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尔威笑了起来:“不,中校。在你面前的可不是一个普通的八路军,你听说过华夏营长吗?”
“你是说……”杜立特“腾”的一下站起身,激动的看了看王学新,问孙尔威:“你是说,他就是华夏营长?”
第667章 争夺
孙尔威点了点头,给出了肯定的答案:“他叫王学新,是一名八路军的营长,我们更习惯称之为‘华夏营长’……”
不等孙尔威说完,杜立特就用双手握住王学新的手,感激的说道:“很高兴见到你,华夏营长!你给了我们很多建议,它们都很有用,尤其是对航空兵。我想,如果不是你,我们可能会有许多飞行员死在敌人的‘零’式战机下,是你救了他们!”
王学新笑了起来:“如果是这样,中校!你愿意调一部份飞行员在这里与敌人作战吗?”
“当然!”杜立特想也不想就应了下来:“我当然愿意,不只是为了感谢你们,更因为利益……你说的对,把飞行员调到这里作战同样也符合我们的利益!”
不过想了想,杜立特又有些犹豫:“我还有一个问题,如果我方政府决定派飞机在华夏作战,我认为他们会更倾向于顽军而不是你们……恕我直言!”
李云龙一听孙尔威的翻译脸就黑了下来:“他娘的,看不起咱们呐!”
李云龙刚要上前理论却被赵刚给挡了下来。
赵刚小声说道:“老李,交给小东北,他能应付!”
李云龙一想,觉得也对。
听刚才杜立特的语气,这小东北似乎也给鹰酱出了不少点子被鹰酱当作恩人看。
要是这样,那谈起事来不容易多了吗?
于是就在一旁看着没吱声了。
王学新却觉得这很正常。
原因很简单,顽军有更好的基础设施甚至已经有航空兵的基础……飞虎队。
此时的飞虎队甚至已经形成战斗力,在华夏对外公路上发挥一定的作用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鹰酱如果想更快、更好的发挥战机的作用将利益最大化,当然是选择顽军而不是什么都没有需要白手起家的八路军。
鹰酱可是一个典型的商人,而且政治手腕还很成熟,他们做事可从不会看什么“恩情”而是看利益。
用华夏的一句话说,就是:“亲兄弟还明算帐”。
杜立特此时就是在“明算帐”。
不过王学新也是有备而来,他不慌不忙的请杜立特和孙尔威两人重新在办公桌前坐下,说道:“增援顽军也没有问题,只要是增援华夏,对我们的抗战有利,增援谁都一样!”
李云龙听到这就差点没忍住,他眼睛一瞪就要发作,却又被赵刚用眼神给制止了。
李云龙咬了咬牙,心里窝着一肚子的火,暗骂:“他娘的,这小子咋就不开窍呢?还都一样,这飞机给顽军能一样吗?还是咱们要的,那不是全给别人作嫁衣裳?”
李云龙又哪里知道,王学新这是表明一种态度,也就是八路军的大战略:现阶段一切为了抗战而不是内耗。
其实这也符合现阶段鹰酱的利益。
因为现在鹰酱的敌人就是鬼子,当然之后还有汉斯。
在华夏战场上,如果顽军与八路军内耗,华夏能拖出的鬼子就更少,这就意味着鹰酱在太平洋战场上要承受更大的压力。
因此,他也希望顽军和八路军乃至晋绥军等军阀团结一致共同抗战。
之所以说这是鹰酱“现阶段”的利益,是因为之前他们的利益可不是这样的。
之前帝国列强的利益,就是华夏越乱越好,最好各部打来打去永远不要团结在一起,于是今天支持一下这个军阀明天卖武器给另一个军阀。
但这一切随着鬼子与鹰酱的矛盾激化而发生了改变。
杜立特和孙尔威互望一眼,他们对王学新这态度很满意。
孙尔威还补充了一句:“八路军已经在尝试与晋绥军合作抗战,不久前他们共同与鬼子打了一仗,我们所在的运城……”
说着孙尔威比了比脚下,接着说道:“八路军把它让给了晋绥军驻守。只不过晋绥军没能守住,又被鬼子占领,不久前八路军刚刚从鬼子手里重新将它夺了回来!”
“哦,是吗?”杜立特听着这话有些吃惊。
他虽然对华夏战场没有多少了解,但他一直以为华夏军队里八路军应该是战斗力最弱的一支。
但现在听孙尔威说……
八路军居然能把运城交给晋绥军,而晋绥军屡次三番把它丢了,八路军却能说夺就能将它夺回来。
更重要的还是,仅从八路军愿意将这座防御严密的运城交给晋绥军,就足以证明王学新刚才说的那句话很有诚意了。
王学新倒是没想到这一点,他之前之所以提议与晋绥军合作,除了占点便宜外就是希望能把晋绥军推到一线拖住。
“是的!”孙尔威很肯定的点了点头:“对这场战役我有详细的记载,相当精彩,中校随时可以查阅!”
杜立特点了点头,表现了相当的兴趣……他虽然是航空兵,但对地面的步兵作战尤其是实战十分着迷,因为他觉得战争里的战术都是相通的,他可以从这些打法中学到什么。
然后王学新话锋一转,接着说道:“不过,我还是要说,如果你们将飞机增援顽军的话,很可能发挥不了作用。”
“为什么?”杜立特问。
“他们的想法与我们不同,中校!”王学新回答:“你听说过‘攘外必先安内’吗?顽军一直都有这样的打算!”
孙尔威是驻华夏情报人员,他把王学新的话翻译给杜立特后还补了句:“他说的没错,顽军从没有放弃对付八路军,此时应发给八路军的军饷已经完全停发了,更别说武器装备。另外,顽军还一度有与鬼子合作绞杀八路军的行为!”
杜立特闻言不由皱起了眉头,他迟疑了下又摊手问了声:“可是,这跟飞机增援给谁有什么关系?”
杜立特是个航空兵中校,他更多的是了解战略战术而不是这方面的问题。
孙尔威就不一样了,他回答道:“上帝,中校,您还不明白这会有什么结果吗?如果顽军的目标不是抗战、不是尽快的把鬼子从华夏的土地上赶出去,而是夺取政权清除异已,那么他们必然会选择保存实力!”
第668章 区别
这一来杜立特是听明白了。
“保存实力”,就意味着顽军很可能会只接收装备而不打仗,因为他们更希望看着鬼子和八路军打来打去,而顽军却坐收渔人之利。
事实也的确,尤其是在后期,那时的顽军甚至都不是在坐收八路军与鬼子的“渔人之利”了,他们甚至都是在收鹰酱和鬼子的“渔人之利”……
鹰酱在太平洋战场上不是胜利在望吗?
那还打什么打啊?
就等着鹰酱打到鬼子本岛然后逼迫鬼子投降就成了!
眼光要放长远一点,格局要大一点。
留着装备、弹药、兵力准备之后的战争不香吗?
于是任凭鹰酱一催再催,顽军就是巍然不动……你催你的,我就找个借口说是没准备好无力反攻,你又能怎么着?
其实在后期,尤其在对外公路打通后,史迪威在华夏组建了十个美械师而鬼子却因为长年的战争无论装备还是兵员素质都极剧下降,此时顽军已完全有反攻的能力。
为什么不反攻就不用多说了,顽军不舍得将这些美械师投入战争用于对付鬼子,他们真正想对付的是八路军。
此时王学新就没再多说什么了。
他知道不应该多说什么,如果表现得太急切或是说太多,反倒会被认为是“别有用心”的抹黑顽军。
因此,王学新就说道:“我们不着急,中校,你们可以慢慢研究,调查清楚之后再作决定。至于这些飞机是增援顽军还是我军,我们会尊重你方的选择。我们相信你们会做出正确的决定!”
说着,王学新与杜立特握了握手就离开了。
这就让赵刚看不懂了,他三两步从后头追上王学新,说:“王学新同志,这才刚说到点子上,怎么就停下了呢?”
这可能是赵刚当政委养成的习惯,他不管说什么事都习惯于把它说穿说透,要入木三分深刻分析。
像王学新这样隔靴搔痒似的一点就收,让他这心里上不上下不下的着急难受。
王学新回答:“政委,我认为这些事咱急不得。鹰酱那跟顽军有接触,咱们只需要点出一个方向就成了,让他们自个调查去!”
李云龙倒是明白王学新的用意,他“嘿嘿”笑着点着头:“我说老赵,这方面你就不如小东北啦!小东北做得对,咱们说的只是片面之词,鹰酱要是自个去调查自个得出结果……那就不由得他们不信。只要鹰酱确定顽军有‘保存实力’的心思,嘿嘿,我看这事就八九不离十了!”
赵刚“哦”了一声,似乎明白了王学新的用意。
李云龙接着问了声:“小东北,那你说……这些飞行员,咱们是留还是不留?”
说着李云龙就朝孙尔威办公室方向扬了扬头。
王学新知道李云龙指的是杜立特一干飞行员。
如果要留的话,李云龙这家伙可能还真有办法把他们给留着,今天找个借口明天找个借口,实在不行说是安全问题也说得通。
但是……
王学新回答:“去留自便。咱们把道理说清楚就差不多了,更何况,这些飞行员大多都是开轰炸机的,咱们要的是开战斗机的飞行员,不是一回事!”
李云龙“啥”了一声:“这开飞机,还有分开什么轰炸机和战斗机?”
王学新笑着解释道:“轰炸机就是丢炸弹的,战斗机就是在天上打机枪的!”
李云龙“哦”了一声就明白了。
下一秒他又叫道:“那……咱们得都留着啊,轰炸机也要,战斗机也要,炸鬼子一个七荤八素的,多过瘾呐!”
王学新无奈的摇了摇头。
李云龙这家伙永远都是“占便宜没够”的劲,这八字还没一撇呢,就开始打轰炸机的主意了。
在王学新跟李云龙几个人讨论的时候,杜立特也在跟孙尔威商量着这事。
“威尔逊!”杜立特又翻了翻计划书,说:“抛开个人感情,你认为八路军值得信任吗?”
孙尔威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反问了声:“中校,我想知道你这二十几天与游击队的接触,有什么感受?”
“他们是支可敬的部队!”杜立特回答:“虽然装备简陋身体也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但是……我看到了他们一种不屈的精神。”
接着杜立特又不确定的说道:“这是一种误会吗?我是说,这很可能不是一种精神。”
“那又是什么?”孙尔威反问。
“他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杜立特回答:“我们有些人以为他们不拿生命当回事,你知道的,活得如此艰辛,就不会对生命抱有太大的希望,于是可以坦然面对死亡!”
“不,你错了!”孙尔威摇头回答:“那只是站在我们的角度上去看他们,因为我们的生活条件更优越,看着他们的生活条件,我们就想当然的以为他们也接受不了。但是,他们从小就是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下长大的,他们许多人甚至不知道这是艰苦,已经把它当作一种常态习惯了,当然就不存在你说的这种想法。”
“也许你是对的!”杜立特点了点头表示同意:“任何时候,人都会有活下去的欲望。”
“我想说的是。”孙尔威说:“这在八路军的部队里是普遍的现像,你在运城可能还要呆上几天,可以在这里到处看看,然后你就明白了。”
杜立特不解的说:“难道这种现像在顽军中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