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_分节阅读_第371节
小说作者:牛奶糖糖糖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62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4:15
  那么现在,有“百里”剑在手,吕蒙就不止是调查了,这是要真真切切的“背后动刀子”了!
  所谓——背刺!
  吕蒙可太擅长了!
  ……
  不多时,吕蒙手持着“百里剑”走出了此间中军大帐。
  一时间,这军帐中又只剩下孙权一人。
  而此刻的孙权,他哪里还有半点心情去关注沙盘,关注这合肥城,关注这战事。
  一个“鸿雁”,不……是“鸿雁”背后,兄长遇刺的真相,已经深深的将他填满……
  他像是整个脱力了一般,无比虚弱的坐在竹席上。
  “呼——”
  “呼——”
  粗重的呼气声不断地响起。
  仿佛,十五年前的那一幕又出现在他的眼前。
  那是建安五年的五月初五。
  他的兄长,小霸王孙策在丹徒山中打猎,被刺客用箭射中面门!
  那是在医治三个月后,孙策病情好转,他独自从床榻上坐起,取来了镜子。
  曾经的他“美姿颜”,乃是与“美周郎”并称的——江东第一美男子!
  可如今,他的面颊只剩下丑陋。
  后来……
  传言说,孙策是看到了镜子里自己那丑陋的面颊,激怒攻心,病情加重……最终不治殒命。
  可事实真的如此么?
  这中间的真相。
  唯独那一日,同在屋中的孙权一人清楚。
  大哥孙策是拿起了镜子,可他看到的根本不是自己的面颊。
  而是……而是镜子里,他最亲爱的——弟弟啊!
  孙权尤自记得,大哥激怒攻心,乃至于吐血前的最后三句话。
  ——“你来了?”
  ——“何必如此算计?”
  ——“这江山你若要,我便让给你!”
  ……
  ……


第218章 孤不杀伯符,伯符却因孤而死
  雁过留声,可人过,却未必留名。
  就算将这名字侥幸留下了,可史书上的寥寥几笔,哪里能写得尽一些“英雄人物”绚烂的一生!
  后世提起三国,往往想到的是魏、蜀!
  这是因为《三国志》是以魏为本,《三国演义》是以蜀汉为主角。
  似乎……吴国,像是一个小透明一样。
  事实上,蜀亡于魏,魏又被晋所篡,明明吴国才是三国中活到最后的那个。
  可又有几人在意呢?
《三国志》大抵是可信的。
  这是因为《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是个靠谱的人。
  且,他本是三国时期的蜀人,后来去了晋国,许多事情都是亲身经历的。
  不过,在涉及到“吴”国的历史,陈寿并没有切身经历,他大多采用的是吴国官方编纂的《吴书》的观点。
  而《吴书》的作者是孙权手下的重臣——韦昭!
  那么?韦昭,或者说《吴书》又代表的是谁的立场?
  一些有损于“孙权大帝”的历史真相;
  一些鬼蜮伎俩,阴谋算计;
  他敢写么?
《吴书》中敢留下来么?
  这也是为何,在孙策遇刺这件事儿上,《三国志》、《后汉书》、《江表传》、《资治通鉴》有许多种不同的说法。
  简单点说,就是吴郡太守许贡被孙策杀了,然后许贡的门人要报仇。
《江表传》与《资治通鉴》中记载,是孙策带着侍卫出门,因为马快,落了单,突然遇到了许贡的三个门客,杀了孙策。
  其实……这中间疑点众多。
  首先是许贡已经死三年了;
  其次孙策是因为等粮草,所以才突然停下来,去狩猎的,这是突然事件,且许贡的三个门客根本就不知道孙策会落单,没理由提前埋伏。
  这中间要说没有内鬼?
  怎么可能?
  而在《三国志》中,讲述是许贡的儿子参与了刺杀,是早有预谋的,不止是三个门客。
《后汉书》中更是明确写出,是其小儿子制定的计划……
  那么问题又来了?
  其小儿子哪来这么大的本事?连孙策等粮草,闲得蛋疼去狩猎,都能算准?
  孙策身边——有坏人哪!
  如果再考虑到孙权继位之初的处境……
  后人的影响,好像是孙策留下——“外事不决问周瑜,内事不决问张昭”,然后兄友弟恭,江东上下精诚团结,铁板一块儿!
  可实际上,截然相反。
  张昭更让孙策的三弟孙翊继位,因为孙翊与孙策的性格一模一样。
  周瑜在外面,还没赶回来呢。
  那时候的孙权可谓是地狱开局。
  手中没兵,没粮,他打算靠亲戚,结果亲族孙暠第一个造反;
  造反的原因是啥?不知道,咱也不敢问!
  孙权想倚靠六郡太守,结果,庐江太守李术造反?原因是啥……咱也不敢问。
  孙权的舅舅吴景有权有势,驻军丹阳,孙权想靠他……
  但这位舅舅服孙策,却不服孙权,孙策刚一死就拥兵自重。
  唯独,孙权的表哥徐琨,在这个时候伸出援手。
  而这个“援手”还有个大前提,是孙权娶了表哥徐琨的女儿为妻。
  也就是孙权娶了自己的侄女儿,以此换得徐琨在政治上的同盟。
  从此……
  徐琨那表哥的身份直接升级为岳父。
  从这时候起,孙权也才有了制衡的砝码。
  那么……为何继位之初,这么多人叛乱?这么多人不服?
  有没有,孙权得位不正?
  有没有孙策的死与他有所牵连?
  这……别说东吴的史官不敢写了?
  她怕是问都不敢问!
  只不过,从那时候起……
  在孙权继位的十年里,东吴没了十个“将军”,却是不争的事实。
  先是孙权21岁那年,他的表哥兼岳父的徐琨没了。
  徐琨手中的丹阳兵自然落到了好表弟,兼好女婿的孙权手里。
  还是这一样,拥兵自重的舅舅吴景也没了……
  兵又落到了孙权的手中。
  22岁那年,孙权那愚蠢的弟弟“孙翊”也没了。
  你们不是有人想扶持他为主公么?
  没了,看你们还怎么扶持?
  24岁那年,东吴的国中之国,统御整个扬州南部的太史慈也没了,扬州南部被孙权收入手中,分发给江东氏族,以此推恩!
  之后赤壁之战,消停了几年,终于在孙权28岁时,大堂哥孙贲也死了,孙权顺理成章的收拢了他的兵马。
  周瑜也死了,孙权通过一系列方法,将这些兵马转交给了新晋的大都督鲁肃。
  然后就是程普,莫名其妙被安排养老,失了兵权。
  二堂哥孙辅和曹操私通的书信也被孙权搜到……被囚禁终身。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28页  当前第37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71/142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