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退同样也不行,因为再快也快不过机械化部队的车轮子。
唯一能守住防线的做法,就是派出爆破组在火力的掩护下冲上去将敌人的半履带汽车炸毁。
然而,半履带汽车不是坦克。
坦克对处感知能力极其有限,夜间很能有发挥的作用。
半履带汽车几乎没有对外感知能力的问题,机枪手躲在车头后对着那些冲上来的鬼子就是疯狂的输出,两侧负责掩护的战士也一批接着一批的抛出手榴弹并用手中的步枪点杀。
鬼子躲在铁轨后?
完全起不了作用,先不说车载机枪居高临下能打到这些鬼子,此外还有迫击炮也能将他们炸飞。
不过战士们并不是这么打的。
洪程军调去两辆半履带装甲车依靠其速度的优势绕了一个弯突然出现在鬼子铁轨防线的侧翼……铁轨防线作为战壕有一个缺点,那就是过于平直了,一旦侧翼有一个点被突破,机枪就能消灭整条防线后的鬼子。
鬼子利用车厢做碉堡防御?
当然也起不了作用。
半履带汽车利用自己坚固的前部装甲直接朝鬼子的火力冲上去,然后打出一枚火箭弹……这枚火箭弹通常是燃烧弹。
之所以选择燃烧弹,是因为火箭筒的精度较差,而燃烧弹打出的却是一个面,它即便没能击中目标也会在目标附近燃起熊熊大火。
火光会照亮车厢的情况,之后的事就交给八路军的神枪手了。
前后一共用了二十几分钟,半履带装甲车组成的钢铁防线十分顺利的推进鬼子的防线,鬼子霎时就在一片弹雨中被打得一片惨叫到处寻找藏身处。
然而,只有地狱才是他们最好的藏身之所。
八路军战士在一阵呐喊声中,端着刺刀冲了上去一个接一个的结束鬼子罪恶的人生。
第1031章 机床
攻进火车站后,洪程军最先看到的几十辆装载着机器的汽车。
洪程军心下一阵失望,身为军人的他最想看到的就是一车车的弹药和装备,如果还有机枪、迫击炮就更好了,机械化部队的迫击炮还不够用呢!
洪程军原本想下令把这些机器腾出来,让汽车装仓库里的军火,但这些装在汽车上的机器一个个体积和重量都不小,要腾出来得花不少时间,另一方面洪程军又想到:之前八路军不是从鬼子那历尽千辛万苦才弄到一批机器?这些机器都是用来生产罐头、压缩饼干还有织布做生意之类,在根据地里养活了不少人。
现在这些机器,看起来像是鬼子急着要转运出去的样子,估计也不是便宜货,说不定就是织布机。
想到这,洪程军就懒得腾车了,命令部下把装着机器的汽车全都开回根据地,向王学新那报告的就是缴到了一批织布机。
王学新听着也不觉得有什么,织布机嘛,根据地拆吧拆吧开始仿制了,此时已经制出几台,虽说性能没有原厂的好,但这也意味着织布机的价值在根据地大打折扣。
现在从火车站缴一批织布机,也就是属于“多一些不多少一些不少”的状况,于是也就没放在心上,想也不想就下令将这批机器直接运往三家店。
没想到在这批机器运到运城加油的时候,阿列克谢无意间瞄了一眼,接着就欣喜若狂,不断的用俄语问:
“这些是从哪来的?”
“你们怎么会有这些东西?”
……
在知道这批机器是缴获的并且打算送往织布厂的时候,阿列克谢第一时间就将这批机器拦下并向王学新打报告。
阿列克谢冲进王学新的办公室,兴奋得满脸通红,说:“营长同志,您知道我们缴获的是什么吗?那是机床,营长同志!是可以生产汽车发动机的机床!”
王学新不由一愣,还有这好事?
居然会从鬼子手里缴获一批机床?
原来,鬼子因为连日的战争损失了许多装备,这其中也包括汽车。
这些东西都需要从东北的生产基地用铁路线运来,一来增加了运输的压力二来也浪费了宝贵的资源和时间。
因此,鬼子就打算将机床运送到煤铁矿丰富的山西建设一个汽车工业,这样既可以就近利用山西的矿产资源又可以减轻运输压力。
可是谁也没想到,就在这批机床到达运城装上汽车打算转运的时候,八路军机械化部队就穿插进来了……这也是机械化部队的好处之一,它因为有速度优势,前后仅仅几小时就打进了敌人后方重地,这使敌人来不及做准备,因此往往会有些“惊喜”。
而这次的“惊喜”就正是八路军需要的:
八路军的运输在可以预见的将来甚至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会是汽车。
另一方面,八路军需要组建机械化部队也同样要生产汽车发动机……半履带汽车使用的也同样是汽车发动机。
而洪程军从鬼子手里缴获的这批机床,则是鬼子从鹰酱那进口的机床,其质量、精度及先进程度甚至还优于毛熊。
(注:鬼子大多工业都是依靠鹰酱、日不落等国的技术发展起来的,不管是战前还是战后,甚至生产“零战”发动机的机床都进口自鹰酱)
王学新听着这话还有些不信,他问阿列克谢:“你确定那是生产汽车发动机的机床?”
“当然!”阿列克谢很肯定的点了点头:“我在鹰酱学习时使用过,百分百确定!”
王学新又问:“有了它,我们就可以生产汽车发动机?”
“原则上可以!”阿列克谢点了点头:“我是说,生产设备上没问题,技术上的问题也不大,我可以拆解汽车发动机后将它们反向设计出来。唯一的难点,就是我们能否生产出发动机需要的钢材!”
听到这王学新就放心了。
钢材方面的问题并不大,原因是三家店之前为了能生产春田步枪的枪管……枪管用钢的要求也很高,因为枪管的生产其实是一整段钢材,在机床上不断煅打车削,最终打磨出内部的膛线。
如果钢材质量不过关,在煅打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问题甚至断裂,即便勉强刻出膛线在实战中也很容易炸膛不堪大用。
因此,在建立步枪生产线时,就从鹰酱那引进了专家和设备部份解决了钢材质量的问题。
之所以说“部份”解决,是因为它的产量不大,仅仅只是满足步枪生产线的露求。
于是摆在王学新面前的难题就是:
如果要生产汽车发动机,就意味着春田步枪的产量会下降。
如果要保证春田步枪的产量,汽车发动机就没法生产……
两者都很重要。
春田步枪意味着部队装备更新换代战斗力整体提升的问题。
而汽车发动机……那就是八路军后勤补给能力以及机械化、现代化的问题。
更重要的还是,汽车发动机代表工业上升到另一上层次,它在“吃穿住行”里解决的是“行”的问题。
它对于生存来说重要性最低。
因为一个人如果没有“吃穿住”很有可能会威胁到生命安全,也就是没有它们不行。
但“行”……大不了就不出门,宅家里能吃饱穿暖就行。
这与百姓的生活习惯也是相符的,绝大多数人都是解决“吃穿住”之后再考虑“行”的方便。
正因为如此,当工业发展到“行”这一步时就预示已基本经解决其它问题上升到另一层面。
王学新想,此时的八路军已经解决了“吃穿住”吗?
显然没有,许多难民还在饿肚子呢!
此时就开始进军汽车工业是不是早了点?
从民生角度来说似乎的确如此。
但王学新随后又想到:
此时是战时,战时与和平时期不同。
汽车对于八路军的作战和将来的发展,甚至不被别人卡脖子方面是相当重要的。
因此,不管多苦多难都要发展。
第1032章 抗战自卫军
对于钢材产量的问题,王学新考虑过几个方案:
一个是从鹰酱或毛熊那引进。
这不是不可以,尤其是从毛熊那进口,此时王学新与毛熊还有交易未完成,加上一个钢铁厂也就是几枚“高火”或是X1的问题。
但王学新却不太愿意这么做。
王学新想的是毛熊那也缺钢铁……战争时期谁都缺这玩意,尤其毛熊还是工业大国,打仗时一辆辆汽车一辆辆火炮、坦克的,对钢材的需求比华夏大得多,其本身还要向鹰酱进口钢材,要求毛熊支援华夏钢铁厂似乎有些强人所难。
这还是其次,更重要的还是,王学新知道毛熊最惨烈同时也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仗: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就要爆发了。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毛熊与汉斯可以说是棋鼓相当彼此都用尽了全力打得十分艰难。
在这当口从毛熊那强行挖一个钢铁厂和人才来……万一引起连锁反应让毛熊的战局朝不一样的方向发展怎么办?
王学新不想冒这个险,他认为就算要换也应该缓一缓,等毛熊的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后再说。
但华夏这边的钢材就又成问题了。
自己改进设备生产钢材?
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属于远水解不了近渴。
占用步枪钢材的产能?
要牺牲多少步枪的枪管才够生产一台汽车发动机啊,这只怕也不是长远的办法。
就在王学新为此犯难的时候,目光突然瞥见墙上挂着的地图……
那是一张吕梁山北面的大青山根据地地图,由于下一阶段八路军的重心要从运城转到北方,实施一面防一面打的策略将鬼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北面,因此这段时间王学新就在研究北面的地形。
以前是事不关己因此没有注意,现在因为想着钢铁厂,一眼就瞥见了鬼子设在大青山以东的大青山钢铁厂。
这是由于八路军对北面的控制较弱决定的,此时北面在大青山根据地只有一个支队。
大青山一带不仅鬼子横行,顽军的势力也令八路军及游击队十分头疼。
这或许让人很难想像,在北方远在大青山一带怎么还会有顽军的势力。
其实这并不难理解,因为在抗战全面爆发后,顽军也学八路军的样子希望能在敌后建立自己的势力拖鬼子后腿,简单的说就是顽军也有自己的游击队。
顽军的初衷是好的。
重庆方面很简单的想:以八路军这样一穷二白的部队都能在鬼子后方搞起这么大的动作打击鬼子的后勤补给线,那么以顽军的实力,如果也能在鬼子后方拉起一支部队,甚至必要时还跟八路军联合拖住鬼子的后腿……那是不是就能减轻顽军正面防线的压力?
然而,顽军的这种往往事与愿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