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长迟疑了下,就在电报里把这个问题用电报发给了王学新,并说道:“要打就一定不能让这个铁石部队逃掉,一次就要把它打疼打残,你有没有办法?”
王学新信心十足的回答:“有!保证完成任务!”
王学新这不是在吹牛,他是真有办法。
首长疑惑的问了声:“你有什么办法?引蛇出洞?”
首长能想到的,就只有让铁石部队打胜仗,接着一步一步往赤峰推进与后方的第39师团拉开距离。
不过这个办法似乎也有问题,因为铁石部队前进了鬼子的第39师团也会跟进。
那到底是什么办法呢?
正在首长和参谋长疑惑的时候,王学新回电了。
首长拿过电报一看,就哈哈大笑起来:“这个小东北,有魄力嘛!胃口越来越大了!”
参谋长拿过电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连着鬼子的第39师团一起端!”
参谋长不由笑了起来:“这个小东北,口气不小!鬼子这是一个师团加一个师将近四万人,他却想一口气把它全吃掉!他有这本事吗?”
首长笑着说:“以前咱们可能没有,但是现在……还真说不准喔!”
首长说的对,如果是以前的装备和素质,八路军就算要打掉鬼子一个大队一千多人都困难。
但是现在,八路军飞机、大炮、坦克都有了,还有几支精锐的机械化团,另外现在已经有七万余兵力聚集在赤峰,围歼四万鬼子还真有可能。
王学新则比首长和参谋长有底气得多,因为此时他手里已经有反舰飞弹了。
这飞弹说是反舰飞弹但用来对地也是可以的,因为它是电视制导……现代的反舰飞弹之所以无法用来对地,是因为许多反舰飞弹是装有雷达能自主寻军舰,如果把它用来对地显然是不行的。
所以落后也有落后的好处,电视制导是看着图像打的,可以反舰当然也可以用来对地打鬼子炮兵。
这一仗重点就是鬼子第39师团的炮兵。
这些炮兵是隐藏在炮兵工事里而且做好了伪装,比如顶部用帆布拉上再铺上一层土或是草皮,以至于航空兵很难发现它们。
航空兵找不到它,炮兵又够不着它……八路军的M30榴弹炮射程只有10公里。
虽然10公里比鬼子8公里的炮射程远,但鬼子炮兵前面还有一道铁石部队防线,铁石部队手里也有重炮。
于是八路军的榴弹炮只能布设在距离鬼子第39师团十几公里的距离。
这距离能够得着铁石部队,但肯定够不着鬼子第39师团。
鬼子就是做着这打算,所以就以为铁石部队肯定不会有什么问题,大不了就让他们往回撤。
然而,如果八路军有超远射程的反舰飞弹呢?而且还是能制导的,也就是不但打得远还有精度!
这要是一开打,鬼子远程榴弹炮第一时间就要被定点清除了吧!
到时,铁石部队还怎么撤退?
或者他们可以撤退,只不过是在八路军的追杀中被赶进鬼子第39师团的阵地!
第1573章 战车加骑兵
王学新也可以顺便借此测试一下反舰飞弹的战斗力以及检验一下飞弹兵的训练。
另外,为了能保证把鬼子铁石部队打痛打残,王学新还专门从太原调了一台炮侦雷达一台防空系统到赤峰……这台炮侦雷达和防空系统都是用晶体管升级过的,有体积小、耗定量小、故障率低、寿命长等优点。
如果不是此时晶体管依旧紧缺,王学新不会只给赤峰各配一台,至少也要几台备用。
炮侦雷达和防空系统一就位,围歼敌人铁石部队的计划就提上日程了。
铁石部队那边对自己的危险一无所知,他们依旧相信八路军不会这么快对帝国防线发起进攻。
铁石部队比较怪异的地方有两点:
一是铁石部队没有司令部只有一个联络部……所谓的联络部也就是居中联系和调配的意思,原则上并没有指挥权只有协调权。
二是铁石部队下设的两个主体一个步兵旅一个骑兵旅,其旅长军衔都比联络部部长高:联络部部长南博彦军衔上校,军事顾问则是一个鬼子大佐,其属下的两个旅长却都是鬼子少将。
所以很明显,铁石部队其实是两支部队而不是一支部队。
其核心指挥是在骑兵旅(铁血部队)指挥官岩田薰少将手里,因为他指挥着两个骑兵团再加一个战车营(铁虎部队)。
岩田薰把自己的部队摆在防线的后方。
这倒不是岩田薰怕死,而是骑兵团战车营都是机动单位原本就应该摆在二线。
岩田薰少将每天都会站在高台上观察对面八路军防线的动静。
他会这样表现不是因为担心八路军会进攻,而是他急切的想了解对面到底是一支怎样的部队!
也难怪岩田薰会有这么强的好奇心,身为关东军的一员他一直以来都在东北作战从未与八路军交过手,一直都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今天,总算让他真正碰上这个对手了。
用望远镜朝对面看了一会儿,岩田薰少将就兴致勃勃的问着身边的齐文珉:“齐参谋,八路军的战斗力,比如抗联部队如何?”
齐文珉是个山西人,以前在阎老西手下是个团长,平时没少跟八路军打交道对八路军十分了解,这也是岩田薰选他做参谋的主要原因。
齐文珉回答:“如果是以前,八路军战斗力要弱于抗联部队,现在……肯定超过抗联部队!”
齐文珉这个评价算是中肯,之前抗联部有毛熊训练补给,战斗力比小米加步枪的八路军强多了。
但此一时彼一时,现在的八路军可不是抗联能比得上的。
岩田薰少将点了点头,又问了声:“你认为,我们能挡得住八路军的进攻吗?”
“能,当然能!”齐文珉忙不迭回答。
开玩笑,这仗还没打能说打不过吗?
不过岩田薰却不打算就这么放过他,岩田薰笑着说道:“我要听的是实话!”
“这个……”
“尽管说!”岩田薰放下望远镜,随手取出包里的白手套给自己戴上,现在虽然已经过了最冷的一月,但气温还是冷得让人有些受不了。
齐文珉察颜观色一番,确信岩田薰不是在说客气话,于是就回答道:“少将阁下,我觉得我们要防备的是敌人的机械化部队!我们虽然有战车有骑兵,但是八路军却有鹰酱的‘谢尔曼’和能击败‘虎式’的新型战车,而我军却缺乏反战车装备,这对我们来说是很危险的,八路军很可能会撕开我军防线对我后方实施穿插!”
岩田薰喉头“嗯”了一声,似乎对齐文珉的回答十分满意。
不过他却挺起胸膛把头往前一扬,说道:“看到我军前方的防线吗?前方往前一里都是我军的地雷,另外还有三道反战车壕,你以为八路军的战车有那么容易过来吗?”
“可是八路军的半履带汽车……”
这说明齐文珉做足了功课,他知道八路军半履带汽车的厉害。
半履带汽车强就强在反坦克壕很难挡住它。
坦克会被挡住是因为它重,随便都有几十吨,一旦下到反坦克壕里就很难上来。
半履带汽车就不一样了,总重量不到十吨,尤其后车厢还可以堆一堆的沙袋,到反坦克壕前只要把沙袋往反坦克壕里一填……差不多就可以过去了。
至于地雷,那就是炮弹和手榴弹的问题,齐文珉认为它们也许会给半履带车造成一些麻烦,但想挡住它们却不太可能。
岩田薰少将笑着回答:“齐参谋,我们只要能挡住敌人的战车就够了!”
“可是半履带汽车……”
“我们有战车营!”岩田薰少将信心十足的说道:“虽然我们的九七式、九五式比不上八路军的‘谢尔曼’及其新型战车,但还能比不上他们的半履带汽车吗?”
顿了下,岩田薰少将又补了一句:“更何况,我们还有骑兵!否则,你认为我们这段时间的整训是为了什么?”
齐文珉回神一想,然后就明白了:“少将阁下的意思是,打算用战车与骑兵的组合攻击敌人半履带汽车?”
岩田薰少将微微点头,解释道:“我们两个骑兵团成员大多是蒙古族的,他们从小在马背上长大有十分精湛的骑术!他们的弱点就是马匹过于脆弱很容易被子弹打倒。但如果,我们战车在前骑兵在后呢?这样的阵势,一旦冲进敌人半履带车队中,马匹灵活的优势就将得到体现了!”
齐文珉这才明白过来,暗道这个鬼子少将其实啥都明白,而且还想在前头了。
事实的确如此,一旦半履带车与坦克陷入混战,骑兵冲进半履带车队中,那很可能会是八路军的噩梦。
因为到时半履带汽车的机枪、连发步枪等很可能都无法起作用了……对着骑兵一梭子过去,只怕打死的战友还会比敌人多得多。
而骑兵,则可以轻松的将一枚枚手榴弹甚至炸药包抛进半履带汽车的车厢里。
第1574章 正午
客观的说,岩田薰少将这种战车加骑兵对付八路军半履带汽车的战术还是很有新意的。
虽说这时骑兵可以说已经不适合战场要被淘汰了……在机枪时代基本没有骑兵生存的余地,它之所以在二战时期还能存在仅仅只是在特殊地形上还有点作用,比如在与八路军作战的山区,又比如毛熊将骑兵投入到满是积雪汽车和坦克很能正常行走的路面。
但正所谓“水无常势兵无常形”,战场上从来就没有绝对的东西,即便是要被淘汰的东西在特定的战场还是能发挥出让人意外的战斗力。
比如毛熊低速双翼的海鸥战斗机,它在高加索山脉的表现就十分亮眼。
岩田薰少将这次将骑兵而且还是蒙古族骑术娴熟的骑兵投入到战场上,就有些类似这些战例。
此时的八路军对此一无所知,李云龙甚至连王学新都没有把鬼子骑兵这支所谓的“铁血部队”放在眼里。
于是在这天正午时分,八路军的进攻战就打响了。
进攻时间是李云龙定的。
李云龙是这么跟王学新说的:“王团长,我们的进攻时间太有规律了,不是凌晨就是傍晚入黑前,要么就是夜晚,这些进攻时间老子都会背了,鬼子还能不提高警惕吗?”
王学新一听觉得也对。
如果是要打白日战的话,八路军通常会选择在凌晨进攻,这样炮火准备完了后天色就亮了,然后部队就可以发起进攻。
如果要打夜战,那就是在傍晚入黑前,这样八路军进攻前还能看清自己的目标留有印像,炮火准备天色入黑后就凭着印像冲。
如果要偷袭则通常是在半夜,等敌人睡得正香的时候打。
这些时间点虽说很适合进攻,在战术上讲也没问题,但用得多了鬼子在这些时间点就十分敏感,他们甚至还在这些时间点加强哨兵和巡逻。
如果八路军再这样打,鬼子可能已经做好准备等着八路军上了。
中午这个时间点,有点上不上下不下的,打白天只有半天然后就会进入夜晚。
说实话在这个时间点打歼灭战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如果费了老大的劲把敌人给包围了,眼看就要将其围歼这时天色却黑下来怎么办?
但恰恰也就是在这时,鬼子才是最没有准备的!
另外李云龙还给出了一个理由:“鬼子在中午往往不吃饭,咱们乘着他们饿得前胸贴后背的时候给他们来一下,我感觉这事能行!”
鬼子中午不吃饭这一点王学新倒是不知道,他吃惊的问陈松勇:“鬼子只吃两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