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还会想像着敌人炮弹命中自己坦克的样子。
再看看旁边的弹仓……哪还有半点安全感!
所以,王学新出来时看那些坦克兵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多亏他们能吃得了这个苦!
第1511章 T44
坦克下线后的测试进行得很顺利。
这并不是说T44没什么故障。
事实上T44的故障很多,毕竟是首款运用一横置发动机又用了新型变速箱的坦克。
这是T44的两大改进,这两大改进也奠定了T54也就是我国的59式坦克的基础。
在T44之前发动机都是纵置的,纵置的好处是中间不需要传动装置转换,缺点是会使车体更长。
坦克这玩意别看车体长一点短一点无所谓,就是这么一点改变对坦克的整体影响是有“革命性”的。
因为坦克车体变短就意味着侧面面积变短了,于是侧装甲的被弹面积减小,更重要的还是在同样发动机功率下车体重量减轻了……侧装甲省下了一大块。
省下的这一大块装甲就可以匀到前部装甲上增加其正面防护,这使T44的最大装甲厚度达到120MM。
再加上使用新型变速器又进一步缩小了体积,于是T44虽然从重量和机动上看是中坦,但在防护上却与重坦相当,一点都不输于“虎式”。
此时王学新得到的T44是原型车,装甲还没加厚的那种。
然而,知道这些的王学新当然毫不犹豫的就把“省”下的装甲全都堆到前装甲上用于增强正面防护。
再加上100MM滑膛炮及脱穿,T44就变成了在1000米甚至更远的距离上能妥妥击穿“虎式”,而“虎式”在1000米距离却无法击穿T44这个中坦。
这一来两者的差别就太大了。
不过T44正因为两个重大改进……一个横置发动机另一个使用新型的固定轴式变速箱。
这两个东西是新玩意必定会有许多故障,因此史上才会因为“可靠性差”而更多的用于训练。
王学新却不认为这些是什么大问题,T44的可靠性差,能差到“虎式”的地步吗?
人家那“虎式”可是名副其实的重型坦克,维护、保养以及后勤堪称是地狱级别的,十几辆“虎式”上战场都非得趴窝几辆才算正常。
而T44还是中坦,无论是生产难度还是产量或者造价都比“虎式”要好太多了。
可靠性差?
多生产几辆不就行了,到时就算有几辆故障的,不还是有许多能开上战场碾压“虎式”么?
何况八路军还有可靠性好可以碾压鬼子其它坦克的“谢尔曼”……
这差不多就是一种“高低搭配”形成互补了:“虎式”交给T44对付,其它的给“谢尔曼”留点,否则“谢尔曼”不是要退役了?
另外,通过这次坦克的测试后王学新就更是对别林涅科夫这家伙另眼相看了:坦克要是出了什么故障,这家伙就只拿着一把扳手这敲敲那旋旋,马上又可以用了。
王学新在心里把他跟阿列克谢做了一下比较:
阿列克谢是拖拉机厂厂长,他在汽车、半履带车方面是专家,而眼前这个别林涅科夫却是坦克方面的专家。
于是王学新就打定了主意:这家伙一定要留着,华夏缺的就是这样的人才,不管花多少钱都值!
经过测试后T44马上就进入量产,一个月大概能产20辆……这是因为八路军刚刚开始生产准备还不是很充分,史上毛熊开动一条生产线开始生产到汉斯投降不过短短的六个月就生产了200多辆,平均每月生产30几辆。
不过王学新认为这产量已经差不多了,毕竟八路军穷,再加上鬼子的坦克又拉胯,像T44这种坦克开上战场是不是几乎没有战损的存在?
没有战损还需要大批量生产吗?
依旧当作过渡型号吧,等变速器和传动装置一一改进后,直接上59……到时再批量生产也不迟!
这也是近代华夏的作法:不够先进还有待改进的中间型号一律不批量生产,只是少量生产用于实验和测试,直到问题都解决得差不多了然后才来下饺子。
之后王学新需要的就是等坦克出来了。
这期间图灵来找过王学新一次……这段时间晶体管大批量用于军事,导致图灵的新型计算机晶体管不够用。
这不是什么大问题,王学新解释道:“抱歉,图灵先生!你知道的,我们正处于战争状态急需晶体管,你可以先用电子管暂代推进实验进程,过段时间晶体管到位时换上去就可以了,希望你能理解!”
“好吧!”图灵无奈的摊了下手,开玩笑的说道:“除了这样还能有什么办法呢?全世界就只有你们有晶体管,想从其它地方进口都做不到了!”
离开前图灵又补充了一句:“不得不说,你很有远见,团长同志!你抓住了时代前进的命脉,希望你以后能把握住这个机会!”
王学新点头表示感谢。
这个不需要图灵说,王学新知道将来的发展是什么情况,也知道该怎么把握住这个机会。
只不过图灵能知道这些也不容易,这足以证明图灵有相当的远见。
就在王学新打算松一口气的时候,张宗平就递上一封电报说道:“团长,顽军也许把防空系统卖给鬼子了!”
王学新一愣,然后就无奈的摇了摇头。
因为有之前炮侦雷达的教训,八路军特地让情报人员去跟踪卖给顽军的防空系统。
所以八路军虽然不知道顽军跟鬼子的交易细节,但却大概的把握顽军与鬼子是否有买卖。
王学新不是担心鬼子买了防空系统,这防空系统是基于继电器的,王学新还看不上眼,而且已经到处卖了传到鬼子那也是迟早的事,何况王学新还有对付的方法让它无法对八路军战机构成威胁。
问题是王学新无法忍受顽军这种自毁长城的做法……不过这已经不是第一回了,慢慢就习惯了吧,跟顽军生气没什么必要,人家就要这么干王学新还能有什么办法?
“知道鬼子打算把防空系统用在什么地方吗?”王学新问。
“还不太确定!”张宗平回答:“总部以为鬼子肯定会把防空系统用在多伦县,于是派出情报人员侦察,结果发现鬼子在多伦县并没有什么动作!”
王学新眉头一皱,他觉得自己可能猜到鬼子会把防空系统用在哪了!
第1512章 选择
“九连城镇?”
当王学新说出鬼子防空系统有可能的位置时,张宗平和陈松勇都大吃一惊。
王学新点了点头,分析道:“防空系统是用在最有可能遭到敌人轰炸或者与敌人空战的地方,所以最大的可能应该是多伦县!”
张宗平点了点头,总部也是因为这一点才派出情报人员去多伦县侦察的。
王学新继续说道:“但鬼子一向不甘心防御,他们想利用手里的资源及某种程度的优势发起反攻,最好是能把我军打退再次封锁在关内!”
如果要达成这个目标,就是要把八路军逼回张家口了。
到时鬼子就可以用更少的兵力完成东北的防御,不至于像现在这样,在八路军机械化部队的威胁下有些四处受敌彼于奔命的状态。
陈松勇上身略微往前探观察桌面上的地图,若有所思的说道:“团长的意思是,鬼子会冒险将防空系统布设在九连城镇外帮助其夺取制空权,进而拿下九连城镇?”
王学新淡定的喝了一小口咖啡,“嗯”了一声:“鬼子想的其实还是‘虎式’!只不过因为我军有反坦克飞弹所以他们的‘虎式’不敢进攻,但如果他们拥有制空权……那就可以打一场空地协同作战!”
陈松勇听到这就明白了:“战机和轰炸机对我军反坦克飞弹实施压制,地面则用‘虎式’突袭!”
“不愧是鬼子!”张宗平笑道:“阴险毒辣,不过他们肯定想不到,他们就算用了防空系统也无法掌握制空权!”
陈松勇也轻松的笑了起来:“还好我们早有准备,否则这一下很可能会吃大亏了!”
鬼子当然没法在制空权上占便宜,因为就像之前王学新做的打算……八路军战机只要安排一个发射超声波的装置就可以,它可以提前触发飞弹的近炸引信。
所以鬼子的防空系统对八路军是不起作用的。
然而……
“不!”王学新说:“鬼子应该要能掌握制空权!”
王学新这话就让陈松勇和张宗平一头雾水了:八路军分明有应对的办法,鬼子为什么还能掌握制空权?鬼子能掌握就能掌握,王学新为什么要用“应该”?
王学新没有解释,他接着问了一句:“你们想想,如果鬼子无法掌握制空权的话,接下来会是什么情况?”
陈松勇想也不想就回答道:“鬼子整个进攻计划都是基于掌握制空权,如果无法掌握制空权,当然就是……”
然后陈松勇就明白了:“团长是希望诱敌深入?”
王学新点了点头,说:“鬼子在九连城镇及多伦县之间设了几道警戒线,并在这些警戒线上布了许多地雷、铁丝网还挖了反坦克壕,这些都会成为我军机械化部队的障碍,而鬼子的‘虎式’却可以凭借着已知的缺口来去自如,这显然不利于我军坦克作战,即便我军T44的性能优于‘虎式’!”
陈松勇和张宗平不约而同的点了点头。
鬼子布设了警戒线,其目的就是与八路军坦克远距离作战……鬼子认为这是“虎式”对八路军“谢尔曼”的优点。
也就是说,到时开战时,很可能是“虎式”在警戒线那一边,八路军T44在警戒线这一边。
打起来后鬼子“虎式”一看情况不对,肯定会转身就跑……到时八路军T44前拦着一道警戒线,到处都是地雷铁丝网,怎么追?
这样打的话,不就没有战役突然性了?
鬼子“虎式”还在,之后就始终是个威胁,反而是八路军T44有可能会被困在鬼子设的“迷魂阵”中陷入被动。
“那么!”王学新说:“我们为什么不把鬼子的‘虎式’引到九连城镇来,一次就把它打疼就让它元气大伤!”
张宗平一握拳赞同道:“团长说得对,拳头要收回来再打出去,才能把敌人打疼!”
“可是团长!”陈松勇说:“九连城镇有炮侦雷达还有防空系统,如果失去制空权……这些东西可不经炸啊!”
张宗平想也不想就说:“我们可以提前把这些设备撤出来!”
王学新摇了摇头,说:“炮侦雷达和防空系统可不是小玩意,尤其防空系统有几十辆汽车,再加上鬼子的目的是为了夺取我军防空系统,他们的情报人员会重点寻找我军防空系统的位置,如果撤出来……很容易被鬼子发现端倪!”
王学新这话一出陈松勇和张宗平马上就沉默了。
他们倒不是可惜了炮侦雷达和防空系统。
这两样东西的确有价值,但此时八路军已经把电子管升级为晶体管,基于电子管的系统价值就不大了。
陈松勇和张宗平两人想到的是雷达兵。
如果要骗过鬼子情报人员的话,那就应该不能泄漏一点情报,否则很可能会走漏风声功亏一篑!
所以,除了指挥部外是不能有任何人知道真实情况的,包括操控炮侦雷达和防空系统和战士。
战时,他们或许还会因为炮侦雷达和防空系统的价值而拼上性命去保护它们……
王学新很想一个命令下去让他们不要这么做,或者换另一种方式告诉他们我军已经有更先进的雷达不需要这么做。
但王学新却很清楚这不是一个理智的作法……炮侦雷达和防空系统都是鬼子重点侦察单位,八路军内部都很可能有鬼子的眼线,就像之前独立团出了个朱子明一样,鬼子在这方面有许多手段。
因此,任何风吹草动都会打草惊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