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亮剑之军工系统_分节阅读_第173节
小说作者:远征士兵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11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29:54
  躺上了温暖的炕头,王学新就开始发愁了。
  他想的当然不是李云龙所说的一个营的问题。
  不过就是一个营,多大点事啊!
  凭王学新这会儿的名气,只需要喊一声七连缺兵,那新兵还不是一个个的往这边挤?
  这牛皮吹的,连王学新自个都有些脸红了。
  不过这还真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此时让王学新为难的,是怎么才能打一场漂亮仗。
  打一场漂亮仗就能占据舆论制高点。
  占据舆论制高点就能发动群众迫使顽军无法签谅解案。
  顽军签不了谅解案,鹰酱所谓的调解就会破产。
  于是禁运继续,鬼子依旧只有一条路……偷袭珍珠港。
  总结一下,就是王学新想靠这个来扇动一下蝴蝶的翅膀把鬼子重新拉到“正途”上来了。
  然而,打一场漂亮仗却没那么容易。
  就像首长说的:“这场仗可以不大,但一定要打得好!最好是以大伤亡比、大优势,干净利落的打下一场胜仗,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
  首长说的没错。
  这场仗的目的是为了宣传,而宣传的对象又是绝大多数都对战争一窍不通的百姓。
  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百姓关注的不是敌我力量的综合对比,也不看总体态势,更不懂什么战略战术。
  他们的关注点很简单,就是敌我伤亡对比以前及占的地是多了还是少了。
  因此,一场中小规模大伤亡比的胜利,反而能起到更好的宣传效果。
  因为百姓会想当然的这么想:“要是其它战斗都能打成这样,都能有这样的伤亡比,那把鬼子赶出我们的国家是不是就指日可待了?”
  但参谋长却在这时给众人泼了一盆冷水:“鬼子自从上回被我军突破封锁线实施交通大破袭后,就增强了封锁线的兵力和火力并改变了战术。他们把正规师团和炮兵部队布设在封锁线后方,一旦某处炮楼遭到进攻,马上就会得到步炮兵的增援!想要打一场大伤亡比的胜仗……不容易啊!”
  王学新也听说过这事。
  这主要是鬼子发现在封锁线上的炮楼越来越不顶事了。
  之前,一座炮楼摆那就跟一座据点似的,装备简陋的八路军愣是啃了不动。
  但现在,八路军手里又是鬼炮又是火箭筒的,炮楼已经成为“棺材”般的存在。
  鬼炮数量还较小,平均一个多月两个月才能出一门。
  但火箭筒数量就多了,分布在前线的部队每个团手里都有十几具。
  然后在黑夜里,火箭筒射手悄悄摸近炮楼,“啾”的一声用火箭弹在炮楼上敲一个洞,其它战士就接二连三的把手榴弹往洞里投了。
  那躲在炮楼里的鬼子和伪军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加强警戒吧,那是敌在暗我在明,怎么也没办法阻止敌人靠近炮楼。
  出去作战吧……马上就会成为敌人的目标。
  炮楼这东西是用来保护鬼子的,如果炮楼变成了需要鬼子以生命为代价的保护对象,那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鬼子的对策就是大量减少炮楼的兵员,每个炮楼只安排十几名伪军。
  鬼子主力则放在炮楼后并加强了炮兵。
  这战术的确有效。
  炮楼摆前方实际上就变成了警戒点了,八路军一旦开火就暴露了位置……火箭筒发射时有一道长长的尾迹,即便是在黑夜中也能清晰的由此找出射手的位置。
  又因为火箭筒射程近,所以发射时往往已逼近炮楼。
  位于炮楼后的鬼子马上通过电话与炮兵联系,并引导炮兵对目标位置实施轰炸,近些的还可以用掷弹筒、迫击炮还击。
  这使八路军在封锁线一带的战事毫无进展。
  火箭筒虽说是对付炮楼的利器,但同时也有射程不足、精度差的缺点,很容易被敌人远射程火炮甚至被掷弹筒压制。
  在这情况下,又怎么能跟素质高于八路军的鬼子打一场足以用于宣传的大胜仗呢?
  会议在一番激烈的讨论后最终也没有结果,于是王学新就只能带着这个问题。
  射程不足?
  压制敌人火炮?
  还要足够惊艳能吸引眼球?
  然后王学新就想到解决方法了。
  他一咕碌从炕上翻身起床,决定去找张万和谈谈。


第293章 火箭炮
  王学新是在靶场找到张万和的。
  天上又下起了鹅毛般的大雪,整个世界就像变了样似的裹上了一层白色。
  如果不是因为棉衣单薄,王学新倒更喜欢这样的天气,因为它能将鬼子留下来的血迹掩盖,看起来更平和、宁静、安全。
  靶场在村北,是警卫营设下的用于训练的靶场。
  当王学新在雪地上踩着一个个脚印赶到时,张万和正带着几名战士冒雪测试生产线生产出来的子弹。
  随着一声声枪响,积雪从树木上震落,两百米外的靶子下方就探出小红旗挥舞着报靶。
  张万和看到王学新过来,就起身一边蜷身跺脚一边兴奋的招着手:“小东北,来来来,试上几枪让咱们开开眼!”
  试枪的战士们见王学新上来,也接二连三的起身说道:
  “王学新同志,打几枪呗?”
  “听说您是有名的神枪手,打几枪让我们学习学习!”
  ……
  王学新因为心里装着事,再加上自己打的也是原装子弹而战士们打的却是生产线刚生产的铁弹头子弹,于是就委婉的拒绝了。
  打枪这东西需要一种感觉。
  比如王学新很了解自己的步枪,也很了解原装子弹,当举起步枪对准目标扣动扳机那一刻,王学新就大概知道能否命中或偏了几分。
  但是现在,让他打战士们手里这种膛线几乎被磨平的枪,子弹还是铁制弹头外加黑火药装药……就算王学新是神仙也打不准!
  打不准也就罢了,也就掉点面子。
  王学新担心自己打了几发这子弹后就影响到自己的心态和感觉,打自己的枪也不准了。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它可能会让自己在战场上丢掉性命。
  张万和见王学新心事重重的样子,就知道有事。
  于是命令战士们继续打靶,邀着王学新就往办公室走。
  路上张万和就兴奋的说道:“子弹机生产的子弹能行,射程提高了八十米左右,现在打两百多米的目标都有准头啦!我看,过两天咱们把子弹机搬回来得了,免得夜长梦多!”
  “成!”王学新回答:“苏主任他们也学得差不多了,搬来也好!”
  一进办公室,王学新就倒上了暖水瓶给快冻僵的张万和递上,说:“厂长,咱们兵工厂已经搬到山上了,您这也该整个炕了!”
  “不急!”张万和回道:“这段时间这么多事忙着呢,何况我不是有这玩意吗?”
  说着张万和就扬了下手中的热水瓶,说:“我这老骨头还挺得住,用用这个就差不多啦!”
  说着就忍不住打了个寒颤,抽着凉气抱紧了暖水瓶。
  王学新看着暗自摇头,一个后勤部部长,居然连装个炕的时间都没有,让人匪夷所思。
  过了一会儿,张万和才缓过些劲来,问:“王学新同志!你这,找我有事?”
  王学新回答:“厂长,我寻思着,咱们可不可以把火箭弹整大些,这样就能打得远了!”
  “你这是跟我想一块去了!”张万和笑着点头道:“我们之前就这个问题还开一次会讨论过。咱们想着,既然火箭发射药简单又便宜,那为啥不能整大些把它当炮弹用呢?咱们那鬼炮的产量太小,而且射程也不理想,得找点东西补上啊!”
  王学新连连点头,没想到张万和他们还想到前头了。
  然而张万和话锋一转,说:“但话是这么说,问题这火箭弹一百多米后就没个准头啊!就算整出了远射程的,能顶啥用?”
  于是王学新就明白了,火箭炮这玩意其实不是没人能想到,而是许多人想到但一对应上它的精度就被否决了。
  张万和等人也是如此。
  王学新回答:“厂长,这火箭炮虽然没准头,但咱们可以用数量来弥补这缺陷啊!”
  张万和一愣:“数量?啥意思?”
  王学新没多做解释,他拿过办公桌上的纸和笔,一边画着上下两层一圈圈密集的管子一边解释:“厂长,您想想,咱们要是打十六枚火箭弹才能命中一个目标,那咱们一口气打十六枚呢?”
  这东西原本用概率更好解释,但王学新估计张万和听不懂,于是就用这方法说。
  不一会儿王学新就把那一排管子画完了,然后递到张万和面前。
  张万和看了看图,反应不大,他只是“嗯”了一声,然后就语重心长的回答道:“王学新同志,我能明白你的意思。十六枚火箭弹一块儿打,可不就能打得准了吗?可咱们是八路军,没那么多资源,用这么多炮弹才打一个目标……不划算!”
  “所以咱们这炮就不是用来打一个目标的!”王学新说:“比如要是敌人聚成一堆,又或是发现敌人一个炮兵阵地……那咱们这十六枚炮弹一块儿飞出去,就是覆盖一片区域打一片敌人了!那命中率可就不一样了!”
  这一来张万和脸上就露出慎重的神色。
  张万和是个老军工,而且还是在太原兵工厂干过的老军工,他很清楚王学新这话说的是什么意思。
  火炮也许可以针对目标进行精确射击,但在面对聚集在一片区域内的目标时,精确射击就没有多大意义。
  因为那时只要朝大概的区域随便打上一炮都能大概率命中目标。
  这时更多的是要求数量而不是精度,也就是所谓的炮火覆盖。
  小东北说的这用火箭整成的炮,它不玩精确射击就玩炮火覆盖。
  这么一来火箭弹精度差的问题几乎就不存在了,因为这时大家都不要求精度而要求数量。
  而在数量上……
  一门这样的多管火箭炮就相当于十六门火炮齐射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1页  当前第17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3/102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亮剑之军工系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