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亮剑之军工系统_分节阅读_第531节
小说作者:远征士兵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11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29:54
  其实扫雷坦克在一战时期就有了,二战中后期就更是有了长足的发展,甚至还有爆破扫雷器,也就是一边前进一边往前发射火箭弹引爆地雷的扫雷坦克。
  这些扫雷坦克在国际战场上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只不过在华夏战场尤其是与八路军的战斗中没有多大的需求……八路军大多时期都是在山区里与鬼子打游击,在山区布的雷通常是无法用扫雷坦克清除的,于是就用不上。
  但现在就不一样了。
  现在八路军走出山区占领了运城,还控制了运城往西的公路,扫雷坦克自然能派上用场。
  孔捷补充了一句:“那么,如果我们在公路两侧的高地上布置兵力阻击呢?”
  王学新回答:“这时鬼子通常不会与我军恋战,他们只需要用轰炸机和炮兵对我军阵地实施火力压制,然后机械化部队迅速通过,只留下少量步兵与我军作战。甚至,他们都可以用工兵修一条路绕过也不是不可能!”
  闻言众人不由沉默了,如果可以用工兵修路绕过……那就不知道在哪拦才能拦得住了。


第957章 灵活
  鬼子其实一直都想学习汉斯的“闪电战”,但一直都没学到“闪电战”的精髓。
  “闪电战”并不是说这支部队战斗力有多强装备有多好。
  事实上,汉斯发起“闪电战”时用的常常是“一号”、“二号”这些极为落后的坦克。
  就算在进攻毛熊时,其为数不多的“三号”坦克也根本就不是毛熊T34坦克的对手。
  然而,就是这些看起来落后的装备却能将几十万敌人分割、包围、俘虏。
  究其原因,其成功的要点其实就是王学新之前一直强调的“攻大于守”的战术思想。
  “闪电战”就是将“攻大于守”发挥到极致。
  寻常的“攻大于守”仅限于战前准备或者可以集中优势兵力突破一点。
  但汉斯发动“闪电战”的“攻大于守”,却往往是让敌人的兵力无法发挥作用。
  就像王学新说的,如果八路军派出兵力驻守某段公路两侧的高地准备拦截敌人。
  但如果敌人提前得到情报知道某某高地有八路军埋伏,他们利用自己的工兵及机械化部队的速度绕开这些高地呢?
  八路军因为不是机械化部队没有速度,于是怎么也赶不上绕路的敌人。
  赶不上的另一个意思,就是这些兵力无法投入战场,于是也就无法发挥作用。
  最后王学新总结道:“我对‘闪电战’的理解,其实就是两个字‘灵活’。所谓的‘灵活’,指的就是不拘泥于某个作战计划,他们有可能有很多套作战计划,也有可能根本就没有作战计划,或者有作战计划,但一旦打起来就完全没有按作战计划实施……”
  李云龙接了句:“那还不得乱了套了吗?哪有这样打仗的?”
  也难怪李云龙会这么说,这种战术对八路军而言是无法想像的。
  王学新解释道:“对我们来说这么打肯定不行,因为我们通讯装备又少又差,一旦某支部队没有按计划作战,很可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很容易就会打成一场毫无章法的乱战!”
  首长皱着眉头微微点头:“汉斯的通讯装备和通讯水平远在我军之上,因此他们能打得了这样的仗!”
  “是的!”王学新接着说道:“他们的作战,往往是不拘一格,上级对各部队也没有确切的命令,比如攻下某某城、沿着什么路线推进,他们通常是给各部队一个方向一个目标,只要能达到这个目标,不管他们用什么方法什么战术,只要能做到就行!这给了各个作战部队相当大的自由度和发挥空间!”
  顿了下,王学新又接着说道:“也正因为有这个自由度,因此他们的战术往往会出人意表,防守方用数倍甚至数十倍的兵力去拦截,却最终还是无功而返让敌人从薄弱之处迅速穿插。”
  “原因很明显嘛!”首长分析道:“拦截部队是按计划行事,军队的布署、位置都可以预判或是情报侦察,而且可以估计的是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都不会改变。而汉斯的部队,则是没有计划,他们掌握了充分的情报知道敌人什么时候到、此时在哪等等信息,于是可以从容布置见机行事!这么打,就算兵力不足,也是游刃有余喔!”
  王学新在心里暗赞了一声,还是首长看得透彻。
  抛开各兵种协同问题不说,“闪电战”在战术上的优点的确就像首长说的那样。
  尤其战争初期毛熊的军队一切按规章甚至连进攻时间都有可能不变,就更别提死板的进攻战术了,如此不知变通的部队又怎么会是以“灵活”见长的汉斯军队的对手?
  甚至可以说,汉斯的“闪电战”就是毛熊军队的克星。
  其实首长心里也被王学新这番话震撼到了。
  在此之前,首长对“闪电战”也有研究,而且自以为对“闪电战”的研究颇为透彻。
  然而,今天听了王学新的分析,才发觉自己对“闪电战”的理解只是浮于表面,比如各兵种协同、情报收集、行军速度等等。
  真正的核心,应该是灵活的指挥。
  而这与汉斯各部队高素质的指挥官以及部队的主观能动性是分不开的。
  李云龙听到这就不说话了,因为他已经明白,汉斯这“闪电战”果然不是他想像的那么简单。
  其实李云龙原本就知道“闪电战”没那么简单,否则怎么也不能把毛熊的部队几十万几十万的俘虏啊!
  是毛熊的部队不会打仗吗?
  从安德罗维奇那几个坦克兵来看并非如此,至少装备比八路军好经验比八路军丰富。
  但他们还是在“闪电战”的冲击下全线溃败,这就足以说明“闪电战”的厉害。
  李云龙之所以不承认,是因为他一向都是不服输的个性。
  装备可以比不过人家、经验可以没人家丰富、兵力可以没人家多,但气势可不能输!
  想了想,李云龙就说道:“我说小东北,这汉斯的‘闪电战’都让你给吹上天了。要我说,就算汉斯的‘闪电战’真有这么厉害,但那是汉斯,他给出一个顾问来,就能把鬼子的部队也打出‘闪电战’的功夫?”
  李云龙这话是说到点子上了。
  闪电战需要情报、通讯、装备等等各方面的配合,这其中尤其是各兵种的协同。
  但鬼子在这些方面都比汉斯逊色,有些甚至差了不是一个等级。
  比如航空队的通讯就是如此……鬼子“零战”装备有新型电台还算好的,老式机型包括侦察机在内,其电台要么充斥着杂音要么没有信号等诸多问题。
  以至于鬼子侦察机与地面部队通讯还保持着“消息瓶”这种原始的方式,也就是侦察机侦察到情报,要通知地面部队,就把情报写在纸条上装在瓶子里,低空低速掠过地面部队上空时将“消息瓶”抛给地面部队……
  这种程度的通讯和协同,尤其没有伞兵,又怎么挑起“闪电战”的大任?
  王学新只回了一句话:“团长,我们可不能把胜利,寄托在敌人不行的基础上,咱们得假设敌人能做到!”


第958章 难处
  其实不只是王学新和首长等人在为“闪电战”发愁,河野真太也同样为它发愁。
  河野真太发愁的,是冈村宁次让他这个军事顾问做为参谋组织这次针对八路军“高火”和X1的“闪电战”。
  在实施之前,河野真太还以为这事并不困难。
  因为他知道怎么打“闪电战”,冈村宁次手里又有军队,这样顶多就是组织几次演习,打一次“闪电战”又能有多难?
  然而,在真的接触到帝国的军队之后,他才发觉事实并非如此。
  首先是硬件方面的。
  帝国军队没有伞兵可用不说,通讯设备还远低于“闪电战”的要求,更严重的还是机械化部队的运输工具……
  汉斯用来运兵的主力是半履带装甲车,而鬼子却是汽车。
  两者的差别在哪就不用多说了。
  汽车几乎没有防护装甲,跑在公路上如果遭到敌人的伏击,那汽车里的人就是扎着堆被枪毙,如果不是八路军火力较弱,鬼子的这种运输方式几乎就可以说是送人头。
  半履带装甲车就不一样了。
  它的装甲防护可以挡子弹、挡弹片,为车上的士兵提供一定的掩护。
  更重要的还是半履带装甲车因为其“半履带”,因此越野能力比汽车要强得多,可以说坦克能走的地方半履带车基本也能上。
  后者相当重要。
  因为如果有些地区,坦克能走而汽车不能走,步兵就不得不下车步行跟进,坦克的速度也不得不慢下来等待步兵,于是行军速度就是步兵的步行速度。
  但如果步兵用的半履带装甲车,坦克能的地方半履带装甲车也能走,甚至比坦克速度还要快,那么行军速度就是以坦克的速度计算。
  步兵速度与坦克速度,那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更不用说半履带装甲车还有火力、防护、运输能力等这些步兵完全无法比拟的优势了。
  河野真太对冈村宁次说:“只有速度快才有可能打‘闪电战’,如果我军使用汽车这种严重依赖公路的交通工具运输,就很容易被敌人封锁在公路上陷入苦战,自然无法实施‘闪电战’!”
  这让冈村宁次有些尴尬。
  因为一直以来,帝国发展的装甲车其实都是在错误的方向上。
  其它国家的装甲车,如果是乘员少火力弱的那种,基本就是用于治安部队针对游击队的低强度作战,很少编入正规部队用于战场。
  因为这种装甲车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太弱了,装甲会被重机枪击穿、火力又只有机枪,简直就是鸡肋的存在。
  如果是乘员较多用于运兵的,则可以搭乘步兵与坦克协同。
  帝国却将原本用于治安作战的装甲车直接投入战场……而且似乎还很有用。
  这主要是因为帝国的战场在华夏,面对的是火力不足的华夏部队,于是就连装甲车也能横着走。
  比如帝国的90式装甲车和91式装甲车,就曾经出现在淞沪战役的正面战场上。
  然而有句话叫“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正因为帝国的对手太弱了,帝国现有的这些落后装备及落后的战术都能满足需求,于是帝国军工才不思进取没能与时俱进研发出跟上时代的装备。
  比如90式装甲车,成员只能有3人。
  再比如91式装甲车,成员4人。
  用它们作为装甲运兵车显然是不合适的。
  (注:鬼子的一式半履带装甲运兵车直到43年才服役,可搭乘15人)
  想了想,冈村宁次就说道:“那么,河野君!如果是强调速度和越野能力的话,我认为可以用挎斗摩托(边三轮)代替!”
  河野真太皱了皱眉头,然后无奈的点头道:“也只能如此了!”
  边三轮只能说勉强达标。
  因为它相比装履带装甲车而言,有运输能力不强、防护力不足、火力不足等缺点。
  但在没有其它交通工具可用的情况下,边三轮的越野能力还是能跟得上坦克的。
  在坦克的选择上,河野真太则出乎冈村宁次的意料之外,他没有选择帝国最先型的“一式”坦克,也没有选择号称帝国坦克主力的97式,而是选择体积小、火力弱的95式坦克。
  对此,冈村宁次提醒道:“河野君,你可能不了解,敌人装备有来自毛熊的T34战车,95式轻战车在它们面前是一点胜算都没有。另外,敌人还装备有大量的‘肩扛式喷进弹’,他们称之为‘火箭弹’,这种装备至少可以击穿50MM的装甲,而95式轻战的正面装甲只有12MM!”
  “我知道,大将阁下!”河野真太将手中的资料翻了开来展示在冈村宁次面前:“所有数据和情报都在这记录着,我都看过了。”
  “那么,你依旧选择95轻战?”冈村宁次有些看不懂河野真太这操作了。
  “当然!”河野真太想也不想就回答道:“虽然95轻战有诸多缺点,但它却是‘维修保养之神’不是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1页  当前第53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31/102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亮剑之军工系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