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亮剑之军工系统_分节阅读_第563节
小说作者:远征士兵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11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29:54
  因为帝国原本就能生产装甲车、汽车、战车……在这基础上研发半履带装甲车并非难事,大不了就像毛熊那样把汽车和战车履带进行简单的“结合”。
  说它不现实,是因为帝国大量的资金和钢材都被投入到海军军舰和装备的研发,以至于帝国的战车都整整落后发达国家一代。
  在这情况下研发半履带装甲车?而且还是在华夏?
  这肯定要被东京方面痛骂一番:
  “你们算是怎么回事?以为帝国有用不完的资金和资源吗?居然想着生产这种什么作用都没有的装备!”
  “我们的步兵难道不会走路吗?就算要快速前进,汽车难道不行吗?非要这种半履带装甲车?”
  “我的士兵是上战场作战的,不是躲在盾牌后面瑟瑟发抖的!所以,他们不需要这种装甲车的保护,这是懦夫的行为!”
  ……
  冈村宁次不由在心里哀叹一声,他都能想到东京方面会怎样反驳他了。
  那些高官,他们完全不明白现在的战争已经发展到什么阶段,他们不明白半履带装甲车是现代化战争尤其是机械化战争中一个重要的装备,甚至不可或缺。
  它不是什么享受,也不是什么懦夫,而是意味着两种完全不同的战术:
  是让战车慢下来适应步兵的速度,还是让步兵快起来适应战车的速度。
  冈村宁次很清楚,高卢、日不落等国选择的就是前者,因此他们才有所谓的“步兵坦克”。
  汉斯则是为数不多的让步兵快起来适应战车速度的那一个,而且在战场上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而要让步兵速度快起来适应战车……就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半履带装甲车,其它任何东西都无法取代它。
  (注:这说法并不完全正确,现代战争普遍用全装甲、火力更强的运兵车取代了半履带装甲车。)
  这是冈村宁次的无奈。
  不过冈村宁次也不是自怨自艾的人,既然现实无法改变,那他就只有努力在这种现状下做得最好。
  能够填补机械化部队火力和防御空白的,就是帝国的装甲车。
  它的缺陷,一是造价高,二是无法运兵,也就是只能用于作战,甚至还需要挎子为其携带燃油和弹药。
  因此,冈村宁次也不敢在机械化部队里配置太多装甲车提升火力和防御,每个大队十辆。
  最后,就是冈村宁次调来了汉斯的顾问作为教官。
  这个汉斯顾问原本是在国内任职的,冈村宁次动用了关系将其调到华夏。
  因为冈村宁次认为,要像汉斯一样打一场漂亮的“闪电战”,仅仅只是有它的速度和战术思想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基层指挥。
  上次对八路军“闪电战”的失败,还有一部份原因就是前线指挥官与河野真太指挥之间的脱节……
  其实河野真太的指挥也有失误,比如对前线情况的了解应该是多方面的,不能听前线指挥官的一面之词,尤其帝国军队当时掌握了制空权,从航空队了解部队的推进位置并加以验证并不困难。
  但冈村宁次那种根深蒂固的“脱亚入欧”的崇洋思想,让他想当然的以为这不是河野真太的错,而是基层指挥官没有指挥好。
  这一次,后方与前线都用上汉斯的顾问,就不会出问题了吧!


第1018章 大礼
  冈村宁次新组建的机械化部队依旧是两个大队。
  因为冈村宁次认为机械化部队不在多而在精……这方面的理解的确没问题,机械化部队更讲究的是速度与协同,有时兵力一多反而会影响机动速度从而坐失良机。
  指挥机械化部队的是个叫八田史步的中佐,他既不是留洋派也不是从东京调来的,而是之前就在华北方面军任职与八路军作战多年被称为“游击战专家”的指挥官。
  冈村宁次认为,这次他需要一个了解八路军作战方式的指挥官。
  因为汉斯的顾问了解“闪电战”战术却不了解八路军,而八田了解八路军却不知道“闪电战”……他们可以互通有无形成一个完美的组合。
  八田中佐果然也不负重望,在与汉斯顾问诺埃尔上尉训练机械化部队期间,他努力学习“闪电战”战术。
  就像此时,即便是深夜三点,他还在与顾问讨论战术。
  但八田中佐却对这种战术产生一些质疑。
  “上尉!”八田中佐说:“从我学习到的知识来看,‘闪电战’这种战术,应该更适合在宽广的大纵深地区实施作战,您说对吗?”
  诺埃尔上尉点了点头,说:“可以这么说,原因是‘闪电战’主要依靠速度取胜,越宽广的大纵深地区却越适合机械化部队施展。反之,地形复杂的地区就会对机械化部队形成诸多限制,但这也不代表‘闪电战’无法发挥作用,比如我们可以用特种部队或是空降兵发起突袭占领要地为机械化部队扫清障碍!”
  “但是……”八田中佐指着地图说:“运城的纵深适合实施‘闪电战’吗?它是夹在中条山与吕梁山之间的一条狭窄的通道,南北宽度最窄的地区不过只有十几公里。上一次突袭之所以险些成功,只怕是敌人没有防备的因素更多吧!”
  “不不!”诺埃尔上尉反驳道:“中佐阁下,你要明白一点,速度优势是相对的。如果以你们的机械化部队,我是说95式坦克为主力的机械化部队,那么相对于毛熊的部队就一点优势都没有。因为毛熊的步兵速度甚至都有可能赶上你们的机械化部队并轻易将其歼灭。但是八路军……我认为八路军并没有这样的速度,所以……”
  八田中佐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诺埃尔的这个说法倒是没什么问题,帝国机械化部队是战车、挎子对八路军的两条腿,再加上有空中压制……所以就算区域不大,但依旧能发挥出机械化部队的速度优势。
  然而,八田中佐却有些担心。
  难道八路军是傻瓜吗?
  他们不会组建一支快速反应部队?
  或者干脆就组建一支机械化部队?
  一旦八路军组建起一支机械化部队,那么帝国军队对其就毫无速度可言,在这狭长的通道内,机械化部队也就没发挥的空间了。
  就在这时,参谋突然拿着一份电报上前,说道:“中佐阁下,八路军发起进攻了,大将阁下让我们做好战斗准备!”
  “什么?”八田中佐疑惑的望向参谋。
  八田之所以感到疑惑,一方面是因为这时候八路军居然会进攻?他们不应该防守运城或是想方设法的守住防线吗?
  另一方面,是八田奇怪,八路军进攻为什么会要让他们这支还没完成整训的机械化部队做好战斗准备?
  大将阁下……难道是想利用实战让机械化部队得到煅炼?
  他难道不知道在未形成战斗力前就把部队派上战场,很可能会导致不必要的损失?!
  接着参谋就解释了八田的疑惑。
  “据说,是发现了八路军的机械化部队!”参谋说。
  八田“哦”了一声恍然大悟。
  对付机械化部队的确需要机械化部队进行拦截,如果说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八田看了看窗外漆黑的天色,此时距天亮还有几个小时,战机根本就无法实施拦截,因此,一旦防线被敌人突破,就只有依靠机械化部队了。
  同时,八田中佐又不无忧虑的说道:“八路军,果然组建了机械化部队!这么看来,我们想要再对敌人实施‘闪电战’,就要难得多了!”
  但不久之后八田中佐反而放心了。
  因为从前线传来的消息,侦察到八路军的机械化部队同样是由挎斗摩托组成,他们的确有战车,但只有少得可怜的十辆T26。
  “这些傻瓜!”八田中佐听到这不由哈哈笑了起来:“居然学我们的样子组建起机械化部队!”
  诺埃尔上尉有些奇怪,他问:“中佐阁下,您刚才还在为八路军的机械化部队担心,现在怎么……”
  “上尉阁下!”八田中佐解释道:“这是因为您对八路军不了解。我们在与八路军交战的过程中,损失了多少装备都有详细的记录,其中包括边斗摩托。因此,我们可以准确估计八路军手中拥有的边斗摩托在三百辆左右,如果再扣除保养问题无法开动的,很可能只有两百辆左右。而现在八路军出动的这支机械化部队就有一千人左右的规模,这说明……”
  诺埃尔上尉“哦”了一声:“这说明八路军是用上了所有挎斗摩托组建起唯一一支机械化部队,而他们这次就将这支机械化部队用于进攻我军?”
  如果是这样的话,帝国军队只需要歼灭这支八路军的机械化部队,就可以不用担心其它问题了。
  八田中佐甚至觉得,这是八路军给他送上的一份大礼,让他没有了后顾之忧。
  但是,诺埃尔上尉却有些担心,他说:“八路军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八田中佐想了想,就指着地图回答道:“他们很可能是因为承受不了我们对运城腹地发起的‘闪电战’,因此……希望用同样的方法以攻代守,或者是偷袭我军的弹药库和军事物资,以减轻运城防线的压力!”
  接着八田中佐就狞笑了一声:“那就让他们来吧!”


第1019章 夜战
  王学新之所以选择在凌晨发起进攻,并不是因为这时间适合机械化部队作战。
  事实恰恰相反,这时间不适合机械化部队作战。
  原因是此时的机械化部队在夜间行军很困难,甚至坦克还没有夜战能力……这时代还没有夜视仪。
  挎子还好。
  因为挎子这东西视线很广,前头加一个蒙了黑布的车灯就能看清路也能走,坦克就能是开了舱盖后由车长口头指挥了。
  比如:直行,前方准备右拐……右拐……
  这会严重影响坦克的行军速度甚至拖慢整支部队的行军速度。
  但对于机械化部队而言坦克又是不可或缺的。
  因为机械化部队难免在路上会碰到几支敌军挡在前进的路上。
  机械化部队由于讲究速度,因此就要求部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突破敌人的阵地……如果没有坦克,如果没有比敌人更强的火力和防御力,机械化部队拿什么“迅速突破”?
  王学新之所以选择在夜间开战,主要是不让敌人航空兵发挥作用。
  这不是说王学新怕鬼子的航空兵。
  相反,此时的王学新对航空兵方面还胸有成竹,因为新型X1已经空射成功而且效果还相当不错……由于鹰酱生产的导线质量比鬼子的导线好得多,因此新型X1不仅射程更远射速更快,反应还比之前更灵敏。
  这就让王学新有些奇怪了:
  鹰酱的导线更细,而且线如发丝,鬼子的导线虽然也细,但至少是鹰酱导线的几倍粗。
  根据物理所学,更粗的导线导电性应该更好也就是更灵敏才对,怎么鬼子的导线反而会迟钝甚至有迟滞感呢?
  后来经过和志民的测量,才发现原来鬼子的铜线其实是掺杂了其它成分的。
  这并不奇怪,因为鬼子要将所有的铜都用于制弹药,因此在工业生产上就偷工减料了。
  甚至很可能不是什么“偷工减料”,而是国家性质的“生产标准”。
  这一来就使航空队对新型X1的信心大增,飞行员一个个都磨拳擦掌的,说是上回被鬼子打得实在窝火,憋了一肚子气,现在总算可以报一箭之仇了。
  飞行员们这说法还真是实情,因为上回航空队在王学新的命令没出战。
  结果飞行员们只要一走出机场,就会有人跟在屁股后头问:
  “我说,咱们的飞机怎么都不飞啦?”
  “是不是怕了鬼子了?”
  “不是都有啥新武器吗,还不敢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1页  当前第56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63/102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亮剑之军工系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