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亮剑之军工系统_分节阅读_第735节
小说作者:远征士兵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11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29:54
  松崎走进来朝河村敬礼后,河村就扬了扬头说道:“松崎君,你来的正好!石原刚刚跟八路军交过手,他们明天很可能就会赶到张家口了,我想你肯定有兴趣听听他的实战情况!”
  河村这是好意,因为华夏有句话叫“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战前当然要尽可能多的了解敌人的情况。
  但没想到松崎想也不想就拒绝了:“少将阁下,我认为我们不需要了解太多,我们知道八路军在这两年装备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装备的提升并不能改变他们是支二流部队的本质!请少将阁下放心,有我们第三联队在,八路军就没有再往前一步的可能!”
  松崎会这么说并不完全是出于自大。
  而是松崎知道装备更新后需要一段时间的训练和磨合才能发挥出战斗力,就像顽军一样,帝国军队在与其作战时也常常碰到全套鹰酱或毛熊装备的军队,但他们在战场上依旧溃不成军。
  河村对松崎的自信似乎很满意,但他还是有些担心:“不过松崎君,八路军似乎加强了炮兵,我们一个炮兵联队埋伏在他们前进的路上,却被莫名其妙的击溃了……”
  松崎看了石原一眼,打断河村的话道:“这种事,大概只会发生在石原君身上吧!石原君不应为此负责吗?”
  “混蛋……”石原大佐刚要发怒却被河村少将以眼色制止了。
  要知道松崎是关东军而且还是甲种师团的联队长,就算他这个少将也得让他三分,石原大佐要是意气用事,最终被逼着剖腹自杀也不是不可能的。
  河村话锋一转,就问道:“那么,松崎君打算怎么防御张家口呢?我们该怎么配合松崎君作战?”
  河村的想法很简单,你不是能吗?那就让你能去!
  你要是能挡住八路军的进攻最好,挡不住就是自己打自己脸,到时看你还有什么脸面耀武扬威。
  至于作战,那还是要好好配合的,毕竟是否能守住直接关系到自己的身家性命。
  河村哪里会想到,松崎根本就没把河村所说的防御放在心上,他想也不想就回答:“防御?少将阁下,在我的作战信条里,是不存在‘防御’这个词的!我们只有进攻!”
  “进攻?”河村赶忙分析道:“松崎君,八路军装备有半履带装甲车,另外还配有连发步枪火力远超我军,现在又加强了炮兵……进攻只怕不是明智之举!”
  “少将阁下!”松崎把两腿一拼,恭敬的敬了个礼,说道:“您只需要把任务交给我就够了,剩下的,就等明天看结果吧!”
  见松崎态度这么坚决,河村少将也只能随他了。
  松崎倒并非纯粹狂妄自大,他其实对八路军的新装备也有所了解,尤其是八路军的连发步枪。
  在知道连发步枪的射程只有三百米后,松崎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利用三八大盖射程远的优势与八路军作战。
  这也是他会选择进攻的原因之一。
  别人以为八路军拥有这么强大的火力就不应该进攻,但在松崎看来却恰恰相反。
  因为如果帝国军队构筑防线采取防御的态势,那么八路军就会利用炮火压制接着冲进三百米范围内与帝国军队作战。
  到时,八路军连发步枪的火力优势就会得到充分的发挥。
  但如果反过来把战斗的主动权掌握在帝国军队手里……比如在高地上驻守一支部队居高临下而且超过三百米朝八路军射击,其它方向又是平原适合发挥三八大盖远射程的优势,同时帝国军队又是突然发起进攻与八路军绞在一起使八路军炮兵无法发挥作用,接下来八路军的溃退难道不是常理之事吗?
  带着这样的想法,松崎连夜就将部队拉出城外二十余里的小松山驻防。
  这里的地形就像松崎想像的那样,有一座高拔一百多米的高地……山顶阵地距离下方平原恰好三百多米,这使帝国军队能在山顶放心的朝下方打冷枪掩护主力部队进攻。
  其它方向则是一大片平原。
  这样的地形本应该适合八路军的半履带汽车作战,但如果在平原上用雷区封锁,帝国军队再用单兵工事埋伏好,一旦八路军进入伏击圈……
  松崎想不出八路军不被打败的可能,只要他们敢踏进这片土地。
  为了能够成功伏击八路军,松崎还亲自带着部下巡视检查部下的伪装,直到一切都布署妥当后才放下心来。
  他们将在这片开阔地上埋伏一整天。
  因为天色一亮就会有八路军的侦察机在空中活动。
  然后还有八路军的侦察兵有可能通过这里……不过松崎对此也有准备,只要敌人侦察兵不会威胁到埋伏区,就一律放他们过去。
  否则,就一个都不能放过。
  第三联队的确有这样的实力,因为这个第8师团也就是弘前师团,其士兵主要是由鬼子本岛地方学校的毕业生构成,这支部队的文化程度比其它部队高得多,同时学习能力更强战斗力也更强。


第1349章 空爆引信
  独立团最终没能发现松崎的埋伏。
  在实战中想要发现敌人精心准备的埋伏是很困难。
  原因是一天的行军路程、推进路程少说有十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李云龙的机械化部队就是每天推进五十公里。
  敌人可以在这五十公里任意一点埋伏,而八路军要防备敌人的埋伏,就只能检查这几十公里的每一个点、每一个高地甚至是平原。
  这基本不可能做到,如果能做到这样,部队的前进速度也就会被延缓。
  这也是八路军伏击鬼子总是成功的原因。
  现在只不过是互换了一下角色变成鬼子伏击八路军而已。
  李云龙推进时的侦察相对而言已经是相当严密了,“闪电战”嘛,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侦察和情报。
  首先是战机的空中巡逻。
  “拉5”从大同起飞每隔两小时就有两架在部队前方转圈,接着还会有从鬼子那缴获的98轻爆……这种速度慢的轻型机反而很适合用于侦察,因为以“拉5”的速度“嗖”的一下就过去了,飞行员根本就看不清地面有什么。
  另外还有带着地面测绘雷达的B17还会在张家口附近转悠……它倒不是为了侦察,而是测绘数字地图为炮侦雷达提供数据。
  鬼子虽说有防空炮,但直到现在还不敢开火。
  因为一旦开火其高炮阵地马上就会暴露,接着就会遭到八路军火箭战机的轰炸……高炮对普通轰炸机还有点胜算,但对火箭战机这种可以在几公里外对其无差别轰炸的打法,那就只有挨揍的份。
  这些飞机飞过小松山上空都没有发现异常,很明显松崎的部队在伪装潜伏上很有一套。
  地面侦察部队中有一支由二十余名民兵组成的部队其路线要穿过这片区域,结果一名队员被地雷炸伤后就没有前进,随后把这片平原定义为雷区。
  这不能说是他们胆小,而是鬼子通常会在平原和开阔地上布下大量地雷,民兵根本就没有能力也没有条件排雷。
  倒是一个八路军侦察班靠近这片区域时发现异常,他们发现这片平原好像多出了许多新土。
  这里之所以说“好像”,是因为鬼子对新土伪装过,他们把单兵坑挖出的土平均撒在周围又抹去了脚印,认真看看不出什么异常。
  但有些东西细看看不出什么,整体广泛的一看就感觉有些不一样,比如平原表面土层不应该这么细腻,有些植被还被土层掩盖了一部份等等。
  侦察班决定就近对这片平原侦察一番,不过走进去后就再也没能走出来了……鬼子等他们深入埋伏区时突然暴起将他们制服。
  接下来发生什么事就不用说了,仅仅只是几分钟的时间,这个侦察班的战士就被鬼子灭口然后掩埋在单兵坑里,随后平原又再次恢复平静就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样。
  接着就是独立团的先头部队……先头部队由三辆挎子和三辆半履带汽车组成,一个侦察排的规模,他们的任务主要是走在部队的前头发现敌人有可能的埋伏或是地雷、桥梁之类的问题。
  侦察排的侦察重点是放在地势险要的高地,对这一片适合机械化部队作战的开阔地就放松了警惕,只用望远镜朝两侧看了几眼然后就过去了。
  十几分钟后,李云龙的大部队就排着一条长龙上来了,一头扎进了鬼子的包围圈……
  战后李云龙对这次被鬼子伏击大为光火,他骂道:“他娘的,老子一辈子都在埋伏鬼子,今天居然被鬼子给埋伏了,侦察部队都是吃干饭的么?”
  李云龙这话说的有问题,恰恰因为八路军一辈子都在埋伏鬼子打的也是游击战,因此才缺乏以正规军的形势尤其机械化部队在公路上行军的经验,而且敌人设伏容易要发现就难,被埋伏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松崎也是个狠人,他在暗处一直盯着独立团的车队前进没有下达进攻命令,直到车队走过一半时才突然发难。
  霎时两侧枪声大作,小松山上的鬼子架着几挺机枪疯狂的朝山下扫射,还有两门步兵炮往山下猛轰,山下平原处的鬼子突然一个个冒出头来,一边朝八路军射击一边在机枪、掷弹筒的掩护下朝八路军发起冲锋。
  突如其来的打击让独立团陷入短暂的慌乱,这是人的正常反应,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而且还是几面包围,一时不知道该防哪一面。
  这时李云龙镇定自若的指挥就起到关键作用了。
  “他娘的!”李云龙放眼一看就十分嚣张的骂道:“小鬼子就这点人也敢打埋伏,同志们,送上嘴的肥肉不吃白不吃,给我狠狠的打,一个都不许让他们跑喽!”
  战士们应了声,慌乱的阵形马上就有了好转,有序的防御随之组织起来。
  这其实就是一种心理作用。
  如果觉得敌人比自己强大就会心里发虚会感到害怕,接着就陷入混乱。
  但李云龙那么一喊,听起来像是鬼子来送死的样子……事实也的确是来送死的。
  如果是以前,埋伏的鬼子就别说是两个大队了,只要一个大队就能让独立团受不了。
  但现在的独立团那是装备有半履带汽车和连发步枪的,不敢说以一挡十,以一挡三没什么大问题,而且兵力还比鬼子多。
  在这情况下,松崎带领的这两个大队想把八路军一口吃掉,那就有点不自量力了,尽管松崎联队占据了有利位置而且还是有备打不备。
  如果这么打下去,松崎联队或许会跟独立团拼个两败俱伤。
  但问题就出在松崎联队在小松山上布置了两门步兵炮,而且这步兵炮一开战就在高处打得欢。
  这就是第一时间告诉跟在独立团后头的炮兵是怎么回事了。
  于是炮兵马上架炮并架设雷达,在鬼子步兵炮才打出第五轮炮弹时就给小松山山顶阵地来了个精准的炮火覆盖。
  那可是毛熊的M30榴弹炮,十二门三发急速射,36发炮弹过去后整个小松山的山顶阵地都被削掉了一层。
  然后李云龙的命令就通过电报发过来了:“给老子换空爆引信,拦阻射击!”


第1350章 确认
  客观的说,松崎组织的这次埋伏是相当不错,他毕竟与毛熊实战过而且还是在训练有素的甲种师团崭露头角的指挥官,没有两下子是不可能成为联队长。
  松崎指挥着部队像波浪似的一层层对八路军防线发起冲锋……这是冲锋必须遵循的原则,如果一窝蜂的朝敌人冲锋,一旦前方部队被敌人火力压制住而后方部队又没能收住脚,就会前后挤成一堆被敌人所乘。
  训练有素的松崎联队自然不会犯这个错误,他们前方部队挺着刺刀往前冲,稍远些就用掷弹筒提供掩护,近了就甩手榴弹。后方部队则用步枪、机枪提供火力压制,一旦前方部队在敌人火力下消耗掉一部份出现漏洞时,二线部队马上补充。
  八路军吃亏的地方,就是在行军时遭到鬼子的突袭没有防御纵深,他们完全是凭着连发步枪的火力死死将敌人的冲锋压制住。
  不过从整体看,八路军的防线已是摇摇欲坠随时都有可能被鬼子突破并分割包围。
  就在松崎自信满满的举着望远镜看着这一切时,战场形势却突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
  首先是松崎在小松山上的布置一眨眼就被轰平了。
  那是松崎的主要掩护单位,一个中队的士兵埋伏在上面可以对八路军形成居高临下的优势……半履带汽车只有侧面有装甲顶部是开放的,从平原上进攻的帝国军队由于角度原因很难对八路军构成威胁,但在高地上的帝国士兵就没这个问题了,他们的步枪能轻松的瞄准并打击位于半履带汽车上的目标。
  这也是八路军会陷入混乱的原因之一,他们只能从半履带汽车跳下来躲到车底防御,但这显然会影响其火力的发挥。
  但现在,小松山居然倾刻间就被炸平,这速度这精度让松崎看着也不由为之色变。
  “八路军果然加强了炮兵呢!”松崎自言自语的说:“不过没关系,没有人能从松崎联队的包围圈里逃走!”
  松崎的自信来自自己的士兵,身为甲级师团的他们一个个都是用子弹喂出来的,其作战节奏以及射击精度都不是其它部队可以比拟。
  比如八路军的连发步枪……它们真的很难对付吗?
  帝国士兵使用的八九式掷弹筒在发射专用弹时射程能达到五百米,而且还相当精准。
  八路军虽然有狙击手,但他们想要从冲锋的部队中在五百米外压制住掷弹筒射手可没那么容易。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1页  当前第73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35/102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亮剑之军工系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