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的姐夫是太子_分节阅读_第565节
小说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7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7:36
  “罪臣还特意去询问过县里的一些司吏,他们被逼问得急了,这才如实相告,说是……历来医户……大多都是读书人,和本地的士绅颇有渊源,或是在县中开药堂,薄有家资,甚至还有人考中过功名。府衙无偿要强征医户,真正的医户怎肯去?当然是滥竽充数。”
  杨荣打了个寒颤。
  他已感觉到,这殿中杀气腾腾了。
  有杀气的,已不只是陛下一人,哪怕是不是勋臣,现在也似乎被这操作挑得火起了。
  张安世压抑着怒火,紧紧地抿着唇,像是很努力地隐忍着,没吭声。
  杨荣听罢,心里只是叹了口气,幽幽道:“这样说来,所谓的防患鼠疫……”
  “鼠疫已在诸县开始出了苗头。”吴之詹叹口气道:“宣城就已经出现了数百户,已死了三十余人。”
  杨荣:“……”
  吴之詹接着道:“除此之外,还有就是钱粮的问题。为了防范鼠疫,宁国府这边摊派了不少钱粮。原本说好了,是士绅和富户们捐纳,可凑不够,或者说,远远不够。于是便教大家一起想办法,各县不得不纵容各县和里长们,四处催逼粮食,为此……也是鸡飞狗跳。罪臣这边……为了凑够四万石粮……已是使出了浑身的解数……百姓们怕都要活不下去了。”
  殿中落针可闻。
  吴之詹继续道:“当然,更可怕的问题,还不只于此……因为摊派,导致逃户十分严重,许多逃户,要嘛落草为寇,要么便是往其他各府去,成了流民。”
  “府衙的府库,早已空了……”
  “罪臣这些时日,为虎作伥,在府衙的催逼之下,做下无数残害百姓之事,每日胆战心惊……今日……不敢说是幡然悔悟,实是畏罪,因此特来请罪……万死。”
  吴之詹说罢,直接拜下。
  殿中依旧还是沉默。
  只有杨荣沉吟片刻,道:“府库怎么会空呢?照理来说,这夏粮才刚收上来,即便是遭遇了防范鼠患,也应该还有余力,又为何要加征?”
  吴之詹低垂着眼帘道:“因为有亏空,而且亏空得极为严重,府里为了和太平府争夺,修了许多的县学,要实施教化,再加上……因蹇公到了宁国府,不少读书人都携家带口而来,说是要投奔蹇公。不说其他的,单单幕友,就有三十多人,这些人要吃喝,平日还要为蹇公出谋划策,府里和县里,又要招待,这些都是钱粮。”
  “再有就是逃户,不少的百姓,听闻太平府有钱,因而纷纷往太平府而去,禁止不绝。此前导致了地价下跌,下跌之后,士绅们请各县想办法禁绝,所以又招募了大量的人手,严防死守,这些人,也要钱粮。”
  “后来,地价倒是稳住了,可不少士绅和乡贤,依旧受了不少的损失,为了弥足这个损失,便与幕友和官府们讨价还价,说是捐纳多少钱粮,便可将自家多少隐田。”
  “这件事谈妥之后,来年的夏税,必然大减。为了确保来年的夏税能够比今年多,好显得蹇公在宁国府政绩卓著,所以各县早已摩拳擦掌,准备好了加派到寻常百姓的头上。”
  “这些百姓听闻又要加派,便纷纷卖了田,不敢再耕种了,而卖走的田,被士绅和乡贤们收下,又变成了隐田。如此循环反复,不说其他,就说宣城县,去岁登记在册的田是三十一万亩,可到了现在,在册的就成了二十四万亩。少了这么多的田,来年夏税还得比去岁征的多,这怎么办?”
  “可不这样干,也没有办法。因为府里的许多事,都得请士绅和乡贤们捐纳,遇到事,就得求到他们的头上来,若不是他们出点钱粮,府衙里推下来要干的事,什么都干不成。罪臣作为宣城县令,每月要召集本县的士绅和乡贤们三次,哪一次都不是求告他们拿点钱出来修路建桥,或是修学舍?若是他们隐了田,都还要清查,只怕以后,再没有人肯捐纳钱粮了。”
  “且地方上的事,牵一发而动全身,你得罪了一个乡贤,他们在本地,通过联姻和结交,早就和本县的人亲上加亲了,得罪一人,便是得罪了数十上百家人。而这数十上百家人,几乎把持着县里的一切。甚至连各地的里长都是他们保举,县里的司吏和文吏,也大多和他们相交莫逆,得罪了任何一个,这县里的乌纱帽,也就不稳当了。”
  吴之詹一口气说完这些多话后,便重重地叹了口气,而后又接着道:“下官听说眼下最流行的,是让寻常拥有一些土地的百姓,直接投献土地,也就是说,不花一文钱,将这土地置于乡贤和士绅们的名下。如此一来,士绅和乡贤,利用手段,使这土地成为隐田,不必缴纳税赋。原本的自耕农,成为佃农,每年给士绅和乡贤们缴纳一点租钱,依旧耕种自己的土地。”
  “这种情况,在宣城就不少,宣城里的一个刘姓的人家,不花一文钱,短短半年,就得到了四十五户百姓的投献。得到土地七百六十亩,这还只是一家。”
  这一番话,算是直接摊牌了。
  而殿中不少大臣,倒没有露出惊奇之色。
  他们对此不是没有耳闻,莫说是宁国府,其实这种情况,在其他的地方,也有端倪。
  只不过……大家心照不宣罢了。
  当然,谁也没想到,蹇公治下的宁国府,情况比其他的地方更为严重,而且已经严重到令人发指的地步。
  毕竟其他的知府,只是躺平,啥事不干,顺其自然,所以对乡贤和士绅们请求也比较少。
  可蹇公就任的宁国府,却想有一番作为,和太平府争一争长短,如此一来,反而加深了对士绅和乡贤们的依赖。
  最后的结果就是,越努力,就越作死。
  杨荣深吸了一口气,问道:“这些事,蹇公知情吗?”
  “下官不知道。”吴之詹回答得很干脆:“府衙的事,不是下官可以去问的。”
  而就在此时,朱棣终于准备开了口,这些话……他只听得麻木。
  他到现在才使自己稍稍地平静。
  可此时,群臣却已不平静,一个个开始窃窃私语,满殿都是嗡嗡嗡的声音。
  不是他们想君前失仪,而是过于诧异。
  朱棣道:“姚公……他……他……”
  他的话没有说下去,吴之詹道:“他的尸首,不出意外,明日上午,应会烧了。”
  朱棣:“……”
  杨荣见陛下又开始无词,便对着吴之詹追问道:“烧了,这是为何?”
  吴之詹道:“事情太大,府衙已经慌了,最终大家拿了主意,这件事,只能毁尸灭迹。所以……”
  吴之詹接下来,放出了一个更可怕的消息:“他们已预备……将关押的所有南陵县‘医户’,一道烧个干净。如此一来,便只算是失了火,这姚公在里头,死了也只算作是一个叫张烨的医户,至于其他的医户,也算可以杀人灭口了。”
  朱棣脸色惨然。
  这朱棣已算是杀人魔头了,当初出关去大漠,不知杀了多少鞑子,此后靖难,更不知染了多少人的血。
  不过慈不掌兵,对杀人,他根本不在乎。
  但是,听到此事之后,他却是觉得匪夷所思,或者说……是觉得如芒在背。
  “罪臣听闻之后,也是大惊失色,只是不敢表露,可回到了县衙,便立即搜罗了一些罪证,火速逃出了宁国府,日夜兼程,特来请罪。”
  吴之詹知道,自己该说的都已说了。
  接下来……自己的命运如何,已经不重要了。
  至多自己掉一个脑袋罢了,灭族应该不至于。
  至于其他人……都和他没有关系,那是他们的事。
  他拜倒在地,诚恳地叩首道:“罪臣万死之罪,请陛下责罚。”
  朱棣这一刻,感觉浑身都是轻飘飘的,觉得自己的气力,像是被什么给掏空了。
  他举目,茫然地看着左右。
  这辈子起起伏伏,也算是见多识广了。
  可这是他第一次,感受到了一种恐怖的滋味。
  而这恐怖的滋味,竟是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所发出来的。
  “陛下,臣以为……应该立即派人核实此事……若是果……”杨荣立即提出自己的建议。
  “是啊,陛下,此事匪夷所思……还请陛下明察再论。”胡广也忙道。
  其他百官哑口,说实话……他们竟有些说不出什么滋味了。
  张安世没说话,他依旧紧紧抿着嘴,抬头看着朱棣。
  可这里谁都没有注意到,他袖子里的拳头,一直都紧紧地握着,像是一直在努力压制着什么。
  就在此时,朱棣终于站了起来,竟是露出一丝苦笑,却比哭还要难看。
  他的眼眸往所有人扫视而过,最后目光落在不远处的朱高炽身上:“太子……太子……”
  朱高炽早已是心惊肉跳,他对蹇义的印象一向很不错,可万万没想到,事情竟会到这个地步。
  此时听到朱棣的叫唤,他连忙站起来道:“父皇……”
  朱棣声调沉沉地道:“你……监国吧。”
  “父皇……”
  朱棣摆摆手,示意他不要再说下去。
  朱棣随即道:“东厂、锦衣卫,抽调所有人手,立即出发,朕要看看……星夜随朕出发,文渊阁大学士杨荣随行,户部尚书夏原吉、兵部尚书夏原吉、刑部尚书金纯伴驾,除此之外……都察院,翰林院……诸卿,也一并随驾左右。”
  朱棣像是特意用劲地道出了最后一句:“事不宜迟,立即出行。”
  此言一出,所有人吓了一跳。
  却见朱棣已风风火火地下殿,像是连行装都懒得去准备。
  这一下子,大家都急了。
  就在朱棣下殿之后,走到了殿中的位置,还要前行,一个御史匆匆出班,将朱棣拦住,道:“陛下……不可啊,且不说此事真假,陛下不该偏听偏信,且若是这宁国府当真有鼠疫,岂不是……岂不是……何况陛下何以要如此大张旗鼓?此事……实在过于耸人听闻,臣以为……臣以为……应该让三司……”
  他急切地说着,朱棣竟在此时,已是一拳直接朝着他的面门砸去。
  方才的朱棣是轻飘飘的,可从他下了决定后,他就又像是找回了自己的力气一般。
  这一拳出去,可谓是虎虎生风。
  及到面门,或许是力道过于霸道,且迅捷如风,根本不及这御史反应。
  砰……
  头骨碎裂……
  半张脸直接凹陷。
  朱棣杀了一辈子人,气力自是非同凡响,平时打人,哪怕是再愤怒,也是收着劲的。
  可今日,这一拳,没有任何的花招,也没有任何的技巧,就是这么一拳捣去,这御史的话,便戛然而止。
  人一下子轰然倒下。
  所有人骇然地去看时,却见此人的脑袋已歪了一边,脸已凹陷,已分不清眼睛和口鼻,只一张扭曲的面目。
  显然已是气绝!
  众臣哗然,所有人惊呼出来。
  朱棣低头看了此人一眼,他面上没有什么表情,只是道:“此人是谁?”
  没有人敢回应。
  朱棣声音高亢一些:“此人是谁?”
  也终于有人道:“陛下,此……此人……乃都察院云南道监察御史王志成……”
  朱棣淡淡道:“抚恤他。”
  “是……是……”
  朱棣继续往前走,龙行虎步,口里边道:“谁有异议?”
  百官瑟瑟。
  朱棣吐出两个道:“成行!”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67页  当前第56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65/96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的姐夫是太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