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亮剑之军工系统_分节阅读_第726节
小说作者:远征士兵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11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29:54
  说着王学新就在稿纸上写下了自己的银行帐号递了过去。
  这时莱蒙洛科夫就迟疑了,他有些尴尬的说道:“团长同志,你知道我们的情况,我们现在正在与汉斯作战,经济上并不宽裕……”
  毛熊并不是出不起这笔钱,三千万美金虽说不是个小数目但对于一个像毛熊这样的大国而言却算不上什么。(毛熊二战时期的GDP大概433亿美元)
  不过战争时期的毛熊预算不多需要用钱的地方却很多,这使它没有大手大脚花钱的资本,只能在各方面都省吃俭用。
  王学新摆出一副为难的样子:“莱蒙洛科夫同志,我给你们的价格已经相当优惠了,这装备如果卖给鹰酱或是日不落,我相信他们不会有任何拖欠的……”
  “我知道,团长同志!”莱蒙洛科夫说:“我们还有另一个不情之请,就是希望您暂时不要把这种雷达卖给鹰酱和日不落,或是其它买家。我是说,您可不可以尽量不让别人知道?”
  “这……”王学新无奈的摇着头:“莱蒙洛科夫同志,你知道我们现在的情况,我们同样需要外援需要装备。你一方面要拖欠帐款另一方面又要求我们不把这款雷达卖给别人……华夏怎么办?八路军怎么办?我们的战争怎么……”
  “我们会给出相应的补偿的!”莱蒙洛科夫赶忙回答道:“比如,你们需要什么装备,只要我们有的,我们会尽量以成本价向你们提供……”
  王学新等的就是这句话,这也是他一直不提需要毛熊火炮的原因。
  做生意的一个准则,就是永远也不要让对方知道你有多想要他的东西!


第1329章 生产
  最终王学新以3200美元的价格拿下了100门毛熊的M1938式122MM口径榴弹炮,另外以20美元每发炮弹的价格首批采购了50000发炮弹。
  这虽然不能说是成本价,但已经比毛熊对外出售的5000美元每门炮25美元一发炮弹的价格便宜多了。
  付钱当然是不可能的,全部从三千万美元的雷达费用中扣除。
  至于要交给毛熊的货也就炮侦雷达,王学新使用的是继电器计算机。
  机械式计算机虽然在这时代也算先进但实在是收了毛熊那么多钱有点拿不出手,继电器计算机虽然比电子管计算机落后一代但已经是全球最先进的玩意了,算是对得起毛熊的三千万美元。
  另一方面就是机械式计算机在战场上实在没法用……如果把机械式计算机搬上战场的话,仅仅只是运算弹道的部份就有一间五十平的房子那么大,另外估计还需要十台发电机,这其间一旦哪个单元卡住了就会运算错误。
  继电器计算机就好多了,它只需要两辆汽车就能运走,包括发电机,无论是机动性、安全性还是可靠性都比机械式计算机好得多。
  这如果是用电子管,那包括缩小的雷达在内用一台汽车就能运走。
  不过生意要慢慢做,如果急着卖电子管计算机,傻子才会为继电器计算机买单。
  而且王学新还考虑到一个问题:这时代的人对于计算机完全没概念,他们大慨率的会认为越大的东西就值钱吧?
  比如王学新卖给毛熊的计算机需要两台汽车才装得下,毛熊就会想这五百万美元花得值啊,买了这么大体积的高科技的玩意。
  这要是给了他现代的笔记本,毛熊很可能还会吹胡子瞪眼的:“啥?五百万美元就买了这么个玩意?你坑老子吧!”
  所以何必呢?
  做生意尤其做军火生意,不应该给买家最好的,而应该给最符合买家心理需求的,这样就皆大欢喜。
  这时王学新认为已经没必要再跟苏欣和苏礼国隐瞒计算机的存在了,毕竟他们都是兵工厂的人保密应该能做得到,更重要的还是往后多的是火炮、雷达与计算机的整合,这需要他们研发和测试,对他们保密一方面是没必要另一方面就是给自己研发找麻烦。
  因此,王学新就让陈杰风带着一大堆零件到三家店与苏欣和苏礼国一起研发针对飞弹的炮侦雷达。
  因为用于拦截飞弹的炮侦雷达不需要数字地图比炮侦雷达简单得多,因此王学新相信以陈杰风所学能够独立完成。
  据说苏礼国在听到有计算机这玩意时还一愣一愣的:“啥?还有能计算弹道的机器?我不信!”
  苏欣也摇头说道:“陈杰风同志,是不是你们团长搞错了?我可从没听说过有这样的机器!”
  陈杰风自豪的回答:“苏厂长,苏礼国同志,你们没听说过就对了,这是咱们与日不落合作研发的项目,是最高机密,外头谁都不知道!”
  听着这话苏欣和苏礼国才“哦”了一声,如果是跟日不落合作的项目那就能解释得通了,毕竟现在的日不落还是世界第一。
  但陈杰风接下来的一句话就再次让两人呆愣当场。
  “虽说是合作,但却是我们出的技术日不落出的零件!”陈杰风说。
  “啥?”苏礼国两眼直勾勾的瞪着陈杰风:“你刚才说啥?我们出的技术?”
  苏欣也是满脸不信:“陈杰风同志,你是不是说反了?应该是我们出的零件日不落出的技术才对吧?”
  “哪跟哪啊!”陈杰风骄傲的扬起了头:“日不落在这方面跟咱们差得远呢!”
  说着陈杰风就把目光转向苏礼国,说:“苏老,团长不是让你把电子管小型化吗?另外还定制了水银柱……”
  “对对对!”苏礼国说:“我一直不明白咱们整那么长有水银柱有啥用呢!”
  陈杰风一手拿着拳头大的继电器一手拿着还没铅笔粗的电子管,说:“一个电子管可以替换掉一个继电器,另外一根水银柱还可以在存储单元替换掉1000个继电器,您想想咱们的计算机能发展成啥样吧?而日不落还在整继电器,鹰酱甚至不知道有这玩意……”
  确切的说鹰酱是知道的,王学新之前就把日不落的机械式计算机卖给了鹰酱,只不过这方面的交易都是军事机密陈杰风不知道而已。
  陈杰风这些话说得苏欣和苏礼国两人面面相觑半天都说不出话来。
  过了良久苏欣才问了声:“陈杰风同志,那咱们这技术……”
  说着苏欣朝正在组装的继电器计算机扬了扬头,说:“咱们这技术是从哪来的?”
  “那还用问!”陈杰风回答:“团长发明的啊!”
  那一刻苏欣都不知道该怎么想这个小王同学了……这家伙不只能研发军事装备,还能研发这种高科技上的东西?而且还赶在日不落和鹰酱的前头?
  苏欣很难相信这些是真的,但事实摆在眼前却让她不得不信……继电器计算机都已经在组装了还能有假?如果是假的,最后能骗得了谁?
  或许是出于对这个答案又或者是对计算机的好奇,苏欣和苏礼国两人是没日没夜的组装、学习、讨论计算机,最后他们俩居然也搞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计算机的原理其实并不困难,困难的是人的固有思维很难相信机器能完成人类才能完成的智能化计算。
  苏欣和苏礼国毕竟是华夏的高级知识分子,当他们把这个观念转变过来又有陈杰风手把手的教面对面的讲,要理解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而这又再一次刷新了苏欣对王学新的认识。
  在此之前,苏欣以为王学新之所以能研发出军事装备那就像王学新说的是被死亡的威胁给逼出来的。
  但是现在……
  这种计算机技术是因为死亡威胁吗?
  就算是在死亡威胁下想出来的,但能想到这东西能用上这方法实现,也不是普通人能做得到的吧?


第1330章 科技创新
  三家店那边王学新就没有多管了,他相信在苏欣几个人的配合下能把这种对飞弹的炮侦雷达整出来……毕竟它只需要简单的整合,或者说连整合都算不上,就是把雷达侦测到数据传输给计算机处理。
  倒是八路军自己要用的炮侦雷达有些难度,难度主要体现在电子管和水银延迟线存储器的整合上,不过王学新相信以苏礼国等人的水平完成这些也不是什么问题。
  王学新主要把精力放在从毛熊那运来36门M1938式122MM口径榴弹炮上。
  M1938式122MM榴弹炮也叫M30式榴弹炮,这炮对于毛熊甚至对于世界战场而言都是相当先进的一门火炮。
  其它的不说,华夏在志愿军时期就开始从毛熊那进口这门炮,之后自己仿制并命名为54式,再之后又改进了命名为54-1式一直用到90年代才完全退出。
  也就是说,这款炮在华夏手里用了四十几年才被淘汰,据说在志愿军上甘岭战役中曾出现过某炮兵连在4分钟内打出96发炮弹将敌人两个营炸得死伤惨重的战绩,由此可知这款炮的威力。
  (注:这门炮目前收藏于华夏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内)
  因此王学新根本就不需要考虑,直接就进口M30。
  王学新这笔生意可以说是大手笔……志愿军时期全军只进口249门,王学新这下一口气就进了100门。
  首批到达的36门炮及18000发炮弹算是毛熊给的定金……毛熊担心八路军拖进度,打算先给些火炮和炮弹让八路军尝些甜头。
  他们想着:如果八路军用这种炮用得爽了,为了能快些拿到剩下的火炮和炮弹,八路军也会加快研发炮侦雷达的进度吧!此时的毛熊在战争的压力下可是一点时间都不敢搁,其中尤其是巴库油田……万一汉斯放弃了占领油田用飞弹对其进行无差别轰炸,那毛熊就完了。
  孰不知王学新淡定得很,因为火炮这东西拿到手后不是马上就能用的,它得熟悉一段时间,而在熟悉火炮的这段时间,毛熊要的炮侦雷达应该能出来了吧?
  在火炮的分配上,王学新没有多想,把火炮平均分成三份给三支机械化部队。
  对于王学新这个决定陈松勇是持反对意见的,他问着王学新:“团长,炮兵不应该集中使用吗?分散到步兵部队中一个团只有12门,能起什么作用呢?”
  应该说陈松勇的担心是有道理的,这时期的炮兵基本是集中使用编成一个炮兵团、炮兵师之类的。
  分散使用就会像毛熊把坦克分散到步兵中一样,它们不仅不能起到协同的作用反而会互相拖累……坦克为了适应步兵的行军速度无法放心的前进,步兵有时也会因为坦克无法跨越复杂地形只能走公路。
  炮兵也是如此,一个机械化步兵团只分到12门炮,这些炮在面对敌人动不动就是几十门炮能讨得了好吗?一个火力覆盖就全完了吧!
  其实不只是陈松勇会这么想,就连参谋长也是这样想。
  参谋长在得知王学新要把火炮以12门为单位分配给机械化部队的时候,就皱着眉头说道:“小东北这个做法就不对了吧?毛熊都是集中使用这些火炮的,咱们怎么能把它分散使用呢?至少也要几十门编成一个团吧!”
  想了想,参谋长就说:“不行,我得去问问这事!”
  说着就心急火燎的往通讯室走。
  但还没走几步就被首长给拦下了:“参谋长,咱们先别急,再仔细考虑考虑嘛!”
  “这还考虑个啥?”参谋长说:“这炮是从毛熊那进口的,毛熊这么多年实战后才最终形成了现在这种用法,那肯定是有道理的,咱们这么用肯定得吃亏!”
  但首长却微笑着摇头说道:“我看未必,毛熊之所以把火炮集中使用,是因为他们没有炮侦雷达嘛!”
  参谋长一愣,说:“首长,你的意思是说……小东北把火炮分散在部队里,是为了给炮侦雷达做准备?”
  首长点了点头:“你想,鬼子要是有一个炮兵联队48门炮,咱们虽然只有12门,但如果鬼子炮弹一打出来还没落地咱们就知道鬼子炮兵阵地的位置接着把炮弹打回去,那不就是百发百中嘛?你还以为咱们的12门炮会吃亏?在这情况下,反而是集中使用更危险喔!”
  “怎么说?”
  “你想想!”首长分析道:“12门炮就是一个炮兵营,加上汽车之类的顶多就是二十几辆车炮,转移起来是不是又方便又快速?”
  参谋长“哦”了一声,说:“咱们打完一轮炮后马上撤出阵地让敌人的反击抓瞎,但咱们却是回回都百发百中。如果我们的炮兵一多不但起不了什么作用还会因为影响了转移速度被敌人轰炸!”
  “就是嘛!”首长笑了起来:“所以别看小东北在炮兵的使用是反其道而行之,实际上却是物尽其用很高明的手法喔!”
  这一来参谋长就明白了,不过他还是有些担心的说道:“首长,您说,小东北整的那炮侦雷达……靠谱吗?我怎么听着心里发虚,这世界上居然还能有这玩意?”
  首长呵呵笑了起来,不答反问道:“参谋长,在此之前,你要是听说有一种机器能破译密码,你能相信吗?”
  参谋长听着就微微点头:“如果不是事实摆在眼前,还真不敢相信!”
  “炮侦雷达也是一样嘛!”首长说:“虽然我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但我相信小东北!你说他要研发的东西有哪一样失败过?”
  “这倒也是!”参谋长点了点头,接着就若有所思的感叹道:“首长,你看,咱们是不是老了?这仗打得越来越不像咱们熟悉的样子了!”
  “不是老了,而是落后了!”首长回答:“我认为往后啊,战场的发展不是只靠勇敢、靠信心就可以取胜的,而是要靠科技、靠创新喔!否则,咱们很可能就会像鬼子的炮兵一样在炮侦雷达面前抓瞎,乱打一通!”


第1331章 合成团
  王学新的想法跟首长说的差不多。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1页  当前第72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26/102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亮剑之军工系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