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亮剑之军工系统_分节阅读_第973节
小说作者:远征士兵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11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29:54
  他们不知道的是,所有这一切都是王学新在为喷气式战斗机布局。
  当王学新拿出“米格15”的图纸时,一切都水到渠成……如果没有发动机没有生产“流星”战机的经验和技术,要多少年才能把“米格15”生产出来?
  现在不过就是一个多月!
  试飞进行得很顺利,康政驾驶着“歼2”在900米的距离成功起飞。
  当时就把科研人员都吓了一跳:
  “900米才起飞!”
  “比‘拉5’起飞距离多了近一倍!”
  “我们应该增加跑道的长度!”
  ……
  汽修厂的跑道只有1000米,只不过1000米外还有300多米的空地而已。
  不过这依旧是个安全隐患,在知道“歼2”需要900米的起降距离后,怎么说也要把跑道加长到1500米。
  还算苏欣镇定,她对着无线电问了声:“火龙火龙,情况怎么样?”
  “一切正常!”康政很平静的回答。
  研究员们当即发出一片欢呼,虽然现在说“歼2”试飞成功还为时尚早,但成功起飞并在空中稳定飞行一段距离至少证明这款战机这种后掠机翼是没问题的。
  这已经让研究员们心里悬着的一块大石头放下了一半。
  但好戏还在后头……


第1809章 最高时速
  “高度530米!”
  “时速390!”
  “一切正常!”
  ……
  康政不断的将仪表数据向地面指挥部报告。
  指挥部内的研究员们各自都在忙着,有的在记录数据有的在雷达显示屏上观察飞行轨迹,还有的直接用高倍望远镜捕捉天空中的“歼2”。
  只有王学新一个人看起来很空闲,也没那么激动。
  这不怪王学新,因为他觉得这一切都是应该的,而且只是一个“歼2”而已,有必要高兴成这样?
  又不是“歼20”!
  而苏欣在经过王学新身边时还握着拳头像小兔子似的蹦了两下,小声说道:“我们有自己的飞机了!”
  王学新“呃”了一声,暗道原来他们是把“歼2”当成自己的飞机,难怪会这么兴奋这么激动。
  不过这说法好像也对!
  发动机虽然是日不落的,但此时八路军已经能自产,日不落的机体设计水平还停留在“流星”上。
  机体是毛熊的,但毛熊没发动机……其实是毛熊未来的,此时他们当然没有。
  也就是说,不管是日不落还是毛熊,此时都生产不出这样一款战机,但八路军却做到了。
  那不是咱们自己的战机还是什么?
  这时康政在电台里说道:“请求测试极限速度,请求测试极限速度!”
  所有研究员都把目光投向王学新。
  今天的测试科目只是起降,但现在测试过程十分顺利,似乎可以临时加上些科目。
  不过为了谨慎起见,王学新还是回答道:“同意,但以900公里为限!”
  在飞机里的康政愣了下,限定了最高速度还叫测试极限速度吗?
  不过他还是回答道:“明白!”
  王学新这边回过头时,就发现研究所里所有人都震惊的望向他。
  “什么情况?”王学新问。
  “团长!”苏教授说:“时速900公里……咱们的要求是不是高了点?”
  这让王学新有些匪夷所思,他出于安全考虑已经放低要求了,“歼2”的最高飞行时速是1078公里,他说的这900公里都已经差不多减少了200公里,苏教授等人却以为这要求太高?
  不过转念一想就明白了。
  时代不同要求当然不一样,这时代的最快的飞行时速只有七百多公里,现在王学新一上来就要求900公里……对他们来说的确不太现实。
  “只是上限而已!”王学新敷衍道:“飞飞看!”
  苏欣在做好记录准备后,就对康政下令道:“飞行速度测试准备,三、二、一,加速!”
  雷达显示屏上看到的光点明显快了些,然后就听到康政隔一段时间做一次报告:
  “时速432,一切正常!”
  “时速497,一切正常!”
  “时速521,一切正常!”
  ……
  当时速突破650时所有人都望向附近用眼神祝贺。
  他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650的时速已经超过“拉5”,这意味着这款战机注定不会像“流星”战机一样无法服役了。
  这差不多就是宣告成功,毕竟速度优势摆在那,其它方面就算有问题也可以“水来土淹”针对性的解决。
  当时速突破700时王学新就发现研究员们一个个半张着嘴,脸上的表情就像看到外星人似的。
  如果不是因为现在还在执行任务,他们肯定会欢呼着跳了起来。
  时速700,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汉斯BF109的时速也不过710,而它已经已经打遍欧洲几乎没有敌手,即便是现在依旧飞翔在空中不可小觑。
  但时速的增加依旧没有半点停下来的意思。
  “时速710!”
  “时速730……”
  当时速到达750时和志民就紧张的望向王学新:“团,团长……世界纪录!它它,要突破世界纪录……”
  话还没说完,另一边的康政就报告道:“时速780,一切正常!”
  和志民艰难的咽了下口水,然后几步就冲到电台前紧张的问:“火龙,报告情况,是否有异常!”
  “一切正常!”康政平静的回答道:“飞行平稳,各项参数正常!”
  “团长!”这时苏教授上前劝道:“为了安全起见,我建议停止测试,毕竟这次测试的重点是起降,万一要是有什么故障……”
  王学新明白苏教授的意思。
  战机速度已经远超预期,这也就意味着这款战机对八路军很有价值。
  越有价值就越应该慎重,测试就更应该保守一些。
  更何况,现在这速度已经是天下第一了,要求更高更快些似乎也没什么太大的意义。
  就算有什么意义,往后也可以慢慢突破不急于一时。
  但王学新却很有信心的说:“继续!”
  于是速度又继续往上加,很快就突破了800,接着又达到了王学新限定的900时速。
  这时王学新才让康政返航。
  指挥部的研究员们无一例外的都被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和志民眼睛盯着雷达显示屏上战机的位置,似乎不敢相信这一切是真的,甚至有些怀疑空速管出了毛病给出错误的数据。
  苏教授则干脆当机了,手里拿记录本一脸难以置信,愣愣的站在电台旁像个机器人似的。
  苏欣还算是保持着理智,她继续忙这忙那的记录着战机降落的数据。
  其实这只是她强装镇静而已,心里已经慌得一匹就差跑出指挥部亲自到跑道上迎接这架不可思议的飞机了。
  最后直到战机稳稳当当的停在了机场上,康政在地勤人员的帮助下走下飞机,研究员们还没从震惊中回复过来。
  直到通讯兵报告了声:“一切正常,任务圆满之完成!”
  指挥塔才爆发出一声欢呼。
  “时速900公里!”苏教授满脸通红的望向王学新:“我没听错吧?真的是900公里?”
  王学新只是笑了笑没回应。
  他就喜欢看他们这种没见识的样子,这还远不是“歼2”的最高时速。
  不久,经过检查剩余的燃油,大概航程也计算出来了:1700公里左右。
  这一点对新型战机很重要,尤其这款战机还是用来取代“拉5”这种只有1000公里的短航程战机。


第1810章 总结会议
  经验总结会议上,研究员们自豪又兴奋的议论着“歼2”的突破,部份没直接参加试飞的研究员始终不敢相信:
  “时速900公里,不可能吧!”
  “一下就超过世界纪录那么多,是不是有什么地方搞错了?”
  “真能达到这速度?”
  ……
  在大家议论纷纷时,苏教授拿着一份文件走进会议室,声音因为激动而发颤:“同志们,我们根据雷达位置确认了最终时速:913公里!”
  会议室瞬就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1页  当前第97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73/102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亮剑之军工系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