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亮剑之军工系统_分节阅读_第962节
小说作者:远征士兵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11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29:54
  在这情况下,海军还拿什么拦截八路军的反舰飞弹?
  如果无法拦截,鬼子海军去多少都是八路军反舰飞弹的靶子。
  因此东京也同意丰田副武的分析,认为在找到新的方法对付八路军前,的确不适合再将联合舰队派到华夏去冒险。
  棒子方向此时鬼子的指挥官是板垣征四郎,他认为这一仗大势已去:“我军之所以能势如破竹,其实并不是倚仗海军,而是八路军在诱敌深入!现在海军已经被打败,我军若再不撤退,等着我们的很可能就是被围歼的局面!”
  冈部直三郎也是同样的想法。
  然而梅津美治郎却始终在坚持,并一再许诺只需要再坚持几天战局就会出现决定性的转变。
  因为他认为,虽然此时海军已被击败,但包围之势已成。
  只要帝国军队能与新京的部队里应外合击溃八路这几个机械化团,帝国军队还是有希望包围八路军并反败为胜。
  话是这么说,但他们要打的可是八路军最能打的三个机械化团,同时新京在鬼子进攻时又及时补充了两个主力团。
  结果是鬼子用三个师团的兵力对新京发起猛攻,同时新京的驻军又往外打,但依旧奈何不了八路军,最终还损失折将不得不后退。
  王学新能理解梅津美治郎的心理。
  他之所以这么做是不得已而为之……这一仗之后,关东军连开动汽车和坦克的汽油都没有了,此战不胜关东军几乎可以说没有机会取胜。
  身为帝国之花的关东军怎么能就这样被八路军打败?
  于是梅津美治郎只能选择孤注一掷。
  但很遗憾的是,梅津美治郎最后还是赌输了……
  这对王学新而言根本就不是一个赌局,而是等着鬼子“飞蛾扑火”。
  因为几个团的八路军早就做好了防御准备在新京等着鬼子了,如果是在其它地方或许鬼子还有可乘之机,但新京周围是一望无际的平原,老远就能看到鬼子的部队,接着八路军的炮火压制就过去了。
  王学新的注意力始终没有在鬼子的外部进攻上,他一直关注的都是新京。
  鬼子海军的失败,会使新京的鬼子意识到反攻无望。
  那么鬼子或者新京内的百姓乃至在其中还抱着侥幸心理的资产阶级会是什么反应?
  鬼子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是否会进一步被激化?
  王学新认为转变的关键时候到了。
  结果却并不如王学新希望的那样,新京的局势的确在变化却不是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这一天,王学新正在看鹰酱运来的石油钻井设备清单。
  鹰酱那先送到的钻井设备……这方面鹰酱最干脆,因为他们认为这些钻井设备八路军最终也是要送到玉门油田去打井的,而玉门油田实际上又在顽军的控制中,也就是卖来卖去最后还在“自己人”手里。
  因此鹰酱这些装备及技术人员给的那叫“货真价实”,鹰酱甚至还多派了两支勘探队,说是要帮助八路军在玉门附近再找一些新油田。
  不过王学新找了个借口就把他们留在奉天。
  借口很简单,此时八路军还与鬼子作战中,像钻井设备这样的大批物资在运输中很可能会被鬼子拦截轰炸。
  鹰酱那边也知道奉天的情况,于是也没有疑心。
  他们当然不知道这一留就永远也到不了玉门,等着他们的是大庆的苦寒之地。
  就在王学新交待给他们好吃好喝的住着时,张宗平就拿着一封电报进来了。
  “团长!”张宗平紧张的说:“新京情况有变,鬼子开始屠杀百姓了!”
  王学新拿过电报一看,不由皱起了眉头。
  这情况表面看起来是鬼子在最后关头把屠刀伸向百姓,但实际上却是在转移矛盾。
  简单的说,就是王学新分化新京资产阶级和鬼子的计策其实是起了作用,鬼子也感受到了这一点。
  但他们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把这内部矛盾转移到新京内的华夏百姓身上:
  “进攻新京是什么人?”
  “华夏八路军!”
  “帝国军队为什么不能取胜?”
  “因为城内的华夏百姓为八路军提供情报,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在八路军的监视之下!”
  “最想要你们命的是谁?”
  “当然是那些平时被你们奴役被你们压迫的华夏百姓!”
  ……
  于是华夏百姓就成了他们的泄愤对象。
  与此同时,新京城内的资产阶级大多是鬼子移民、棒子移民以及“满洲国”所谓的贵族。
  他们在杀了许多华夏百姓之后知道八路军不会轻绕了他们,于是就只能彻底倒向鬼子一边与八路军作对了!
  这样一来,新京城内不但不会分崩离析,反而还能形成一个新的联盟团结在一起!
  王学新眼中杀意大涨,冷冷的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你不仁就别怪我不义!”


第1790章 地道
  鬼子负责指挥新京的是北原秋叶中将,这个转移矛盾的计策就是他想出来的。
  北原秋叶是在八路军封城后带几个警卫员混进城内上任的,由此也可知他颇有些胆识。
  梅津美治郎之所以要临阵换将,是考虑到之前驻守新京的指挥官主要是偏发展治安、经济及建设方向,因此那是一个高学历但没有多少战斗经验的指挥官。
  当时谁也没想到八路军居然会打到新京,因此这安排没什么问题。
  但现在,这样的指挥官显然已经不适合继续指挥新京作战。
  北原秋叶是关东军中以防御战出名的指挥官,当初诺门罕战役鬼子败退时,就是北原秋叶指挥着部队在后方掩护为帝国军队争取到了一点撤退时间,否则那场战斗帝国军队至少还要多损失数万兵力。
  梅津美治郎派他到新京“临危受任”,其目的很明确,就是希望他能守住新京与八路军打“持久战”。
  北原秋叶一进入新京就马上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这改革不是说对军队的改革,而是对百姓“控制”方向的改革。
  北原秋叶在会议上对部下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首先应该要清楚一点:哪些人是我们能抓得住的,哪些人是我们无法抓住的!明确这一点后,我们才能有针对性的展开行动,才不会犯下错误!”
  接着北原秋叶又把这话往细里分析:
  “华夏百姓,是我们抓不住的人群!即便他们中有许多人表面上对帝国表示忠诚!”
  “我承认他们中有一部份人是真心实意的忠于帝国,但这部分人毕竟是少数!”
  “之前一次又一次的战役充分证明,华夏人总是会在关键时刻选择背叛帝国!”
  “因此,我们应该果断把这部份人群放弃!”
  “华夏有句话,叫‘有舍才有得’!”
  “我们只有放弃这部份人,才能抓住我们能抓得住的那些人!”
  ……
  北原秋叶这番话对原新京的鬼子军官有如醍醐灌顶,纷纷点头称是。
  他们之前就是想要把百姓全部控制在手里,结果在华夏百姓身上浪费了太多时间。
  要知道帝国与华夏之间存在直接的仇恨,华夏百姓不可能相信帝国所谓的共荣圈理念,尽管有部份人在新京生活得很好,但八路军打进来时他们该背叛还是会背叛。
  因此,帝国想要完全控制他们是在浪费时间。
  其它人群就不一样了,比如帝国移民、棒子移民等等。
  于是,北原秋叶的方针马上就得到了实施,鬼子有意挑起城内其它人群对华夏百姓的仇恨,拉一帮打一帮由此达到稳固城内防御的目标。
  这的确很有效。
  虽然华夏百姓依旧是新京的主体,但他们却是弱势群体,而其它人群在打击华夏百姓的同时就切断了自己的后路被鬼子绑在了战车上。
  于是,新京的防御在短短的几天就得到了稳固。
  只不过这是的以牺牲华夏百姓的财物乃至生命为代价换来的。
  同时北原秋叶也是在逼迫王学新动手。
  因为北原秋叶明白,随着时间流逝新京的内部矛盾将再一次爆发,那时很可能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这时八路军就陷入尴尬的境地:
  进攻新京吧,面对的就是新京坚固的防御体系以及宠大的反动群体。
  不进攻吧,华夏百姓则在其中不断被屠杀……
  然而,北原秋叶没想到的是,他的对手是王学新。
  王学新在包围新京的这段时间并非什么事都没做,他其实做了另一个准备。
  新京的防御主要是以鬼子构筑的碉堡、战壕、反坦克壕等结合在一起野战工事为主,但有一段防御比较特别,那就是东面城墙。
  (注:新京城墙大多于1912年后陆续拆除,只有东门(崇德门)于52年拆除)
  老式城墙看起来很适合防御,但它在现代战争中其实是属于“鸡肋”般的存在。
  比如鬼子要是把部队摆在城墙前,八路军只需要用炮火封锁住城门就能轻松断了鬼子的补给线和退路。
  要是摆在城墙后,子弹又不会转弯打不到攻城的八路军。
  这造成鬼子只能把兵力摆在城墙上。
  除非鬼子像运城一样在城墙外构筑了大片的碉堡群并挖了许多交通壕连通城墙内外。
  新京在此之前没有战争需求,所以当然没有这些准备。
  鬼子也不打算做这些准备,因为他们认为八路军的主力是机械化部队。
  机械化部队最好的进攻方向应该是其它方向的野战工事。
  东面的城墙即便被炸毁、炸塌也会留下一地的碎砖碎石使机械化部队无法入城。
  因此,鬼子在东面的防御是最薄弱的,其它方向每面都摆一个联队,唯独东面只摆了一个大队再加一支临时召募的民兵。
  不过这也可能是城墙摆不了那么多兵力的原因。
  王学新的主攻方向恰恰就是城墙。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1页  当前第96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62/102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亮剑之军工系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