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亮剑之军工系统_分节阅读_第832节
小说作者:远征士兵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11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29:54
  首长和参谋长要的就是这效果,这也是他们计划打奉天的真正的战略目标。
  如果是以前,打奉天的确是有可能的:
  防空系统升级、T44量产、“拉5”争夺制空权,再加上还有游击队配合破坏铁路公路……虽然会很困难,但有胜利的希望。
  然而现在,鬼子要是有BF109八路军没了制空权,打奉天几乎就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思考好一会儿,王学新才说:“首长、参谋长,让我考虑考虑,看有没有办法对付鬼子新战机!”


第1541章 工业基础
  王学新在总部一共呆了两天,这两天与首长、参谋长讨论的都是怎么组织部队进攻奉天的事。
  实际上这才是首长让王学新到总部开会的目的,否则BF109的事只需要给王学新发个电报就行了。
  但王学新基本没什么心思讨论进攻奉天更没心思计划。
  原因是最主要的这个制空权问题没解决其它的一切都是空谈,到时就别说进攻奉天了,能不能守住赤峰以及努鲁儿虎山以西的地区都是个问题,一个不好还要被鬼子给打回关内。
  对于鬼子拥有BF109的事,王学新是一点都不怀疑的,因为鬼子有这个工业基础,BF109和“飞燕”战机用的甚至是同款发动机,都是奔驰的DB601,只不过鬼子的技术没有汉斯先进仿制出来的东西与汉斯有差距。
  但如果鬼子能从汉斯那获得BF109的图纸甚至是技工……量产BF109不过就是资金投入和时间的问题。
  王学新没心思,首长和参谋长却全程都是一板一眼的计划着,并且还一个当正方一个当反方反复在沙盘上推演。
  王学新想,这大概就是战略和战术之间的区别吧。
  首长和参谋长是制定战略的,他们必须要考虑到每种可能并为其做好准备,而王学新做的更多是在战术层面,一旦有个地方卡住了他就如哽在喉怎么也下不去。
  同时王学新也很佩服首长和参谋长的心态和定力,他们居然在知道鬼子已经在生产BF109的情况下还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似的制定进攻奉天的计划,而且还十分投入。
  王学新不知道的是,首长其实是有意用这事在激他。
  在王学新不在场的时候,参谋长就对首长说道:“首长,王学新同志,似乎不在状态啊!”
  首长微微一笑,说道:“有鬼子的新型战机在头上压着,他能在状态吗?”
  “原来你早就看出来了?”参谋长有些奇怪。
  “能不看出来嘛?”首长回答:“以前的小东北,那脑筋活的像水里的鱼一样,冷不防就会蹦出几个点子来把别人吓一跳!现在的小东北……就差没有翻起肚皮喽!”
  “那首长你这是……”
  首长笑着解释道:“给这家伙一点压力嘛,让他明白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能不能打下奉天就看能不能整出点什么东西压过鬼子的新型战机了!”
  参谋长这才明白首长的用意,不过随后他又皱起了眉头:“可是首长,战机这东西可不是动动脑子想几个点子就行的,咱们的现实情况摆在那,咱们的‘拉5’战机能打成这样已经相当不错了!”
  “我知道!”首长点了点头:“王学新同志的表现很好,按常理我们再有什么要求都可以说是苛刻了!但是参谋长,现在是战争,战争是不能按常理分析的,现实的困难就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必须要克服这些困难才能取得胜利,而能克服这个困难的就只有王学新同志!”
  参谋长不由沉默了。
  首长这话没问题,这是战场和现实对王学新的要求而不是首长。
  问题就摆在那,要么打奉天要么不打,要打奉天就必须解决制空权的问题,或者至少不能比鬼子差有能力在空中与其新型战机一战。
  王学新没像首长和参谋长那样考虑那么多,他在返回太原的路上始终都在想着战机的问题。
  其中最有可能的就是把“拉5”升级成“拉7”!
  毛熊就是用“拉7”与汉斯的BF109抗衡的,“拉7”的时速虽然只提升了几十公里……“拉7”在海平面的最快时速比“拉5”快46公里,在高空比“拉5”快35公里。
  这数据虽不大而且还是不如BF107,但差距已经可以忽略不计,而且“拉7”因为采用更先进的制作工艺使其减重82公斤。
  减重82公斤,战斗机的灵活性就是另一个层次了,这就相当于BF109和鬼子“飞燕”的区别。
  从毛熊那直接进口设备?
  不是不可以,毕竟毛熊有求于王学新同时打鬼子对毛熊也有利,毛熊多半会给。
  但从设备运输到工厂建立再到把“拉7”生产出来,怎么说也要几个月后吧!
  鬼子能给八路军这么长时间准备?
  那时只怕八路军又被压缩到张家口重新开始打起了!
  直接从毛熊那进口“拉7”?
  这个更不可能!
  毛熊的“拉7”今年2月才试飞成功,9月才正式服役……毛熊自个都没生产出来怎么卖给八路军?
  其实王学新之所以不想走这条路还有另一个原因,他认为八路军在战机方面应该要有所突破,否则很可能会走在鬼子的后头。
  这不是说鬼子的研发能力有多厉害,而是此时的鬼子有汉斯的帮助,另外鬼子又有工业基础尤其还有许多技术是来自汉斯有传承性,于是鬼子能快速仿制汉斯的装备。
  史上的鬼子的确没有仿制BF109,但史上鬼子造出了“秋水”战斗机。
  这玩意是其实就是汉斯的ME163,鬼子是用伊29潜艇把机体和资料运来的。
  只不过因为其发展的时间太迟最终没能在战场上发挥作用。
  现在情况已经不一样了,谁敢保证鬼子在引进BF109时不会顺带就把ME163就给提前引进了?
  ME163这玩意用的是火箭发动机,它的时速能达到943公里。
  就算王学新绞尽脑汁的把“拉5”升级到了“拉7”,在空中能与ME163这玩意比速度吗?
  到时又是速度比不过ME163,航程比不过“飞燕”、“零战”,于是所有的努力都是白费的,一步步始终都走在鬼子的后头。
  这才是最关键的,也是让王学新头疼的地方。
  八路军在工业基础和规模方面远不如鬼子,虽然八路军有毛熊和鹰酱的援助,但生产、仿制装备却远不如鬼子,无论是速度、质量还是规模,这是八路军的硬伤。
  而且工业基础这东西是必须一步一步发展的,这没有捷径也不是钱和技术就能解决的,它需要积累以及时间,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能水到渠成!


第1542章 突破
  回到太原后王学新原本还想休息一下,毕竟跑来跑去累了几天都没睡一场好觉,但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就是睡不着,干脆就起床到研究所召集人员开会了。
  主题当然就是鬼子的BF109,王学新把BF109战机的草图往会议室里一抛,马上就引起了轰动。
  “这是汉斯的战机!”苏教授一直在关注国际战场所以知道一些。
  这就是知识份子与普通战士之间的区别。
  普通战士只会想着打好自己的仗,能打赢鬼子就可以了,还管国外那么多事干什么?
  但知识份子却不一样,他们想的其实不是打仗,而是华夏什么时候能赢这场战争什么时候能结束。
  如果要分析这些问题,当然就要时时刻刻关注国际形势,因为国际形势会影响华夏战场。
  回忆了一会儿,苏教授就说道:“好像是汉斯的BF109……”
  “什么好像,它就是!”和志民接过草图马上就下了结论:“虽然画得不是很到位,但还是能看出来!”
  别人虽然认不出BF109,但对汉斯这款战斗机还是久闻大名,于是马上就讨论开了:
  “鬼子搞到了BF109,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情啊!”
  “是啊,据说这款战机打得毛熊毫无还手之力,‘拉5’也无法与之抗衡!”
  “那肯定,它是金属机身速度还比‘拉5’快不少,也就是说无论防御和攻击都优于‘拉5’!”
  “那现在怎么办?”
  ……
  接着会议室里就陷入一片沉默,大家都能从各自的眼中看出无奈。
  过了好一会儿,就有人提议道:
  “听说毛熊是在用‘拉5’的数量压制BF109的质量,也就是尽量提高产量来对抗BF109,咱们可不可以也这么干?”
  说这话的是陈杰风,这家伙以前是只干自己的事其它什么都不闻不问的,不过自从上次出了一次丑后就变了许多。
  今天能提出这样一个建议已经相当不错了,因为他至少知道毛熊是用数量换汉斯的质量,如果毛熊能行,说不定八路军也能行。
  但苏欣马上就把这个方案给否定了:“首先是我们的工业基础远不如毛熊,也不如鬼子,所以我们不可能用这方法跟鬼子拼!”
  苏欣这是一句话就点了到了重点。
  毛熊是什么国家?妥妥的工业大国,而且还是专注于重工业的大国,它那坦克和战斗机生产起来就能像是流水一样往外送,只有这程度才有可能跟汉斯这个对手用数量换质量。
  但八路军欠缺的就是工业基础,虽说对手是比汉斯弱一个级数的鬼子,但怎么也轮不到八路军跟鬼子拼产能啊!
  以八路军现今这情况,应该是用质量换鬼子的数量优势才对,就比如说“拉5”……它的数量一直都不如鬼子的“零战”和“飞燕”,即便八路军全力生产也是如此。
  但八路军硬生生的就是用它跟防空系统配合打出了一片天地。
  “其次!”苏欣接着说道:“我们也没有那么多飞行员,根本不可能像毛熊那样用数量换质量!”
  王学新点了点头表示同意,同时对苏欣有些另眼相看了,她对现阶段八路军情况的了解比王学新想像的还要深得多。
  王学新不知道的是,苏欣这其实是被迫的,因为她正在研发数控机床,就千方百计的想着哪个方面需要数控机床能用数控机床提升效率,于是就不得不全面了解八路军军工的生产情况。
  陈杰风被苏欣这么一说就红着脸坐下了,他感觉自己又出了一次丑。
  不过王学新却鼓励道:“这个想法虽然不适合我们,但还是不错的,毕竟它是一条能走得通的路,而且也提醒我们发展应该更全面,而且不应该只是军工,还要兼顾民用,这样才能用最小的代价创造出最大的价值、最好的装备!”
  众人听着纷纷点头,这是很简单的道理,如果只顾军工而不管民用最终导致两者脱节……比如军工已经现代化而民间却还处于农耕水平,那军工是不是连一个螺丝钉都得独立生产甚至为此建一个工厂?
  这样一来军工是不是过于庞大……确切的说是臃肿,因为这种军工系统虽然庞大但效率不高。
  另一方面,民用还有可能反过来促进军工企业的发展,比如有什么专利有什么发明,军工企业马上就可以引进。
  这实际上是充分调动全民的智慧。
  这也是王学新之前费尽心思的从鬼子那抢了什么纺织厂、罐头厂等设备的原因,它们不仅是为军队提供补给并解决民生问题,还是民用工业的开端。
  不过这需要时间慢慢发展,急是急不来的,王学新能做的也只是引导和支持。
  “那么……”苏教授说:“我们就只有一条路了,那就是提升‘拉5’的速度,让它尽可能的缩短与BF109在速度上的差距!”
  苏教授这话一出就马上得到许多人的赞同。
  因为大家都知道,战机是以速度为王……谁速度快谁就占据先机拥有主动权,就像“拉5”速度比鬼子两款战机都快于是拥有主动权一样。
  既然是速度为王而BF109又有更快的速度,那当然就提升“拉5”的速度。
  然后甚至都有人提出提升速度的方案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1页  当前第83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32/102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亮剑之军工系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