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亮剑之军工系统_分节阅读_第316节
小说作者:远征士兵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11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29:54
  那这种说法为什么不能是为了物资而找的借口?
  孙尔威还不死心,马上又回了一封:“说这话的人与此事没有利害关系,他甚至可以说是华夏远征军的敌人,当然不会是为了物资!想想吧,或者观察一下,日不落军队是否正处于这样的状态之下?上帝,这关系到你是否能打赢这场仗!”
  这一回史迪威就只回了两个字:“已阅!”
  孙尔威气得一拍桌子,骂道:“瞧,这家伙就是这样的人,我就说这不会有用的!”
  于是王学新又而临一个棘手的问题:对方如果从一开始就抱有怀疑的态度,那么说什么他都不相信,不论你费多少口舌都是如此,对方只会觉得烦而已。
  想了想,王学新就建议道:“我们可以这么说:如果你真的那么信任日不落军队,为什么不让他们单独守一道防线而让华夏远征军守另一道?你可以试试这么做,看看日不落方面是否会同意!”


第547章 态度
  史迪威在司令部拿着电报看了看,不屑的笑了笑就把它随手丢在一旁。
  威尔逊肯定是受了什么好事,才会帮华夏人说话,他似乎忘记了华夏军队在国内战场上看到鬼子是怎么望风而逃的!
  最极端的情况是几个鬼子骑兵就能占领一座城市,有这样的经历,还希望让他对华夏军队有信心?
  说什么利益关系。
  鬼子在华夏作战难道没有利益关系吗?
  难道不是生死存亡的战争吗?
  威尔逊也不想想,华夏军队在本国都无法抵御鬼子的进攻,在这里还能为一条公路与敌人进行生死搏杀?
  反而是日不落军队,他们在非洲挡住了汉斯的进攻,还有在阿三那庞大的人力物力基础,有什么理由不相信日不落而相信华夏军队。
  就在这时,日不落指挥官亚历山大将军走进了史迪威的办公室。
  “乔!”亚历山大在史迪威面前铺开一张地图,并指着其中一条线说道:“这是我的作战计划,我打算以这条铁路线为界铁路以东由华夏军队防御,铁路以西由日不落军队防御,计划有序的后撤至二线地区,然后围歼敌人,你看怎么样?”
  史迪威听到这计划不由心下一动,想起了来自威尔逊的最后一封电报:“让日不落和华夏军队单独驻守一道防线而不是左右协同”。
  为什么不试试呢?
  心念一动,史迪威就假作看了看地图,然后说道:“哈罗德,我有个疑惑,你为什么希望跟华夏军队左右协防而不是前后协防?一直以来你都看不起华夏军队认为他们战斗力差士气低落,那为什么还会放心的把侧翼交给华夏军队?”
  “哦,乔!”亚历山大笑了起来:“如果是前后协防的话,就意味着我们要把自己的后背和安全亮在华夏人面前,我更没信心!”
  史迪威没有笑,他板着脸抬头望向亚历山大,很认真的说:“你是在开玩笑?你怀疑你的友军会对你不利,那就不应该让他们来协同你们作战。”
  亚历山大被这话怼得有些尴尬,刚要解释,史迪威又打断了他。
  “华夏有句话,叫‘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史迪威说:“这话的意思是,如果我们打算与其合作就不应该对其抱着怀疑的态度,这只会坏事。更何况,我不认为你把后背亮在他们面前与把侧翼亮在他们面前有什么区别!”
  这话说的没毛病。
  如果华夏军队会对日不落军队打黑枪,那么从侧翼进攻和从后背进攻几乎没区别。
  何况华夏军队没有这么做的理由。
  “我知道,我知道!”亚历山大回答:“只是句玩笑!我只是认为把东边交给华夏军队防守离华夏更近,这对他们的补给和增援更有利!”
  这话倒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华夏的补给线在东边。
  但史迪威马上又否定了亚历山大这个说法:“你也许忘了,不管是日不落还是华夏军队,补给都是由我们提供的,它来自西面而不是东面。更何况,在鬼子没有打到中部时,所有的补给和增援都是自北往南而不是来自东西。你这么说的意思,是做好敌人会打到中部的打算吗?”
  亚历山大被怼得哑口无言。
  然后史迪威就抛出了他的想法:“我认为,虽然我们力求华夏与日不落军队合作一致共同对敌,但理想与现实毕竟有差距。同一道防线如果交由两支军队驻防,很可能出现沟通和协同等方面的问题。战略上也同样存在弱点,比如华夏战斗力差装备落后,那么敌人为什么不集中优势兵力进攻华夏军队的防线?如果华夏军队的防线崩溃那么日不落的侧翼就会暴露,那是否意味着我们的防线毫无意义?”
  亚历山大反对道:“那还能怎么做,乔?让我们的军队在前面与敌人作战,而华夏军队却在后方看着?”
  史迪威当即反对道:“当你们撤退后,难道不是你们在后方看着,而华夏军队却在前线与敌人作战?”
  史迪威有些无语,仗还没开始打就出现这样的内部矛盾并非好事。
  更让史迪威吃惊的是,他认识到威尔逊说的或许是对的。
  史迪威虽然为人尖酸刻薄,但他并不傻。
  他知道如果亚历山大相信自己的军队能战胜敌人,华夏军队不过是锦上添花,那么就不应该说“我们在前面与敌人作战而华夏军队在后方看着”这句话。
  这时的亚历山大,本该很有信心的说,“没问题,就让那些华夏人看看什么才叫打仗”才对。
  这样的语气才叫有信心,才有第一强国的样子,才是一副打胜仗的姿态。
  亚历山大现在说的话,就说明他完全是一种“保存实力”的心态,所以才不甘心自己在前面与敌人作战而华夏军队在后方准备。
  而“保存实力”的另一种说法,就是放弃、是逃跑,甚至是……
  史迪威不敢再往下想了,他发现自己似乎跳进一个骗局中,发现自己被派来指挥一场根本无法取胜的战斗,发现自己已经成为日不落的工具!
  最终史迪威也没能争得过亚历山大。
  原因是史迪威这个司令的任务不是指挥作战,而是团结两部份力量……鹰酱在二战时总是扮演这样的角色,比如盟军统帅艾森豪威尔,他同样没有战斗经验,其任务不是指挥盟军作战而是努力将各部份团结在一起,换句话说就是开会、动员、做思想工作,平衡各国的利益等等。
  史迪威没有指挥作战的经验,在这方面没有多少话语权,最终也只能听之任之。
  但这还是有区别的。
  不同之处在于史迪威从亚历山大的态度读懂了他的心思,也明白了他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打赢这场仗。
  这可不符合鹰酱的利益。
  那么……
  史迪威想了想,就给威尔逊发了封电报,电话里很隐晦的问:“如果你们说的是真的,你们打算怎么办?”


第548章 借刀杀人
  是时王学新正在办公室喝着孙尔威送的咖啡。
  在这时代而且身为一名八路军战士,能喝上一杯冒着喷香还带着热汽的咖啡简直算得上是种奢侈。
  不过让王学新有些哭笑不得的是,在他一边喝一边感叹时,送文件来的谢宝庆一脸关心的问:“营长,您这是不舒服?”
  王学新被问得莫名其妙的,不明白谢宝庆这话是什么意思。
  谢宝庆望了望牙杯里黑呼呼的咖啡,说:“要不然为啥喝药呢?不过这药味道有些怪……”
  王学新差点笑喷了,不过最后还忍了下来,若无其事的回事:“嗯,就是有点感冒而已,喝点药就没事了!”
  谢宝庆送上来的是防线改造图,也就是王学新之前所说的,将防线构筑成两用的工事,正反两面都能作战。
  王学新翻开看了看,火力点、战壕、交通壕,还有坑道等等,一个个都有模有样的。
  不过这似乎不难,毕竟八路军之前就构筑过反斜面工事,现在只不过是将其与顽军之前构筑的碉堡和工事结合而已。
  “营长!”谢宝庆插了一句:“鬼子那边似乎有些动静!”
  王学新头也不抬的问:“他们打算打运城了?”
  “不,不是这边的鬼子!”谢宝庆回答:“是黄河那边的鬼子!”
  王学新“哦”了一声皱了下眉头。
  这有些出乎王学新的意料之外,不过似乎也很正常。
  因为就像王学新估计的那样,鬼子如果任战局这样发展下去,最终就只能将黄河一带的兵力撤出。
  鬼子不甘心认输,所以必然会有些动作。
  在中条山北面打运城肯定是行不通的,运城在八路军吕梁山和中条山防线的夹击之下,鬼子打运城几乎就是主动往八路军的包围圈里跳。
  北面无法进攻,鬼子自然就会考虑从南面进攻中条山。
  鬼子从南面进攻中条山至少有几个好处:
  其一,中条山上的工事都是朝向北面的,朝南几乎没有工事,这对鬼子的进攻提供了方便。
  其二,鬼子背对黄河,黄河的另一面是顽军,顽军几乎不可能在这时渡黄河进攻鬼子,于是鬼子就不至于腹背受敌,他们可以全力对付八路军。
  事实上,这恰恰是顽军希望看到的,八路军和鬼子在对岸打成一团,他们就在河对面看热闹,隔岸观火说的就是这情况吧,所以顽军当然不会在这时出兵。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鬼子从南面进攻兵力可以迅速展开,有可能短时间内拿下中条山。
  这是由中条山没有多少战略纵深决定的,其宽度只有十五公里。
  不过虽说是十五公里,但这十五公里却是海拔一千多两千米的山区,如果是平原上十五公里那就是半天行军的问题。
  但山区对八路军有利对鬼子也同样有利。
  因为有些地势险要的地方,鬼子要是派出精锐部队将其拿下,就能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将八路军切割着几个无法联系的部份再围歼。
  王学新摸了摸下巴,他大概的猜到鬼子打算怎么进攻了。
  这应该是一场特种部队与普通部队协同的作战,或者也可以说是山地部队之间的战斗。
  八路军爬山越野打游击或许是个好手,但正儿八经的打山地战……这可得提前做准备,鬼子从来都不是容易对付的主,否则一不小心就要吃大亏。
  就在王学新陷入沉思时,孙尔威兴奋的冲进办公室,说道:“王,他回话了,应该是认同我们的说法!”
  “谁?”王学新差点都忘了这一茬,接着才反应过来:“你是说史迪威?”
  “是的!”孙尔威递上了他已经翻译成中文的电报,不过那中文写得……一言难尽,其中还有好几个错别字。
  这应该是中文的特点。
  外国人学习中文普遍认为要学会“说”并不困难,但要学会“写”就太难了,每个字都不一样,甚至看不出任何规律,同样一个字也许还不是一个意思……
  即便如此,王学新还是看懂了电报里的意思,史迪威好面子,他用另一种方式承认王学新的说法是对的。
  “我们该怎么回?”孙尔威说:“不过我觉得有必要提醒你,史迪威虽说是司令,但他的权力十分有限。他只能参与但不能制定作战计划,所以……”
  王学新点了点头表示明白。
  作为一名现代人王学新当然知道这个,史迪威这个名义上的司令不过就是一个中间人,实际指挥这场战斗的其实是日不落的亚历山大。
  其实,只需要从日不落委派亚历山大为指挥官就可以看出他们安的是什么心了。
  亚历山大就是那个指挥敦刻尔克大撤退的指挥官,因此他也有了个“逃跑将军”的外号。
  日不落派他来的用意,是让他再一次将日不落军队安全的带回阿三境内而不是作战。
  亚历山大的方法,就是让华夏军队在后方与鬼子作战,自己一声不吭的带着部队就逃……即便这样也有几次差点逃不掉,而这个无耻的家伙居然命令华夏军队赶往救援。
  “这就够了,孙尔威!”王学新说:“我是说,至少补给和物资掌握在史迪威将军手里吧?”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1页  当前第31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16/102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亮剑之军工系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