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亮剑之军工系统_分节阅读_第550节
小说作者:远征士兵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11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29:54

第992章 开价
  这条件不由让莱蒙诺科夫倒吸了一口凉气。
  虽说能打两百公里的‘高火’的确是独一无二也是毛熊迫切需要的,但王学新开的这价是不是过份点了?
  要知道“拉5”已经是此时毛熊的最高水平和技术,他居然还预定了未来的改进型号!这其中还包括各种技术人才,这得耗费多少资金以及人才和技术方面的流失?而且是在这紧急的情况下,在毛熊全国都在加紧生产战机并将其投入战争的情况下。
  这让莱蒙诺科夫一度瞪大了眼睛带着不可思议的眼神望着王学新,眼里甚至还带着些许愤怒。
  王学新则无所谓的一摊手,说:“放轻松,莱蒙诺科夫同志,我们这只是做生意,你们可以不同意,我们也可以不卖,我们甚至可以卖给别人,不要因为这个伤了和气,你说呢?”
  莱蒙诺科夫在听到“我们可以卖给别人”这话时,就硬生生的把骂人的话咽了回去。
  莱蒙诺科夫知道鹰酱是什么德性,那是个财大气粗的家伙而且对先进的科技十分着迷也愿意投入大量的资金。
  所以,王学新这话说的没错,他们的确可以卖给鹰酱,而且能从鹰酱那获得更多的利益。
  “当然!”莱蒙诺科夫努力平复了自己的心情,点头道:“我把这个问题向上级报告,听听他们的意见!”
  “是的,就应该这样!”王学新说。
  他其实不担心毛熊不答应,因为有个鹰酱站在背后给毛熊造成一种无形的压力。
  “对了!”刚转身的莱蒙诺科夫回身道:“一百枚的量对我们来说也许远远不够,往后的交易价格……”
  王学新想了想,就回答道:“这样吧,十枚X1换一部雷达,十枚‘高火’换一部战机!你看怎么样?”
  莱蒙诺科夫点了点头,在本子上把王学新的话记上,然后就去发报了。
  在莱蒙诺科夫忙着的向总顾问报告的时候,王学新也把这笔交易的内容向总部报告。
  首长一拿到电报不由拍案叫绝:“好!这个小东北,做生意也是一把好手嘛!用两样装备就换到雷达和战机生产线,不容易喔!”
  参谋长有些不解:“首长,这是不是有些……您看,战机方面我们有鹰酱方向的援助,而且说好了是打掉一架补充一架,同时我们的飞行员全都是飞‘霍克81’的,现在又从毛熊那引进生产线,是不是……时间太久了点?自己生产,到时还要培训飞行员熟悉另一种机型的驾驶,是不是解不了眼前的燃眉之急?”
  “诶!”首长反驳道:“咱们眼光要放远一点嘛,航空队一直依赖鹰酱终究不是办法,咱们还是要自力更生喔,否则总有一天会被鹰酱卡脖子!从毛熊那引进生产线就不一样了,这不仅有了咱们自己的产能,还能培养起一大批的技工、维修人员甚至是研究人才,这些不是短时间花钱就能买到的,必须提前做打算!”
  参谋长默默的点了点头,暗道还是首长想得远。
  首长接着说道:“更何况,这叫‘拉5’的还是毛熊的机型。毛熊的装备你还不知道吗?出了名的生产简单、造价便宜适合批量生产,制作是粗糙了点,但性能不比敌人差多少,甚至有过之无不及。这很适合咱们的情况嘛!如果我们能把培养飞行员与生产飞机同时进行,是不是就可以缩短培养时间?再加上‘拉5’这种飞机,如果真有毛熊说的,有650公里的时速,那在空战中就算面对‘零战’也基本立于不败之地了嘛!咱们的飞行员甚至可以边实战边培养!”
  参谋再次点头表示同意。
  这段时间,首长和参谋长为了不被“后浪拍在沙滩上”,已经开始研究空战理论……在此之前,八路军指挥员根本就不需要掌握什么空战,因为根本就没有空军。
  甚至不只是这个不需要,那什么步坦协同、空地协同等等,全都与八路军无关,连坦克都没有,要什么步坦协同?
  但现在就不一样了,有了坦克又有了飞机,要是还不懂这些战术,指挥员很快就落后也就指挥不了部队了。
  学习过空战知道后,首长和参谋长就都知道战机“速度”的重要性。
  速度够快,就意味着在空战中拥有主动权。
  比如“霍克81”对“零战”有速度优势,在实战中往往就能自由的脱离战场。
  只不过“霍克81”这种速度优势不明显,它的时速仅仅比“零战”多了14公里。
  14公里看起来很多,但那是时速,如果按分钟来计算,一分钟的时间仅仅只能拉开233米,而一分钟的时间对空战而言能发生的事有太多太多了。
  因此,实战中“霍克81”通常需要依靠始终保持最高速度,一旦不妙就利用俯冲加速的方式脱离战场。
  可是现在,如果能拥有“拉5”这样的飞机,时速650公里,那就不一样了,一小时能比“零战”快117公里,一分钟就能拉开将近2公里的距离……
  八路军要是驾驶这种战机作战,就意味着想来就来、想走就走,鬼子的“零战”只能看着“拉5”的背影望机兴叹。
  在这情况下,还需要八路军拥有娴熟的驾驶技术吗?
  装备上的优势弥补了素质上的不足,使八路军可以放心的、基本没有压力的与鬼子作战。
  (注:空战与步战不同,空战中如果战机存在代差,是几乎无法用战机数量、飞行员素质弥补的,只有在战机不存在代差的情况下,比拼的才是数量和飞行员)
  至于雷达,那就更不用说了。
  首长说:“那就是航空队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当然要有,没有这玩意就跟瞎子摸象没区别嘛!”
  因此,王学新这边是完全没问题,首长大笔一挥,就回道:“同意!一切由王学新权宜行事!如有必要,可以多给些‘高火’和X1!”
  很明显,首长觉得这杀得有点狠……用一百枚“高火”换人家最先进的战机生产线?


第993章 只选合适的
  有一点,王学新的想法与首长是一样的。
  那就是首长认为毛熊的这款“拉5”战机应该是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易于生产的一款战机。
  区别只在于,首长之所以会这么认为是他从毛熊的其它装备的情况得出的猜测。
  而王学新会这么认为,则是他知道“拉5”这款战机易生产。
  原因是以此时毛熊的条件,也急需一种易生产、造价低、结构简单的飞机……不这样不行啊,战机都差不多被汉斯打光了,这情况还能生产那种结构复杂造价高的飞机吗?
  这不是说毛熊资金和材料不足,虽然这些方面毛熊的确不足,都到了需要鹰酱援助的地步。
  但重点却不是这个。
  重点是毛熊也缺飞行员……有经验的飞行员一开始就死的死伤的伤,剩下的都是毛熊紧急从学校里调来还没毕业的飞行员,甚至还有些开农用机以及训练几周仓促上阵的。
  这样素质的飞行员,如果分配给他们的战机是造价高、结构复杂、难生产的战机,先不说以毛熊的产能能否生产得过来,这样的战机,这些飞行员能驾驶得了吗?它们的性能又有多少能用得上?
  因此,这其实是符合毛熊此时国情和战情的……毛熊虽然在战术和用人方面一直在犯错,但在装备上却大多都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比如“拉5”,它就是一架用桦木制作的战机,中后期甚至都改成了用松木制作。
  它的生产速度几乎可以用“海量”来形容:从紧急投入生产起到年底,短短的几个月就生产了一千多架。
  这是一千多架战机,而且性能还相当不错。
  毛熊的想法很简单,我战机的综合性能的确不如敌人,但它至少能与敌人一战吧?
  我的飞行员素质的确不如敌人,但咱有数量啊!
  在战机综合性能不存在明显代差的情况下,数量不就有意义了吗?
  如果我能飞上天的飞机数量大于被击落的数量呢?
  那是不是就越打越多了?
  幸存的飞行员是不是经验也越来越多了?
  打着打着,是不是就从菜鸟飞行员打成了王牌飞行员了?
  相反,倒是堪称精锐的汉斯飞行员……那就是“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空战打多了难免会有失误的时候。
  毛熊菜鸟飞行员失误一百次一千次都没问题,人家那飞机在后头“海量”的生产。
  汉斯的王牌飞行员只要失误一次……那就玩完了。
  这么打的结果就是:
  毛熊的王牌飞行员越打越多,航空兵越打越顺越打越猛。
  汉斯的王牌飞行员越打越少,航空兵越打越难受越打越废……
  因此,毛熊同时期还有一款性能更好的雅克3型战机……事实上,这款战机比“拉5”更优秀也更早定型(1941年4月定型)。
  但因为“雅克3”型战机是全金属结构,所以生产进度和研发进度是一拖再拖,直到43年才试飞44年7月才参战。
  王学新看中的就是“拉5”这个易生产的好处……全机身都是木制结构。
  八路军能缺木头吗?
  占着吕梁山和中条山呢!
  这要是真从鹰酱那交易了“霍克81”的生产线……这机身的制作怎么办?零件怎么办?焊接怎么办?
  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非得一定的工业基础才行,否则引进生产线根本没用,除非把一整套的工业体系全搬过来。
  “拉5”就不一样了,它要考虑的就是有没有合格的木工,有没有合格的木材、胶水等等。
  如果说有什么问题的话,那就是“拉5”使用的发动机以及携带的武器装备和弹药。
  但这些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首先武器可以从毛熊那买。
  其次是可以使用八路军自己的机枪进行改装。
  再次,还可以用X1进行空战不是?
  大不了再改进X1呗!
  至于发动机……这玩意没办法,航空发动机不是说研发就能研发的,非得几十年的技术积累和工业基础的支持不可。
  不过王学新已经想好了。
  可以学近代华夏的做法嘛,储备大量的战机发动机,有事没事就买发动机存着,一旦需要的时候就不容易被别人卡脖子。
  另外,往后说不准还可以从鹰酱那购买发动机升级“拉5”……生意要两头做,这样才不会对一方形成依赖。
  莱蒙诺科夫那边的讨论也没什么问题。
  不过,其实不是没什么问题,而是总顾问把问题看简单了。
  总顾问在接到莱蒙诺科夫的电报的时候,第一想法与莱蒙诺科夫一样:“八路军的胃口不小,看来他们是要解决航空工业的问题了!”
  是时总顾问还是有些为难的。
  此时帮助八路军建立航空工业并不是不可以,这也符合毛熊的利益。
  问题是……顽军如果知道这情况会怎么样?
  不过想了想,总顾问就释然了。
  顽军知道又能怎么样?
  毛熊费尽心思在顽军这组建起来部队,没想到在对外公路那被鬼子打得溃不成军。
  这就不是装备方面的问题了,因为对外公路的毛械部队的装备比鬼子还要好。
  如果要细说是哪方面的问题,总顾问认为这就是顽军当权者的无能以及胡乱指挥的原因。
  这些是无法改变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1页  当前第55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50/102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亮剑之军工系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