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点我可以保证!”孙尔威赶忙补充道:“我们可以……在一周内送到!”
一周,这个时间对王学新的确很有诱惑力,而且那还是谢尔曼。
“多少辆?”王学新问。
“你们……”孙尔威艰难的问了声:“需要多少辆?”
“五十辆!”王学新想也不想就给出了这个数字。
王学新是这么想的:新一团和新二团各十辆,独立团二十辆,然后剩下十辆备用。
但显然孙尔威对这个数字不认同。
“上帝!”孙尔威瞪大了眼睛惊叫起来:“王,你们这只是一款步枪而已,我们的却是坦克!你居然打算用一款步枪换我们五十辆最新型的坦克!”
“不,孙尔威!”王学新提醒道:“你们换的不是一款步枪,而是这款步枪的设计图还有实验和测试数据,你说是吗?我可没有要你们坦克的设计图,这是不同的!”
这的确不能比较。
因为王学新给了鹰酱这些东西就是一次性的,接着鹰酱自己就可以生产了。
但是鹰酱给了王学新这些坦克,王学新是没法生产的,往后鹰酱还可以继续用这些东西交易,这就像是一棵摇钱树,只是摇下了钱给了八路军。
“我们只有三十辆!”孙尔威回答:“这批货我们只有三十辆!”
“那么,剩下的二十辆,可以在一个月后送到吗?”王学新问。
“不,你没听明白我的意思!”孙尔威说:“难道我们不能就用这三十辆交易吗?”
王学新想了想,就回答:“那么,我宁愿选择T34,你说呢?”
第1162章 转运
王学新这么一说,孙尔威就服软了,他摊了摊手无奈的回答:“好吧,王,希望你的步枪值得我们这么做!”
王学新笑而不语。
孙尔威这话说的显得很没有远见,或者说他根本就没意识到连发步枪及中间威力弹的价值。
这概念要是给鹰酱学习并生产出M16……鹰酱那什么卡宾枪、M3冲锋枪、伽兰德半自动步枪等等就全都可以淘汰了,这对鹰酱而言不但没有使其后勤复杂化反而简单化,因为杂七杂八的枪零件不通用维修困难且弹药也不通用。
这要是全部换装成M16,那就是把所有的装备都统一了。
尤其鹰酱还是不缺子弹不担心后勤的主,这枪绝对适合鹰酱。
不过孙尔威会这样想其实也不奇怪,因为他在试射的过程中还有些犹豫,认为这并不是一款很好的步枪。
不只是孙尔威这样想,杜立特在听说居然要用五十辆坦克交换这款连发步枪时也感到很吃惊。
然而,在迟疑了一会儿后最终还是答应下来。
杜立特认为这场交易对鹰酱而言是吃亏的,单纯从交易而言是如此。
但在其它方面他认为并不吃亏。
此时鹰酱已基本了解鬼子的作战意图了……鬼子突然将重心从太平洋战场转移到华夏,显然是希望利用华夏的地大物博以及地形复杂的特点与鹰酱作战到底。
因此,从鹰酱的利益出发,他们也不能让鬼子得逞。
而顽军的表现却让鹰酱太失望了,他们认为不管给顽军增援多少装备都是白费力气……只要鬼子一进攻顽军,这些装备很快都会成为鬼子的战利品。
因此,与其将装备增援给顽军还不如增援给八路军。
增援顽军还是免费给的。
而增援八路军原则上说还是一种交易,那吃点亏又能算得上什么呢有?
因此,杜立特一声令下就截留了正在送往毛熊的三十辆“谢尔曼”转而送往八路军,由于这运输还需要毛熊帮助完成,这其中还费了杜立特一番唇舌……
毛熊方面当然对鹰酱这种半途改变增援路线尤其还要毛熊运输的做法大为不满,最高副统帅第一时间就召见了鹰酱顾问。
“你们知道我们不久之后就会有一场大仗!”最高副统帅一脸严肃的质问鹰酱顾问:“而你们却在如此重要的时刻将我军急需的坦克转送到华夏,尤其用的还是我军的运力,你们不觉得这很过份吗?”
“最高副统帅同志!”鹰酱顾问回答:“你知道这批坦克是转送给谁的吗?”
“这与我有关吗?”最高副统帅余怒未消。
“是华夏营长,最高副统帅同志!”鹰酱顾问回答:“确切的说是华夏团长,我们正在与他做一笔交易。”
最高副统帅一听这话就咬了咬牙,原本打定主意要把坦克先运来再说的他就把剩下的话全咽回去了。
如果,鹰酱这批坦克是运给顽军那还好说。
因为顽军有求于毛熊,毛熊要是放下脸与鹰酱协商,鹰酱说不定还会妥协。
但是要这批坦克的却是八路军,而且还是与华夏团长做的交易……
要知道毛熊急需的X2还是八路军给的,直到现在毛熊还无法生产这玩意,要是在坦克方面强硬得罪了华夏团长,对毛熊是一定好处都没有……与X2相比,几十辆鹰酱的坦克根本就算不上什么,何况这种坦克还不如T34。
想到这,最高副统帅就只能说道:“好吧,我们会把这批坦克送到华夏团长手里的,但是……我不希望有下次!”
鹰酱顾问则回答:“不,最高副统帅同志,华夏团长要求的是五十辆,这意味着至少还有一批为数二十辆坦克要运到他手里!”
最高副统帅脸色都被气白了,在毛熊运力如此紧张的时候,居然要帮助鹰酱运输。
不过想了想,最高副统帅还是强行把火气压了下来,问:“那么,‘至少’是怎么回事?”
“因为我们不确定往后还会不会与华夏团长有交易!”鹰酱顾问轻松的回答。
鹰酱顾问对这个话题很有信心,因为他知道,不管是鹰酱还是华夏团长,都不是毛熊能得罪得起的。
果然,最高副统帅只能应了下来。
这不是最高副统帅没脾气,而是战争的形势就是这样,最高副统帅只能做出对毛熊最有利的选择而不是争一时之气,否则就是一种很不成熟的表现。
到了杜立特这边,这事就只需要在外交言辞上给最高副统帅道个歉,然后再制定一个补偿计划也就可以了。
不过让杜立特有些意外的是,当他拿到连发步枪的图纸并把它将给研发部后,很快就有了惊人的反馈。
信息是来自海军上将。
这天他把杜立特叫到了办公室,问:“还记得你不久前给研发部的步枪图纸吗?”
“当然!”杜立特回答。
然后杜立特就有些心虚了,因为他已经认定这是一项不划算的交易,海军上将肯定是因为这事责怪自己的。
杜立特赶忙解释道:“抱歉,上将!我之所以同意这笔交易,不只是因为这款步枪,更是因为……你知道的,长远利益……”
没想到海军上将满意的点了点头,打断了杜立特的话:“很好的交易,杜立特将军,干得好!”
“什么?”杜立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
海军上将把一叠资料递到杜立特手中,说:“这是一款极其优秀的步枪,他们说,这种步枪在射程和火力上达到了近乎完美的平衡,我们的武器专家们认为这种步枪能给我们提供很大的借鉴意义,它很可能会成为我们新一代步枪,一种通用步枪,一种可以淘汰掉所有步枪和冲锋枪的步枪,你知道那意味着什么吗?”
杜立特吃惊得下巴都差点掉下来了。
在此之前他的确有想过这种步枪会有些价值,但没想到居然有这么高的价值。
尤其这款步枪还是华夏团长研发的……在那种条件下,他是怎么做到的?
第1163章 坦克兵
此时的鹰酱倒是信守承诺,谢尔曼坦克果然在一周内运到八路军手中。
坦克是被送到一个叫阳敦谷的山谷。
这个山谷距离大青山钢铁厂三十几里,处于两山之间的一个天然狭谷内。
之所以选择这里,是因为它距离前线较近,万一有作战需要时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开往前线投入战斗。
王学新二话不说,马上将独立团连同新二团一共两百多名坦克兵拉到阳敦谷训练。
新二团这是占了当初在运城跟着独立团学习的便宜,也训练出了一批坦克兵。
但这一来却苦了新一团。
丁伟知道这事后就给王学新发了封电报:“王团长,丁伟惭愧!独立团和新二团都有坦克兵,而新一团的部队从未接受过相关训练也没有坦克兵,我担心将来与他们协同作战会有困难,王团长是不是考虑考虑?”
丁伟这措辞表面看起来像是拒绝,但王学新了解这家伙……他与孔捷还有李云龙一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这封电报是以退为进。
换一种说法,就是:“独立团和新一团都有坦克兵都安排上坦克了,就咱新一团没有,以后打仗没法配合可怪不得老子!你王团长看着办!”
王学新哪会不懂这话中的意思,他回答道:“丁团长客气了,我军坦克兵原本就严重不足,新一团要是不上,别的部队也上不了!”
这说的倒不是套话。
八路军在运城的确还有坦克兵,但那是为运城防御做的准备,轻易不能往北调……否则,如果运城被鬼子攻破,王学新辛苦经营的工业就会毁于一旦了。
在这情况下王学新一计算:新二团加独立团总共才两百二十三名坦克兵,而自己要求的谢尔曼坦克是50辆。
每辆谢尔曼需要5人驾驶,那就是需要250名坦克兵。
这其中还要有一批备用的坦克兵……比如在作战中有可能负伤,又或是疾病、不合格等原因的减员,怎么说也要多30人出来吧?那就是缺额60人左右。
现在这时候上哪去找60名坦克兵啊?
就只有从新一团那选一些灵活的战士顶上。
但丁伟这家伙脑袋瓜子可灵着呢,他一听果然像他想的那样,最终还是要从新一团中挑人去训练,心里就乐了。
然而,他依旧是以退为进,假装能力不足的样子回电道:“王团长,独立团和新二团他们都是有现成的坦克兵,还进行过步坦协同训练,独立团甚至还没少搞过空地协同,新一团这段时间就只顾着剿匪,跟不上节骤,我怕耽误大事,那就不好了!”
这话潜在的意思,就是:“新一团在跟土匪拼命的时候,独立团和新二团就在拼命学本领,现在就是死命的赶也赶不上啊!”
王学新“嘿”了一声,道:“这个丁伟,还来劲了啊?你部队素质不行还赖上我了?还要我把别人的坦克兵挪给你不成!绝对不行!”
这不是王学新小器,也不是王学新没有大局观。
如果从作战的角度来说,的确应该把独立团和新二团的坦克兵匀一些给新一团。
因为只有这样,新一团才不致于一点经验都没有只会瞎打。
但如果这样做,对独立团和新二团公平吗?
辛辛苦苦培养的老兵,眼看就能在战场上发挥作用了,现在却一句话就调到别的部队去?
再往后,培养出来的老兵是不是还要往其它部队送?
时间一久,肯定会打击部队学习和进步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