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冈村宁次这一招的确让王学新陷入为难。
解决X1这个缺陷其实并不困难。
冈村宁次想的没错,如果鬼子战机可以用战术应对八路军,八路军自然也可以见招拆招用战术回应。
回应的方式很简单,鬼子的战机不是利用优秀的爬高性能避让吗?
一枚X1追不上鬼子战机,两枚如何?
八路军的双机编队只需要改变一下队形,由原来的左右队形变成上下队形。
也就是一上一下。
然后两机在追逐鬼子战机时通过无线电进行协同,上下两机同时发射X1……鬼子战机一爬升,躲过一枚却会被另一枚迎头撞上。
原本,王学新认为八路军航空队这么一示弱,鬼子就会派出“零战”大举来犯,这样八路军就可以用这战术把鬼子航空队再剥一层皮,这样鬼子新增的一百架“零战”就差不多玩完了吧!
然而,冈村宁次却不是全面进攻,而是用小部队持续伏击八路军的巡逻队。
这方面是“零战”的长处。
因为“零战”有超长的航程,如果挂载副油箱的话,其航程能达到三千多公里,也就是滞空时间接近六小时。
也就是说,“零战”起飞一次就能在天空的云层中埋伏六小时之久,一旦发现有“霍克81”出现就马上像狼群一样聚集在一块群起而攻之。
这战术或许是来自汉斯使用潜艇的狼群战术,只不过一个用在海里一个用在空中。
于是摆在王学新面前的就是一个艰难的选择:
要么继续示弱,但这样势必会将巡逻队陷于危险之中,而且最终鬼子还不一定会上当。
要么选择不示弱,但新战术一旦启动,鬼子马上就知道X1依旧有效,于是又会再次退回一百公里防线。
武国智认为八路军只能选择后者。
他劝着王学新:“营长,继续这样下去太危险了,咱们没有多少飞行员……”
王学新明白这道理,八路军航空队熟练的飞行员只有二十几人,其它的还在成长学习中。
如果在这时被鬼子已“积小胜为大胜”的战术一个个敲掉,用不了多久八路军航空队就名存实亡了。
然而,王学新又不甘心就这样放弃这次能够打疼鬼子的机会。
想了想,王学新就问了声:“你是说,一旦发现我军巡逻队,鬼子就会聚集数倍的战机围攻我军?”
“是的!”武国智回答:“他们往往分成上中下三层围攻我军战机,以确保我军战机无法俯冲逃脱!”
这是吸取了之前俞平一仗的教训。
因为“霍克81”的速度优势,战时完全可以利用俯冲提速然后脱离战场。
但如果鬼子战机在数量上拥有绝对的优势,就可以在下方等着“霍克81”俯冲。
八路军航空队已经有两架战机被鬼子这战术击坠了。
王学新说:“如果大鱼吊不到,咱们就来吊几头小鱼!有总比没有好!”
于是武国智就明白王学新的意图了。
这计划实施起来并不困难,依旧是一支四机编队进行例行巡逻,当鬼子“零战”完全集结对巡逻队展开偷袭时……猛然发现敌人的X1居然依旧能起作用。
除此之外,躲在云层中的战机不只是鬼子的“零战”,还有八路军的“霍克81”。
然后又是一场激烈的空战,毫无准备的鬼子“零战”偷鸡不成反蚀把米,被击坠了8架后仓皇逃走。
8架“零战”,这对于八路军之前的战果而言只是毛毛雨,但冈村宁次却大为肉痛……此时的帝国航空队只有五十余架“零战”,要是以这速度损失下去,只怕没多久就要消耗光又要向东京方面要了。
冈村宁次这段时间看起来显得苍老了许多,他有些无力的叹道:“不管我们做出什么反应,敌人为什么总是能抢在前头解决问题并制定出更完美的反制措施!这场仗,还有必要再打下去吗?”
筱冢义男看着冈村宁次这样子十分意外。
在他的印像里,冈村宁次一真有着“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冷静,这也是筱冢义男敬服冈村宁次的原因之一。
但是现在,他突然有些不认识眼前这个冈村宁次了。
眼前这个冈村宁次哪里还有一点大将的样子,他就像是无助、孤独的老人。
“大将阁下……”筱冢义田刚想说什么,却被冈村宁次阻止了。
“什么都别说了!”冈村宁次说:“筱冢君,我认为我已经不适合再在这个位置上,我会向东京方面请辞!”
“大将阁下……”
就在这时,一名通讯兵拿着一封电报上前报告道:“大将阁下,东京方面的消息,汉斯派来一名军事顾问,不日就会赶到我部!”
冈村宁次一愣,接着原本形如死灰的眼里再次燃烧起了火焰。
第943章 钱袋子
敌我之间的空战再次陷入僵局,王学新这边才算清闲了些。
不过说是清闲其实也不清闲,他这个营长还有运城防线要管,军工的研发要管,望兴机场的发展要管,甚至就连飞行员的进一步训练也要管。
对此首长也是颇为无奈,他是这么对王学新说的:“能者多劳嘛!不是我想把这么多事堆在你身上,重点是咱们部队没人懂这些,不交给你还能交给谁?”
王学新想想觉得也对,比如“高火”和X1都是在自己的指挥下研发的,而且还是最高机密,绝大多数人连听都没听过,更别说根据这些东西训练飞行员了。
所以王学新要是不管,谁还能管得了?
就在王学新一边喝着地瓜粥一边签着文件的时候,警卫员进来报告道:“营长,有个叫吴为民的,说是你的老战友,想见见你!”
“吴为民?”王学新感觉这名字很熟,但一时又想不起来了。
过了好一会儿王学新才想起原来就是五金,一分厂厂长。
“让他进来!”王学新下令。
“是!”
然后五金就笑呵呵的进来了,手里提着一个棉布扎成的包袱,他一上来就热情的握着王学新的手说道:“王学新同志,好久不见哪!”
“吴叔,你不是在打理一分厂吗?”王学新有些奇怪的问:“今儿个怎么有空到这地头来了?”
其实王学新这么问另有深意。
此时王学新的指挥部已经从完县机场搬到了原常机场……这一是为了方便训练飞行员,原常机场距离望兴机场不远,二是方便“高火”和X1的改进。
那么,此时王学新的指挥部就不应该是五金这个一分厂厂长能知道的。
不想五金却回答:“诶,你是个大忙人,当然不知道我早就不在一分厂干了!”
“吴叔不在一分厂了?”这更让王学新感到奇怪,五金很适合做一分厂厂长,他要是不在那还能上哪?
五金笑着回道:“是啊,这还不多亏了你从鬼子那抢来了一大批机器,又是纺织机又是饼干压缩机的。因为我以前就在五金厂干过,对这些机器比较熟悉,所以首长就把我调去负责三家店的生产经营啦!其中还包括‘高火’的运输,这不,这趟来就是亲自送一批‘高火’来的,听苏教授说还需要新制一批零件……”
听着这话王学新就明白了。
首长会这么安排也不奇怪,一分厂已经存在了好多年,早就有熟练的技工,随便提一个上来就能打理。
但纺织机、饼干压缩机之类的,却是别人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只能让五金负责。
由此也可知八路军部队里太缺人才了,以至于许多人不得不身兼数职,王学新也是其中之一。
五金随后把包裹放在桌上,一边从里头掏出几个罐头和压缩饼干递到王学新面前,说:“来,尝尝,咱们自己生产的!”
这倒是让王学新来了兴趣,说:“自己生产的?这倒是要试试!”
说着朝周围的指战员们一招手:“同志们,来尝尝咱们自己生产的罐头和饼干!”
指战员呼啦一声就围了上来不顾形像的哄抢着。
王学新分别试了下罐头和压缩饼干。
罐头是用铁皮密封的,长方形……王学新认为这是为了方便携带。
用军剌撬开,里头装的就是腌菜头,吃起来咸咸的有些像榨菜,就着地瓜粥一起还挺下饭。
压缩饼干咬着就有点像压成一块的炒面。
五金解释道:“咱们没原料也没配方,没法造得跟鬼子的一样,就只能按自己的口味来了!”
王学新一边大口嚼着一边点头含糊不清的称赞:“嗯,味道挺好的!不错!”
王学新这说的是实话,八路军能有这些东西已经可以算是奢侈的享受了,包括王学新自个在内也是这么觉得,因为他到这时空天天地瓜粥嘴里已经淡出鸟味来,有点吃的就两眼冒光恨不得一口吞下。
见王学新及其它人吃得津津有味的,五金就高兴的说道:“营长,虽说咱这整的没有鬼子的味道好,但粮食是真能省下不少。往常这菜头就是烂在地里……一会儿吃不完,拿回家也是烂。现在好了,全都送到厂里头整成了罐头。还有这压缩饼干也是,往后存起来不方便,现在全都压成这一小块一块的,又不占地又不容易坏,同志们要是去打仗啊,带上一块就能吃上三天!好东西啊!”
王学新连连点头,这也是当初他千辛万苦费尽心机的从鬼子那抢来这些机器的原因,这些机器生产出的东西不只可以节省粮食还能增强部队的战斗力和野外生存能力。
只不过……就是这压缩饼干有些干。
王学新艰难的咽下一口,问:“吴叔,纺织厂整得怎么样了?”
五金回答:“纺织机足足有八十七台,我给整成了两个厂,一天到晚不停的织,就是有些费人力!”
“怎么说?”王学新听着有些奇怪,纺织机还费人力?
五金“哦”了一声解释道:“咱们织出的布主要是卖到顽军那的,因此咱们就要雇工人运输。这原本没什么问题,问题就在于顽军不许咱们的布运进他们的控制范围内,一旦被抓到布被没收还是小事,人还会让顽军给毙喽!”
说着五金就摇了摇头,叹道:“所以这就变成玩命的活儿,佣金就得多,不多些没人愿意干呐!然后这来回一算,咱们把布卖到顽军那其实赚不到几个钱!没赔本就不错了!”
王学新“哦”了一声,这倒是他没想到的。
不过也不奇怪,顽军以前就对八路军实施封锁,现在又哪里愿意放松。
再说了,顽军控制区内,大部份生意都掌握在资本家手里,有些甚至还在重庆当局手里,他们当然不愿意看到八路军廉价的布匹流进其控制区冲击其价格。
因此,这有违合作抗战的宗旨不说,其实还是一种公权私用的行为……把部队当作他们家的用来保护自己的钱袋子。
第944章 走私
然后五金就如数家珍似的跟王学新算起了帐:
“顽军控制区一米布的价格大概可以卖两元,比咱们这的布价贵了一倍,原本是大有赚头的!问题是仅仅运过边境的价就得一元,再除去成本和一路打点的费用以及在顽军控制区售卖的费用,就是赔钱赚吆喝!”
警卫员给五金倒了一杯水,五金或许是真的渴了,端起咕噜噜的猛喝了几口,用袖口擦了擦嘴,接着说道:“苏厂长都说了,咱们要是这样做生意,还不如把这些布留给咱们难民多做几身衣裳,也不至于送给顽军让他们用!凭啥啊?”
王学新一时也没了主意。
这的确是个比较棘手的问题,主要是顽军对根据地的封锁,这可是要出人命的,所以一米一元的运费还真不算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