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然后让人恐怖的事发生了,装甲列车居然调整枪口和炮口对准了汽车,那可是105MM火炮,射程有13公里的重炮,黑洞洞的炮口斜垂了下来瞄准了汽车,而且还跟着汽车的移动在调整角度……
第1215章 兵贵神速
“轰”的一声,开在最前头的汽车直接被炸得飞到半空中,在一片火焰中翻了几个滚狠狠的砸回地面,其上的鬼子早就飞到黑暗中不知在哪或是不知道被炸成几片了。
其它的鬼子还没反应过来,其后的鬼子由于汽车车身的遮挡甚至还没发现是装甲列车开的火,直到装甲列车上的机枪朝它们疯狂的扫射,其上高平两用的75MM高射炮也在“砰砰”的朝它们打出一串串炮弹。
汽车哪里经得起重机枪和高射炮的打击,霎时紧跟其后的几辆就变成了马蜂窝到处都是弹孔,从弹孔中喷射出来的全是鬼子的鲜血和惨叫,还有一辆汽车或许是被高射炮打中了油箱,“轰”的一声就爆炸开在夜晚发出耀眼的光芒。
此时还有些鬼子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他们以为装甲列车是因为在黑暗中分不清敌我,于是一个劲的在探照灯前挥着膏药旗大声叫唤。
但回答它的只有机枪……装甲列车上的机枪是7.7MM的重机枪,一梭子过去,鬼子上半身都被打成了血肉模糊的碎肉重重的飞向另一边。
其它的鬼子似乎明白了什么,大喊一声就想逃。
但铁路狭窄汽车很难调头,情急之下鬼子只能选择跳车试图往两侧逃窜。
然而,和尚选择的这个位置当然是一个绝佳的伏击位置,铁路两侧一侧是有如断崖般的高地无法攀爬,另一侧则是一条宽数十米的河。
鬼子为了逃生别无选择,只能像赶鸭子似的一个个跳下河水,不管是会水的还是不会水的全在里头扑腾。
这时装甲列车动了,它吐出一团白色的蒸汽后,在车轮与铁轨慢节奏的碰撞声中缓缓前移,然后用侧面正对着河中的鬼子。
装甲列车的侧面一转过来,就意味着它所有的武器,包括两门一四年式105MM重炮、两门八八式75MM高射炮,十挺九二式7.7MM重机枪,就全都可以用上了……如果是车头对着鬼子,后方的武器的射界会被车头挡住无法使用。
由此可知,和尚对现在的这场景是早有计划。
接着几盏探照灯往河里一照,机枪和炮声很快就再次响了起来。
机枪子弹过处,河水就像是珍珠项链一样带起,经过水面正在挣扎或游动的鬼子时马上就带起一片血水。
炮弹就更是在河中激起冲天的水柱,在河中掀起了一道道巨浪将鬼子打翻。
此外,战士们也将步枪探出装甲列车的射孔瞄准自己的目标实施精准射击。
不一会儿,河面上就没有几个鬼子能动了,偶尔还有几个在挣扎的,马上就会有一梭子弹过去将其打沉到水底。
再看河水,已经变成了鲜红的一片,河水带着成片的尸体流往下游,岩石处已经卡住几具随着河水诡异而又有节奏的摇晃,似乎是心有不甘。
和尚当然不关心这些,他只是有些担心的问副连长施沙:“咱们这一仗是打得痛快了,但会不会坏了团长的大事?”
施沙明白和尚说什么,独立团的目的是缴获装甲列车和火车然后开进大同去,那才是重中之重。
否则,大同城内有两个大队的关东军再加两千伪军,还有数量未知的援军在路上,独立团三千多人凭什么拿下大同。
但如果装甲列车和火车要开进大同,大同的鬼子就不能收到任何“装甲列车被八路军俘虏”的消息。
否则,鬼子已经知道装甲列车、火车被八路军缴获,脑子进水了才会放行吧!
施沙想了想,就回答道:“应该不会,鬼子的指挥部在另一头跟我军主力打得欢,只要他们的电台及时被我军缴获或是打坏,就算消息传过去也无济于事了。”
顿了下,施沙又说道:“何况,咱们也是别无选择。不打还能怎么着?继续退后吗?”
这话说的没毛病,当鬼子驾着汽车上来的时候他们就不得不打。
退后……哪有看到自己人来了还退后的道理?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么?
不退后,鬼子一登车马上就发现不是自己人。
所以这是势在必行,打也得打不打也得打!
其实和尚这担心有些多余,在他们开打的同时,大森广野的指挥部已经被连根拔起,别说电台被打得稀烂,就连大森广野本人都倒在尸体中昏死过去。
又等了十几分钟,前方铁路线上就出现一片摇摇晃晃的灯光。
和尚赶忙下令打暗号。
通讯兵在探照灯一亮一灭中将暗号发了出去,对面的车灯也一亮一灭回应,于是双方就都知道前方是自己人了。
八路军的半履带汽车这是打穿了鬼子的防线提前赶到了接应点与和尚会合。
来的是关大山的二营,他看着一路的汽车残骸和鬼子的尸体,就从半履带汽车中站直身子仰起头,对从装甲列车的窗口探出半个身的和尚叫道:“和尚,你这家伙又一次打过瘾了!真他娘的浪费,多好的汽车,也不留下几辆!”
和尚“嘿”了一声不屑的扬了下头:“你他娘的唬俺呢,汽车这玩意还能算好东西?改天缴十辆八辆的跟你换半履带车,你愿意不?”
关大山哈哈笑了起来,这要是愿意那不是傻了吗?
话说回来,和尚这话说的还真对,汽车对现在的独立团来说真不能算是什么好东西了,这一路缴获的汽车数都数不过来,只不过关大山这心理一时还没适应没来得及转过来而已。
半履带汽车一直开到火车旁才停下,关大山也不废话,一挥手战士们就跳下半履带汽车钻进了火车……每辆半履带汽车只留下一名驾驶员一名机枪手,否则半履带汽车被鬼子缴去利用起来那就亏大了。
关大山这边用电台跟李云龙报告了一声,得到允许后火车和装甲列车就缓缓开动朝大同开去。
正所谓“兵贵神速”,“闪电战”打的就是快。
因为只有“快”,快到抢在鬼子散兵逃兵之前回大同,才能骗倒鬼子放他们进城。
第1216章 撕豆子
搭载火车前进存在一个问题,此时独立团主力距离大同还有一百多公里,如果按八路军的推进速度也就是每天六七十里的速度计算,少说也要三天。
主力部队需要三天,而火车和装甲列车搭着的部队如果不受阻拦的话,只需要几小时就能进入大同了。
那到时,主力部队与先头部队岂不是不同步?
其结果就是鬼子可以先对付完先头部队然后再全面防御独立团的主力部队。
王学新有想过一次运两千兵力进大同……毕竟鬼子就是用一列火车运两千人出城的,同理这火车运两千人不是什么问题。
但王学新思考再三,还是没有选择这么做。
王学新考虑到以下几个问题:
两千人进城巷战是否能对鬼子两千关东军及两千余伪华北治安军形成绝对优势?
如果不行,那就是被敌人包围在城内无法动弹的局面。
自古以来都是内外夹击才能让敌人军心大乱,因为鬼子对外要抵挡敌人的进攻对内又要阻止混入城内的敌人捣乱,两头难以兼顾这才能起到最好的效果。
可现在,如果只是城内乱而城外没有一兵一卒也没有重火力攻城,鬼子可以全心全意对付“内部”……两千兵力是否拿下大同?
于是王学新就考虑了另一个方案,他认为如果要拿下大同,就必须是独立团全团三千多人都对大同展开进攻,而且还是内外夹攻,否则很可能会弄巧成拙把部队往鬼子嘴里送。
王学新考虑到一点:主力部队的推进速度之所以慢,并不是因为独立团速度不够。
独立团的半履带汽车在经过王学新的优化后在公路上可以跑出45公里的时速,谢尔曼坦克的时速能达到38公里。
坦克暂且不论,只要前方没有鬼子的地雷或者需要攻坚完全可以把坦克放在后头跟着。
以半履带汽车的速度计算,就算每小时跑40公里也能在三小时左右赶到大同城下。
问题就在于这一路上到处都是鬼子的碉堡和炮楼,其间还有鬼子驻守的高地,八路军如果以常规战术推进的话,半履带汽车必须跟在坦克后头打炮楼或是用坦克修出一条路来才能前进,有时鬼子还会炸毁公路桥或是等八路军上来时炸毁公路。
这是主力部队一天只能前进六七十公里甚至更少的原因。
如果主力部队没有阻挡呢?
半履带汽车就可以沿着铁路高速前进。
王学新计算过时间,凌晨两点开战,如果在一小时内能结束战斗,距离天亮就还有四个小时左右……半履带汽车只要跑出30公里的时速就能赶到大同。
事实是八路军击溃了大森广野的部队仅仅只用了不到半小时的时间,而且还是一边作战一边前进几乎就没有浪费时间。
这么计算,八路军在天亮前赶到大同城下是绰绰有余的,关键在于要怎么才能沿途没有障碍。
鬼子的炮楼和碉堡,鬼子驻守的高地,还有交通枢纽等等。
装甲列车就是用来做这事的,确切的说是火车载着的二营及和尚的侦察连。
火车和装甲列车很容易通过鬼子的这些防御点,因为二营的战士上车后马上就换上了从伪军身上扒下来的军服,火车和装甲列车因为是作战单位,因此路过关卡时不需要接受盘问……这如果是战情紧急还要一个个关卡接受盘问的话,火车只怕一夜都走不完这一百多公里。
这一来问题就好办了。
当火车每经过一个关卡时,就减缓速度然后放下一队人来。
放下的部队少则一个班,比如用来对付少数几个炮楼和碉堡,一个班配上两具火箭筒再加上有连发步枪又是出其不意的对敌人发起进攻,足够用了。
多则一个排,一个排是用来占领鬼子驻守的高地的。
鬼子在高地上的驻军一般也不多,通常是一个小队五十人左右,有时还会加一些伪军……在高地上鬼子很少会使用伪军,因为他们认为在高地上打硬仗伪军实在不堪大用,有他们在反而会增加失守的风险。
由于八路军没推进到他们所在的位置而且此时又是黑夜,鬼子一个个都在放心的睡大觉,就只有几个哨兵在外头放哨。
鬼子之所以会这么放心是有道理的,他们所在的位置处于二线,前方还有自己的部队,八路军如果打过来枪声就会提醒他们。
他们又哪里会想到,八路军已经搭乘火车神不知鬼不觉的出现在他们的面前。
这就是完全不对称的战斗,虽然八路军兵力可能还不如鬼子,但他们只需要偷偷的干掉哨兵……和尚的侦察兵很擅长玩这一套,然后全体摸到鬼子的战壕前冲着里头正呼呼大睡的鬼子甩出一排手榴弹,战斗就差不多结束了。
至于那些守着公路桥准备在最后关头引爆炸药的鬼子,那对付起来就更不是什么事儿了。
几个侦察兵上前递烟寒喧几句,然后突然发难就将公路桥的控制权夺到手里。
要做到这些,更重要的其实是情报战。
王学新把所有能收集到情报,比如哪个高地有鬼子驻军、哪座公路桥被鬼子装了炸药等等,全都在一张地图上标得一清二楚然后让飞机空投情报瓶到独立团手中。
此时这张地图就在二营长关大山手中,他在战前就是根据地图上的情报分配好了人手、装备以及要注意的点……比如是歼灭敌军还是阻止敌人炸桥,完了后是固守原地直到主力部队赶到还是伪装成敌人等等。
做好这些准备后,此时的关大山就指挥若定了,他只需要在到达目的地前下令“某某部队准备,前方减速下车!”就可以了。
这有点像汉斯打“闪电战”时用的特种部队潜入敌控制实施特种任务。
区别只是,汉斯这种特种部队需要用几年的时间训练让他们学会流利的英语甚至是敌人的生活习惯,比如鹰酱爱嚼口香糖。
八路军没有这样的准备,就只能乘着火车沿途“撒豆子”了。
第1217章 小规模战斗
火车的速度其实不比半履带汽车快多少。
火车最高时速60公里,不过这个速度在实际行驶中要打折扣,因为这是在平路而且空车没有载重时的测试,考虑载重并且实际行驶时还有上坡,其间关大山还有意放缓速度把部队放下车执行任务,因此能达到四十几公里的时速差不多了,也就是比半履带汽车稍快。
所以差不多就是火车在前方“过关斩将”半履带汽车则载着八路军主力在后头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