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亮剑之军工系统_分节阅读_第824节
小说作者:远征士兵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11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29:54
  再用望远镜认真一看,果然就见镇内的建筑间已到处都是八路军的半履带汽车。
  竹田内治胃里一阵翻江倒海的恶心,差点就吐出一口老血来。
  如果继续这样逃下去,只怕还没逃到多伦县第81师团就已经全军覆没了吧!
  那么,似乎只有一个选择。
  竹田内治抽出指挥刀朝九连城镇方向一指,叫道:“进攻,只有拿下九连城镇才有活路!”
  竹田内治希望能用这一招激发出帝国士兵求生的欲望,说不定他们就能重新鼓起勇气发挥出超常的战斗力。
  然而,竹田内治却低估了第81师团的这次崩溃,更是高估了部下的士气……
  有句话叫“爬得越高跌得越狠”。
  第81师团身为关东军的一员,一直都有种高高在上的自豪感,同时他们在战场上也从未溃退过,今天是头一回。
  因为从未经历,所以这次溃退就彻底把所有将士心里的骄傲和信心给击垮了,这就注定他们很能再重新组织起来形成战斗力。


第1525章 穿插
  在竹田内治的指挥下,第81师团只是象征性的朝九连城镇发起一次进攻。
  确切的说也不能说是象征性,鬼子算是很认真的发起进攻,但李云龙的独立团以及丁伟的新一团从两个方向朝鬼子开了几炮……半履带汽车的迫击炮。
  接着好不容易才组织起来的鬼子就再次慌乱起来不久又陷入了无指挥的混乱状态从唯一的缺口西面逃跑。
  如果从理性角度思考,竹田内治的考虑是正确的,这很可能是第81师团唯一的活路:此时鬼子第81师团虽然死伤惨重但至少还有七八千人,而孔捷的新二团不过两千多人。
  同时鬼子关东军的装备也不差,在步兵炮的掩护下往孔捷的防线一冲,冲到掷弹筒的距离就是鬼子的天下了,如果能再加上空地协同让航空兵帮下忙就更完美。
  孔捷的新二团虽说有半履带汽车,但这玩意更适合机动作战而不是呆在原地组成防线……用半履带汽车组成的防线远不如一道战壕,战壕是在地下的位置又低视线又好彼此还连通,半履带汽车就是老大的一个在地面成为鬼子步兵炮和掷弹筒的目标。
  因此,只要鬼子敢强行进攻这一仗很可能会打得很艰难。
  最有可能的结果,就是孔捷的新一团不得不撤出九连城镇把它让给鬼子……机械化部队与鬼子步兵硬拼太不划算了,这就像骑兵下马跟敌人打步战一样,反而是在城外包围能充分利用机动性将鬼子困死。
  如果战局发展到这一步鬼子的第81师团就还有一线生机,随着鬼子援军赶到在九连城镇后利用警戒线层层设防,到时再有秩序的撤退,八路军就算有半履带汽车也拿他们没办法。
  然而,战场上又有多少人能像竹田内治一样保持理性?
  尤其是一支已经打了败仗处于崩溃边缘的部队!
  其中或许有许多人是理性的,他们知道眼前的九连城镇是唯一能救他们性命的地方。
  但是,随着越来越多不理性的鬼子从西面逃跑,这些理性的人也会变得不理性了。
  甚至可以说,随着越来越多的鬼子逃跑,他们的理性已毫无意义……因为剩下的人已经攻不下九连城镇了。
  于是,不管是理性的还是不理性的,全都一窝蜂的往西面逃去,就算竹田内治不断朝天鸣枪甚至命令装甲车朝逃跑的士兵射击也无济于事。
  最终只有竹田内治及他的警卫中队没跑。
  竹田内治是知道没有希望了……从部队再次崩溃那一刻起他就知道第81师团完了。
  竹田内治把手枪往地上一丢,抽出指挥刀叫道:“诸位,与其死在转进的路上,不如像个武士一样死在进攻的路上,冲啊!”
  “冲啊!”
  两百余名鬼子围绕在竹田内治的装甲车周围往九连城镇冲去……
  应该说竹田内治在鼓舞士气方面欠缺一点艺术,如果他把这句话用在前头,也就是部队还没开始逃跑的时候,此时他很可能已经获得胜利了。
  只可惜他直到现在才喊出这能让部下为之拼命的话。
  这是什么结果就不用多说了,鬼子一队接着一队的倒在新一团的机枪下同,竹田的装甲车有些难对付,但也只是两发火箭弹就解决的问题。
  竹田内治也算是个硬骨头,他在装甲车失去平衡翻倒时被狠狠的抛了出来,跌倒在地上的他挣扎着爬了起来只拿着一把指挥刀就冲向孔捷的防线。
  孔捷当时还想活捉这条大鱼,但仅仅只是迟了几秒喊,就有一梭子弹把竹田内治给打成了筛子。
  竹田内治一死,第81师团的鬼子就更是群龙无首了。
  也不知道是谁出的主意,或许是他们自发的保命动作,七千多名鬼子就像蚂蚁般的四处分散朝各个方向逃跑,这里一队那里一撮的,放眼望去全都是鬼子的身影。
  这的确有些麻烦。
  因为这就人为的扩大了八路军的追杀范围。
  不过谁让八路军有半履带汽车呢?而且还有三个团!
  这一次追杀就真的像是赶羊了:两个团利用半履带汽车的机动性从两侧穿插先一步赶到两翼的鬼子前……前方已经有八路军的半履带汽车在那等着了,总不可能还继续往前冲找死吧?
  于是鬼子一队接着一队的改变逃跑方向,最终分散开的部队再次被强行聚拢成为一支部队继续往多伦县方向逃。
  而八路军,开着半履带汽车一边追一边打,像打猎似的拿鬼子当靶子练枪法,不要太爽!
  李云龙看着这一幕就“嘿嘿嘿”的笑了起来:“他娘的,老子当兵这么多年,还从没像今天这么畅快过!这一仗下来够咱们吹上好几年了!”
  然后他又大手一挥,得意洋洋的冲着战士们喊道:“同志们,给我狠狠的打,节省点子弹,要是子弹用完了鬼子还没打完,咱们就亏大啦!”
  以前节省子弹是因为子弹不够,现在节省子弹还是因为子弹不够。
  不过这两个“不够”似乎有点区别,之前的不够是子弹真的少,现在不够是因为靶子太多!
  太原指挥部,陈松勇把一个个好消息送到王学新手里,兴奋的说道:“团长,这样下打下去,我们用不了几天就能包围多伦县了!”
  的确用不了几天,多伦县距九连城镇只有180公里,如果按现在机械化部队的前进速度,顶多两天就能赶到多伦县了。
  但王学新却没回话。
  机械化部队赶到多伦县将其包围又能怎么样?
  鬼子关东军会源源不断的经过赤峰赶来增援,那可是几十个师团至少七十万鬼子,八路军能耗得过它们?
  何况南面还有鬼子的华北方面军!
  所以……
  王学新把手指往地图上的赤峰一指,说道:“现在的重点不是多伦县,而是这里!”
  “团长!”陈松勇愕然抬头:“你的意思是说,机械化部队绕过多伦县穿插赤峰?”
  王学新点了点头,说:“冈部直三郎,想不到我会这么做吧!”


第1526章 折磨
  “团长!”陈松勇用不确定的眼神望了望王学新,再把目光转向地图,迟疑着说:“你的意思是,用T44进攻多伦县,让‘谢尔曼’和机械化部队去打赤峰?”
  王学新明白陈松勇为什么会这么说,T44速度虽然不错。
  就像之前说的,由于它只是将发动机横置后省下的侧装甲移到前装甲上,因此它整体重量并没有增加,其最高时速还是之前的50公里。
  这速度对于坦克而言相当不错了。
  但这玩意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可靠,之前从张家口到沙沟镇不过一百多公里就有五辆出故障。
  现在从九连城镇到赤峰足足有五百多公里,如果按这个故障率计算,20辆T44还没开到赤峰就得全部趴窝吧?
  所以,王学新一说要打赤峰,陈松勇想当然的就以为T44是打一百多公里处的多伦县而不是赤峰。
  但王学新却摇了摇头:“多伦县没有太大的必要用T44,那里只需要两台炮侦雷达和火炮就差不多了,即便鬼子有几辆‘虎式’,我军的反坦克飞弹也完全可以应付!”
  顿了下王学新又指着地图上的赤峰接着说道:“反而是赤峰,那里才是需要T44的地方。鬼子的‘虎式’是在奉天生产的,它距离赤峰不过五百公里,鬼子用火车把‘虎式’从往前线一运……就可以用它反攻赤峰!”
  陈松勇听着不由眉头大皱:“团长,这一来T44可是要连续赶500公里的路啊!这……”
  王学新点头道:“一天一百公里,完了就大修等第二天再赶路,五百公里也就五天的事!”
  陈松勇为难的说道:“团长,没那么容易!这玩意要是发生故障一天两天都不一定能修得好,如果缺大样零件还得从太原运,那就更麻烦更需要时间了!”
  王学新反问:“能有三、五辆T44赶到吗?”
  “那……”陈松勇愣了下,然后点了点头:“应该能!”
  “那不就成了?”王学新说:“我又没让你一口气全赶到!”
  陈松勇一想也对,鬼子的“虎式”在实战中800米也打不穿T44,其实估计500米想击穿都难……在这距离汉斯用的“虎式”打钨芯穿甲弹肯定可以,但鬼子用的穿甲爆破弹却很难做到。
  不过这只是估计。
  如果不能缴获一门鬼子的88炮及其穿甲爆破弹测试一下,八路军是无法确切鬼子在的坦克炮在什么距离上能击穿T44。
  不过也没有知道的必要,因为T44的优势太大了,它能在1000米外甚至更远的距离击穿“虎式”,这使T44在面对鬼子的“虎式”时几乎没有战损。
  另一方面鬼子的“虎式”产量低,沙沟镇一战“虎式”中队几乎全军覆没之后,鬼子能调上来的“虎式”也相当有限。
  所以只要有三五辆T44能赶到赤峰就差不多了,后续不断会有修好的补充上去,应付鬼子进攻没多大问题。
  想到这陈松勇挺身应了声“是”,就去传达命令了。
  李云龙一听到这个命令就“嘿嘿嘿”的笑了起来:“这家伙,对老子的味口,这么打才有点‘闪电战’的样子嘛,否则不就平推了?”
  李云龙这话说的没错,王学新这一步棋是“闪电战”中常用的绕过敌人障碍攻击敌人要害的战术,而且还是出其不意。
  不过当然,前期机械化部队依旧追杀着鬼子往多伦县方向走……这是为了迷惑鬼子不让他们搞明白八路军的真实意图。
  鬼子还真以为八路军要进攻多伦县,于是如临大敌的做着各种准备:
  原本赶去增援第81师团的第59师团已经原路返回了。
  第59师团不得不返回,他们一没有战车二没有反战车经验,在野外碰上八路军的机械化部队和坦克只怕不仅救不了第81师团还会连带着被八路军一块打。
  至于第81师团,路上走走停停的已经被八路军消灭得差不多了,剩下的两千多人虽然还活着但也只是剩一口气……从鬼子的角度来看,他们之所以能活着完全是因为八路军想多耍他们一段时间。
  其实并非如此,李云龙没那功夫耍鬼子玩,他只是想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
  每当鬼子步兵冲上来想与独立团决战时,李云龙就命令着部队远离鬼子让他打不着,当鬼子停下准备休息一会儿或吃点东西时,李云龙又命令部队冲上去一通炮再加几梭子弹……
  就连夜里也是如此,李云龙让几辆半履带汽车载着探照灯一直照着鬼子的方向,一旦有人掉队、离队或者分开就毫不犹豫的将其解决掉。
  这迫使鬼子不得不保持队形往多伦县行军,只是越走越少、越走越疲惫。
  鬼子心里很清楚,等到他们困得连脚都迈不出去的时候,八路军的总攻就开始了,那时就是他们的死期。
  但鬼子却没办法,打又打不着躲又躲不掉,只能继续沿着八路军给他们“安排”好的路线前进。
  最后不知道是谁开的头,有人用双手把枪一举朝着八路军的方向叫道:“混蛋,我投降了!要么就杀了我!”
  说着就跪在地上痛哭了起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1页  当前第82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24/102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亮剑之军工系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