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日月风华_分节阅读_第237节
小说作者:沙漠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65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31:09
  龙鳞禁卫大统领澹台悬夜!
  秦逍知道澹台悬夜是黑羽将军的结拜兄弟,既然已经结拜成义兄弟,这两人的交情自然是极深。
  黑羽将军被害,澹台悬夜一旦得知,必然会悲愤异常,也定然想了解西陵之变的详细情况,如此一来,自己倒可以请澹台悬夜相助,找到韩雨农和杜鸿盛二人的下落。
  龙鳞禁卫是皇城禁军,澹台悬夜身为龙鳞大统领,地位自然是非同小可,也一定是身受皇帝的信任。
  对自己来说困难无比的事情,若放在澹台悬夜面前,那就几乎不是事情,只要他能出面,许多难事也就能够迎刃而解。
  秦逍心下感叹,自己一路艰辛到了京城,想要向朝廷禀报紧急军情,却不想连门路都很难找到。
  这京城确实很大,大的如同一片大海,自己身在京城,却如同无根浮萍,茫然四顾,竟是孤独至极。
  想到澹台悬夜,就像是在黑夜之中看到了一线光明,秦逍心下兴奋起来,当夜养足精神,次日一大早便即出门打听澹台悬夜的住处。
  澹台悬夜的名声很大,可是知道他府邸的人却很少,打听一上午,最后花了点银钱,终于知道澹台府的位置。
  澹台悬夜的府邸座落于城东天河坊,京都一百零八坊,不知道天河坊的却并不多。
  天河坊是京都上八坊之一。
  所谓的上八坊,是京中达官贵人所居之地,都是道路宽阔,干净整洁,坊里的宅邸亦都是精美非常,天河坊是京都上八坊之一,能在天河坊居住的人,非富则贵,在那里拥有府邸,本就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秦逍不在意天河坊多有名,他现在只想着能见到澹台悬夜。
  虽然澹台悬夜地位极高,自己远不能与他相提并论,此时突然去拜访,不但突然甚至有些鲁莽,却又不能不去。
  秦逍想着澹台悬夜与黑羽将军既然是结义兄弟,自己身为将军义子,前去拜访,应该不至于再吃闭门羹。
  一路打听,好不容易到了天河坊,坊间之内,果然是豪宅如云。
  秦逍在西陵自然不是没有见过豪宅,可是这里任意一处宅邸,其规模与精美,都不是西陵那些豪门大院能够相提并论,与这里的府邸一比,西陵所谓的豪宅就显得寒酸无比。
  好不容易找到天河坊靠东边的一处宅邸,门头上赫然写着“澹台府”,秦逍心下欢喜,翻身下马,府外倒是没有守卫,不过朱门紧闭,秦逍在门前拴马石上拴好马,整理了一下衣裳,这才上前敲响了澹台府大门。


第374章 此路不通
  秦逍敲了几下,很快就听“嘎吱”一声响,大门打开,一个脑袋探出来,瞧了秦逍一眼,见得秦逍一身布衣,有些疑惑,却还是问道:“你找谁?”
  “在下秦逍,不知澹台大统领可在府中?”秦逍拱手客气道:“我有急事要找大统领。”
  那人皱起眉头,但却还是耐着性子问道:“你是谁?”
  他自然不是问秦逍的名姓,秦逍想了一下,知道既然找上澹台悬夜,也没有必要隐瞒身份,从身上取出了虎头玉佩,双手递过去,道:“我是黑羽将军的义子。”
  这枚虎头玉佩本属于韩雨农,但已经送给了秦逍,而且韩雨农亦将黑羽夜鸦的身份给了秦逍。
  这虎头玉佩本就是皇帝所赐,澹台悬夜是帝国大将,与黑羽将军交情很深,有这枚玉佩送过去,自然也就能向澹台悬夜证明自己的身份。
  那家仆接过玉佩,道:“稍候!”
  或许是见过太多人,澹台府一个看门的遇事也是淡定自若,不卑不亢。
  那人关上门,秦逍在门外等了小半天,大门终于打开,看门人将玉佩递还给秦逍,道:“你随我来。”也不废话,引了秦逍进门,关门之后,又领着秦逍进了府。
  澹台府朱门高院,秦逍本以为这里面定然是奢华无比,进了府里,却发现里面的摆设简单而朴素,府邸虽大,但物件却不多,显得有些空空荡荡。
  非但如此,这府里的家仆也不多,瞧见的仆人,也都是岁数极大,几乎看不到一个年轻丫鬟。
  家仆领着秦逍到了一处偏厅,里面陈设也是十分简单,那家仆道:“稍后!”转身出去,也不多说一句话。
  澹台府内一片死寂,诺大的府邸,听不到一个人说话的声音,安静的有些渗人。
  片刻之后,听得脚步声响,秦逍只以为是澹台悬夜到来,立刻起身,循声看去,只见从门外进来一名宽袍皮帽的中年人,生着一对八字须,不到五十岁年纪,刚一进门,脸上瞬间出现笑容,向秦逍笑道:“坐下说话,坐下说话。”
  秦逍见此人和蔼可亲,但浑身上下却没有军人的气质。
  他在龟城都尉府待了三年,又在白虎营待了不少日子,是不是行伍出身,一眼就能看出来。
  这中年人后背微驼,五短身材,因为脖子很短,所以看上去几乎没有下巴。
  “老奴是澹台府的总管。”中年人在秦逍对面坐下,微笑道:“大家都叫我良叔,你也可以这样叫。”
  秦逍拱手道:“良叔!”
  “你是从西陵过来?”总管良叔微笑道:“是将军派你前来?”
  秦逍犹豫了一下,终是道:“良叔,西陵发生的变故,京都难道一无所知?”
  良叔却是气定神闲,反问道:“发生何事?”
  此刻有家仆送了茶上来,上茶的亦是年近五旬的老头儿,秦逍心中疑惑,暗想这澹台府与众不同,一般府邸端茶递水的都是年轻的丫鬟,这澹台府却让年近半百的老头儿做这些端茶递水之事,却也不知道是何缘故。
  不过良叔的反应,更是让秦逍觉得诧异。
  如果良叔对西陵的事情一无所知,听得秦逍提及西陵发生变故,定然会感到意外甚至急于想知道究竟发生什么,情绪上多少会有些变化。
  但他淡定自若,似乎对那边发生的事情已经有了些了解,既然如此,又何必多问。
  “樊军叛乱,樊子期与一个假冒皇子的逆贼勾结,谋害了将军。”秦逍干脆明了:“除夕之夜,叛党在西陵三郡同时作乱,如今整个西陵已经落入了叛军之手。我们杀出重围,快马加鞭入京报讯,抵达京都之后,前日甄郡郡守杜大人和韩都尉分头去了吏部与兵部,可是到今天早上为止,都是一去不返,音讯全无。”看着良叔的眼睛,拱手道:“在下实在没有办法,所以才冒昧登门,希望大统领能帮帮忙。”
  良叔微微颔首道:“边关确有军报,说西陵有叛党作乱,不过老奴只是府中的仆人,军国大事,知道的不多。韩都尉前往兵部,自然是要将西陵的军情禀报上去?”
  “是。”秦逍道:“按理来说,禀报过后,应该与我碰头,但一直没有音讯,让人很是担心。”
  “我知道了。等大统领回来,我会将此事禀报大统领。”良叔道:“你应该知道,大统领负责皇城禁卫,身负重任,在府里待的时间并不多,有时候一个月都难得回来一次。”
  秦逍皱眉道:“良叔,是不是有什么法子可以找到大统领?大统领在京都人脉广阔……!”
  “你错了。”本来满脸堆笑的良叔瞬间敛去笑容:“大统领一心保护皇城,并不与其他官员来往。他是军人,从来不卷入朝事,只听从圣人的旨意办差,所以你说的人脉广阔,并无此事。”
  秦逍一怔,良叔继续道:“西陵之变,可以向兵部禀报,也可以向南院甚至北院禀报,他们都会向圣人奏呈,大统领却绝不会卷入这样的事情之中。”身体微微前倾,一双眼睛竟然变得异常犀利:“你明不明白我的意思?”
  秦逍何其精明,如何不明白良叔话中之意。
  他昨夜想到澹台悬夜之时,犹如在黑暗之中找到了光明,本以为以澹台悬夜和黑羽将军之间的交情,澹台悬夜应该不会置之度外。
  可是今日不但见不着澹台悬夜,这良叔之言,显然是不希望秦逍再因为西陵之事而找到澹台府。
  他不知道这是良叔自己的意思,还是澹台悬夜安排良叔这样说,至少在这一瞬间,秦逍本期盼的最后一丝光明,瞬间熄灭。
  “打扰了!”秦逍站起身来,转身便要离开。
  “等一下。”良叔叫住秦逍,拍了拍手,从门外走进一人,双手端着一直托盘,用黑布盖着。
  良叔走过去,掀开黑布,托盘上却是放着几锭银子,“这是二百两银子,京都不比乡下地方,花销大,你先收好。”
  “总管这是什么意思?”秦逍瞥了良叔一眼。
  “好意。”良叔叹道:“你是黑羽将军的义子,所以今日才请你入府,换做别人,进不了澹台府的大门。不过西陵之变,事关重大,大统领与将军确实有是故交,但君子之交淡如水,私交也绝不能涉及到公务。大统领一心为公,此番之事,涉及到黑羽将军,只要大统领卷入其中,无私也有私,甚至会因此而生出更大的乱子来。”
  秦逍皱眉道:“总管,恕我直言,西陵有变,将详情禀报朝廷,何错之有?我并没有求大统领帮我杀人放火,只是我初到京都,人生地不熟,和我在一起的同伴,两人忽然间就没了消息,所以请你们帮忙打听一下他们的下落,难道会因此生出乱子?所谓的乱子,又是指什么?”
  良叔看着秦逍眼睛,等秦逍说完,终于道:“你走吧,离开京都,越快越好。”
  “为什么?”
  “还是好意。”良叔叹道:“你们一行三人进了京都,两人没了下落,难道你不想想自己的安危?”
  秦逍笑道:“多谢总管提醒。不过既然是三人进京,离开的时候,要么三人一起走,要么一个也不走。总管放心,今日登门,实在鲁莽,从今以后,绝不会再登门打扰。”拱了拱手,转身便走,良叔道:“这银子……!”
  “君子之交淡如水。”秦逍也不回头:“更何况和你们澹台大统领有交情的是将军,我与你们澹台府没有任何关系,这银子收不得。”
  良叔看着秦逍离开的背影,眉头微锁。
  秦逍离开澹台府,出了天河坊,心下苦笑。
  忽然间明白,京城道路宽阔,可是如果没有了人脉,真的是寸步难行。
  进京报讯,本来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找到相关的衙门,将西陵发生的变故详细禀报,尔后再有朝廷来作出应对。
  可是如今不但失去两人的音讯,澹台府甚至想避瘟疫一样避开自己,那良叔甚至劝说自己离开京都,他实在想不通,自己到底触犯了哪条王法,还要离开京都避难。
  街道上清渠纵横,船马如流,重楼延阁,榆柳辉映,景色秀美之中带着繁忙,只望着街上川流不息的人群,很难想到帝国的西陲刚刚发生过一场残酷的剧变,在这繁华的京城里,闻不到一丝一毫的烽火硝烟味道。
  西陵的叛乱,似乎对京城的生活没有任何影响。
  “要不要坐船?”秦逍下马站在洛水河畔,看着水面上往来的游船怔怔出神,耳边忽然听到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抬头望过去,只见一叶小舟就停在自己面前,戴着斗笠的船娘手握撑杆,正看着自己询问。
  船娘年纪不小,看上去三十岁上下年纪,丹凤眼眸,身姿妖娆,穿一身花布长袖窄衣,下面是一条灰布长裤,身材圆润,这一身衣着,却也将她玲珑浮凸的身段勾勒的凹凸有致,从头到脚,自有一股少妇人的风韵。


第375章 秋娘
  秦逍正愁闷如何找到韩雨农二人的下落,哪有心思坐船,摇摇头,转身要走,却瞧见那船娘露出一丝失望之色。
  船娘年近三旬,但样貌却是不差,嘴角边有一颗细小的殷红小痣,她样貌本就秀美,那一颗小痣却让她更增添了一丝风情。
  秦逍入城的时候,杜鸿盛就对京都城介绍过一些。
  京都城拥有三条水系,朝廷又动工修建了许多渠道,将三条水系打通,形成了十分便利的水路运输。
  三条水系就像三条巨龙盘绕在京都城内,城中有河,河中有坊,河渠相通,阡陌交通。
  南方人入京之后,不喜欢骑马,坐车又不能尽情观赏风光,而且城中许多道路拥堵,所以乘舟游览京都也就成了一件比较风雅的事情。
  对那些所谓的风雅之士来说,让一名五大三粗的船夫撑船赏景,远不如女子撑舟,最早的时候,撑船的确实是船夫,但生意清冷,等到有船娘出现之后,撑舟赏景就繁盛起来,于是在京都撑船的船夫越来越少,船娘却是越来越多,为了迎合南方人的习好,不少船娘都穿着南方女子的衣饰,也尽量收拾的干净,如此才能让自己的生意多起来。
  只不过撑舟也是气力活,一般的柔弱女子还吃不了这碗饭,最要紧的是平常人家,也不会让家中女眷出来抛头露面,特别是尚未出阁的黄花闺女,更不可能出来做这样的事情。
  所以在河上撑舟的船娘,几乎都是家中拮据,靠自己出来撑舟补贴家用,而且往往都是嫁了人的少妇。
  秦逍本来没有心情乘舟赏景,可是见到那船娘露出失望之色,撑舟欲走,忍不住道:“我骑马出来,你船上只能坐人,安置不了一匹马,将马匹丢在这里,待会儿就被人偷走了。”
  “不碍事的。”船娘声音温婉,见秦逍只是担心自己的马匹,立时露出笑容:“你将马拴在树边,游览过后,我送你回到这里,以前有客人都是这样做,从来没有人丢失过马匹。真要有人敢偷马,我一定帮你找回来。”唯恐秦逍不相信,加了一句道:“我兄弟是官府里的人。”
  秦逍将信将疑,寻思你兄弟若真是官府的人,又怎会让你一个妇道人家出来抛头露面。
  不过他心情郁闷,更希望借此机会向船娘打听一些京都的事情,想了一下,终是点点头,拴好马,忽然想到船资,问道:“坐你的船要多少钱?”
  “不贵不贵。”船娘揽到生意,笑容更是灿烂:“一个时辰也就二十文,如果包船,一下午也就四十文钱,很便宜的。”
  秦逍寻思船资倒确实不贵,那船娘却已经很利索地搭了船板,秦逍上了船,中间有一张小马凳,这时候靠近,发现这船娘姿色却是不差,或许是因为常年撑舟,肤色略带一丝小麦色,显得十分健康,腰肢纤细,细腰翘臀,窄衫束住上身,亦是让胸脯显得颇为丰满。
  秦逍在马凳上坐下,船娘收起船板,撑杆入水,水波荡漾,小舟已经离开岸边。
  “我们要往哪里去?”秦逍问道。
  船娘道:“客人若是没有去处,我们可以顺着洛水往东边去,经过太平坊、长生坊和青衣坊,太平坊有一座道观,是京都有名的景点,乘船经过那里可以好好观赏,客人要是想进道观上香火,我可以等候。长生坊有各色小吃铺子,青衣坊景色优美,都是好去处。如果走这条水路,天黑之前我们可以回到这边,不耽误客人回去。”
  秦逍笑道:“那就走这条路。对了,没有请教姐姐称呼。”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4页  当前第23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7/10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日月风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