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日月风华_分节阅读_第328节
小说作者:沙漠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65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31:09
  云禄立刻站起身,吩咐道:“来人,赶紧看座!”
  “不敢。”秦逍走到宇文怀谦身边,拱手道:“今日我只是一位证人,宇文家是否叛乱,大人可以问我。”
  云禄忙道:“秦大人是说宇文家并无参与叛乱?”
  “没有。”秦逍摇摇头:“宇文家一心要入关安居,实际上宇文家已经有一部分人迁徙入关内,但是西陵叛乱猝不及备,剩下一部分人就困在了西陵。西陵叛乱的主谋,是樊家和甄家,不过甄家已经被长义候平定,剩下的樊家找到一个叫做李陀的人,假冒皇子,他们在除夕之夜的酒宴上设下埋伏,谋害黑羽将军,宇文家大公子宇文承朝血战叛军,保护将军,可说是忠勇无比。”
  宇文怀谦听得秦逍所言,脸上终于变色。
  他被关进京都府大牢,消息不通,莫说远在西北的西陵,便是京都发生的事情他也是一无所知,此时听得秦逍所言,还真是吃惊不小,更想不到秦逍会挺身而出来为宇文家族正名。
  “原来是忠臣。”云禄感慨道:“员外郎受委屈了。”想了一下,看了秦逍一眼,很干脆道:“既然宇文家并无叛逆之行,员外郎自然是无罪释放。”一拍惊堂木,高声道:“本官判定,宇文怀谦无罪,当堂释放,退堂!”
  宇文怀谦略有一丝诧异,显然想不到自己的案子就这般三言两语便即判定。
  “大人英明!”秦逍却是向云禄拱手道。
  文吏将案卷记录好之后,云禄挥手让文吏和刑差都退了下去,这才从堂上下来,向秦逍拱手道:“秦大人,这案子就这么判了,员外郎是清白之身,可以回衙门复命了。”
  秦逍笑道:“云大人公正廉明,让人钦佩。”
  “不敢不敢。”云禄忙道:“秦大人,我先去医馆瞧瞧大夫,细细看一看眼睛。”
  “云大人多保重。”秦逍道:“还望云大人尽快痊愈,大理寺后面还有一大摊子事情,缺了云大人是万万不成的。”
  云禄一怔,随即眉宇间显出欣喜之色。
  秦逍这话他自然听得明白。
  秦逍这句话就等若是承诺了云禄在大理寺稳若泰山,不会再这次整肃之中被清理出大理寺。
  “是是是!”云禄连声道:“秦大人放心,就算身体没有恢复,但大理寺和秦大人有事,我随时听候吩咐。”又向宇文怀谦点点头,这才拱手离开。
  堂内只剩下秦逍和宇文怀谦,宇文怀谦用一种略有一丝诧异的目光看着秦逍。
  他入狱时间其实并不算长,几个月而已,对京都的情况也是颇为了解。
  云禄是大理寺少卿,宇文怀谦自然是知道的,可是大理寺忽然蹦出个小秦大人,这却让宇文怀谦颇有些错愕,这位小秦大人年纪轻轻,不到二十岁年纪就能升到少卿之位,大唐开国至今,那也是凤毛麟角的事情。
  最让宇文怀谦奇怪的是,大理寺上下似乎对秦逍都很是忌惮,身为大理寺少卿的云禄对秦逍明显有着谦恭之态,先前在大街之上,大理寺卿苏瑜甚至也对秦逍十分回护。
  “秦大人认识承朝?”宇文怀谦犹豫了一下,终于问道。
  韩雨农和杜鸿盛两位从西陵来的同伴离京之后,秦逍一度生出极其孤独之感,哪怕是在顾家姐弟身边,那种感觉也一直萦绕在心中。
  他长在西陵,地地道道的西陵人,周边没有一个西陵人,自然是孤独至极。
  如今宇文怀谦突然出现,不知为何,秦逍对他竟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
  亲不亲,故乡人。
  “员外郎能否去我那边喝杯茶?”秦逍笑容亲切:“我有话对你说。”
  宇文怀谦没有犹豫,点了点头。
  自己能够摆脱牢狱之灾,显然是眼前这年轻人一手策划。
  此人与自己无亲无故,却不惜与刑部大打出手救自己出牢笼,宇文怀谦自然知道背后的事情绝不简单,而且此人对西陵叛乱的情况十分清楚,这也是宇文怀谦当下最想知道的事情。
  回到左卿署,秦逍请宇文怀谦坐下之后,给宇文怀谦倒了一杯茶,自始至终完全是一个晚辈对长辈的态度,宇文怀谦起身接过茶杯,道:“秦大人不必如此客气,卑职不敢当。”
  “我在白虎营待了几个月。”秦逍坐下之后,开门见山:“我本是甄郡龟城都尉府的一名狱卒,得罪了甄侯府,逃亡在外,承蒙大公子收留,安排在白虎营当差。去年在长岭天都峰下祭山,白虎营铲除甄家,甄氏父子被斩于天都峰下,我也在其中,所以宇文家也算是帮我除掉了敌人。宇文家对我有收留之恩,也有帮我除掉敌手之义,所以在我心里,宇文家算是我的恩人。”
  宇文怀谦一直都是气定神闲,此时听得秦逍这番话,脸色微变。
  “二爷是否认识白静斋?”秦逍问道。
  宇文怀谦听秦逍称呼自己为“二爷”,忙道:“秦大人万不可如此称呼,卑职实在受不起。”
  “这里只有我和二爷,也只能如称呼。”秦逍很恭敬道。
  宇文怀谦想了一下,才道:“白静斋是宇文家的家臣,据我所知,他一直在兀陀帮助宇文家经营商贸,但真正的目的,是在兀陀收集情报。此人心思深沉,家兄对他十分的器重。”
  “实际上包括甄家、宇文家和黑羽将军,甚至朝廷,都被白静斋算计。”秦逍神情凝重:“白静斋早就与樊家暗中勾结,这二人效忠于一个叫做李陀的人,李陀自称是先帝遗落在民间的皇子,西陵叛乱,就是这伙人谋划。”
  宇文怀谦立刻道:“遗落民间的皇子?这怎么可能?他如何证明自己是大唐皇子?”
  “他手中有一枚双龙玉佩。”秦逍道:“大公子亲眼见过那枚双龙玉佩,而且确定确实是属于宫中之物,民间无法仿造。”
  宇文怀谦更是愕然,皱眉道:“双龙玉佩是圣上的贴身饰物,怎可能遗失在民间?”
  “按照那帮人的说法,先帝曾经巡视西陵,宠幸了一名西陵女子。”秦逍缓缓道:“先帝回京之时,本是想将那名女子带回宫中,但那名女子却恳求先帝留她在西陵。此后留在西陵的那名女子生下了先帝的血脉,便是如今被樊家和白静斋拥护的李陀。这些年来,李陀在梵家暗中资助下,训练了一支骑兵,被称为荒西死翼,除夕之夜发动叛乱的,便是这支被称为荒西死翼的骑兵。”
  宇文怀谦脸色也凝重起来,沉默了一下,才问道:“家兄现在何处?还有承朝,他们是否在京城?”
  他刚刚入狱,对外面的情况一无所知,想着秦逍既然在京都,那么宇文家的人也应该一同进京。
  秦逍摇摇头,神色略有一丝安然,沉默了一下,才终于道:“宇文老侯爷已经故去了!”


第538章 事缓则圆
  秦逍本以为宇文怀谦听闻噩耗,必然是反应激烈,却不料宇文怀谦一怔之后,低下头,沉默不语。
  良久之后,宇文怀谦才道:“他是否入土为安?”
  秦逍也不知该怎么说,想了一下,终是将自己所知的情况详细告知了宇文怀谦。
  “多谢你。”宇文怀谦叹道:“所以家兄如今安葬于何处,只有承朝知晓,而承朝如今潜入了王母会,你也不知道情况如何。”
  秦逍点头道:“大公子本来是和我们一同进京报讯,半道上分道扬镳,我也一直担心他现在如何。”
  “你可知王母会是怎样的组织?”宇文怀谦问道。
  秦逍摇头道:“所知不多,不过按照那些人的说法,圣人登基之后诛杀了诸多臣子,那些臣子劫后余生的家眷许多都加入了王母会,但除此之外,我对王母会也是一无所知。”
  “其实王母会很多年前就已经被朝廷所注意。”宇文怀谦道:“王母会最早出现在青州泰山一带,当时泰山周遭许多村庄都被王母会所蛊惑,将本就不多的资财自愿献给王母会,一开始官府并没有太在意,民间神婆巫士也不在少数,官府当时也只以为王母会就只是一般的乡野巫师,可是后来加入王母会的人越来越多,而且这些人一旦加入王母会,便会完全失去自己的想法,如同行尸走肉任由王母会的人驱使。”
  秦逍皱眉道:“我也亲眼见过王母会利用少女蛊惑百姓,那些懵懂少女被他们打扮成所谓的圣女,声称咱们活在冥间地狱,因为妖狐入世,天下人活在冥间而不自知。王母下凡除妖狐,只有追随王母,才能将这冥间转换成人间,即使死后,也能够飞升神国。”
  “越是贫苦的百姓,对这一套越是相信。”宇文怀谦轻叹道:“王母会在青州为祸,不到两年,就有数万信徒,甚至连官府中也有许多人成为了王母会信徒,照此发展下去,用不了三年时间,整个青州将会遍布王母信徒。紫衣监察觉到青州的异样,派人前往调查,甚至查出王母会暗中开矿锻造兵器,这就是要造反了。圣人当机立断,从古云山下的神策军大营调动了五千精兵,再加上青州大营的三千兵马,还有青州各司衙门的差官压抑,一万兵马围剿王母会。”
  秦逍对关内的事情知道的很少,而且即使是在大唐最为强盛的时候,地方上也会时起叛乱,官兵平叛也是常有的事情,是以对官兵围剿王母会一事知之甚少。
  “朝廷事先经过了周密的部署,而且紫衣监在出兵之前就已经查出了王母会巢穴所在,所以官兵打了王母会一个措施不及。”宇文怀谦缓缓道:“据我所知,当时官兵杀了王母会数百人,这些人几乎都是王母会的骨干,此外抓捕了数千信徒,不过这些信徒都是普通百姓,圣人恩旨,赦免了这些人。经此一役,青州的王母会被肃清,虽说还有漏网之鱼,但十年来,便很少听说王母会在民间活动。”
  秦逍摇头道:“并非王母会销声匿迹,而是他们的行动变得更为隐秘,那些信徒暗中活动,也都听信王母会的蛊惑,不对外透露分毫。我们入关之后,经过雍州地界,正是在雍州遇上了王母会的人。”
  “看来王母会并没有因为十年前的重创而销声匿迹。”宇文怀谦神情凝重:“如果这十年来他们一直在暗中活动,发展的信徒必然不在少数,此时隐而不发看不出他们的实力,可是一旦有朝一日有人举起反旗,后果不堪设想。”
  “大公子如今在王母会中,如果能够打探到消息,摸清楚王母会如今的实力,再将这些情报告知朝廷,对剿灭王母会自然是大有益处。”秦逍道:“只盼大公子能够尽早归来。”
  宇文怀谦想了一下,才问道:“西陵如今被叛军所占,朝廷又是什么态度?”
  “朝廷将西陵丢失的责任扣在了兵部尚书范文正的头上,虽说此人其罪不小,但却并非罪魁祸首。”秦逍压低声音道:“目下朝廷并无任何出兵西陵的意思,只是封锁了嘉峪关。”
  宇文怀谦叹道:“南疆未平,北方图荪人素来不安分,甚至渤海国也是蠢蠢欲动。圣人登基那年,天下大乱,至今还未能恢复元气,如今大唐守住自己的疆土已经是很勉强,向外用兵,国库恐怕也支撑不起。而且圣人这些年一直盯着南疆,在南疆未平之前,绝不会轻易对西北用兵。”看着秦逍道:“秦大人怎会进入大理寺为官?”
  “本来我是想和韩都尉一同前往沃野边镇。”秦逍苦笑道:“可是韩都尉被分派到了裴孝恭大将军麾下,我一开始被安排在兵部当差,就在前几日才被调到大理寺。我也不知道圣人为何突然提拔我,这京都并不适合我,我是希望越早离开越好。”
  “圣人既然让你在大理寺担当重任,自然不会轻易调你出京。”宇文怀谦心中虽然也奇怪圣人为何会对秦逍这个年轻人如此重用,平和道:“朝廷三年五载也未必能够对西陵出兵,所以你也回不去西陵,还是在京都安心当差吧。”微抬头,若有所思,随即苦笑道:“我这辈子也未必能够再回故乡看一眼了。”
  秦逍叹了口气,轻声道:“这几日我仔细想了想,圣人既然对我委以重任,我就尽忠职守,做些政绩给圣人看,如果有机会,再向圣人谏言,恳请圣人出兵收复西陵。虽说国家政略不是我能够改变,但即使只有一线机会,也总要试一试的,西陵是大唐的疆土,绝不能让人列土分疆,让西陵回到大唐怀中,也是黑羽将军夙愿。”
  宇文怀谦微微颔首,道:“尽人事,听天命。若是圣人真的对你器重有加,你上谏恳请出兵西陵,也未必不会让圣人生出收复西陵的心思。”顿了一顿,才继续道:“西陵虽然土地辽阔,却是地广人稀,人口并不多,再加上西陵并不适宜种粮,那边每年都要从关内购买大量的粮食,以西陵的粮食产量,最多也就能够豢养三五万兵马,而且这还需要风调雨顺,并且对百姓收取重税。”
  秦逍长于西陵,对西陵的状况自然很是熟悉。
  西陵三郡之地,辽阔广袤,但许多地方人烟稀少,一些地方甚至百里之内都难见存户。
  虽然祁连山下有广袤的草场,而且矿藏丰富,但更多的地方是土地贫瘠,要做到粮食自给自足都十分勉强。
  “那个假皇子李陀如果想要在西陵站稳根基,必然不敢轻易收取重税,否则真要是生出民怨,不必唐军打过去,西陵的百姓就能将他拉下马。”宇文怀谦平静道:“所以满打满算,西陵保持豢养两万骑兵已经是极限。”
  秦逍道:“两万兵马守卫西陵辽阔土地,一旦唐军杀出关外,他们根本抵挡不住。”
  “收复西陵,其实倒也不必操之过急。”宇文怀谦缓缓道:“秦大人,樊家敢拥戴李陀,自立于西陵,他们不可能不考虑朝廷会出兵西陵,一旦朝廷调集重兵出关,以他们的实力,根本不是敌手。他们敢这样做,你们有没有考虑过他们背后很可能与兀陀人已经达成了某种协议。”
  秦逍心想姜不愧是老的辣,他先前只是提及西陵叛乱发生的事情,并没有提及昆仑关外有大批的兀陀骑兵集结,但宇文怀谦却立刻猜到了樊家背后有兀陀人的影子,确实了得。
  “樊家叛乱之前,昆仑关外确实出现了兀陀骑兵。”秦逍点头道:“他们是从兀陀八部抽调的精锐铁骑,扎营在昆仑关外的驻马湖。”
  宇文怀谦也是微微颔首,道:“那就是了,李陀担心叛乱之后,朝廷会立刻出兵,所以暗中早已经与兀陀人有了勾结,一旦唐军出关,兀陀骑兵也必然会进入昆仑关,联同李陀一起抵御唐军。”抬手轻抚青须:“李陀和樊子期这帮人早就成为了兀陀人的走狗,他们依仗的就是背后的兀陀人,所以此时朝廷调兵出关,西陵叛军和兀陀骑兵一定会联手抗唐,甚至因此而引来更多的兀陀兵马,当真如此,西陵就成为大唐和兀陀的决战之地,一旦唐军主力陷在西陵,那么天下必将大乱了。”
  秦逍一怔,神色变得凝重起来,问道:“二爷,你是说现在并不是收复西陵的时候?”
  宇文怀谦点头道:“不错,这种时候出兵,最可怕的结果就是导致天下大乱,那时候大唐百万黎民将陷入生灵涂炭之中,结果只会比十七年前那场大乱更加惨烈。”
  秦逍倒是万没有想到宇文怀谦竟然并不赞成即刻出兵收复西陵,很是意外:“难道就让西陵裂土自立?”
  “事缓则圆。”宇文怀谦凝视秦逍道:“有时候收起拳头,只是为了积攒力量,时机一到,再将拳头打出去,便可事半功倍,一击毙敌!”


第539章 洞若观火
  秦逍入京之后,和韩雨农一心都是希望朝廷能够尽快出兵讨伐西陵叛军,但是今日听得宇文怀谦这番话,才发现自己终究还是没能够看透其中的玄机,圣人没有即刻调兵出关,这中间却还是有着大多数人不明白的缘由。
  诚如宇文怀谦所言,唐军出关之后,对付的并不只是西陵叛军,最危险的对手,是兀陀人。
  十七年前,兀陀八部集结号称十万精锐的兀陀骑兵冲入昆仑关,那是兀陀人第一次对大唐发起入侵,虽然最终被黑羽将军夜袭汗帐逼退了兀陀军,但天下皆知,那一战两国主力其实并没有真正交锋,兀陀人也并非是战败,兀陀人退出昆仑关,并不能证明唐军的实力就在兀陀人之上。
  如果此番唐军出关,西陵叛军自然无法抵挡住唐军的锋芒,但兀陀人势必会调动主力入关与唐军交锋。
  兀陀有着剽悍的骑兵军团,更加上有樊家等西陵世家的协助,唐军想要在西陵速战速决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战事一开,也就不是谁想退便能退,一旦陷入僵局,双方将主力投入到西陵战场,兀陀后方会有什么变故难以预测,但大唐这边必然是危机四伏。
  南疆慕容自不必说,北方图荪人从来都是找到机会便会乘虚而入,曾经跪在武宗皇帝脚下的渤海国如今也已经恢复不少元气,在东北方向蠢蠢欲动,除此之外,大唐各州是否都对朝廷忠心耿耿也是难以预料,更何况还有王母会在民间暗流涌动,唐军的主力一旦陷入西陵,这些势力自然不可能安分守己,一旦群魔乱舞,便会重蹈十七年前的覆辙,甚至局面会更加惨烈。
  秦逍一想到千里尽尸骨的凄惨景象,后背也是发凉。
  屋内沉默了好一阵子,秦逍才轻叹道:“收起了拳头,又要等到何年何月才打的出去?”
  “两军对垒,从来不是比拼谁的人马多。”宇文怀谦正色道:“天时、地利、人和三者若得其一,或能勉强战之,若得其二,胜率大增,若三者齐全,甚至可以不战而胜。秦大人,依你之见,朝廷现在三者之中占据了多少?”
  秦逍一愣,宇文怀谦轻叹道:“在我看来,至少眼下朝廷一样都不占。天时者,朝廷现在面临的敌手众多,国库虚弱,很难腾出手来收复西陵,由此便让西陵叛军占据了天时。所谓地利,自不必多言,樊家等西陵世家在西陵生存了两百多年,对西陵的山川河流地理环境了若指掌,而且西陵叛军远比唐军更适应西陵的气候。至于人和……!”说到此处,却是沉默起来。
  秦逍也不着急,虽然和宇文怀谦相处的时间才短短片刻,但他却已经知道这位二老爷是位深谋远虑的智者,其见识远比朝中许多重臣要高明的多。
  “皇权不下县,其实从大唐将西陵纳入版图之后,就开始依靠当地的西陵世家豪族控制地方。”宇文怀谦平静道:“西陵门阀是独立于关内的一支力量,朝廷不能安抚好西陵世家,政令在西陵也就根本实行不下去。十七年前,朝廷划西陵为三郡,赋税掌握在西陵世家手中,而西陵三骑也都听命于三大世家,西陵世家对西陵的掌控已经登峰造极,三郡百姓从来都只认世家的命令,对朝廷的旨意置若罔闻。”
  秦逍心下感叹,他在西陵多年,知道西陵世家对当地的影响已经是深入骨髓,渗透到西陵的每一处地方。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4页  当前第32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28/10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日月风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