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用于测试的钢不同,毛熊重工业十分发达,他们生产出的钢材质量要比鬼子好得多。
于是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毛熊坦克的装甲防护力会往上提一些,而鬼子穿甲弹的穿深则会往下压一些。
这一来一去,此消彼长之下,5毫米的差距就没了。
甚至鬼子穿甲弹的穿深会比数据要小得多……鬼子二战时习惯于使用穿甲爆破弹,也就是前端是实心弹用于击穿敌坦克装甲,后端装有炸药希望进入敌坦克内部爆炸。
这种穿甲弹其实不是很必要。
这一是因为它的生产更麻烦、更耗时成本当然更高。
二是穿甲弹如果能成功击穿坦克,其产生碎屑就能杀伤坦克内乘员,后部添加炸药其实是多此一举。
其缺点就是如果前端无法击穿装甲而变形,原本实心的后端可以继续浸彻击穿装甲……变成火药药室之后就不再具有威力而会像鸡蛋一样碎开。
鬼子在这方面过份追求穿甲弹的威力所以坚持使用穿甲爆破弹,这使其穿深更多的是纸面上的数据,实战中很难达到同等的效果。
听到这王学新放心了些。
T34炮塔正面是52毫米装甲,鬼子穿甲弹想击穿就更加困难,再加上倾斜装甲的跳弹作用……王学新估计97式要在300米左右才能对T34构成威胁,而T34甚至在千米外都能轻松击穿97式,这差距不可谓不大。
(注:1941年型T34炮塔前装甲52毫米,1943年型T34炮塔前装甲90毫米)
于是,王学新脑海里马上就勾画出T34与97式对阵的战术:
T34应该尽可能在远处与97式作战,这才能充分发挥其穿深及装甲的优势。
另外,T34还有高机动性……T34的时速几乎是97的两倍,97式在它面前就像是只乌龟。
跑得快,穿深又高,那是不是说可以无损作战?
比如利用高机动性使97式始终无法近身,那么97式就始终无法击穿T34。
而T34却可以在远处一炮一个一炮一个……
就形成“我能打得到你而你却打不到我”的局面。
想到这,王学新就知道该怎么训练这些坦克乘员了。
其它方面都好说,炮手一定要打得快打得准。
因为这要求远距离与敌作战,如果炮手无法远距命中……所有战术都是白搭。
另外,还要求驾驶员与炮手密切配合。
原因没有别的,就是这时代的坦克无法行进中射击。
所以,像这种与敌人远距离作战的战术,要求驾驶员停车稳定车身,接着炮手迅速瞄准,开火后驾驶员马上开车脱离敌射程……如此反复,T34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第449章 讨价还价
王学新把部队分成两个部份进行训练:一个是T34部队,另一个是T26部队。
为什么要分开训练就不用说了,这两种坦克在速度、火力及防御完全不一样,投入战场后的战术及针对的目标也不可能一样。
比如T34最高时速达六、七十公里,T26只有三十公里。
再比如T34的目标很明显应该是鬼子的97式,而T26的对手则毫无疑问是95式及鬼子步兵。
所以王学新有些不明白,毛熊怎么会把这些坦克混编在一起作战……其它的不说,速度相差如此之大,混编在一起怎么协同?冲锋时怎么步调一致?追击敌人时怎么编队?
这不是胡闹嘛?
所以世界把此时的毛熊定义为“不会打仗的国家”还真没错怪它。
这些就不需要王学新操心了。
王学新决定自个负责T34的训练,因为T34部队肯定更重要,然后让参谋陈松勇负责T26部份。
但陈松勇一听这命令就慌了神了。
“营长!”陈松勇为难的说:“您让我训练步兵,那我是没话说,不出两个月就给您带出一支能守能攻的部队,但是让我训练坦克部队……我这不是不乐意,是从没干过不知道咋练,就担心把这部队带坏喽!”
这时代的指挥员在这方面还是挺好的,确切的说是八路军的指挥员有这样的特点,出身于工农兵的他们比较淳朴,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不会打肿脸庞充胖子。
顿了下,陈松勇又说道:“要不,咱们T26的训练延迟一天?我先看你怎么练,第二天就照搬……”
王学新打断了陈松勇的话:“这要是T34的训练能跟T26一样,我还要你来啊?”
这一来陈松勇就懵了:“这不是都是坦克吗?怎么就不一样了!”
王学新解释道:“T34速度快火力猛,所以更强调机动性和坦克游击战,而T26速度慢火力相对较弱,更强调稳扎稳打!”
陈松勇挠了挠头,似懂非懂的回答道:“营长你看,我就说我不会吧!我这心里一点谱都没有,要不……您换个人试试呗!我没那金刚钻,不敢接这瓷器活啊!”
王学新想想觉得也对,虽说T26坦克的训练不是那么重要,但是让一个从没接触过坦克也不知道坦克作战理念的人来训练的确有些不合适。
但王学新又没法分身,总不可能同时训练两支不同的部队吧,就算累死也训练不过来啊!
这时王学新就想到了安德罗维奇。
他应该是个很好的人选,毕竟是毛熊开过坦克打过仗的人,而且对T26十分熟悉……王学新听说,安德罗维奇这家伙一直以来都是开T26的,还参加过诺门罕战役,对鬼子的战术肯定熟悉。
这或许也是毛熊那边派安德罗维奇到此任顾问团团长的原因之一。
其实不只是安德罗维奇,他手下的十几名坦克兵中将近一半都参加过诺门罕战役。
想到这王学新就觉得有些可惜了,顾问团原本有三十二人,可是因为安德罗维奇的毫无意义的“勇敢”被鬼子的飞机一炸就损失了十五人,结果只剩下十七人。
其中有七人是坦克兵,其它的则是技术兵和维修人员。
毛子的心还真他娘的大。
如果是满编,那带起T26部队就很轻松了,现在不管是技术人员还是训练人员都有些捉襟见肘。
另一个问题,就是王学新之前让安德罗维奇别操心训练的事,只需要管好坦克的操控训练和维护,现在又……
迟疑了一会儿,王学新还是让人把安德罗维奇给找来了。
王学新有些尴尬的对安德罗维奇说:“上尉同志,是这样的……我打算把坦克部队分成两个部份训练,现在人手不足,希望你能协助训练T26的部份,不知你的意思……”
“不不不!”安德罗维奇想也没想就回绝了:“我只管操控和维护的问题,其它方面不是我的职责!”
说这话时安德罗维奇还扬了扬眉,显然有报之前一箭之仇的意思。
王学新“呃”了一声,说:“如果每天一斤地瓜烧……”
安德罗维奇的眼睛马上就亮了起来:“不,至少要三斤,每天三斤!我的部下也需要!”
“两斤!”
“不!”安德罗维奇像只笨拙的黑熊双手重重的拍在桌上,用不容置疑的眼神盯着王学新说:“必须三斤,你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营长同志!留给你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不是吗?”
王学新不知道安德罗维奇是怎么看出来的。
留给八路军的时间的确不多。
因为王学新打算在鬼子展开“关特演”时发起进攻,那时鬼子在华夏这方向的兵力相对较空虚,打下运城鬼子也没有太多的兵力及飞机将其夺回……关特演时鬼子在华夏地区采取守势,各处只保持基本的兵力,他们希望将主力及装备集中在东北对毛熊发起致命一击。
因此,留给王学新的时间很可能只有两个月左右。
王学新不知道的是,安德罗维奇其实并没有看出这一点。
如果安德罗维奇看出这一点,他可能会比王学新还急,因为这意味着八路军到时能否牵制鬼子的问题,直接关系到毛熊的切身利益。
此时的安德罗维奇之所以会这么说,只是直观的觉得王学新这么急着训练肯定是有仗打,为了有酒喝随口猜了一句让自己多点讨价还价的筹码。
“好吧!”王学新无奈的回答:“每天三斤,不过你们必须按照我的方案训练,同时陈松勇同志会与你一同训练!”
其实王学新是让陈松勇去学习的,或者也可以说是监视,别让安德罗维奇把T26部队给带歪了。
安德罗维奇一想,他也要学习王学新的训练方法然后向总顾问汇报,所以当然要知道王学新的方案。
于是想也不想就点头道:“没问题,不过我还有一个要求。”
“什么要求?”王学新问。
安德罗维奇回答:“我会安排我的部下训练T26,放心,彼得罗耶夫斯基是我的副手,他能干好的。而我,会跟你一同训练T34!”
第450章 备用发动机
“不,安德罗维奇同志!”王学新回答:“T34这边不需要帮忙!”
“你确定?”安德罗维奇回答:“它或许有你们不知道的小故障或是小毛病,或是其它你不知道的信息,你能保证你的训练一定可行?”
“我认为这些不是什么大问题!”王学新笑了笑:“我们可以等拿到T34时再考虑这些,到时教会我们操控就是你的职责,你一样要告诉我!”
安德罗维奇听着觉得有道理,这个借口似乎有些牵强,因为坦克有哪些弱点不适合战术,应该是开着练一练才知道,几句话很难说清楚。
但安德罗维奇还是不甘心:“我坚持,营长同志!否则我们也不参与T26的训练!”
安德罗维奇知道自己的重点是什么。
他可以不参与T26的训练,因为T26对毛熊而言已经是快淘汰的坦克,知道它的战术也没多大价值。
但他必须参与T34的训练,因为这款坦克是毛熊的主力,是打败汉斯的关键,是扭转战争的希望,同时也是总顾问最想从王学新那知道的东西。
如果让王学新独自训练而与他们这些顾问无关,那么安德罗维奇就无法向总顾问交待了。
“你不能用同一样东西做两次交易,上尉同志!”王学新已经在纸在草拟训练计划了,他抬眼看了安德罗维奇一眼,说:“除非,你能证明这一点,也就是我们需要提前考虑的地方!否则……我还有事要忙!”
安德罗维奇有失望的转身,不过突然想到了什么,回头说道:“营长同志,不知道你是否考虑过T34的使用寿命?”
“有什么问题吗?”王学新停下了笔望向安德罗维奇。
T34一直以可靠性好著称,所以王学新还真没考虑它的寿命问题。
安德罗维奇回答:“坦克本身没问题,但是坦克发动机的寿命……就只有一百小时,我相信你不知道这一点!”
王学新霎时就惊呆了。
只有一百小时?
什么鬼?
如果以一天24小时计算,也就是这玩意开个四天发动机就报废了?
也难怪这玩意可靠性高,坦克还是新的发动机已经玩完了,可靠性能不高么?
后来王学新才知道安德罗维奇说的是真的,此时的T34坦克最大的缺点就是发动机不成熟寿命过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