……你这儿……也有这么多奏疏?也是他们送来的?”
  杨荣道:“我早说过,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对错,而在于……别人相信什么样的真相……”
  “他们相信就是对的吗?”胡广冷声道。


第515章 后发制人
  胡广露出带有讥诮的冷笑。
  这一次,他是真的愤怒了。
  愤怒在于,人可以如此指鹿为马,不分是非黑白。
  更愤怒在于,更多人在装聋作哑。
  这许多的奏疏,都是从各省快马送来的。
  那些地方上的布政使、按察使,甚至包括某些知府,似乎已经闻风而动。
  一个个假模假样地为了表示对皇帝的关切,纷纷上疏来问皇帝龙体是否安康。
  当然,这只是掩人耳目的把戏罢了。
  真正的意图,却藏在细节里。
  在奏疏之中,他们对于张安世的功绩,也大书特书,表示张安世进封亲王,也确实是理所应当。
  皇帝应该是不成了。
  因为但凡陛下还有一丁点的神智,文渊阁里也不会闹出这样大的争议来,毕竟……真有争议,陛下只要一句话,就可化解这些争执。
  唯一的可能……就是陛下已到了口不能言的地步。
  再联系到此前凌迟的一个道人,那么……必定是中了丹毒无疑。
  既然有了明确的讯号,那么套在所有人头上犹如梦魇一般的噩梦,便算是解除了。
  百官所恐惧的,正是朱棣!
  这个与太祖高皇帝一样,靠着马上得天下的皇帝,性子刚烈,一言不合便诛杀大臣,总能坚持自己的己见,永远对大臣抱有怀疑的态度。
  而现在,朱棣一死,那么这天下……还真无可畏之人了。
  这犹如潮水一般的奏疏,纷沓而至。
  明面上是奏请给皇帝的奏疏,可实则,却是给太子看的。
  就是要太子和天下人知道,天下百官,无不尊奉皇帝之命,其他的,太子殿下自己看着办吧。
  尤其是在这新君可能登基的节骨眼上,更是如此。
  只有京官们,也有人开始看到了这个大势,除了支持新政的死硬分子之外,还有不少人,虽也不反对新政,却垂涎于新政的果实。
  可如今,果实攥在张安世为首的那些人手里,倘若赶走了张安世,也就意味着……这新政的成果,可以随意攫取,这其中,又是多大的利害关系呢?
  这些奏疏,可谓是一面倒一般。
  杨荣幽幽地叹息道:“果然还是如此,不该发生的事,终于还是发生了!胡公啊,你只看到了对错,可金公看到的……却是人心。情势可能比你我想象中,还要坏的多。”
  胡广现在就像个小火炉,一点就着,愤愤然地瞪着杨荣道:“你少来羞辱我。”
  杨荣则是一本正经地道:“这一次不是羞辱。”
  顿了顿,杨荣继续道:“而是实情。”
  他伸手,随意点了一份奏疏,便道:“你可看到这背后的浩荡人心吗?天下这么多的大臣,有人是纯粹反对新政,而有人……却是垂涎于当下新政的硕果。老夫来问你,这新政产生了多少的财富?这些财富,若是没了张安世,而张安世下头的那些人……在朝中还未有足够的资历,可以继承张安世这海政部以及其他的职务,那么……这些落入了其他人之手,会发生什么呢?”
  “这是何等的盛宴啊……反是你我这种人,却成了这庙堂,还有天下诸省的少数了。金公厉害之处,就在于……他撒了一个没有将张安世置之死地的谎言,却是勾起了许多人同仇敌忾,以及贪婪之心。”
  “人的贪欲是可怕的,一旦被人勾起,这里头所迸发的力量,不敢说毁天灭地,却也足以教你我之辈,一旦与之为敌,便如螳臂当车,被碾个粉碎了。”
  胡广挑眉,带着怀疑道:“有这样严重?”
  “非常严重。”杨荣很是肯定地道:“你我之所以能成为文渊阁大学士,既是因为陛下厚恩,也是因为……得到了不少大臣的鼎力支持,可一旦失去了这些呢?你我就是无根之木,是池塘中的浮萍。”
  “金公凭借这一份遗诏,则是天下人归心,即便他资历浅薄,却也足以成为真正可以手握文渊阁权柄的大学士。现在他携如此巨大的人望,又凭借着所谓的遗旨,只要赶走了张安世,那么……接下来这大明朝廷,到底谁说了算,就未必了。”
  胡广绷着脸,立马反驳道:“我不相信太子殿下能够容忍他。”
  杨荣摇了摇头道:“开始可能无法容忍,可若是一次次下达旨意下去,结果发现,旨意出了紫禁城,人人阳奉阴违,人人对此并不热心,敷衍了事,任何事需要贯彻,都得需金公出面呢?”
  胡广脸色凝重起来,道:“事情应该没有这样严重……”
  杨荣耐心道:“这当然要看情况。若是太祖高皇帝和陛下,当然不至到这样的地步,可太子殿下……新君登基,要稳定人心,也不得不进行妥协。”
  胡广抿了抿唇,直勾勾地看着杨荣道:“那我们该怎么办?”
  杨荣这时却是站了起来,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这抹光里又似乎宣示着坚定,道:“上书,弹劾金幼孜矫诏!”
  “啊……”胡广一愣,惊讶地道:“当初不是杨公说作壁上观的吗?”
  杨荣道:“那是从前,从前是想看一看,金公到底有什么后着,想让他露一露自己的家底,根据事情的发展,来确定他的意图。可现在他已图穷匕见,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必须得有人,狠狠杀一杀这风气,表明立场,将其他不肯与之同流合污之人凝聚起来。”
  说到这里,杨荣皱了皱眉,目光灼灼地看着胡广道:“若是此时,你我不站出来,不用矫诏来指责金公,那么其余不肯与之沆瀣一气的人,则是一盘散沙!大家至多也只能默默的看着事态的发展,唯有你我鲜明的表明自己的态度,与金公摆出势不两立和不共戴天的姿态,才可振奋他们,教那些……一个个虽含不忿,忧国忧民之人,凝聚成一起,即便无法反击,却也可使金公无法这样轻易得逞……”
  胡广大为兴奋,眼眸微张,道:“还以为杨公只是一个鼠辈,不料竟也有这样的志气。”
  杨荣眼皮子都懒得去抬,只平静地道:“君子要伺机而动,可也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过……”
  胡广道:“不过什么……”
  杨荣肃然道:“你可想好了,一旦你我上书,那可就覆水难收了。指责同僚矫诏,就意味着,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到时……必定天下人要骂你我为国贼,一旦事败,你我不但遗臭万年,可能还要被反污为矫诏。”
  胡广再愚蠢,也清楚这件事的后果。
  口谕就三个人听了去,可大家却是各执一词,也就是说,这两者之中,必有一人矫诏,不是金幼孜,就是杨荣与胡广了。
  胡广却是不加犹豫地慨然道:“但求无愧于心,无所憾!”
  杨荣点了点头,随即从袖里掏出一份奏疏:“我的奏疏,已预备好了,你自己也斟酌着写吧。”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67页  当前第85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54/96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的姐夫是太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