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使用这97式自动炮还有相当的代价,它的一个外号就是“锁骨粉碎者”,也就是打几枪后锁骨就碎了然后射手就得进医院了。
鬼子之所以直到现在还留着,是因为他们实在没有什么更好的能远距离对付敌人装甲目标的东西。
现在冈部直三郎一想:用这97自动炮打战车可能力有未逮,但打半履带汽车应该没问题吧?
如果能正面击穿目标而敌人半履带汽车的发动机又在前方,那是不是说一枪就可以让一辆半履带汽车瘫痪?
这在战场上就能占据相当大的优势尤其是防御战!
于是,冈部直三郎没有多想,补充命令道:“让第39师团,多带上一些97式自动炮,另外还有刺雷,以及所有他们可以反战车的东西!”
第1529章 制空权
第二天天没亮,冈部直三郎就命令赤峰机场起飞五架侦察机展开侦察……他还抱着一线希望,希望八路军是想打夜战没打算在白天行军。
冈部直三郎这想法其实也能成立。
八路军的半履带汽车不是怕飞机吗?
而飞机又没有夜战能力,那么八路军只需要在夜里行军白天躲起就可以了。
虽然这会延缓八路军赶到赤峰的时间,但只要把时间算好了就有可能在第二天夜里赶到赤峰并发起进攻。
冈部直三郎心想:如果八路军是作这个打算的话,那么赤峰的压力就会小很多,到时赤峰只要坚持到天亮就可以了,没有制空权的八路军必定会在航空队的轰炸和扫射下死伤惨重。
然而,冈部直三郎这个愿望很快就落空了。
侦察机才刚派出去不久,就一架接着一架的被八路军的战机击落。
冈部直三郎觉得奇怪,他几乎是怒吼着问大城户三治:“混蛋,我们的侦察机都被击落了,居然还不知道他们的机场建在哪里!”
也难怪冈部直三郎会发这么大的脾气。
从张家口起往北多年来都处于帝国军队的控制之下,即便现在八路军已经打到多伦县,但这一带对于帝国军队来说依旧可以说是主场,各乡各镇各村遍布都是帝国军队的眼线,有无数情报人员能为帝国提供情报。
然而,八路军居然能在赤峰附近建起一座机场而负责情报搜集工作的大城户三治却一无所知。
大城户三治被骂得一声都不敢吭,他也觉得奇怪,八路军的“拉5”最远的作战半径只有300公里,而赤峰距离八路军占领的九连城镇有500公里距多伦县有400公里,八路军是怎么把“拉5”开到赤峰上空还能巡逻并击落帝国侦察机的?
大城户三治望着桌面上的地图发愣,想着他的情报网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为什么那么大的一个机场居然也能从情报人员的眼皮底下漏掉。
当大城户三治的目光看到鲁努儿虎山时似乎就明白了。
“大将阁下!”大城户三治说:“八路军……会不会把机场建在山区里?”
“山区?怎么可能!”冈部直三郎想也不想就回道:“他们怎么把食物、燃油还有弹药运……”
话还没说完冈部直三郎就明白了,他颓然坐回到椅子上,说:“直升机,是八路军的直升机!”
这其实并不难猜,只要有直升机往山区里运输补给弹药就不会是什么问题,于是建机场就只剩下寻找一块相对平坦的开阔地的问题。
冈部直三郎直到这时才想到,是因为他还没习惯在自己的作战思维中加入直升机这个角色,或者也可以说他还不知道直升机有这用途。
接着大城户三治又脸色大变,提醒道:“大将阁下,如果八路军在山区里拥有一个机场,那是不是说他们有轰炸赤峰机场的能力?”
冈部直三郎就像被针扎似的从椅子上跳了起来,面色苍白的下令道:“马上命令赤峰机场,所有战机紧急起飞……”
但还是太迟了。
还没等冈部直三郎说完,一名通讯兵就上前报告道:“大将阁下,赤峰机场遭到轰炸,大批战机被炸毁!”
于是冈部直三郎就知道,八路军再次拥有了制空权,而且能保持相当长一段时间。
原因是赤峰机场里堆满了战机,而且还是帝国最先进的“飞燕”战机……多伦县机场遭到八路军轰炸,冈部直三郎就将战机转场到赤峰。
原本他以为战机在赤峰是很安全的,这里距离前线四五百公里,已经在八路军战机的作战半径之外。
但这距离却在“飞燕”和“零战”的作战半径内,因此帝国航空兵可以打得很舒服。
谁想到八路军会来这一着,在赤峰附近山区秘密修建一个临时机场直接来了个大反转。
战场形势让冈部直三郎冷汗直淌,他无法相信前一秒自己还觉得帝国军队占尽了优势,下一秒就发现八路军已经提前做好了所有布署,冈部直三郎甚至都不敢问赤峰机场的具体损失是多少。
其实赤峰机场的损失并不像冈部直三郎想像的那么大,原因是八路军修建机场比较仓促同时直升机运力有限,只来得及运了一百余枚火箭去。
天色一亮,航空队就把这一百余枚火箭弹全打向鬼子机场……
火箭弹这玩意虽然有很多优点,比如可以远程攻击目标不需要面对敌人高射炮防空机枪,但缺点就是欠准头。
准头原本可以用数量弥补,但一百余枚火箭弹的数量也不算多。
一批打过去就只有二十几枚命中机场。
原本鬼子的损失会小得多,谁知道冈部直三郎正好命令侦察机前出侦察,鬼子又让几架“飞燕”加满油在跑道旁待命以便一有情况马上起飞作战。
是时用于两辆加油的汽车还没来得及返回,八路军的火箭弹一打马上就引起机场大火,加油车被炸翻后着了火的燃油到处流动又引发了机库大火,结果先后炸毁了二十余架“飞燕”十余架“零战”另外还有二十余架侦察机和轰炸机。
让鬼子感到庆幸的是那些轰炸机没有挂弹,否则整个机场可能都要被炸废了。
鬼子的航空兵其实是有反击的想法。
他们的确有反击的力量,因为损失的这些战机只是赤峰机场的半数力量。
如果鬼子用“飞燕”和“零战”护航,让轰炸机飞临八路军机场上空轰炸,制空权很可能又会回到鬼子手里……毕竟那是八路军的临时机场,而且还是在山区内,储存燃油和弹药的设施十分简陋。
事实也是如此,八路军只是在机场周围挖几个坑道用于存放一桶桶的燃油,有许多弹药还因为没能及时挖出坑道就堆放在树下。
鬼子的问题在于……他们只知道八路军在山区里修建了机场却不知道八路军在哪修建的机场。
所以,他们想反击都不知道该往哪飞!
第1530章 战车炮台
独立团是在第三天凌晨赶到赤峰的。
虽说是第三天,其实独立团只行军了两个晚上一个白天:
第一天晚上从多伦县出发。
第二天天亮前躲进树林休息,天色入黑后再次出发急行军。
第三天凌晨赶到目的地。
对李云龙这个行军计划孔捷还有些奇怪,他派出通讯员与李云龙取得联系……机械化部队行军途中保持无线电静默,三个团的行军路线和位置又不太一样,互相联系只能用通讯员。
孔捷在送去的信中提了一连串的问题:“我说老李,咱们这不是说已经掌握了赤峰的制空权吗?如果已经掌握了制空权不是白天也可以行军了?为什么还要躲躲藏藏的?快点赶到赤峰快点进攻鬼子不好吗?”
也难怪孔捷会这么问,他想着李云龙不是成天说打闪电战闪电战的,闪电战讲的就是兵贵神速,而李云龙偏偏要放弃行军速度更快的白天,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李云龙“嘿嘿”一笑就给孔捷回了信,信是他自个写的,跟赵刚学习了那么久总算能写几个字了,不过有些写不来的还得问通讯员。
其实李云龙完全可以像往常一样他念通讯员写,但李云龙偏不,他就是想告诉别人老子再也不是土包子了,老子也能写字了!
“孔二愣子!”李云龙回信道:“这你就不懂了吧!咱们虽然有了制空权,但攻大于守你听说过没有?咱们的位置要是没暴露,就是我军航空兵攻,鬼子航空兵守,鬼子就全面陷于被动!咱们的位置要是暴露了,这攻守就掉了个个啦,就变成鬼子攻咱们守了,鬼子航空兵只要盯着咱们这些机械化部队就成了,到时咱们航空兵就麻烦喽!”
李云龙这话说的有水平,八路军机械化部队对鬼子航空兵而言就是弱点,这个弱点一旦暴露给鬼子知道,鬼子就能化被动为主动……鬼子剩余的战机完全可以选择拦截轰炸八路军机械化部队,到时八路军航空兵就疲于奔命了。
孔捷看着回信是一脸服气。
“瞧不出来啊!”孔捷笑着说:“李云龙这家伙出息了,说的有板有眼的,跟小东北学聪明了吧?”
后来据说李云龙听说了孔捷这话,就气得破口大骂:“这个孔二愣子会不会说话啊?是小东北跟着我还是我跟着小东北不清楚啊?小东北现在看到老子还得叫声团长呢!”
不过这是战后放松下来时李云龙才计较上的,此时的根本就没这闲功夫。
三个机械化团在赤峰城与坦克部队汇合,一共二十一辆“谢尔曼”外加六辆T44,然后轰轰烈烈的开往赤峰。
这次进攻的时间有些没把握好,李云龙原计划是天亮前就发起进攻的,但没算好坦克行军比较困难……赤峰一带的公路很糟糕,都是烂泥路,坦克一辆辆的陷进泥地里无法动弹。
但丢下坦克去进攻赤峰又不太现实,赤峰县有一道城墙,虽说也是土城墙却有五米多厚,里头的鬼子还有步兵炮,另外航空兵还没完全消灭。
这要是完全用半履带汽车进攻,怕是啃不动这个硬骨头。
于是这坦克就是战士们伐木、填石头等一路修路把坦克给整到目的地的,结果天亮后半个多小时才赶到赤峰。
到了赤峰一看,八路军航空队已经对赤峰展开轰炸了。
轰炸的主要目标依旧是机场,这主要是为了让鬼子无法起飞战机。
这时鬼子航空兵就会陷入尴尬的境地:战机是留在赤峰还是转场呢?
留在赤峰吧,机场跑道一次又一次被炸坏战机不仅无法发挥作用,一旦赤峰被八路军攻陷这些战机还有可能成为八路军的战利品。
转场吧,赤峰的制空权就彻底交给八路军了,赤峰想守住就更困难了!
这就是轰炸机的重要性,也是王学新费尽心思也要从日不落那得到“蚊”式轰炸机的主要原因……战场上轰炸机能发挥的作用有时比战斗机还大,因为它能压制机场使敌人战机无法起飞。
最终,鬼子还是做出了选择命令飞机转场。
这也让王学新松了一口气……其实八路军的火箭弹一直都不够,主要是很难运到山区开辟的临时机场。
但站在鬼子的角度来说,他们不知道八路军还有多少火箭弹,不知道机场会遭到什么程度也不知道会遭到多久的压制,他们不敢拿战机冒险,所以做这个决定也没什么问题。
鬼子战机一撤场,就是八路军机械化部队的天下了。
确切的说是坦克!
这一仗的主角毫无疑问是坦克,一辆辆的在城墙外排开,对着城墙就是一通输出。
土城墙哪里会经得起坦克近距离轰炸,霎时就泥屑乱飞,不一会儿就因为承受不住震动一段段倒塌成不成样子了。
驻守赤峰的鬼子是个叫岸本村树的大佐,他是从士官学校毕业的正统军官,不仅作战经验丰富还是出身将门……他父亲是一名陆军少将。
然而,此时的他却不知道要怎么指挥这场仗了,因为这是之前所有战例都用不上的仗:
帝国军队就算是在诺门罕战役中面对毛熊的军队实力也不至于相差如此悬殊,那时帝国还是用97式对毛熊的T26。
可是现在,他却要面对敌人能干掉“虎式”的新型战车!
客观的说,岸本村树手里的资源不少,因为这里是战略要地赤峰,第26师团虽然赶去增援多伦县,但许多重装备都没有带走,包括二十余辆97式的战车联队和炮兵大队。
然而,这些东西又有什么用呢?
出城与八路军的新型战车和“谢尔曼”作战吗?
那与找死有什么区别?
想了想,岸本村树就下令道:“命令战车联队,为战车构筑战车堡,做好八路军进城巷战的准备!”
岸本村树是这样想的:既然没有出城与八路军作战的实力,那就应该寻求在城内拖延时间等待援军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