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的姐夫是太子_分节阅读_第166节
小说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7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7:36
  奸臣!
  这二字如晴天霹雳,教何柳文有一种雷霆灌顶一般的恐惧。
  别人这样说,他不怕,他是御史。
  可说这两个字的人是皇孙,那就不一样了。
  皇孙这样看待他,将来此子若是长大了,岂不还要杀他的头?
  一大清早,皇帝召见,他也不敢不去,于是至午门,却见这午门里已有不少大臣预备入宫觐见了。
  大家都用同情的眼神看他。
  何柳文只低垂着头,没吭声。
  等入宫之后,进入大殿,此时朱棣高坐,文渊阁大学士和各部部堂们也都在此。
  何柳文便行了大礼:“臣见过陛下。”
  朱棣颔首:“卿家这几日……身子好了些吗?”
  何柳文跪下,却什么都没有说,只是哭。
  他这一哭,让一旁的大臣们都长吁短叹。
  朱棣道:“不要哭,有什么话好好说。”
  “陛下,臣受此侮辱不算什么,可臣所痛心的是皇孙年纪轻轻,乃社稷未来的希望,却做出这样的事,这不是国家之福,而且此事传出去,只恐有辱皇孙之名。若因为臣的这点委屈,而使皇孙遭来非议,臣纵万死也难赎罪万一。”
  朱棣皱眉,心头直接沉了沉,这一手实在厉害啊!
  “卿家劳苦功高,朕打算敕卿家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如何?”
  “臣……臣已是污浊之身,此番觐见,是希望陛下能准臣致士,臣希望回乡……耕读。”
  朱棣听罢,脸色就更加不好看了。
  这家伙不想升官,一旦致士,这不更证明了皇孙侮辱大臣,已经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吗?
  你若真辞官了,此事被人提及的时候,就成了皇孙的污点了。
  朱棣便耐着性子道:“朕还需仰赖卿家。”
  何柳文只是哭着道:“陛下圣明之主,满朝诸公,无不清正廉明。臣才疏学浅,背负奸臣骂名,实无颜面再立于庙堂之上了。”
  朱棣:“……”
  朱棣这种人,他一点都不怕敌人,唯独怕的恰恰是何柳文这种人。
  这种人在你面前,每一句话都在夸赞你,教你伸手不打笑脸人,处处是以退为进,显出自己不慕名利,让人好像是无法收买的样子,可实际上……人家满脸写着两个字……加钱!
  朱棣只能皱着眉头道:“你若还有什么冤屈,就直说了吧?”
  “皇孙天纵之才,詹事府上下,无不说他乖巧伶俐,将来必为圣主。”何柳文道:“臣所痛心的……是谁将这皇孙教成这个样子。”
  “太子敦厚,难道他身边,就没有其他人误导皇孙吗?臣无他念,只请陛下彻查。”
  坐在一旁的解缙,面带微笑地捋了捋须。
  胡广和杨荣二人,猛地察觉到了什么,随即意味深长地对视了一眼,而后二人眼角的余光,都朝解缙掠过去。
  部堂们都不吭声了。
  朱棣的眉头皱得更深了,道:“卿家想要什么结果?”
  “查出什么结果,就什么结果。”何柳文回答。
  “呵……”朱棣道:“直说了吧,你是想说这是张安世教授的吧。”
  何柳文道:“未定论之前,臣不敢断言。”
  朱棣脸色冷厉,他突然意识到,这个何柳文,也不简单,这是以辞官来胁迫他呢!
  当然,可能对这何柳文而言,攻讦张安世有莫大的好处,毕竟……单单一个不畏外戚的名声,就足以他一辈子为万人敬仰了。
  张安世平时可没少坑读书人的银子,多少人恨得牙痒痒呢!
  却就在此时,一个宦官脚步匆匆地碎步进来,慌忙地道:“禀陛下……有人……有人敲登闻鼓!”
  登闻鼓?
  所谓登闻鼓,是太祖高皇帝设置在宫外专门用来给人鸣冤的鼓,若是有千古奇冤,可敲打此鼓,直达天听。
  千古奇冤!


第123章 碎尸万段
  果然,殿中群臣隐隐听到了由远及近的鼓声。
  这登闻鼓设置在午门之外,虽是朝廷明令军民若有奇冤者可以敲击。
  可实际上,真正敢于来敲的人却是寥寥无几。
  原因无它,一旦敲击,就是天大的案子!当然,若是涉及到了诬告,也是抄家灭族的死罪。
  付出的代价太大了。
  对于朝廷而言,也不希望有人来此击鼓,毕竟鼓声一响,即代表了这天下有冤屈。
  所以朱棣一听这个,顿时露出了怒色。
  建文的时候,都没人来敲登闻鼓,到了他这儿,居然就有人来敲了。
  心头再是烦躁,朱棣却也只能道:“将人宣进来。”
  于是那小宦官手忙脚乱的,又匆忙而去。
  那何柳文听罢,反而心里松了口气,他下意识地看向解缙。
  解缙伫立着,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只有唇边勾着几不可闻的微笑,显示了他的好心情。
  这时候出现了天大的冤情,是有好处的。
  按照天人感应的说法,这是国本动摇的征兆!
  那么接下来,再结合皇孙的情况,这皇孙的事,只怕也不能善了了。
  而皇孙的事一旦彻查,张安世就逃不了关系。
  到了那时……陛下就算想要保张安世,可又怎么抵挡得住这滔滔不绝的民意呢?
  解缙心里一松,觉得总算心里一块大石落地,太子身边没了张安世,就只剩下他这个最大的太子党了。
  这个何柳文,倒是一个极聪明的人,他很善于借势,将来的前途怕也不可限量。
  杨荣和胡广二人,却都微微低着头。
  胡广为解缙而担忧,他们是同乡,彼此的老宅相距不过十数里,又是同年,如今又一同在文渊阁,这一层关系,可谓是相交莫逆。
  可是他隐隐感觉到,解缙所图的东西太大了,能入文渊阁做学士,已算是位极人臣,还有什么不能知足呢?
  当今太子真的甘心任他摆布吗?
  还有陛下,陛下是何等人,一旦察觉出点什么,又怎会甘休?
  其实前几日,胡广就找了机会,隐晦地对解缙有过提醒,可解缙似乎对此并不在意,他只是轻描淡写地说:匡扶天下,为苍生立命,难道不是读书人该做的吗?
  胡广听了这句话,就再没有说过什么了。
  倒是杨荣,此时的态度反而更沉稳一些,既然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那么他反而摆出一副置身事外的态度,冷漠地做一个观察者。
  不多时,便见小宦官领着一个人入殿。
  这人衣衫褴褛。
  朱棣一见,脸又拉了下来。
  可是接下来,却让所有人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
  此人入殿之后,碎步而行。
  至殿中,随即行云流水一般地行三跪九叩大礼。
  他用一种比朱棣还要纯正的官话道:“下臣陈天平,见过大明皇帝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君臣震惊。
  此等人……明明像一个寻常百姓,可他的表现,可谓是行礼如仪。
  这绝对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
  许多新科进士,一旦入朝为官,在入朝之前,都需要进行一定的礼仪培训。
  见了皇帝应该怎么行走,怎么站着,怎么行礼,即便这样,百官行礼时都是参差不齐,而且说话时都不可避免的带有口音。
  这也没办法的事,这事儿你经历得不够多,根本没办法做到行云流水。
  可眼前此人……他的一言一行,几乎可以去做礼官了。
  而且……他自称为臣。
  朱棣眼眸微微阖起来。
  一旁的何柳文,脸色也不易察觉地微微变了变。
  朱棣心里惊疑,紧紧地盯着这人道:“尔是何人,竟敢妄称臣下?”
  陈天平道:“臣乃安南国王子陈天平。”
  此言一出,群臣面面相觑。
  这就更诡异了。
  只有何柳文错愕地抬头,侧目去看陈天平。
  朱棣皱眉道:“安南国何时派了使臣进京?”
  陈天平压抑着内心的愤慨,毕竟自幼生在王族,他的言行和情绪管理,绝非寻常人可比。
  陈天平努力地用平和的声调道:“下臣非使节。”
  “你可知道,不得宣召,非使节入中原者,是何罪?”朱棣冷冷看着陈天平。
  陈天平道:“知道,大明律,藩王不得诏,不得入京,入者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67页  当前第16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6/96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的姐夫是太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