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可惜,这些玻璃质量一般,也不够明净,赢彻只能让工匠们多多试验。万事开头难,后面的改良,就是个时间问题罢了,赢彻对此很有信心。
“这雪倒是不小啊,来年应该是个丰收年了。”
花园的暖阁当中,赢彻一边品茶,一边欣赏着窗外的雪景,加上雪凝相伴,好不自在。
“殿下如何知道,来年是个丰收年。”
“这个呀,其实很简单,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瑞雪兆丰年,你想一下啊,这雪下的这么大,过后熔化成水便会渗入地里,这水分,到了明年开春,那就是种子发芽最好的养分了。”
“殿下懂得真多。”
“那可不,不过我最懂的还是你,比如,嘿嘿嘿……”
“咯咯,殿下别,殿下真是越来越坏了……”
天寒地冻,出门不便。
偶尔造造小人,生活乐无边。
……
“这逆臣贼子,真是好大的胆子呢!咳咳……”
章台宫内。
看完手上的密报,嬴政气得脸色一阵铁青,随即便是一阵剧烈的咳嗽,吓得一旁的赵高,忙得上前服侍。
“陛下消消气,莫要动怒……”
“朕能不动怒吗,亏得朕那么相信他,让他冯太安坐镇河东,现在呢,竟敢暗中运送铸铁到雎阳,他莫不是以为朕昏庸至此,瞎眼看不出这点伎俩?”
“查,接着查下去,找到这批铸铁的下落,朕要让将这些东西一次杀干净了。”
“是,不过陛下,冯太安这边……”
那头戴狰狞贴面的黑冰台暗探,小心翼翼问道。
“把人盯紧了,后面怎么做,朕会告诉你们。”
雎阳是什么,那是塲阳郡的郡城,塲阳郡东临泗水,冯太安这一举动,显然是触及了嬴政的神经。
近些年来,始皇帝对于泗水,视之为蛇蝎,欲除之而后快。
只是六贤堂在泗水的势力盘根错节,不管是小股作战还是大规模的清剿,都没能取得成效罢了。
第一百五十六章 相似一幕
“冯太安这是有反心了啊。”
是夜。
看完高渐离从河东郡送来的情报,赢彻不禁眉头大皱。
历史上。
河东这边,即便是在大秦不保的时候,都没有有过太大的乱子。不过现在,或许是因为他的缘故,导致了冯太安狗急跳墙,有了一些危险的动作。
比如这次。
暗地里把商贾的货物换成铸铁,押送到塲阳郡的事情,就已经能说明很多问题。
铸铁是什么,这玩意可是制造兵器的主要材料。毫不客气的说,冯太安的罪行,和当初的北疆郑安平不相上下,那是直接可以砍脑袋的。
“高渐离没有上报别的事情,说明这冯太安,目前只是给泗水运输铸铁,还没有摆明谋反,不然的话,河东郡内的大军,肯定会有调动的迹象……这么说来,此事倒是有些回旋余地。”
“就是不知道,父皇会怎么处理。”
赢彻相信,暗部这边能得到了情报,黑冰台的那些暗探,也不会差。甚至比这边还要快。
河东郡是内史北方门户之一,这要是出事了,咸阳必乱,距离天下大乱也就不久了。
届时。
这大秦势必会生灵涂炭,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赢彻现在只希望,始皇帝嬴政,不会在暴怒之下,直接发兵河东,不然就真麻烦了。
他并不希望看到天下大乱,百姓流离失所。
“希望我是想多了吧!”
这一夜,赢彻睡得并不踏实。
梦里,他甚至梦到了天下大乱,梦到了他叛军打到了咸阳,他挂帅出征……
翌日。
赢彻起了个大早。
一番收拾后,便是主动去了宫里。
早朝结束时,已经是巳时了,在进御书房前,赢彻先和太监打听了一下,得知早朝时,朝堂上并没有讨论河东郡的事情后,心中也是大松了一口气。
如此看来。
嬴政应该是想把事情压下去,这就意味着,短时间内,朝廷不会和河东郡大动干戈。
“三殿下,陛下让你进去了。”
“嗯。”
瞧了一眼出来传话的赵高,赢彻点了点头,正要抬步时,他又止住了身形,看着赵高说道:“赵公公,我听人说,你手底下那些没卵子的玩意,前些日子在宫里上蹿下跳的,像是在寻什么东西?”
“殿下莫要开玩笑,宫里一切安好。”
“是吗?最好是这样。”
赢彻冷笑一声,临走时,淡淡道:“当奴才还是要有些奴才样子才是,记住了,以后要称本殿为您。”
“奴才记住了。”
赵高脸色一寒,随即身子一躬,回应道。
大步走进御书房。
赢彻发现,御书房里有不少人。
李斯赫然在列,此外就是御史大夫和太尉。
三公在列,看样子是在商议重要的事情,赢彻感觉自已来的貌似不是时候。
“儿臣见过父皇。”
“平身吧,怎么突然来了,是有什么事情吗?”
“是有些小事,没想到搅扰了父皇和各位大人谈事,要不儿臣先在外面候着去?”
“不用。”
嬴政皱了皱眉,随即摆手道:“既然赶上了,你也顺便听听,对你以后有好处。”
嬴政这话一出。
李斯眼中闪过一抹惊讶,随即又多了一些喜。
再看御史大夫和太尉,也是面带讶然,显然是琢磨过味来了。
偌大的御书房里。
貌似只有侯在角落里的赵高,脸色有些难看。
皇帝当着三公的面,说出这种话来,无疑是已经有了储君人选,这对赵高而言显然不是个好消息。毕竟,他可是和胡亥穿一条裤子,而且还和赢彻多有嫌隙。
“先说说你的事情吧,其他的一会儿再说。”
始皇帝目光扫过众人,面上淡漠如水,朝着赢彻吩咐道。
“回父皇,还是玻璃的事情,目前,玻璃坊那边,已经制造出了玻璃,不过质量有些差,暂时恐怕没办法对外售卖,技术还需进一步改良。儿臣是担心父皇生气,所以特来请罪。”
拿玻璃说事,是赢彻临时起意。
原本他是因为河东之事而来,现在朝廷不打算在河东郡大动干戈,他自然就没要主动说了。
毕竟,关于情报来源这块,除非暴露暗部,不然不好解释。
“哦?这东西不急,你有这份心就够了,朕自然不会怪罪于你。”嬴政愣了一下,随即就毫不在意的摆手道:“没其他事的话,你就先听着吧。”
“是。”
“李斯,可以继续了。”
“陛下,臣认为,泗水匪患持续多年,这时候冯太安插手进来,已经是摆明了态度,朝廷这边理应拿出态度来,以免养虎为患。”
听到这话。
赢彻心中一惊,有些无语的看向自已这个便宜岳父一眼,心中暗想,不愧是法家代表性人物,李斯是真的刚了,这才哪儿到哪儿啊,就要动手了。
“丞相之言,你们感觉如何?哦对了,彻儿你先看看这个吧。”
嬴政说着,从案牍上抽出一封密函递给了一旁的赵高,赵高又将其呈给了嬴彻。
不用看。
赢彻也知道这里面写的啥,不过当着政哥的面,他还是装模作样了一番,看完之后便是眉头紧锁起来。
而这时。
御史大夫已经表达完了自已的态度,他的态度和李斯正好相反,建议此事低调处理,以免引发动,乱。
“太尉,打仗这事情你在行,可有什么建议?”
“陛下,对于河东之事,臣也没有太好的意见,不过陛下怎么说,臣便怎么做,绝对不会让陛下失望。”
这说了个啥,真是和稀泥的好手。
赢彻心中对这太尉一阵鄙夷,想了一下,他还是起身一躬,说道:“父皇,儿臣有些话,不知当说不当说。”
“说来听听。”
“儿臣……儿臣接下来的话,恐会触怒父皇,但儿臣保证,一切都是为了我大秦社稷,绝没有半点私心,所以……还请父皇先恕儿臣失言之罪。”
坐在案后的嬴政。
听到这话时,不禁微微愣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