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亮剑之军工系统_分节阅读_第718节
小说作者:远征士兵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11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29:54
  “所以!”苏欣若有所思的说:“压制敌人炮兵还是得用炮兵!”
  “当然!”王学新很肯定的回答:“以前我军是采取守势,火箭炮还勉强够用,因为我们可以在战前标定阵地前的坐标甚至完成试射,等敌人进攻时就照着坐标诸元打!但现在我们却是在进攻,而且还是在平原与敌人打正规战,低精度的火箭炮就很难取代高精度的火炮了!”
  这一点其实很容易理解,在平原打正规战更多的是机动作战……一战的堑壕战是敌我双方各挖一道战壕僵持,这是火箭炮反而是有用的,但二战大家都不玩这一套了,都是机械化部队一边推进一边打,火箭炮想压制敌人炮兵就力有未逮了。
  苏欣想了想,就在一堆文件中翻了翻,然后从中抽出几张表格递到王学新面前,说道:“看看吧,这是我军的钢铁产量和生产情况。运城方向钢铁产量虽多,但大多都是质量较差的钢材,少数质量好的都用来生产春田步枪的枪管了。大青山钢铁厂生产的是高质量钢材,但它主要用于供应汽车发动机生产线。如果我军要生产火炮……先不说技术问题,炮管肯定要用高质量钢材吧?我们是减掉枪管还是减掉发动机?”
  听着这话王学新不由愣住了,他这是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之前就没想过仅仅只是炮管用的钢材都不够。
  减枪管?
  肯定不行啊,没了枪管也就没有春田步枪,没了春田步枪部队的战斗力就没法提升……而且步枪显然比火炮更重要,一门火炮的炮管少说也能生产上百根枪管吧,而一门火炮丢到战场里连个水花都溅不起来。
  减发动机?
  那更不行了,要知道八路军就是靠这玩意生产半履带汽车完成部队的机械化,这同样对战斗力有很大的影响,而且还是切肤之痛。
  “另外还有炮弹!”苏欣说:“我们直到现在还只能生产圆头弹,如果要打十几公里远就必须生产尖头弹。更重要的还是……我们怎么给炮管刻膛线?”
  这些王学新倒是有想过,他原来的打算是用帐户里的美元从鹰酱那进口生产设备。
  但现在看来,连钢材都缺,这些生产设备进口来也没有多大的意义了。
  苏欣无奈的下了结论:“其它的装备或许还可以,但是火炮……以我军兵工厂现有的水平以及条件,几乎是不可能办到的!”
  接着苏欣又建议道:“我们为什么不从毛熊或是鹰酱那进口火炮以解燃眉之急呢?”
  王学新叹了一口气,他早就想过这一点。
  虽然一直以来王学新都不愿意进口而主张自产,这样一方面不会被卡脖子另一方面也能壮大八路军的工业并培养人才,可以说是一举数得。
  但如果战场急用,进口也未尝不可。
  然而……
  王学新说:“炮可以进口,炮弹呢?进口多少门炮多少炮弹才够用?千里迢迢的用飞机运来几分钟就打完?”
  于是苏欣就明白了,火炮是批量化才能在战场上起作用的东西,火炮一多消耗炮弹的速度就相当惊人。
  以八路军现在与鹰酱和毛熊的交通状况,如果连炮弹都需要进口,那的确不太合适。
  这下就麻烦了:进口不合适,自产又没条件……


第1312章 雷达
  这两难的局面让王学新有些抓狂,他甚至都想改变战略方向先把太原拿下。
  之所以会想先拿下太原,是因为王学新想到太原有能生产火炮的兵工厂……那是晋绥军留下的兵工厂,可以生产88MM口径的晋造18式野炮和105MM口径的晋造16式山炮,另外还可以生产与之配套的炮弹。
  虽然鬼子占领太原时,晋绥军已经搬走一部份设备甚至还炸毁一部份,但鬼子却从国内运来设备和零件修复了这两种火炮的生产线继续生产,生产出来的火炮就源源不断的供给前线。
  如果能把这些兵工厂拿到手,就能完美的解决八路军火炮的问题。
  但王学新考虑了一会儿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诱人的想法。
  首先太原的地形易守难攻。
  太原城就不说了,作为山西最重要的一座城市而且还是鬼子的生产基地,其城外到处都是炮楼、碉堡、隔断河(人工挖的河)。
  八路军要想强攻下这样一座城市,把十几个主力团再加上几个机械化团全堆进去也许都不够。
  太原城还不算什么,其西边是吕梁山东边是太行山,北面是雁门关南面是中条山……虽说这什么什么山都是八路军的根据地,雁门关也在八路军手里。
  但根据地也只是打游击的地方并不代表是由八路军控制的,其中尤其是太行山。
  更重要的是这些山还有雁门关放那一摆,八路军的机械化部队就别想过去,雁门关也不例外……雁门关虽说在八路军手里,但鬼子在雁门关以南布下一道防线把它围得滴水不漏。
  到时八路军机械化部队和补给怎么过?
  从雁门关一点一点的往前添,还是翻越宽度达80到120公里的吕梁山送到前线?
  要知道这80到120公里还只是吕梁山的直线宽度,要跨越还得翻山越岭跋山涉水,补给队只怕几个月都到不了……应该是永远也到不了。
  因为运输队本身也需要食物,结果就是还没等补给运到前线在路上都已经消耗完了。
  退一步说,就算八路军如有神助能打下太原,鬼子还能把太原的兵工厂留给八路军?
  想太多了吧!
  另一方面,从战略方向考虑也不适合进攻太原。
  王学新之前一直都在给鬼子制造一个要进攻太原的假像,包括现在也是如此。
  这使鬼子这段时间紧急从各地调兵谴将加强太原的防御和兵力,在这情况下八路军要是真去打太原……那就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了!
  然而现在又能怎么办?
  王学新想了想,马上就把自产火炮这个可能暂时砍掉了。
  就算要自产,也是等将来有机会打下太原后再考虑自产,现在想这个还是太早了。
  那就只有进口。
  进口火炮这东西……也许从毛熊那进口更合适些,毛熊不仅距离华夏更近,其驻扎在北部边境与鬼子对峙的军队直接就可以为八路军提供火炮和炮弹。
  但如果需要足够八路军在战场使用的炮弹只怕依旧不现实,毕竟毛熊此时也很紧张……其在斯大林格勒正与汉斯打得难分难解,这边又以弱势兵力与鬼子对峙,他们也是急需炮弹的时候,没有多少能力考虑八路军的作战需求。
  (注:毛熊因为断定鬼子不会发起从远东发起进攻,因此将兵力调回莫斯科投入对汉斯的战斗)
  就在王学新为难时,苏礼国敲门进来了。
  他一进门就兴奋的拿着手里的资料递到王学新面前,说:“团长,我已经成功将电子管缩小了!您看看这个……”
  说着苏礼国就从兜里掏出了几个电子管小心翼翼的放在王学新手里。
  王学新接过一看,还真比之前的小了许多……之前的是草莓大小,形状也像草莓似的,现在就变成铅笔粗的一根规则圆柱形了。
  圆柱形显然更有利于节省空间,因为它们可以并排的摆在一起。
  “很好!”王学新赞了声:“苏老费了不少心吧,这么快就完成了小型化。不过,如果可以的话,还应该继续缩小!”
  “当然!”苏礼国应了声:“越小就越轻,做出来的电台也越小,战士们背着上战场才更容易!”
  苏礼国此时还是以为王学新搞这个为的是电台……不过这个理由已经足够了,毕竟是上战场事关战士生命和部队通讯的问题,站在苏礼国的角度考虑这理由已足够让他付出了。
  “团长!”苏礼国接着说道:“咱们不是也在生产雷达吗?你说,咱们是不是也可以把这种缩小的电子管用在雷达上,怎么说也可以缩小一些体积吧……”
  王学新心念一动,问:“苏老,雷达方面的研究进行得怎样了?”
  “近炸引信我拆开看了!”苏礼国说:“我们完全可以实现自产,不是很复杂,只是一个小型雷达再加上电压控制引爆装置……”
  这是之前王学新交给苏礼国的任务,不过这时王学新关心的却不是这个,他说:“那个叫Mark3的雷达呢?可以侦测到多大的目标?”
  苏礼国不由感叹道:“鹰酱做的东西就是厉害,我试了下,十公里外能侦测到脸盆大小的东西,几十公里外侦测到飞机不成问题!”
  王学新“哦”了一声,然后又问:“那么……如果用这玩意侦测炮弹呢?”
  “侦测炮弹?”苏礼国一脸迷糊:“团长想侦测炮弹?”
  愣了下,苏礼国就解释道:“鹰酱用这种雷达不是侦测炮弹的,他们是用来侦测炮弹溅起的水花!”
  王学新“哦”了一声示意苏礼国继续往下说。
  苏礼国说:“是这样的,鹰酱是把这款雷达装在军舰上,军舰开火后炮弹射向敌人军舰,如果没有命中,就会在海面上炸起一片水花,雷达侦测到水花的位置,就知道这炮弹是打近了还是打远了,下一发就以这数据为基础调较!”
  王学新这是听明白了,鹰酱是用这款雷达调较弹道的,苏礼国以为王学新也要这么干。
  但王学新却回答:“不,苏老!我想侦测的不是自己的炮弹调较弹道,而是侦测敌人的炮弹!”
  “敌人的炮弹?”苏礼国一脸吃惊,据他所知,目前还没人这么干过……


第1313章 炮侦雷达
  说到这里王学新也就不再跟苏礼国打哑谜了,他直接了当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苏老,我有一个想法,咱们如果能用雷达探测到敌人火炮打来的炮弹,那是不是就可以根据这炮弹的轨迹计算出其弹道?接着再反向计算出鬼子的炮兵阵地?”
  此话一出立时就把苏礼国惊得目瞪口呆,在一旁听着苏欣也用不可思议的眼神望着王学新。
  过了好一会儿,苏欣才半信半疑的问道:“小王同学,你不会是想用这方法取得炮兵方面的优势吧?”
  “可不是吗?”王学新回答:“这要是能这么算,那咱们都不用什么炮兵观察员算来算去了,直接用雷达就能算出鬼子的炮兵阵地,那就一打一个准!到时就算咱们没有足够的炮弹也没有足够的火炮又怎么着?鬼子炮兵还不是只有挨打的份?”
  苏礼国和苏欣两人听着不由面面相觑,他们俩都对雷达有研究,其中尤其是苏礼国,他就是好这一口整天就鼓捣无线电、声波之类的玩意的,但他也没想到雷达还能这么用。
  “小王同学!”苏欣忍不住说道:“你这是不是有些异想天开了,哪有那么容易的事!”
  王学新只是笑了笑不说话。
  他其实能理解苏欣,这听起来的确有些“奇幻”,居然能用雷达反向推测出敌人炮兵的位置,那敌人的炮兵还用有活路吗?这么打仗是不是太轻松了?
  但王学新却知道也很确定这是可行的。
  甚至用不了几年这玩意就出现了,华夏是在四十几年后也就是九十年代进口了两台,就是叫“百灵鸟”的炮侦雷达。
  我军炮兵用上这种炮侦雷达后,敌人炮兵的炮弹才刚出膛,我军这边马上就知道敌人炮兵阵地的位置了,然后炮弹马上就成片的过去,敌人炮兵根本就来不及转移。
  敌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被打得晕呼呼的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后来知道了还专门派出特工队摧毁了我军其中一台炮侦雷达……
  王学新就是因为知道这些事所以才想起能不能搞出炮侦雷达:既然八路军已经能生产雷达,而且还是鹰酱属于世界前列的雷达,那为什么不试试?
  如果这玩意整出来了,就算八路军火炮少炮弹少,他娘的也一样能压着鬼子的炮兵打!
  苏礼国想了想,就说道:“我却觉得……团长这想法有可能,至少理论上可行!”
  “对对对!”王学新高兴的说道:“还是苏老有眼光有见识有水平!”
  一边说一边偷瞟了苏欣一眼。
  苏欣哪还不知道王学新是什么意思,这言外之意就是说她没眼光没见识没水平呗!
  苏欣咬了咬牙,不动声色的伸出脚狠狠在王学新脚背踩了一下,王学新吃痛差点叫了出来,但因为有苏礼国在场忍着不敢发声,只能“嗞嗞”的咧嘴抽凉气。
  苏欣却像是什么也没发生过,心平气和的问着苏礼国:“苏老,您说这理论可行,那就是实际做起来却有困难?”
  苏礼国是完全没注意到两人的小动作,他刚才已经沉浸到自己的世界里了,此时被苏欣一问,他就点头道:“当然有困难,比如……”
  “比如什么?”苏欣一脸好奇的问。
  “比如雷达波长的问题!”苏礼国回答。
  “波长问题?”王学新对这方面就不是很了解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1页  当前第71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18/102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亮剑之军工系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