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亮剑之军工系统_分节阅读_第977节
小说作者:远征士兵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11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29:54
  “是!”康政应了声,马上在文件上标注。
  这下就把潘文力干懵了:
  什么情况?
  就说两句话就当上副队长了?
  老子还想回海航继续飞“野猫”呢!
  王学新知道,飞行员是需要一些有个性的飞行员,因为他们是飞在天上与敌人作战的,地面的指挥官往往不知道情况无法指挥来不及指挥。
  甚至就算跟他们一起飞上天的队长、中队长等都没法指挥,那时他们都忙着与敌机作战呢!
  因此,飞行员更多的是靠自己的判断和随机应变。
  如果有什么协同的话,那就是跟自己僚机协同,顶多就是四机编队,再往上想要更多的协同那基本是不可能了……飞机这玩意速度太快敌情变化也很快,没法做到整齐划一。
  甚至整齐划一的另一个意思就是战术呆板。
  “如果我说……”王学新反问潘文力:“这里更需要你能让你们发挥更大的作用呢?”
  潘文力有些不信:“团长,我可能连‘歼1’都忘了怎么开了……”
  “你想回海航?”王学新问。
  潘文力迟疑了下,就挺身回答:“是!”
  “放心!”王学新笑道:“如果你要走,我绝不拦着你。你回去还是中队长,我还会派专机送你回去!”
  说着王学新朝康政扬了扬头,康政当即从包里取出准备好的“歼2”的资料分发下去。


第1816章 记性
  康政一边把资料往下分发一边平静的说道:“这是我军新研发的战机,喷气式,后掠翼,最高时速913公里……”
  拿到资料的飞行员们才刚要翻开第一页,听到这数据瞬间就愣住了。
  “913公里?”潘文力的声音里带着质疑:“最高时速?”
  “哦!”康政纠正道:“不是最高时速!”
  潘文力眼里闪过一道“果然如此”的神色。
  怎么可能913公里?
  比世界纪录还多200公里?
  这牛皮是吹上天了吧!
  没想到康政补充了一句:“确切的说,913公里时速是初步试飞的结果。我个人估计它能轻松突破1000公里!”
  会议室里霎时安静的连根针掉到地上都能听得见。
  潘文力愣了一会儿,然后默默的翻开了资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款从未见过的新型战机,外型与目前使用过或看到过的战机大不相同。
  不过潘文力目光没有在上面多做停留,他继续翻到下一页找到数据,一眼就看到最高时速上写着913公里,航程1700公里,其它还有好几项留白,这意味着还等着飞行员去把它飞出来。
  康政完全没有理会飞行员们的震惊,他自顾自的说道:“实用升限大概在12000米左右,这是我昨天刚飞的高度,还没来得及填上去!依旧有待提升!”
  这又一次把飞行员给干懵了。
  实用升限12000米是什么概念?
  这时代的战机能到10000米高度就差不多了,那还是最高升限。
  可现在这款战机实用升限都能到13000米?
  比其它飞机最高升限还要高3000米?
  最高升限和实用升限的区别,是前者指的是飞机能到达的最大高度而后者指的是飞机能正常飞行的高度。
  这很容易理解,最高升限就是飞机全力加速依靠惯性到达顶端,但它在顶端不能保持飞行状态,必须到达后马上转入俯冲,否则很容易失速失控导致坠机。
  而实用升限就不一样了,这是飞机能正常飞行做各种机动动作的高度。
  这个高度对战机而言相当重要。
  因为有些大型轰炸机就利用这一点在万米高空上飞行投弹……虽然投弹精度降低但安全,敌人战机飞不到这个高度。
  鹰酱就是用这方式轰炸汉斯,而汉斯的战机击坠目标的机会只有一个,那就是全力加速冲到最高升限的那一瞬间开火,否则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轰炸机离去。
  现在,这款新型战机的实用升限都达到13000米而且依旧是“初步”?
  王学新很确定这的确是“初步”,米格15的实用升限其实是15544米,也就是说它能在15000米的高度正常飞行。
  康政之所以只飞13000米,依旧是因为“保守试飞”……11000米能正常飞行就已经是天下第一了,飞到13000米就差不多了吧,冒险再往上飞就没有太大的意义了。
  毕竟这时候飞行员比飞机还稀有,飞行员的生命安全高于一切,少一个都是国家和军队的重大损失。
  潘文力和其它飞行员面面相觑。
  他们全都有相当的飞行经验,其中有些还是精英,当然知道实用升限在空战中的重要性:
  你只能飞9000米,我能飞13000米。
  那是不是说在10000米以上的高度就是我的绝对安全区域?
  战斗期间一旦遇险,我就可以将飞机拉到这个高度歇口气缓解一下!
  更重要的还是,这决定了我方永远都比敌人高,而且还在敌人看不见的高度,也永远是我方战机俯冲敌机……
  其实在王学新看来这优势并不重要。
  因为即便没有升限这个优势,他们只需要按正常速度飞行作战,敌人就已经找不着北了。
  见康政介绍得差不多了,王学新就插嘴道:“我们把这款战机称作‘歼2’,目前只有2架,一个月后会生产出5架总数7架。而我们却有9名飞行员,也就是说飞行员略微超编。”
  接着王学新把手一扬,说:“如果有谁不想驾驶这款战机的,现在可以提出来,我们马上送你们回部队!”
  飞行员们个个正襟危坐,大气都不敢出一声,潘文力虽然是瘦高个,但这时把头埋得低低的,似乎声怕被王学新注意到。
  但王学新没打算放过他。
  “潘文力!”
  “到!”
  潘文力条件反射的起身立正。
  “你刚才说什么来着?”王学新问:“说希望回部队的是你吧?”
  “有……有吗?”潘文力尴尬的挤出了一点僵硬的笑容:“我,我……我忘了!”
  会议室里传来一阵窃笑,王学新眼睛一扫他们赶忙收住。
  王学新把目光转回潘文力身上,故作为难的说道:“这可不好办哪!记性不好也不能飞‘歼2’,这要是把数据给忘了,上去就有危险了。”
  说着王学新朝身旁的康政扬了扬头:“你说是吧,队长?”
  “呃……是!”康政赶忙应声。
  “你说咱们体检的时候怎么就没检查记性呢?”
  “马上加上这一项!”
  “加上还不行,现在这不就出问题了?这可不是小事!”
  “再筛选一次……”
  “报告团长!”潘文力挺身道:“我记性很好,尤其是数据,看一遍就一定不差,不信团长可以考考我!”
  说着还真就把资料递到王学新面前。
  王学新脸色一变:“那你刚说的话怎么就不记得了?”
  “团长……”潘文力瞬间就软了下来:“您瞧我这记性……它该记的记,不该记的就忘……而且还忘得快!”
  飞行员们再也忍不住了,哄的一声笑成一团。
  其实潘文力根本就不需要这么紧张。
  这完全不是9名飞行员开7架飞机有2名超编的问题。
  而是在未来几个月里,飞机陆续生产出来了但飞行员却还在培训中。
  也就是说,将来“歼2”的空战只能靠他们9个。
  王学新根本就不可能因为潘文力那句话就强行把他赶回原部队。
  不过话说回来,潘文力可能是知道这些,所以才敢这么轻松的用玩笑把这次“危机”化解于无形吧!
  否则,他可能连笑都笑不出来了。


第1817章 训练
  在飞行员们大概了解一下“歼2”的数据和性能后,训练随即正式展开。
  最初的训练是在地面进行的,就像之前一样制作一个木制的模型,飞行员在模型里操控时外面的飞行员可以根据飞行员的指令对飞机姿态做出小角度的调整。
  与之前不同的是,这一次还增加了实弹射击训练。
  这是由于HC-23km航炮与之前“歼1”用的机炮相比射程远了许多,如果没有一个实弹射击适应的过程,战斗中很可能会出问题。
  其实HC-23km航炮的射程虽说的确增加很多,但攻击距离按道理计算不应该增加到1200米。
  施瓦克航炮射程1000米,攻击距离400米。
  HC-23km航炮射程2000米,攻击距离400到1200米。
  按比例增长也应该只有800米才对,但实际攻击距离却能达到1200米。
  这是因为HC-23km航炮提高的不仅仅是射程,还有火力密度。
  “歼1”装备施瓦克航炮只有一门,安装在中央发动机转轴内。
  而“歼2”装备了三门HC-23km航炮:中央一门两侧机翼各一门。
  这要是在战斗中三门火炮同时朝目标开火,炮弹的密度就可以给它带来更高的命中率于是攻击范围就延伸到了1200米。
  为了让飞行员们习惯这个射击距离,王学新让苏欣做了几个“零战”模型在1200米外摆着。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1页  当前第97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77/102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亮剑之军工系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