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就是加上和尚的侦察大队。
王学新原本是给独立营组建自己的侦察兵,但因为战情紧急新的侦察兵训练还没完成,仓促把它们派上去担心会坏事,于是只能把和尚的侦察大队临时调来与独立营配合。
侦察大队搭乘直升机往鬼子腹地一飞,就像洒豆子似的分布各个大小路的高地及交通枢纽。
鬼子通讯兵又十分嚣张,他们根本就没想到八路军居然会深入其后方,因此在夜里骑着边三轮是开着车灯往后方跑的。
这打起来是不费吹灰之力,几排机枪子弹过去就结束了。
不过为了谨慎行事,侦察大队通常是用地雷解决。
机枪在黑夜中瞄着车灯担心打不准,到时被鬼子逃到森林里找起来就麻烦了,万一把情报带出去那就更是犯了大错误。
地雷就没这方面的问题了,“轰”的一声直接连人带车掀翻了,鬼子要是侥幸活着都不知道跑,因为他们以为这是自己人埋下的地雷属于误炸,还打算有人上来时把他们骂一通呢。
同时侦察兵们也是穿着鬼子的军装,他们上去时总能听到被炸翻的鬼子通讯兵一边惨叫一边骂骂咧咧的。
侦察兵上前就给他们一个大耳刮子。
和尚那家伙最狠,他一边说一边走上前:“哟,受伤了?摔哪了?俺瞅瞅……”
然后照着伤腿就是狠狠的一脚。
“咯嘣”一声,鬼子的腿骨当场就被踩断,撕心裂肺的惨叫声才发出一半就被和尚一枪打在眉心而中止了。
这层信息封锁,使八路军突破第20师团防线的情报直到八小时后才传到梅津美治郎那。
而这时,八路军前锋距离通化就只有四十几公里了。
第1731章 实则虚之
其实,梅津美治郎在八小时后能得到前线的情报,还是王学新有意放水的结果……王学新把和尚的侦察大队收回来了。
否则,当八路军主力部队进攻到侦察大队的位置时,侦察大队的直升机是可以一层一层的继续往前推进不断往前封锁信息的。
毕竟这一路到通化甚至再往前都是长白山山脉多山地带,直升机在这样的地形里有无与伦比的优势……直升机在山区上空飞行很安全,鬼子基本不可能在这一带的山区布置高射机枪和高射炮,在海拔高的位置布设这些装备和兵力,仅仅只是补给问题就无法解决。
更重要是这里曾经是鬼子的腹地,长白山两侧一面是棒子一面是“伪满洲国”,鬼子根本就没必要在这一带布置防空火力。
而步兵在这一带需要翻山越岭才能到达的山顶要地,直升机只需要几分钟时间就能赶到,因此侦察大队总能先敌占领要地并卡住鬼子的咽喉要道封锁信息。
但王学新却没有这样做。
不只是侦察大队,连着其它部队比如独立营、信号干扰机等全都一古脑儿的收回来。
陈松勇还对此表示不理解,他在电话里焦急的问着王学新:“团长,我军现在胜利在望,只一夜的功夫就前进了四十几公里,以这速度,再打八小时在天黑后就差不多可以占领通化了!这时候把独立营撤回去,只怕会功亏一篑!”
陈松勇说的没错,这的确很可能会功亏一篑。
百战旅的攻势之所以如此快速很大一部份原因是有独立营的协同:信息被封锁的鬼子根本就不知道前线发生了什么,于是就没有援军也没有紧急构筑的防线,许多鬼子都是看到百战旅的坦克时才惊呼八路军竟然打到这里了,这时才匆忙组织防御。
如果独立营被撤下,就意味着信息封锁没有了、信号干扰没有了,夜视仪神乎奇技的夜战能力也没有了。
于是鬼子第一时间就意识到通化的危险,接着马上就会朝通化派出大量的援兵紧急调去毒气弹。
事实果然如此,梅津美治郎在得到八路军已经打到青沟门村后,惊得脸色都没了血色。
“怎么现在才报告?”梅津美治郎几步走到地图前找到青沟门村的位置,发现那里距离通化只有46公里,脸色不由一变再变。
这时的他已经不敢有半点迟疑了,当即命令:“命令通化驻军马上出城组织防御!调动部队即刻增援通化!”
通化是帝国关东军的命门,是数十万关东军与棒子联系的重要节点,这里被八路军占领几乎就意味着帝国的补给线路彻底被切断,梅津美治郎当然得救。
然而,这也恰恰是王学新有所顾忌并撤出独立营原因。
王学新没有回答陈松勇的问题,他只是下令:“按命令行事,撤退!”
“是!”陈松勇无奈的回答。
正在陈松勇疑惑时,就接到王学新的电报:“部队秘密转移到四平方向!”
于是陈松勇就明白了,王学新的目标是四平。
王学新的目标其实一直都是四平。
通化不是不能打,它的确是战略要地打下它也的确能将鬼子关东军包围,这更有利于八路军围歼关东军。
然而,王学新不得不考虑这么打要付出的代价。
首先是“围三厥一”的问题。
包围尤其是包围敌人大兵团比较忌讳将其围死。
原因是一旦将敌人围死很容易激发起敌人的必死之心,于是就会出现“困兽之斗”。
汉斯与毛熊的战争或许是个例外……毛熊被汉斯包围时出现大规模投降,但这一方面与毛熊自身的大清洗使军心动摇有关,另一方面欧洲战场投降是很正常的事,这与文化有一定关系。
现在八路军包围的是鬼子,亚洲国家讲究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鬼子在所谓“武士道”精神的洗脑下就更是走向极端的疯狂,在这情况下,将鬼子六十几万关东军另外还有数十万鬼子“开拓团”围死与其打个鱼死网破,八路军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不过重点还不是这个。
如果真要打的话,王学新认为以八路军现有的战斗力以及现在东北的形势,八路军还是能打这场围歼战的。
更重要的问题是战场是在东北,东北百姓还在鬼子手里。
如果八路军把鬼子围死使其失去补给,那么最先遭殃的就是东北百姓。
不难想像,鬼子肯定会加倍搜刮百姓,就算要饿死也是先饿死百姓然后才会轮到鬼子。
更可怕的还是如果把鬼子打急了或者认为没有胜利的希望,他们就会把屠刀转向手无寸铁的百姓,甚至还会将百姓推到枪口前朝八路军阵地冲锋……到时八路军该怎么办?
鬼子没什么做不出来,他们要是发现自己活不了,就一定不会让华夏百姓好过。
最后就算八路军能取胜,会有多少华夏百姓死在鬼子的屠刀之下?
但如果让出一个出口,也就是从通化到棒子的运输通道同时也可以算是逃跑的缺口鬼子在这方面就会收敛多了。
王学新在通化方向这么一打一收,目的就是要让梅津美治郎将主力全都调到通化方向去拦截百战旅而四平自然就兵力空虚。
至于鬼子的毒气封锁,就再让独立营打一次就行了。
而这一回,与独立营协同的就不再是百战旅,而是重新聚在一起的三个机械化团。
从之后传来的情报看,梅津美治郎果然中计,原本布署在四平的兵力大多被紧急调往通化只留下一个师团驻守。
也就是说,在鬼子大规模往通化调兵的时候,八路军却在大规模往四平调兵。
这可以说是个讽刺。
一开始梅津美治郎就怀疑过王学新进攻通化是不是调虎离山计,通常这时候这计谋就很难成功,因为他已经有了先入为主的防范之心。
但仗打到关键时候而且通化还是其必救之地,梅津美治郎还是乱了阵脚做出错误的选择。
第1732章 四平防御
王学新在部队就位后等了一天。
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让鬼子有充分的时间将部队、装备和补给调往通化。
另一方面,百战旅则以营团为单位分成四个部份从四条路线出击……这是什么目的就不用说了,明着是为了利用机械化部队的优势对通化实施包抄,实际上却是为了充分调动鬼子的兵力。
负责指挥通化作战的是赤司宽治中将,他才刚刚从少将升任中将,新官上任的他很希望能在战场上有所表现,这样不仅能得到上级的赏识也能在军中打出威望。
因此,他这一仗的目标就不只是像梅津美治郎的命令那样守住通化,而是围歼八路军百战旅。
在这作战目标下,赤司宽治第一时间就下令精锐尽出同样分成四个方向对百战旅进行围追堵截。
由于不确定这八路军这四路哪路才是主力,因此赤司宽治大手笔的每个方向都至少派出两上联队甚至一个师团,仅仅只是前往“围歼”八路军的部队就有三个师团之多,通化又有三个师团在严防死守紧张的构筑防御工事。
然后,赤司宽治就满意的看着八路军一支支部队进入自己布下的口袋阵。
然而,第二天凌晨当赤司宽治下令收网时,得到的消息却是八路军已经撤走了。
“中将阁下!八路军军营里空无一人!”
“我们看到篝火,很可能是八路军侦察兵故意引诱我们的!”
“八路军已经逃走了!”
……
赤司宽治对这个结果很满意,他转身就对参谋说道:“致电指挥部,经过一夜激战,我军消灭大量敌军,八路军仓皇逃窜,我军正展开全面追击!”
“是!”参谋对赤司宽治这个命令一点都不奇怪,而且他们也完全可以拿下这个功劳:八路军撤退是真的,其它的就随他们怎么说了,至于敌军的尸体……完全可以拿华夏百姓充数,毕竟八路军差不多就是那样子的,他们很多时候还会打扮成百姓。
所以,拿到这功劳可以说是天衣无缝谁也找不出它的破绽。
梅津美治郎那边听说赤司已成功击退八路军,就感到有些奇怪。
八路军是这么好打的吗?
他们可是占据了装备优势,现在又听说他们能在夜战中发现我方士兵的位置……前线的溃兵把这事传到梅津美治郎的指挥部,这也是赤司不敢轻易选择在夜间对八路军展开进攻的主要原因。
就在这时,通讯兵向梅津美治郎报告道:“大将阁下,我们与四平失去联系!”
“什么?”梅津美治郎心下一惊:“多久之前的事?”
“三小时前!”通讯兵战战兢兢的报告道:“我们以为是设备故障,可是……”
“混蛋!”梅津美治郎一个耳光就扇了过去。
此时的他终于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八路军的目标始终是四平。
梅津美治郎没有迟疑,第一时间就下达了几个命令:
“马上往四平增派援军!”
“派出飞机侦察!”
“加强新京的防御!”
然而,这几个命令都只是命令而已,它们无法得到准确的实施。
增援四平?
援军千里迢迢的赶到了通化,乘着这时候八路军的火箭战机以及游击队已四处出动将鬼子的铁路破坏得惨不忍睹。
从四平到通化足足有三百公里,这距离如果没有火车的话,对于一支部队来说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赶到的。
派飞机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