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长孙元鑫自然懒得理会。
长孙家人丁不旺,长孙元鑫与长孙媚儿兄妹情深,如今长孙媚儿身在宫中,长孙元鑫要顾及媚儿的安危,就只能听从澹台悬夜的调派。
夜色之中,忽听得马蹄声响,长孙元鑫循声望去,远远看到一队人马进入营地。
他皱起眉头。
营中虽有跑马之地,但军营重地,大部分地方是禁止纵马,除非是斥候探马紧急禀报军情,否则在营中纵马,轻者挨军棍,重者砍了脑袋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
这时候十数骑飞马而来,明显是违背军规。
他治军素来严格,握起拳头,正要发怒,但很快就看到当先一骑的衣饰,顿时神色凛然,挺直身板,站在营帐前。
当先一骑分明是名太监。
此行出兵,朝廷派了监军,而且也派了数名将领前来。
长孙元鑫自然知道这些人为何会被派过来,特别是那位姓卢的监军,听说在前来徐州之前,本是在宫里当差,去了一趟北院,挂了个名,然后就直接来到了前线。
帝国监军众多,但几乎都是从北院调派出来,而且这些监军被派驻各地之前,都要在北院待上一阵子,最少也要混上一两年,混出个品级才会被派往各地。
否则级别太低,进了军中,难免为人不服。
长孙元鑫知道那位卢监军竟然连骑马都是不会,这深夜骑马而来的太监,当然不可能是卢监军。
“吁!”
骏马靠近大帐,放缓了马速。
长孙元鑫这时候看清楚,那太监背后跟着十多名龙鳞禁军,而太监也是陌生的很。
“你是长孙将军?”那太监骑在马上,并无下马,居高临下看着长孙元鑫问道。
长孙元鑫见到这太监被龙鳞禁军护卫,自然知道肯定是从京里过来,拱手道:“正是长孙元鑫,敢问公公可是自京都来?”
“杂家沈通!”太监这才翻身下马,笑道:“长孙将军为国平乱,真是辛苦了。”
长孙元鑫道:“不敢。”抬手道:“沈公公路途劳累,还请进帐先歇息。”
他知道沈通前来徐州,肯定事情不简单。
“长孙将军,杂家是奉命前来宣旨。”沈通含笑道:“先宣过圣旨,再歇息不迟。”
长孙元鑫闻言,正要跪下领旨,沈通摆手道:“先不急。长孙将军,圣人嘱咐,宣旨之时,要召集军中大小将领一起听旨,校尉以上的将官,包括军中的统领、朗将、游击将军等等都要在场。”
长孙元鑫心下一凛,却是不动声色,很干脆吩咐身边属下道:“击令鼓,让诸将前来议事。”
军营连绵,若是派人一一请诸将前来,自然会耽搁不少时间,所以营中都会有令鼓,诸将听到令鼓声,知道将军要召集,便会迅速集中到中军大帐。
“沈公公,请!”
长孙元鑫再次抬手。
沈通这才回头嘱咐两句,随行共有十四名龙鳞禁卫,其中两人跟着他一起进了大帐,贴身护卫,而其他人就在帐外。
长孙元鑫心中知道事有蹊跷。
按理来说,沈通是京都使者,就算品级不高,军中上下那也是不敢有丝毫怠慢,进入大帐,根本没必要还带着两名护卫贴身保护。
他既然这样做,那就是心存防备,而防备的人,自然只能是长孙元鑫。
长孙元鑫不动声色,跟随进入大帐。
虽然沈通是钦使,身边有十多名骁勇的龙鳞禁卫,但长孙元鑫还真没有放在眼里。
他本身就是勇武过人,而城外的这六七千兵马,几乎都是江南兵马。
江南之乱后,苏州营受整顿,朝廷甚至异地调兵,从江淮一带调了不少兵马充补苏州营,圣人甚至想着要在江南设立都护府,直接统领三州,虽然这件事情非一日之功,短时间内无法立刻施行,但圣人却还是对江南三营做了一番整顿。
除了从京都派出亲信武将接管苏州营和扬州营,而且下旨给予长孙元鑫监察三营之权。
毕竟江南之乱中,长孙元鑫表现不差,而且长孙媚儿在圣人身边,圣人对长孙元鑫也还是十分放心,江南三营在整顿期间,长孙元鑫其实是主要的参与者。
也正因为长孙元鑫的存在,他尽力保全了不少兵士,只是惩处了一些主要的反叛将领,为此三营原本的将士对长孙元鑫还是存着感激之心,而江淮补充过去的将士,也知道长孙元鑫威名在外,却也十分敬畏。
这数千兵马对长孙元鑫都是敬服,特别是其中两千多杭州营的将士,本就是长孙元鑫嫡系,对长孙元鑫更是十分忠诚。
所以军中虽然有澹台悬夜派来的监军和诸多将官,如今沈通又带着十几名禁卫前来,长孙元鑫却并不担心这些人能掀起什么大风大浪。
沈通入帐之后,也不多话,长孙元鑫的性情本就少语,对方不说话,他也不多问。
营中的将领听到令鼓,很快就纷纷来到中军大帐。
苏州营和扬州营的两营统领都在其中,此外军中的朗将、游击将军等七八人也都赶到,至于朝廷派来的四五名将官,也都迅速赶到了大帐内。
一时间帐内有将官近二十号人。
诸将显然都不知道究竟发生何事,待见到沈通,心里都明白,应该是朝廷有旨意到了。
有人寻思着应该是朝廷催促攻城,毕竟兵临城下快一个月,各种物资都是充足供给,连云梯、投石车、撞车等攻城武器也都早就抵达,长孙元鑫却迟迟没有对徐州发起攻势,应该是朝廷那边有些着急。
“沈公公,除了执行巡查的将官不可擅离职守,可以过来接旨的人都已经到齐了。”长孙元鑫起身道:“公公可以宣旨了。”随即站到诸将面前,与诸将一同面朝沈通。
沈通含笑点头,取出了圣旨,缓缓起身,咳嗽两声,尖声道:“壮武将军长孙元鑫接旨!”
长孙元鑫跪倒在地,恭敬道:“下臣长孙元鑫恭迎圣旨!”
诸将见状,也都是跪倒在地。
“奉天承运,诏曰:南院院使陈叔通年事已高,旧疾屡犯,已无力担负南院诸事,敕令其致仕归乡,颐养天年。”沈通展开圣旨,宣读道:“南院院使空缺,擢令壮武将军长孙元鑫入京补任。长孙元鑫勇武过人,晓畅军事,其忠心日月可鉴,入南院为柱石,乃众望所归。苏州营统领姜轲,才干出众,随同入京,另有任职。”
除了京都派来的几名将领心领神会,其他诸将都是闻之色变。
“扬州营统领萧不畏,赐宣威将军号,总揽徐州军务,节制徐州各路兵马。”沈通依然尖着嗓子宣读道:“徐州战略,按壮武将军既定战略施行,钦此!”
长孙元鑫心中凛然,知晓这道旨意分明是要剥夺自己手中的兵权。
他知道如果不是出了大事,京都那边绝不会轻易临阵换将。
他第一时间便想到了长孙媚儿。
如果长孙媚儿控制在澹台悬夜手中,澹台悬夜对徐州这边就不会有忌惮,也会利用长孙元鑫打下徐州。
澹台悬夜既然临阵换将,那是否表明长孙媚儿那边出了状况?
“长孙将军,还不接旨?”长孙元鑫发怔之间,沈通声音在耳边响起。
长孙元鑫回过神,抬起双手,接过圣旨。
“长孙将军,可喜可贺啊!”沈通笑道:“南院陈院使已经致仕归乡,圣人调将军入院为使,这可是对将军寄予厚望,将军平步青云,以后可要多关照咱们。”
那几名从京都调来的将领立时都起身,纷纷道贺,而长孙元鑫的嫡系将官们却都明白,这道旨意接下来,长孙元鑫就等于是将兵权交了出去。
众人看向扬州营统领萧不畏。
江南之乱后,江南三营受整顿,扬州营原来的统领虽然并无渡大过,却也和不少扬州营将领被调走,朝廷则是派出了萧不畏接管了扬州营。
大家都知道,萧不畏是从龙鳞禁军中调出来,那是澹台悬夜的嫡系部将。
澹台悬夜在京都挟天子以令天下,除了长孙元鑫明白一些真相,其他人都是一无所知。
龙鳞禁军乃是大唐最精锐的禁卫,从禁军出来的将领,自然不一般,所以大家对萧不畏也算是颇为钦佩。
眼下旨意削夺了长孙元鑫的兵权,却由萧不畏接管兵权,立时便有人意识到这其中大有蹊跷,几名长孙元鑫的嫡系部将看向萧不畏,眼神之中已经显出敌意。
“宣威将军,圣人下旨将平定徐州之乱的重担交给你,你可不能让朝廷失望。”沈通看向萧不畏,笑道:“不过有长孙将军的部署,攻破徐州也只是时间问题,一旦大捷,圣人必然会招萧将军入京受赏,那时候萧将军和长孙将军能够在京都再见,便可以一醉方休了。”
萧不畏拱手笑道:“若是大捷,自当前往京都向长孙将军道谢!”
“长孙将军,今晚你们就可以做交接了。”沈通道:“你的兵符要交给萧将军,然后随杂家一同立刻回京,述职之后,前往南院赴任了。”
第1570章 抗旨
大唐各州大规模兵马的调动,需要得到南院的批准,而且主将还需要从兵部取得指挥兵马作战的兵符。
长孙元鑫手中自然有兵部授予的兵符。
只要将兵符交出,便再无法调动徐州甚至江南的一兵一卒。
帐内主将心思各异。
这当然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
长孙元鑫的旧部都清楚,将军只要交出兵符,就再无实权。
一朝天子一朝臣,萧不畏上位之后,肯定会大肆提拔自己人,杭州营这些将官很可能就会遭受一番清洗。
最要命的是,徐州的展示发展到现在,对徐州城的总攻很快就会到来,而之前所有的部署,都是长孙元鑫谋划,如今萧不畏接管兵马,就等于是在最后时候摘果子。
这当然让长孙元鑫的旧部很是不满。
“沈公公,是否要急着回京?”
“长孙将军,陈院使已经离职,南院已经没有主事的人。”沈通道:“圣人嘱咐,将军接旨之后,立刻交接,尔后由龙鳞禁卫护送将军快马加鞭赶回京都。杂家看军中一切竟然,将军交出兵符后,应该也没有太多事情要处理,即使有事,交给萧将军就可以。天亮之后,我们就可以启程动身了。”
萧不畏恭敬道:“将军放心,所有事情交给末将处理就好。”
“天亮就走?”长孙元鑫微微一笑,道:“这是不是太急了?”
沈通叹道:“杂家也想多歇息一阵,可是君命难违,圣人既然有嘱咐,咱们自然是不能耽搁。”
“如今正是徐州战事最紧要关头。”长孙元鑫缓缓道:“战场形势,风云变幻,没有拿下徐州城,什么都可能发生。此时换将,对士气不利,甚至可能出现其他变故,这一点朝廷应该知道。”
沈通笑道:“萧将军一直都在前线,对整个战况了若指掌,长孙将军不必多担心。”
“本将自然担心。”长孙元鑫道:“沈公公,天亮之后,你可以带人先回京。”
“将军此言何意?”
“既然受朝廷之禄,本将自然要从大局着想。”长孙元鑫道:“本将会立刻写一道奏本,向圣人告知当前战况。本将要告诉圣人,此时此刻,实在不宜临阵换将。圣人厚恩,下臣感激涕零,不过只有等拿下徐州城之后,本将才会进京述职。”
沈通变色道:“你要抗旨?”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长孙元鑫走过去,在椅子上坐下,身板挺直道:“那些徐州之后,下臣自然会进京向圣人请罪。”
沈通皱起眉头,道:“长孙将军,杂家当众宣旨,圣人的旨意大家也都听得一清二楚。你若抗命不遵,那就是违抗圣旨,可知道后果?”
长孙元鑫当然知道后果。
他猜测长孙媚儿在京都那边很可能出了什么状况,如果今晚自己交出兵权,跟随沈通回京,那几乎等同于被这十几号人押解回京。
没有了兵权,到了京都,那就是待宰羔羊。
到时候澹台悬夜想怎样处置自己,那都是易如反掌,甚至一根手指都能取了自己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