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王学新说:“我们可以用火箭炮暂时压制敌人炮兵!”
众人再次表示同意,火箭炮的威力干部们是都知道的,短时间压制完全不成问题。
“最后!”王学新说:“我们可以选择夜间强渡,夜里鬼子看不到湖面,而我们却只需要在对面点上一盏灯指示方向就够了!”
孙铭插了句:“但是坦克没有夜战能力!”
“我们一方面可以煅炼一些夜战能力!”王学新说:“另一方面也可以选择天色将亮时强渡,打到对面时天色就渐渐放亮,我军只要坚持一会儿,胜利就会属于我们!”
第614章 造船厂
被王学新这么一说,干部们就来劲了。
张大彪看了看地图,说:“我看这法子行,要是真能把坦克给运到湖对岸去,那鬼子所有的碉堡、炮楼以及火力点全都成摆设了,炮兵到时也很难发挥作用,咱们就用坦克攻城门……”
孙铭曾经在晋绥军干过,对运城很熟悉,他接嘴道:“南门一直以来都是最安全的一个方向,所以南门城门最薄,只是十几公分厚的木门,估计坦克一撞就能撞进去!”
关大山有些好奇,问张大彪:“为啥说鬼子炮兵没用?”
“你傻哪!”张大彪回道:“咱们坦克登陆后不过几百米就开城墙下了,鬼子的火炮在城里,几米高的城墙正好给咱们坦克挡炮弹!”
关大山“哦”了一声,然后就吃惊的望了望王学新,暗道这家伙,是不是连这个都想到了。
不过李云龙还是有些犹豫,他拿着王学新画的草图对王学新说道:“我说小东北,你是不是把事儿想简单了,咱们这要运的可是坦克,而且时间很紧,短时间能把这玩意给整出来?这万一……”
李云龙这是说到点子上了,研发装备从来都没有那么容易,虽说这种两栖登陆船没什么技术含量,但毕竟是运坦克的玩意,还要在战场上用,出什么状况可不是闹着玩的。
不过王学新当然对此有准备,他回答:“团长,咱们要是正儿八经的生产出这样一艘船而且可以反复使用,那的确不是短时间能整出来的。但如果,咱们要的只是一次性的东西呢?”
“对!”赵刚表示赞同:“这就把难度降到最低了,实在不行,咱们就把船弄到汽车的底盘上,开进湖里就汽车底盘沉湖里也行!”
王学新承认,这是最快同时也是最简单的方案。
两栖登陆船细想之下其实还有些八路军无法解决或者说没那么容易解决的问题。
比如装上轮子后船体密封性的问题。
再比如两套系统用同一个发动机转换的问题。
但如果像赵刚说的那样,简单粗暴,直接用两个发动机,船是船车是车,直接拼在一块,等船下水后车就没用了,要做的只是把船改装一下装上一个铁制的登陆板让坦克能顺利开上岸就行。
李云龙觉得这想法有实现的可能,就问了声:“咱们有船吗?能运坦克的铁船,咱总不能用木头船运吧,坦克往上一开就成碎片了!”
“有!”孙铭接过话:“在毛家村有一个新河造船厂,晋绥军用的铁制浮桥就是在那定制的,厂长姓李,我跟他有过几次接触。”
运城一带有优质的铜矿和铁矿,又有炼铁厂,再加上距离黄河又不远有船的需求,用几个船厂再正常不过了。
这些船厂之所以没有被鬼子烧光、抢光,是因为鬼子也需要他们生产船只渡河。
否则,无异于杀鸡取卵接下来就要鬼子自个征用劳工干了。
李云龙听着马上就跳了起来,说道:“那还等什么,马上把厂长叫来!”
赵刚最后补充了句:“同志们,今天会议的内容谁也不能对外宣传,任何人都不能说,明白吗?”
“是!”干部们应了声。
其实不用赵刚说干部们也都知道,王学新这计划打的就是出其不意,要是让鬼子知道了,只要把炮口对准盐湖再在城头多设几个探照灯,又或者是在盐湖上整几艘船巡逻就可以让八路军损失惨重了。
李厂长是当天晚上被接来的,他表情有些不安,一走进团部就向李云龙解释道:“团长,我们船长之前的确给鬼子生产过船,但那都是让小鬼子逼的,咱也没办法,全厂几百号人几百条命呢!”
李云龙一听就知道李厂长是误会了,他以为李云龙把他带上山是问罪呢!
李云龙“嘿嘿”笑道:“李厂长,您放心,这帐我们会找小鬼子算,咱八路军怎么着也不会为难自己人啊!”
李厂长“哦”了一声,回了句“那就好,那就好!”,这松了一口气。
接着李云龙就把草图和想法往李厂长面前一摆,叭啦叭啦的说了一通,问:“李厂长,实不相瞒,咱们要这东西就是为了打鬼子的。您是个行家,您给句痛快话,这船我们要三十艘,能不能造出来,要多久才能造出来?”
李云龙这其实不是“不瞒”。
应该说像这样的军事机密,对外人是绝对不能多说的。
但造船却是例外。
八路军要求造船,然后这样那样一堆要求,不说目的有用吗?
别人又不是傻瓜,猜也能猜得到这是干嘛用的。这要还藏着揶着那就没意思了。
李云龙已经打定了主意,这厂长要是说造不出来,那就把厂长留在这几天好吃好喝的招呼着等打完仗再送走。
要是厂长说能造得出来,那就得派一支部队去厂里封锁消息了。
所以,“瞒”跟“不瞒”其实是一回事。
李厂长一听李云龙这话这才知道八路军请自己上来的目的,这时悬着的一颗心才彻底放了下来。
他看了看草图,就说道:“团长,这船能造出来,但至少要几个月。但如果只要求一次性的拼接……”
想了想,李厂长就伸出一个巴掌,说道:“我试试五天能不能造好!”
“不行!”李云龙摇头道:“太久了,军情紧急我们等不了五天,最多三天!”
“三天?”李厂长有些为难,不过迟疑了下,就重重的点了点头,说道:“成,就三天!我让厂里的工人加班加点连夜赶,为了打鬼子,咱没说的,肯定得支持!三天三十艘!”
李云龙将目光转向王学新,那眼神的意思是问有没有意见。
王学新点了点头,说:“没问题!”
其实这船是越多越好,王学新还希望多运些兵过去。
但如果再往多里要的话,可能就会让人家为难了,于是也只能作罢。
王学新想,实在不行,到时就连人跟着坦克一块过去。
第615章 准备
王学新也参与造船的过程,他甚至还去了一趟这个新河造船厂。
是个有模有样的大厂,虽然生产的船只还是比较落后,但民国时期能有这样的厂算是不错了。
据说,这个新河造船厂跟阎老西也有些关系,李厂长是他的一个远房亲戚……不过这是废话,在山西要混出点名堂,跟阎老西没点交情那是办不到的。
李厂长的做法很简单,就是将两艘铁制浮桥焊接在一起整成一个运坦克的平台。
不过后来发现浮力不足……
这不是王学新发现的,而是李厂长说的。
李厂长是这么说的:“船这东西看起来简单,外行以为只要能浮在水面上就成了,你给个十吨的载重这船也就只要十吨……实际上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说着李厂长就拿着他画的设计图说道:“比如说这船,咱们是要运坦克的,坦克装上去时还好说,咱们可以用一个平台让坦克开上去。但坦克开下船呢?肯定是一头重一头轻,那可是十吨的玩意,全往船头压,那不得翻船才是怪事呢!”
王学新一听觉得有道理,是自己把事情想简单了,看来专业的事还得专业的人来干才行。
李厂长接着就解释道:“所以咱们才要用配重,比如船尾加上发动机,还需要些压舱水,万一重量不足时就可以加水增重,实在不行咱们就得让船头搁浅保证坦克下船了!”
这些事王学新就放心交给李厂长了,王学新想帮也帮不上什么忙。
好在T26是轻坦,只有九吨半重,这要是T34那32吨的全重,怎么着也是弄不上去的。
完了李厂长还对王学新竖起了大拇指,赞道:“同志,听说这是你的主意?这个办法好,小鬼子肯定没想到还有这一着!你们再把运城夺回来,咱们也就可以出一口恶气了!”
李厂长这说的倒是实话。
因为在谈价钱的时候李厂长是死活不要。
他是这么对李云龙说的:“团长,你们在前头打生打死为国出力,咱们要是出几艘船都管你要钱,那还算是人吗?没说的,这些船就算咱们送的!”
然后李厂长还很实诚的加了句:“再说了,你们要是能打下运城,对咱们也有好处!咱们在鬼子手下干活,那是刺刀顶着后背,凉嗖嗖的,不知道哪天就没命了!”
后来王学新听说,新河厂就有工人因为不满鬼子的盘剥而搞了些小动作,被鬼子发现后直接砍头示众,脑袋在厂房上空整整吊了十天!
船的事放在一边,王学新又急匆匆的赶回部队。
王学新要做的是对坦克兵进行必要的训练以适应马上就要来的战斗。
刚子一听,要在夜里登陆并作战就不由倒抽一口凉气。
“营长!”刚子说:“您是不知道坦克里的情况,发动机响得啥都听不见,观察外部只能透过一个小孔,就只能看到眼前一小块,这要是在夜里黑呼呼的一片,面前晃动的影子是敌是友,甚至有辆坦克在前方是敌是友都分不清哪!”
王学新也开过坦克,当然知道刚子说的这些是实情。
但有句话叫什么来着……
王学新把八路军常说的话抛了出来:“情况就是这样,有条件要上,没条件也要上!”
“是!”刚子挺身应了声。
这是命令,仗只能这样打,多危险多困难都得服从,这就是一名军人该做的。
不过打是要打,在细节上王学新认为还是需要做些安排,不能瞎打一气,否则好不容易登陆了却无法发挥作用,还送了三十辆坦克上去,那就亏大了。
王学新说:“我们可不可以这样,多备些照明弹,在关键时刻每隔几分钟让步兵用照明弹为坦克指示方向和目标。简单的说,就是照明弹打哪里,你们的机枪和火炮就打哪里!”
刚子想了想,就回道:“这样或许会好些!”
这其实是近代曳光弹指示目标的打法。
近代的坦克依旧没有多强的夜战能力,因为夜视仪这玩意可不是每个国家能玩得起能装备得上的,又或者有红外夜视仪却是一片模糊,就像布满雪花的黑白电视,依旧很难看清目标(华夏直到80年代十年战争时还是这情况)。
但战场有时又必须要求需要坦克配合。
比如夜间偷袭,没有坦克很难拔除敌人的碉堡工事,又比如一片空旷没有藏身处需要坦克掩护等等。
这时部队采用的方法就是曳光弹,弹匣里隔几发普通子弹装一发曳光弹,需要坦克提供火力时,就用曳光弹朝目标射击。
这种子弹在夜里会发出耀眼的光芒,就像一条线一样指向目标,于是坦克乘员就知道自己该往哪里开火了。
不过说实话,这只是寥胜于无的战术,是装备弱后时无奈的选择。
此时的八路军装备比近代更落后,甚至连曳光弹都没有,就只能用照明弹解决了。
迟疑了下,刚子又问:“营长,那敌我识别的问题呢?”
王学新考虑了一会儿,就说道:“你们就别理什么敌我识别了,你们就干一件事,朝照明弹的方向开火!”
刚子张大了嘴巴,说:“那怎么行,敌人坦克万一上来呢?”
“这些全交给步兵!”王学新说:“咱们有火箭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