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的姐夫是太子_分节阅读_第561节
小说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7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7:36
  众人顿时惊呼。
  刘县尉露出不喜之色,差役们便忙试了试此人,道:“没脉搏了,怕是病死了。”
  于是熟稔地解了绑,将尸首抛到了路边,又继续催促成行。
  路上,又一个孩子模样的人,走不动了,死也不肯再走。
  差役便提着戒尺,狠狠地打了一顿,少年被打德遍体鳞伤,嚎哭起来。
  众人便都道:“算了,放了他吧,求你们放了他吧。”
  那一个个人,眼中都带着怜惜和哀求,刘县尉的眼睛却是看向别处。
  其他的差役便恶狠狠地道:“这刁民故意如此,便是想逃!放了?哼,若是放了,到时吃罪的是我们。”
  于是又是一顿拳打脚踢,最后那少年嚎哭着哀叫道:“不要打了,不要再打了,我走,我走……”
  一个差役还不解恨,举起戒尺,狠狠地朝他脑袋砸去,少年闷哼一声,直接躺倒,再也不动了。
  刘县尉这才打马过来,瞪了这差役一眼,怒喝道:“怎的下这样的手?尔俸尔禄,民脂民膏,这都是你们的衣食父母,即便有凶顽的,却也不可害了性命。”
  差役们便纷纷求饶。
  刘县尉便淡淡地道:“不可有下次。”
  如此一来,所有的医户们便都老实了,即便是饥肠辘辘,有的人带病,却也依旧咬牙坚持,绝不敢再有半点松懈。
  一路上,小解的时候,突然又有几个年轻力壮的,猛地窜向了官道不远的山涧。只一溜烟的功夫,便都遁入了那林莽之中,很快就看不到一点踪迹。
  原来这几人早就悄悄地解开了绳索,等待着时机,觑见机会准备着逃呢。
  官差们急匆匆的追了,显然最后是追不上的,只好气愤地骂骂咧咧地回来。
  刘县尉更是大怒,冷哼一声道:“回头查一查他们的底细,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官差们也纷纷叫骂不绝。
  这一路,又有几人支撑不住,一个年过六旬的老人,突的捂着自己的心口,身子倒地,猛然抽搐。
  见他如此,官差便只好不理会他了。
  姚广孝不再给人超度念经了,低垂着头,只拼命地随着人走。不知走了多久,几度要昏厥,到了天色将晚的时候,终于到了府城。
  那刘县尉立即往日照磨所去办移文,领着他们,自有人清点。
  一算数目,这一批医户是三十九人。
  办移文的司吏看着这刘县尉,笑着道:“刘县尉,你倒是掐准了数目,府里要三十九人,你当真送了三十九人来,一个不多,一个不少。”
  刘县尉心头得意洋洋,又努力地摆出一副谦虚的样子道:“府里的命令,怎敢懈怠,其实来的时候,是四十七人,不过中途损耗了一些,县尊料事如神,早就猜到不能掐着数目送的,总要多预备一些,你瞧,这就派上了用场了。”
  司吏也没多问,道:“他们怎么面有菜色?”
  刘县尉道:“谁说有菜色?分明他们沿途都吃得饱饱的,来时我们可是挑着两石米,二十斤肉来的。”
  司吏便没有再继续多问,很快办了移文,刘县尉则熟稔地送了一块碎银给这司吏,笑着道:“喝茶啊。”
  司吏只点头:“在府城里别逗留,近来出了几个病患,不过也不知是不是鼠疫。”
  刘县尉猛地吓了一跳,连脸色都一下子白了几分,带着几分惊恐道:“还真有鼠疫……”
  “你以为呢?”
  刘县尉顿时感觉浑身毛骨悚然起来,道:“还以为是巧立名目……”
  后头的话,他没有说下去,匆匆带着人便走了。
  ……
  “咳咳……”
  到了府里,状况也没有好多少,因为照样是关押在照磨所后头的一处柴草房里。
  姚广孝的病情越重了,躺在那儿,一动不动的,目光呆呆地看着一个方向,似在回顾着什么。
  他的一生,是何等的波澜壮阔,当初那个只为求填饱肚子的小沙弥,此后名动天下,这天底下多少风流人物,都在他的计算之中。
  苍生为棋子,我为棋手,每一次落子,便可教天下变成另一种模样。
  而如今,棋手老了,老到此时连喘息,都变得艰难,他摸了摸自己的干瘪的肚皮。
  有人求告外头的差役:“给点吃食吧。”
  “这可不成。”外头的差役道:“县里送你们来的时候,可是给你们吃了两石米,二十斤肉来的,怎好再吃?你们是饕餮吗?每日只晓得吃吃吃,即便是我等当差,也未必能见几块肉呢。”
  医户们还想解释。
  却有人大呼道:“若是给你们吃了,那我们吃什么?好啦,不能坏了规矩,这规矩一坏,我们便要饿肚子,我们当个差,你们也休要为难。”
  姚广孝晃了晃脑袋,只觉得自己的意识越加的模糊。
  他口里喃喃念着:“娘……娘……”
  医户们蜷缩在角落,没人理会他了。
  姚广孝道:“娘……娘……阿姐……阿姐……”
  姚广孝曾以为,自己在弥留之际,自己所想的,一定是国家大策,或是什么经天纬地的奇谋。
  可此时充盈在他脑海的,只有那早已过世的母亲,还有那早已远嫁不可原谅他的姐姐。
  他浑浊的眼眸拼命地张开,可眼前一片黑暗,黑得伸手不见五指。
  却就在此时,仿佛有了一束光。
  这一束光在姚广孝的面前,他仿佛见到了自己的娘亲,娘亲还是数十年前的模样。
  她朝姚广孝笑,就如当初姚广孝还是孩提时一般,轻轻抚摸着姚广孝的背,她张口,轻声呢喃着,隐隐在说:“孩子啊,我知道你受了许多苦,遭了许多罪,不疼,不疼的。”
  姚广孝这时露出了孩子一般的笑,嘴一张一合,发不出声音,可他心里知道,他在说:“娘,我浑身疼,你给我挠挠吧。”
  他极力想要抬起手来,想伸向触摸那一束光,可那光像是远了,愈来愈远。
  姚广孝的瞳孔收缩,他内心恐惧,发出呐喊,随之浑浊的眼眸里泪如雨下。
  一下子,他好像打起了精神,突然觉得身子不疼了,饥肠辘辘的感觉也消失了。
  他翻身盘腿坐着,双手合掌,声音很洪亮:“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他突然这么一念,将身边的医户都吓了一跳。
  姚广孝随即微笑。
  “和尚,和尚……”
  有人摇了摇姚广孝。
  却发现姚广孝身子僵硬。
  有人轻轻探了探他的鼻息。
  接着叹息道:“这和尚死了。”
  “他比我们运气好,他毕竟做了和尚,念过经,下辈子能投胎到好人家,不似我们下辈子不知还要受多少的苦。”
  没有人唏嘘,却只有人妒忌和羡慕。
  死亡在许多人看来,只是稀松平常的事。
  ……
  天刚拂晓。
  有差役进来,发现了死去的姚广孝,差役们大骂晦气,又骂刘县尉专挑此等老弱来,接着找人抬他尸首,有人趁机在他的身上摸索。
  其中一人,竟在姚广孝的绑腿处,搜出一个硬邦邦的东西。
  像是铜,又像铁。
  差役大喜,忙解开绑腿,却见竟是一个铁牌。
  差役依稀地辨认着上头的字,许多字他不认识,口里念道:“永乐元年九月,皇帝赐僧录司左善世姚广孝丹书铁券以贵之,姚广孝忠义秉志、纯良将略,朕与尔誓曰:除谋逆不臣外,其余若犯死罪,免尔本身一次,以酬尔勋……”
  差役越念越是吃力,直到念到这差役双手无力,软绵绵的手哐当一下,将这铁卷摔落在地。
  差役像见鬼似的瘫坐于此,一旁的几个差役,也个个惊得说不出话来。
  “这……这是……”
  “丹书铁券……”
  丹书铁券……得此劵者,不无立下盖世奇功。
  何况……上头有名有姓,写的明明白白……僧录司左善世姚广孝。
  “会不会是……此人盗了姚公的……”
  可他们看着这白须的和尚,无论如何也无法想象,这是梁上君子。
  而此人的僧人身份,还有年龄,确实和传说中的那个人,并无二致。
  终于有了带着惊恐的声音,焦急地道:“快,快去奏报。”
  却又有人道:“嘘,先要谨记,切切不可走漏风声,我等绝不可说出去,先去向县里禀告。”
  “对,对。”
  不久之后。
  宣城县令吴之詹已是魂不附体地赶到了知府衙。
  宣城县乃城关县,宁国府的府衙也驻于此,所谓三生不幸,知县附郭。意思是附郭县与知府衙同地办公,基本上就等于是受气的小媳妇,什么事都伸不出手,可一旦遇到要背锅的事,便保准第一个便是自己。
  不过这吴之詹自打蹇义来了这里,他的情况就大大的改善,毕竟,知府乃是吏部天官,位高权重,自己与他比邻而居,缙水楼台,隔三岔五去请示和奏报,多露露脸,让蹇公记住自己,将来还愁没有前途?
  可现在,吴之詹却已是一点心思都没有了。
  他苍白着脸色,先到了签押房。
  签押房主事的正是蹇义的门生吴欢,吴欢抬头看一眼吴之詹,别看他没有官身,却颇有架子,毕竟是蹇义的心腹,下头的官吏都得买他帐。
  可今日,吴之詹却没有丝毫和他客气的心思,劈头盖脸就道:“蹇公在何处?”
  吴欢脸色露出不喜之色,刚要说话。
  吴之詹脸色难看地道:“出大事了,天塌下来了。”
  吴欢显得更不喜了,皱眉道:“天塌下来,有蹇公在。”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67页  当前第56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61/96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的姐夫是太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