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并不是“一无所知”,而是他们知道了却不放在心上,甚至认为这对晋绥军是有利的。
阎老西的想法很简单:
如果百姓知道鬼子打下运城就屠城,那是不是就会全力支持晋绥军?
那晋绥军在人力、物力甚至兵源上是不是就更有利?
阎老西这么想也没啥问题。
问题在于阎老西想的这些是在百姓别无选择的情况下才会出现……如果别无选择,横竖都是死,那当然就是全力支持晋绥军。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干。
晋绥军盘据山西尤其在运城多年,苛捐杂税不计其数,再加上鬼子进入山西后阎老西不只屡战屡败还暗中跟鬼子接触有投降的倾向,百姓早已对晋绥军失去信心。
对晋绥军没有信心,鬼子间谍又散布攻下运城就会屠城的消息,这直接就让运城百姓有了强烈的危机感……
趋吉避凶是百姓的天性。
于是许多百姓自然会这么想:
呆在运城等死可不是办法。
但出了运城又能去哪里呢?
要是不想逃出山西成为难民……就只有投奔八路军了!
八路军靠谱啊!
这些日子那是一个胜仗接着一个胜仗,把鬼子打得找不着北,就连这运城也是八路军打下来交到晋绥军手里的。
晋绥军算啥呢?
上一回就一枪不放丢下运城逃了,这回是不是还这样?
别看百姓人多,一个城里有几十万,但要是有什么想法很快就会传遍全城而且观点会趋于大同……其实大多百姓没有多少主见,他们只是听别人口耳相传,然后觉得有道理就随大流。
于是,运城在开战前就有了一种趋势:做好逃出运城的准备,一看形势不对马上逃往中条山投奔八路军。
其中有些有条件的甚至已经这么干了,这也是八路军最近感觉中条山的人流和商旅突然猛增的原因之一。
冈村宁次对此很满意,因为他就是要在运城百姓心中植入“恐慌”。
百姓心里恐慌,虽然没有表现出来,但有一天只要一根导火索,就能造成运城大乱,那等待的就是那一刻。
另一方面,冈村宁次还发现了一个意外的惊喜:运城百姓居然打算投奔中条山的八路军……那可是几十万百姓。
战争年代的百姓,大多都是老弱妇孺……青壮早就被晋绥军征用当兵或者用作劳役了。
这些老弱妇孺,那就是一张张吃饭的嘴啊!
运城一旦拿下,帝国军队就以运城为基础沿中条山与吕梁山的通道直插黄河,就将中条山围死切断它与八路军根据地之间的联系。
到时,粮食运不到中条山,中条山的铁、铜又运不到根据地,中条山又多了那么“难民”……中条山的八路军很快就会陷入困境吧!
想着,冈村宁次脸上就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事情果然就是像冈村宁次希望的那样发展的。
冈村宁次派往运城偷袭晋绥军弹药库的正是山本一木的特工大队。
山本一木屡次在八路军手上吃亏,特工大队一次又一次被打残,筱冢义男都对他失去信心了。
但冈村宁次却不这么想。
他对筱冢义男分析道:“筱冢君,这何尝不是我们用人问题?山木君是从汉斯那留学回来的,他学习的是汉斯的特种作战,而汉斯的战术,却是辅助主力部队作战用的,而且针对的是敌人正规军!”
筱冢义男“唔”了一声,回道:“原来是这样!大将阁下说得对,八路军不是正规军,他们更擅长打游击和隐蔽,用山本一木的战术,可能的确不太合适!”
冈村宁次说:“所以,我们可以试着让他转变目标,比如对付晋绥军……”
于是,特种大队就再次出征了,他们在几名大陆挺击队队员的配合下十分顺利的混进了运城并发起了攻击。
这一回,山本一木算是扬眉吐气了,他们在半夜突然发起攻击,前后不过十五分钟就攻进了军火库并将其引燃。
在一声剧烈的爆炸后,整个运城的百姓都被惊醒。
接着就是枪声大作,鬼子特务和间谍一边四处放火一边到处打枪,时不时还大喊:
“鬼子打进来了!”
“乡亲们快逃啊!”
“鬼子来屠城了!”
……
一时运城大乱,受到惊吓的百姓连夜整理行装要逃出运城。
阎老西当然不会放百姓出城,马上下令实施这宵禁。
其实一早就实施宵禁了。
战争时期宵禁是必须的,一到晚上家家户户都呆家里不能出门,有急事就跟巡逻队报告申请。
这么做是因为敌人特务很容易在夜里实施间谍活动,如果百姓能自由上街就会给他们提供便利。
但这么做并没有什么用,晋绥军的管理松散,鬼子特工随便伪装成劳役甚至晋绥军就轻松瞒了过去。
此时受到惊吓的百姓哪里还理会什么宵禁,他们稍微整理下行装就像潮水般的涌上城门。
原本百姓还没法出城,因为城门有晋绥军把守。
守城门的连长气焰嚣张的拿着盒子炮对着百姓摇晃,吡着大金牙冲着百姓叫道:“司令有令,全都不准出城!都给我回屋里头老实的呆着,否则格杀勿论!”
这个连长完全就没有意识到危险已经向他靠近。
他面前的这些百姓可不全是百姓,其中还混有许多鬼子间谍和特工,这样把自己暴露在特工面前无异于找死……
只听一声枪响,连长应声而倒。
百姓立时就乱了起来,晋绥军几个兵紧张的扣动扳机朝百姓开火。
接着就有人叫了起来:“乡亲们,留在这是死,冲出去还有条活路!冲啊!”
此时的百姓哪里还有思考能力,就被人牵着鼻子走,于是大喊一声就在鬼子特工的蛊惑下朝城门冲去……
第609章 百姓
结果就是运城遭到来自内部的冲击。
晋绥军甚至无力阻止,因为他们不知道那些百姓哪些是百姓哪些是伪装成百姓的“百姓”。
最先被冲开的是南大门,因为这个门朝向中条山离八路军防区最近。
鬼子也知道这一点,就有意配合这个动作从北门、东门猛攻,时不时的还胡乱打几发炮弹增加百姓的恐慌让他们以为鬼子真的打进来了。
阎老西被这么一闹,马上就知道大势已去运城又守不住了。
阎老西是精致的个人主义,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权势,这种人是不可能为了某座城池或是山西放弃自己的性命的……他们这种人心里拎得清,什么东西就算再珍贵那也是身外之物。
因此,阎老西虽然口口声声念叨着保住山西,之后又做梦都想着打回山西,但那只是一种控制欲和权势欲,而不是能为山西付出生命的那种热爱。
在这种基础上,阎老西一旦做出运城守不住的判断,就会第一时间选择逃跑。
不过当然,阎老西说的是“撤退”,而且这个“撤退”都没有跟楚云飞说。
这一方面是希望楚云飞多守一会儿给他更多的逃跑时间,另一方面是阎老西不知道怎么跟楚云飞说……
楚云飞带着358团在外面打生打死的,付出那么大的伤亡好不容易才把运城的北翼守住,他阎老西身为司令,手握重兵坐镇“固若金汤”的运城,鬼子没打死几个却一天不到就把运城丢了,没脸说啊!
还有一点成了阎老西没说的理由:山本一木的特工大队在炸毁军火库后,马上就将目标转向了阎老西的司令部。
阎老西是在警卫营的掩护下撤出运城的,出城时只带着五百多人。
运城那边乱成一团的时候,王学新这边马上就知道情况了。
因为运城军火库的爆炸声第一时间就传到了骆驼岭。
这时已经是半夜十二点多,王学新被惊醒后一翻身就从床上坐了起来,他听到了这么响的爆炸声且听起来又很近,还以为是哪支部队没防住鬼子的渗透被摸掉了弹药库。
王学新披上军服就往营部赶,一边扣着钮扣一边问着从另一间宿舍里窜出来的陈松勇:“什么地方爆炸?”
陈松勇也一脸懵,他望了望火光传来的方向,回道:“营长,好像是运城方向!鬼子在打运城了!”
王学新往运城方向望了望,心下就暗道一声不妙,鬼子把渗透战的目标转向运城了……
想着王学新不由自责了一声,他早就该想到鬼子会这么干。
此时八路军的防线可不是八路军在防,还有晋绥军,而晋绥军就是这防线上的弱点……自己怎么就完全把这个弱点给忽视了呢?
王学新想了想,觉得这应该是自己惯性思维在作祟。
一直以来他都是只关心八路军而不管顽军和晋绥军,哪怕与晋绥军合作也不例外。
结果就被鬼子钻了空子。
果然,随后的电话就证明王学新没猜错。
电话是李云龙打来的,他用焦急的口吻下令:“马上到团部来一趟,出事了!”
王学新带着警卫员匆匆赶到团部,各营营长已经在那议论纷纷了。
李云龙和赵刚两人在开会前一秒还在整理收集到的情报。
见人都来齐了,赵刚抬手示意干部们安静下来,说道:“同志们,总部也发来了消息,确定了,鬼子渗透进运城偷袭了晋绥军的军火库,现在运城已乱成一团。具体是什么情况还不确定,但是……情况不容乐观,我们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鬼子有两手啊!”张大彪说道:“咱们这摆好了龙门阵等鬼子特工来,他们一转身去打运城了!”
李云龙铁青着脸半天没说话,那表情让干部们都不敢说话。
没过多久,总部那边又发来电报,赵刚看了一眼电报就叹了口气,说道:“阎老西逃了!”
李云龙闷声闷气的骂道:“他娘的,早知道就不把运城给阎老西了,原本还以为晋绥军又有枪又有炮,天上还有几架能用的飞机总能发挥点作用,没想到屁股还没坐热又被鬼子打跑了,咱们这不是白费工夫了吗……”
赵刚“诶诶”了两声:“我们不能用结果去反推做法。‘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咱们与晋绥军合作的决策显然是正确的,谁也想不到阎老西会这么不争气!现在说这些也没用,重点是怎么应对!”
“老赵!”李云龙为难的说:“运城可是咱中条山跟吕梁山根据地的门户,运城一丢,咱们就要被鬼子分割包围了,除了打回去,还能怎么应付?”
孙铭说:“打回去肯定不行,咱们好不容易才打下了中条山,就这样放弃……只怕就没有下一回了!”
“那还能怎么办?”关大山反问道:“中条山到处是山,种田种粮都很困难,咱们几万人的部队在这被鬼子围死,到时弹药、粮食全进不来……吃什么用什么?”
干部们纷纷点头表示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