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亮剑之军工系统_分节阅读_第420节
小说作者:远征士兵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11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29:54
  顽军方向的那个漏洞太大了,随时都有可能被鬼子偷袭,王学新这次组织用火箭弹偷袭鬼子机场,其实就是为了避免被鬼子偷袭……
  确切的说,是为了争取一点时间,将鬼子的轰炸机炸毁,使鬼子一段时间内缺轰炸机无法实施有效的轰炸。
  但这个漏洞依旧存在,一旦鬼子补充上轰炸机,就随时都可以轰炸完县机场。
  李云龙分析道:“虽然我们对空战外行,但打仗这东西都差不多。比如鬼子上次可以这么玩,下次还能这么干。以前是咱们飞机少还好办,要是往后……飞机越来越多了甚至到了一百架,到时鬼子再来这么一下,那麻烦可就大了!”
  事情的确像李云龙说的那样,10架飞机和100架飞机,毫无防备的被鬼子轰炸,其结果显然是不一样的。
  所以,要尽快的补上这个漏洞。
  但是……
  王学新皱着眉头说:“咱们该怎么补上这个缺口?总部方面有办法吗?”
  赵刚为难的说:“总部的想法是,实在不行,只能牺牲情报人员保护机场的安全。”
  王学新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情报人员在任何时候发现空中有战机,都要第一时间把消息传给八路军。
  那么,这情报人员离暴露也不远了。
  也就是说,要用生命为代价预警。


第744章 总顾问
  王学新和李云龙讨论了许多方案,包括在民间设置预警情报人员和电台这样的方案,但是最终都一一被否定了。
  在百姓中设置情报人员不是不可以,毕竟百姓人多,平时跟百姓一样该干啥就干啥,只在发现敌机时用最快的速度把消息传给八路军就可以,暴露的可能性小同时也是可行的。
  问题在于这样一来就意味着原有的打入敌人内部的情报人员全都不能用,需要另外设置一批情报人员,而且人数还不能少……此时自郑州、西安一线以南几乎都是顽军控制的区域,仅仅只是这条线就有五百多公里。
  五百公里听起来似乎不多,但要保证能看到飞过的敌人轰炸机,每十公里设一个点配一部电台要不要?
  这就要五十部电台。
  何况这只是两军交界处的一条线,在这条线看到鬼子飞机就只有几分钟的预警,想要有二十分钟的预警就还得往外推,越往外推距离就大,需要的情报人员和电台就越多。
  这么多情报人员和电台……先不说八路军配不配得起。
  其实真要配的话,咬着牙也能配得起,毕竟这关系到八路军航空队,是头等大事。
  重点这是在顽军地界,电台传输的信号还能被追踪,顽军要是发现八路军在其内部设置预警点掌握这规律,只要在鬼子飞机出现时追踪信号……那就是一抓一大批。
  相比起来,八路军对鬼子的预警反而容易得多。
  原因是鬼子对山区基本没有控制权,八路军在吕梁山一线设置的预警点安全可靠,甚至打入伪军内部的情报人员也更灵活更轻松……伪军不像顽军那么专业,顽军是常年与八路军作战在这方面已经有了很成熟的一套反情报系统,伪军不是流氓就是土匪,正规些的也只是战败的降兵,在反情报方面没有多少手段和经验。
  除此之外,伪军中甚至还有许多人明里暗里帮助情报人员或是对情报人员的异常动作视而不见……毕竟都是华夏人,大家心里都明白帮助鬼子对自己不会有什么好事,所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装作没看见是最好的选择,两头都不得罪才能活久一些。
  这就造成一个结果:在合作抗战时期,对付自己人比对付敌人还困难,这只能说是一种讽刺。
  几个人讨论了一个多小时还是没有结果,最终达成的共识,就是只能建议总部从几方面同时着手,在保障情报人员生命安全的基础上,尽一切努力做好预警工作。
  但话是这么说,王学新却对这个共识并不满意。
  因为他知道机场预警可不是开玩笑的,只是“尽一切努力”远远不够,飞机是一方面,这只是钱的问题还可以解决,大不了就再给鹰酱一些技术换装备。
  更重要的是飞行员……八路军这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又是招兵买马又是“坑蒙拐骗”的,好不容易才凑足了这一百多名飞行员,这要是让鬼子一次轰炸给端了,再想找一批飞行员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然而,还能有什么办法呢?
  把机场搬到其它位置?
  最后不要这么做,耗费的人力物力还是小事,重点在于八路军设置这个机场甚至组建航空队的目的就是为了协助运城防御。
  八路军不是没有安全的机场,而是如果设置在大后方距离运城太远,就失去了意义……运城一丢没了铜矿、铁矿,八路军用不了多久就会再次回到人均十发子弹的时代,那时有飞机也没啥用了。
  向鹰酱买雷达?
  先不说能不能搞得到,就算从驼峰航线运过来了,探测的也是顽军方向,顽军也有飞机……到时雷达探测到的是鬼子的还是顽军的飞机?
  所以这似乎也不是一个很好的选项。
  就在王学新为这个问题皱眉不展的时候,警卫员进来报告:“营长,莱蒙洛科夫少校要求见您!”
  “莱蒙洛科夫?”王学新差点都忘了是谁了,不过一听到什么什么科夫马上就意识到肯定是毛子,再一回忆就想起来了,是毛熊总顾问那边的人,毛熊第一次接触买火箭筒时派的就是他。
  此时的莱蒙洛科夫正被拦在机场外……机场重地,不是谁想进就进的。
  王学新想,莱蒙洛科夫此来很可能跟八路军成功的轰炸了临汾机场这事有关。
  王学新想的没错,莱蒙洛科夫正是为了这事。
  事实上,是总顾问因为这事专程派了莱蒙洛科夫来取经的。
  总顾问因为身在重庆,因此知道八路军临汾机场大捷一事比较迟,而且还只是知道了一个大概……
  这事对八路军来说不说秘密,但对其它人却依旧是秘密。
  战场上的事往往就是这样,有些东西就算用到了战场上,但能保密还是要保密,说不准就还能再次发挥作用呢?
  比如说八路军把火箭弹搬上飞机用于对地作战,虽然已经把鬼子的机场给炸得一塌糊涂,但是鬼子知道八路军是用什么东西炸的?
  如果不知道,鬼子又怎么做出针对性的反制或是准备?
  就像鬼子在诺门罕战争中对毛熊一样,飞机被毛熊火箭弹命中还以为是被炮弹命中,结果吓得不敢放手争夺制空权。
  这一回,八路军打完这一仗后,虽然把战果宣传出去鼓舞士气,但对整个战斗经过以及是用什么东西炸的却是绝口不提。
  鬼子方面,因为吃了败仗担心影响士气,因此也是绝口不提,甚至对内部只说是机场发生火灾引发连锁爆炸。
  顽军那边,也只是把两边得到的情报进行整合,然后就得出了鬼子机场因为被八路军轰炸而损失惨重这个结果。
  其它人或许不觉得有什么,因为他们大多是不知内情的外行,更多的只是以为八路军在夸大宣传……顽军就常这么干,所以他们都习以为常了。
  但总顾问听到这个情报后就意识到这非同寻常。
  八路军只有十架飞机,而且还是战斗机,它们怎么能给敌人造成这么大的损失?


第745章 战术转移
  总顾问了解八路军的战机,这不仅是因为顽军手里就有一批霍克81,更因为鹰酱增援毛熊的战机里就有霍克81。
  因此,总顾问知道这十架霍克81根本就带不了多少炸弹,而带了炸弹后就会减缓速度使其很难冲出鬼子96舰战的拦截……因此霍克81通常不挂炸弹,或者就是在空战前把挂架上的炸弹用最快的速度朝敌人阵地投放。
  带着这样的疑问,总顾问就动用了毛熊的情报系统希望了解更多关于这一仗的信息。
  这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了总顾问一跳……八路军居然是用战机发射火箭弹轰炸了鬼子机场。
  总顾问的第一反应就是:八路军也有RS82?
  不过想想又觉得不可能,总顾问负责毛熊对华夏的所有事务,如果毛熊增援给八路军RS82,他肯定会知道。
  那就是……
  然后总顾问就明白了:“他们把火箭炮弄到了飞机上?”
  迟疑了下,总顾问又惊叫起来:“太棒了,如果他们能这么干,那是不是意味着我们也可以这么干?我们的装备甚至比他们还要先进得多!”
  总顾问说的没错,毛熊在这方面的确比八路军先进。
  八路军的这种火箭弹,就是简单的把缩小版的火箭发射挂架整合到霍克81上,完全不考虑气动布局……没有那条件考虑。
  因此,道格少校等人要是驾驶这些挂了火箭发射架的战机与鬼子空战,非整出点毛病不可。
  但毛熊的RS82却并非如此,它从一开始就是为空战研发的,因此最大限度的与机翼形成一平面……它最终发展成火箭巢的样子,也是出于减少空气阻力的考虑。
  另外,RS82的口径和重量也更适合战机携带,而八路军107毫米口径就太了些。
  这么一比较,总顾问就发现不对了:
  八路军没有制空权,在战场上是属于装备落后的一方,战机也比敌人少得多,但他们却可以用火箭弹给敌人造成这么大的损失。
  而毛熊……
  同样没有制空权,同样是装备落后的一方(指战机普遍落后),数量也比敌人少得多,能做的却只有被动挨打,虽然有着更先进的RS82却一直没派上用场。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总顾问迫切的想知道这一点,因为在思考一个问题,八路军要是能这么干,那毛熊是不是也能这么干?
  因此总顾问没有怠慢,马上下令:“联系安德罗维奇,他最近都在做些什么?不是让他记录八路军的每一步吗?”
  安德罗维奇听到这个指责的时候一脸冤枉:“总顾问同志,我每天都是详细记录八路军的每一步,而且一直都把记录发送给你们,从未中断过!”
  交流了一会儿,总顾问才明白问题出在哪:王学新跑去完县机场组建航空队了,而安德罗维奇却呆在运城训练坦克部队。
  听到这里,总顾问不由破口大骂:“重点是王学新,你这个笨蛋!”
  不过这事也怪不得安德罗维奇,总顾问当初交待的就是记录坦克部队的训练情况……
  当时的总顾问,总以为八路军的装备和训练到了坦克部队就差不多了,谁又能想到突然间又跑出了个航空队。
  安德维奇作为一名坦克教官,总不可能强行参与八路军航空队的事务吧?
  因此,总顾问马上就命令莱蒙洛科夫到完县机场走一趟。
  临行前总顾问还交待道:“这次去的重点,不是购买什么装备,而是要知道他们是怎么打这一场仗的,明白吗?”
  “是,总顾问同志!”莱蒙洛科夫回答。
  莱蒙洛科夫与王学新接触过几次,对此早就见怪不怪了。
  王学新是在机场外见到莱蒙洛科夫的。
  莱蒙洛科夫的身份有些敏感,他虽说是毛熊的人,但终归是顽军顾问。
  如果轻易让他进入机场重地被他了解到了什么不该知道的秘密,万一透露给顽军知道,顽军又因为“驱狼斗虎”的战略思想有意透露给鬼子……到时王学新找谁说理去?
  因此,出于谨慎考虑,王学新没让莱蒙洛科夫进机场。
  但对于毛熊这个“线人”王学新又能不见,于是就安排在机场外见面。
  王学新安排的落脚处是个哨所,其实就是一间小木屋,里头只有一张睡觉用的在炕……哨兵的生活很艰苦,对他们而言最重要的就是有个挡风遮雨的地方和一个能让他们晚上睡一觉的热炕,至于食物,自有炊事班安排。
  王学新邀莱蒙洛科夫在炕头上坐下,警卫员又在炕桌上摆了几个花生,就算是招待了。
  王学新有些抱歉的说:“莱蒙洛科夫同志,八路军就是这条件,招待不周让你见笑了!”
  这也是让莱蒙洛科夫备感神奇的地方,八路军一个个看起来衣不遮体食不裹腹的样子,但他们偏偏就能整出最实用同时也是毛熊最需要的东西。
  莱蒙洛科夫了解八路军的生活情况,同时眼前这个王学新还算是毛熊的恩人,他研发出来的火箭筒不知道给毛熊带来了多大的方便,据说此时还在测试新款火箭筒,到时装备了毛熊对莫斯保卫战肯定是雪中送炭。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1页  当前第42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20/102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亮剑之军工系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