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亮剑之军工系统_分节阅读_第975节
小说作者:远征士兵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11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29:54
  这话倒是没毛病,在顽军中能当上飞行员的非富即贵,而且基本不出战更不可能负伤,其中甚至还有一批在鹰酱“飞虎队”培养下的高素质飞行员。
  另一方面,因为八路军在东北这边打得有声有色的,顽军飞行员中的确也有一部份希望到八路军军中服役。
  八路军情报人员也在努力与这部份飞行员取得联系希望能把他们争取过来。
  因此,这也可以算是一个找飞行员的途径。
  但王学新却摇了摇头:“风险太大!这驾驶的可是‘歼2’,我军最新型战机!”
  研究员们纷纷点头表示认同。
  战机这东西跟其它装备不一样,如果从顽军来的飞行员是假意投诚目的是打探八路军航空兵的虚实……这事在这年代常发生,最有名的就是孙良诚,今天投了八路军明天就带着八路军干部去投顽军,等形势不妙又投八路军,如此反复好几次以致于八路军最后都不接受孙良诚的投诚。
  而飞行员想要逃出去就容易多了,尤其是驾驶“歼2”战机的,只要心念一动,调转机头朝顽军方向飞,以它900多公里的时速是没人能追得上它。
  而且“歼2”单向航程还有1700公里,飞到重庆都绰绰有余。
  (注:太原到重庆的直线距离只有1000公里左右)
  到时就不只是飞行员的问题了,更是“歼2”这款战机漏密的问题:顽军得到一架“歼2”后肯定会交给鹰酱研究,于是鹰酱马上就会有自己的第一代喷气式战机了。
  王学新绝不能让这事发生,否则将来志愿军用的“歼2”对鹰酱就不再是秘密。
  然后苏欣就把目光投向王学新,问:“那……就只有学生兵了?”
  王学新点了点头:“没打过仗的大学生,他们有文化更容易训练,但要求立场坚定、身体素质过硬!”
  也难怪苏欣会猜得到,在这战乱年代不管是谁都难免在讨生活中磕磕碰碰弄出几个伤疤,而大学生他们在这时还有资金读书就说明其家庭出身不差,负伤有伤疤的可能性就较小。
  苏欣皱起眉头为难的回答道:“征集学生兵不是不可以,但却存在几个困难。主要是大学生兵剩下的已经不多了,顽军不断的动员学生兵入伍并把他们送到对外公路战场上加入远征军!”
  研究员们听着不由感到一阵惋惜,多好的兵源啊,居然被顽军用来当陆军打!
  苏欣继续说道:“另一个是顽军自从开始征召学生兵以来,就加强了对学生的管控,他们的位置、行程等都受监控,想要从重庆把他们争取过来并不容易!”
  此时的大学生大多集中在重庆,因为一个个大学全都搬到那去了。
  不过苏教授却很有信心的说:“这方面由我来负责,我们一直从重庆努力争取人才,交通和情报网络还没断!”
  苏欣“嗯”了一声,再次将目光转向王学新,问:“就算我们征到了合适的学生兵,可是他们来得及训练吗?”
  王学新知道这话的意思。
  这些学生兵什么都不会,从零开始训练怎么说也要训练几个月吧……志愿军时期组建航空兵的时候,有许多飞行员只驾驶二十几个小时就飞上天空与鹰酱作战了。
  不过那些飞行员并非从零开始,他们相当一部份之前就有飞行经验。
  王学新想了想,就说道:“没问题,我们可以尽一切努力缩短训练周期!”
  “缩短训练周期?”苏欣一听这话脸都吓白了,她担心的说道:“团长,这是不是不太合适?就像您说的,‘歼2’有严重的过载问题,在这情况下还缩短训练周期,是不是……”
  苏欣虽然没说完,但大家都明白苏欣这是在劝王学新“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研究员们听着也深以为然,飞行员这事不能急,他们是开着飞机上战场打仗的,一点都马虎不得。
  但王学新也考虑过这个问题,他说:“对于没有经验的学生兵,我们可以放宽要求,比如把时速限定在700公里左右。这就可以增加他们的反应时间同时还可以减轻过载的影响!”
  苏教授第一时间就听懂了,他赞同道:“团长说得没错,鬼子的‘零战’只有五百多公里的时速,我军‘歼2’只要达到七百公里时速就已经立于不败之地,没必要用八百、九百甚至一千的时速战胜对手!这对大学生新兵而言就容易得多了!”
  众人听着纷纷点头,这就是把“歼2”这种喷气式战斗机当作螺旋桨战机开的意思。
  只不过700公里的时速可以说已经接近螺旋桨战机的颠峰,如果有必要还可以超过世界纪录,选择权在学生新兵手中,其压力就会小得多。
  学生新兵也就可以在训练及实战中快速成长。
  不过苏欣再次提醒道:“即便是这样,他们很可能也需要几个月时间才能形成战斗力!”
  王学新点了点头表示明白。
  现在那些学生兵还在重庆呢,筛选、动员再秘密转移,这些往少里说也要一两周,接着再训练一两个月……“歼2”服役的时间也就跟着推迟了。
  “所以!”王学新说:“我们还要准备另一条路:我统计过,我军包括舰载飞行员在内现有飞行员439名,从这439名飞行员里先挑一批符合要求的,我就不信百里挑一还挑不出来!”
  苏欣有些担心的问:“如果真的就是百里挑一呢?最终只能挑出四到五人……”
  “那就没问题了!”王学新打断了苏欣的话:“只要有四到五人,他们能驾驶四到五架‘歼2’投入战场,就足以左右空战的输赢,甚至会拉着整场战役的胜利天平倒向我军!”


第1813章 文件
  战场的对决,有时并不说一定要把敌人一一消灭才能将其击败。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八路军有限几架“歼2”就起不了决定性作用……虽然它性能优异但数量太少,鬼子一次投入战斗的战机动不动就是上百架,只有个位数的“歼2”显然无力阻止什么。
  但两军对垒还有一种叫“士气”的东西。
  鬼子飞行员也是人,是人就会恐惧、会慌张、会害怕,如果他们突然发现八路军有一款战机是他们连尾烟都摸不到而这款战机却能将他们当作靶子打……即便鬼子被军国主义洗脑也很难不气馁吧!
  而一旦鬼子飞行员失去信心,其面对八路军“拉5”时的战斗力就会下降几分。
  更何况,鬼子还不知道八路军有多少“歼2”也不知道这种令他们恐怖的战机会在什么时候突然出现将他们击坠。
  因此,这就不只是士气问题,实战中甚至还会让鬼子飞行员分心。
  王学新要的就是这种效果,也就是先列装几架,之后的数量就由学生新兵负责了。
  另一方面,是“歼2”对八路军而言是一款全新的战机,它无论战术、作战方式等都与之前的战机有很大的不同。
  因此,王学新也需要先将一批飞行员投入实战好为学生新兵提供作战和训练经验。
  当然,这个计划还需要向总部报告得到首长的同意。
  关于“歼2”的情报,王学新是派人把测试数据及会议纪录一起送到总部,电话、电报里什么都没说。
  这不是王学新有意卖关子,而是“歼2”事关重大……一旦鬼子提前知道八路军拥有这样的战机,八路军很可能会错失一次战役突然性及震摄鬼子的机会。
  因此,王学新是用最土的方法:派通讯员骑着边三轮将加密文件亲自送往总部。
  且装有加密文件的皮包还是特制的:它里层平铺了一层炸药相当于一个小型炸药包,一旦通讯员遭到埋伏有可能丢失文件的危险,只需要把导火索一拉里面的所有加密文件都会被销毁,这样就可以保证情报不会落入敌人手里。
  文件两天后安全送到总部。
  由于王学新对“歼2”的测试全程保密,首长只知道有这么回事其它的什么也不知道。
  从始至终首长都没对这款喷气式战机抱有希望。
  首长曾经对参谋长说:“日不落的‘流星’战斗机就摆在那,时速不过656公里还一大堆故障,我就不信他小东北还能搞出名堂来!”
  参谋长微笑着回道:“首长,这可说不准,什么东西在小东北手里转一手,就算是废物也能变成宝啊!”
  首长“呵呵”笑着:“但愿如此,怕就怕这一回就是小东北也无力回天喔!”
  其实参谋长心里也是认同首长的。
  因为八路军目前只会生产一款喷气式发动机,那就是日不落的发动机。
  发动机一模一样,“流星”能达到的速度就差不多到头了吧?
  此时的日不落在战机研发方面可是数一数二的强国,八路军还可以凭着这么简陋的设备超过日不落?
  因为对这件事不抱希望,又因为事务繁多,首长和参谋长只是当时讨论了几句不久就完全把这事给忘了。
  等到文件解码后送到参谋长手里他还有些莫名其妙的,什么东西要费这么大的力气专程由通讯员送来?
  参谋长一边点着烟一边随手翻开文件,入眼的是一串数据,参谋长习惯性的一扫而过看下面的正文。
  “关于我军喷气式战机‘歼2’的会议纪录……”读到这参谋长猛然想起试飞喷气式战机的事,再回过头看一眼数据,上面白纸黑字的写着:“最高时速913公里!”
  参谋长还以为自己看错了,他吃惊的揉了揉眼睛。
  没错,就是913公里!
  愣了一会儿,参谋长就朝不远处的通讯兵叫道:“小陈,你过来一下!”
  “是!”通讯兵赶忙起身小跑上来在参谋长面前敬了个礼。
  参谋长把文件递到通讯兵面前,手指在数据上点了点,面带不悦的说道:“怎么搞的嘛,这么重要的数据也会翻译错,马上去核实一下!”
  “是!”
  “下次注意点!”
  “是!”
  小陈回到座位马上拿起原件重新译码,但过了一会儿就挠了挠头,然后犹疑的走到参谋长面前,说:“参谋长,没……没译错,就是这些数据!”
  “什么?”参谋长吃了一惊,接着“腾”的一下从小陈手里抢过文件重新看了看,还是913公里。
  “你确定没译错?”参谋长又问了声。
  “确定!”小陈委屈巴巴的拿着原件回答:“就是这个数!”
  参谋长当场就愣住了,拿着烟的手都在瑟瑟发抖,就连烟快燃到尽头了都没发觉,直到烧着手指时参谋长才吃痛赶忙把烟头丢掉。
  不过参谋长也顾不上这些,拿着文件就走向另一边正对着沙盘发呆的首长。
  此时的首长正在分析鬼子下一步会怎么打,或者说鬼子会怎么破局。
  他的想法与王学新一样,认为鬼子会将反攻主力转移到华北方面军手里,也就是南面。
  但八路军却不能将主力调往南面,主力依旧要在北面进攻鬼子关东军。
  这就是八路军这场战役的难点之一:不得不用训练不足的民兵、新兵应对训练有素的华北方面军。
  首长暗叹:这一仗可是一点都马虎不得,因为民兵、新兵的特点就是能打顺风战但未必能打逆风战。一旦吃几场败仗,他们的士气很快就会跌至谷底甚至崩溃!
  就在首长为这个问题发愁时,参谋长就把文件递到首长面前,语无伦次的说道:“首……首长,您看……这!”
  “时速913公里!”首长初时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但下一秒就想到了什么,一把拿过文件认真一看,再看看参谋长,一脸难以置信的问:“喷气式战机?小东北研发的那玩意?”
  参谋长重重的点了点头,声音略带哽咽:“是的,首长!试飞很顺利,我们成功了!”


第1814章 队长
  首长在看到这个速度后还是不敢相信,他用隐晦的语气在电报里问:“913这个数字,确认了吗?”
  这样问,即便电报被鬼子监听甚至破译,他们也猜不到913指的是新型战机的最高时速。
  王学新当然明白首长问的是什么,就回答:“确认了,而且还有提升的空间并非极限!”
  首长那边收到这电报后就乐坏了,他拿着电报往参谋长面前一递,高兴的说道:“可以嘛!还真让小东北给搞出名堂了,看来还是我小瞧他喽!”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1页  当前第97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75/102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亮剑之军工系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