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亮剑之军工系统_分节阅读_第143节
小说作者:远征士兵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11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29:54
  “诶,话可不能这么说!”首长打断了参谋长的话:“我们现在讲的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人家独立团难道不是响应这个号召吗?人家自己动手做到丰衣足食了,咱们凭什么把他的粮缴了啊?”
  这一句话就说得参谋长没声音了。
  “再说了!”首长接着说道:“咱们如果一句话就缴了独立团的粮,那不就是不劳而获了吗?就算我们把粮分给其他部队,那其它部队也是跟着一起不劳而获。何况,咱们今天缴了独立团让他白干一场,不就打击人家积极性了?下一回谁还敢去打盐?谁还敢‘自己动手’?大伙儿全都在这等着缴不就好吗?”
  这么说参谋长就明白了:“所以,李云龙这些盐非但不能缴,还得保证别人也不能缴,谁要眼红……自己赚去!”
  首长点了点头:“就是这个理!”
  所以首长在会上才会有这番话,其目的就是以独立团为榜样,刺激其它部队“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同志们!”首长等会场安静下来的时候,就语重心长的说道:“目前的形势十分严峻哪!敌人加紧了对根据地封锁的步伐,尤其是顽军……”
  说到这里首长眉头紧锁,眼里充满了愤怒:
  “他们不但对我们实施封锁,还直接、间接的派人进入根据地抢粮、破坏和劫掠。”
  “直接的手段,就是进入我根据地劫掠,各地都有。”
  “仅关中一地,顽军窜进边区就抢走耕牛18头,烧毁小麦17堆,抢走和糟蹋粮食150石,勒索银洋数百元。”
  “牛武区的两个村仅53户,被洗劫一空,抢走粮食9000多斤,蔬菜10000多斤,以及大批农具、黄麻和其它日用品!”
  (注:这些是真实数据,取自某首长回忆录)
  参谋长接着说道:“间接方面,就是顽军资助甚至由正规军装扮成土匪流窜到我根据地为非作歹,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给我们造成严重的损失!”
  王学新有些意外。
  他原本以为经济封锁就是在周围用碉堡炮楼围上不让物资流通,没想到还能这么干!
  不过想想,觉得还真是。
  这么做没有直接发起军事进攻,既能打压八路军又不至于落下破坏“合作”的口实,何乐而不为?
  同时顽军这边,又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在根据地土生土长的对地形相当熟悉,当起流匪来想抓住也不容易。
  参谋长接着说道:“鬼子那边,则留下壮丁劳力为他们修筑工事,老弱病残则赶进根据地。再加上前几天的冰雹,使我们的情况进一步恶化,可以预计,将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都会处于困难时期!”


第242章 买卖
  “上级说,我们有三个办法!”首长说:“第一是革命革不下去了,那就不革命了,大家解散回家!”
  李云龙蹭的一下站了起来:“啥?不打鬼子了?那怎么成!这会儿咱们干革命还能把鬼子挡在外头,出去还能把他们揪着耳朵揍一揍,这要是都解散回家了,还不随鬼子怎么欺负?这可不行!”
  首长接着说道:“第二个办法,就是不愿解散,又什么都不干,就这么下去!”
  “这也不成啊!”张万和说:“现在大家伙儿都饿得肚子‘咕咕’叫了,还这么下去,不出俩月就得饿死人!”
  张万和是后勤部长,他在这方面最有发言权,他说俩月,那就熬不到仨月。
  首长点了点头,说:“那就只有第三个办法了,靠我们自己的两只手,自力更生发展生产,大家共同克服困难!你们说选哪个办法?”
  干部们七嘴八舌的回答:
  “当然第三个办法啊!”
  “说得对,只能自己动手了!”
  “总不能等着饿死吧!”
  ……
  “独立团在这方面的做法就很值得表扬嘛!”首长把目光转向了李云龙,说:“根据地缺盐,他就知道把马匹派到定边去打盐,不但自个发了财,还一路上为打盐的老乡保驾护航保障百姓的安全,这值得我们学习!”
  说着首长就朝李云龙扬了扬头,说:“李云龙,说说你的想法吧?还有发财的经验,让同志们都学习学习!”
  李云龙一听就来劲了,他起身挥着手说道:“首长,其实也没啥窍门,说到底,就是要看得准,胆子大,手要快。要不啊,黄花菜都凉了!”
  干部们一阵起哄。
  丁伟叫道:“我说老李,你打仗还行,做买卖就免了吧!我跟你赌一驮盐,这肯定是小东北的主意!”
  “哎哎……”李云龙不服气的回道:“小东北是咱独立团的兵,他的主意不就是我的主意吗?你别不服气,有本事啊,你新一团也整个小东北出来!”
  丁伟说:“瞧,这不就招了吗?”
  干部们又是一阵哄笑。
  首长和参谋长心里当然知道这是小东北的主意。
  事实上,总部有计划、有组织的去定边打盐,甚至一路开骡马店都是小东北的主意。
  参谋长就一直说了,这事好在小东北想在了前头,因为有了准备,这一个多月来,从定边的盐源源不断的运送到根据地各地保障了各部的用盐需求。
  否则,这会儿就是又缺粮又缺盐,更要措手不及!
  “王学新同志!”首长把目光转向王学新,说:“还是你来说两句,你那团长不太靠谱,跟他学习,估计咱们都得喝西北风了!”
  干部们又是一阵哄笑。
  王学新起身回道:“首长,我寻思着,咱们是不是该考虑跟顽军和晋绥军做买卖了?”
  “我说小东北!”丁伟奇道:“这要说以前,咱们还在跟顽军合作的时候,跟他们做买卖还说得过去,但现在都动真格的了,还能跟他们做买卖?”
  丁伟这说法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以前还没撕破脸勉强算是合作状态,现在又是围攻新四军又是封锁八路军的,这买卖还能做?
  八路军中许多人连青天白日徽章都不愿戴,一个个的都把它摘掉了。
  王学新反问:“丁团长,咱们现在这样把盐卖给老乡,这粮食不就是左手换右手吗?”
  干部们一听这话就愣了。
  这话说的是,根据地被封锁成了个封闭的区域,自己内部买卖可不就是左手换右手吗?
  到粮食吃完的时候,要饿死多少人还得饿死多少人,区别只是饿死的人是谁。
  首长点头道:“小东北说得对。这不是简单的资敌的问题,咱们要是不跟敌人做买卖,再加上冰雹灾害,根据地的粮食就不可能自己多起来,肯定越吃越少嘛!更何况,敌人千方百计的用炮楼、用铁丝网、用隔离沟来封锁我们,我们还自己封锁自己,那不是遂了敌人的愿嘛!”
  听了首长这话,李云龙就长长舒了一口气:“我也是这意思,一驮盐在根据地里只能换一百斤粮,运到敌人那可是能换到一千多斤啊,整整差了十几倍,这不换不是傻了吗?”
  根据地内部是因为粮食奇缺所以粮价疯涨,敌占区就没这个问题了,所以粮价还算正常。
  其实敌人那物价也在涨,毕竟印了太多的法币还有许多假法币流入巿场,物价当然得涨。
  但是物价涨盐价也涨,以前换多少粮现在还是换多少粮,只是有点小波动。
  李云龙早就盯着这块大肥肉了,只不过因为敌对状态激化所以一直没吭声。
  这会儿听首长这么说,他就知道这事能成。
  张万和也表示赞同:
  “咱们现在只有几个团从定边打盐,这些盐在根据地暂时还能卖个好价钱。”
  “接下来,要是大家伙儿一窝蜂的去定边打盐,这盐一多,还能卖好价钱吗?”
  “所以必须得卖到敌人那去换粮食啊!”
  “敌人怎么做,咱们反着来就对了!敌人搞封锁,咱们就要打破封锁,哪有帮着敌人一起封锁的道理?”
  这么说干部们就明白了,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接着这事还是交给新一团和独立团……李云龙有门路,知道贿赂敌人打开通道。
  另外,首长还决定从各个方向寻找突破口,力求能把物资运送到敌人那去换回急缺的粮食和其它物资。
  甚至鬼子占领的地区也在考虑的范围内。
  道理是一样的,鬼子对根据地实施封锁,根据地不能主动配合自我封闭,更应该积极主动的打破封锁。
  而根据地能输出的又值些钱的物资就是盐,于是盐就成了打破封锁的主要“武器”。
  但王学新觉得这可能远远不够。
  因为史上八路军就是这么做的。
  结果是兵力一年减少了十万人,直到43年才缓过神来。
  那么现在,就算有王学新的提醒有了些准备,也好不到哪去吧?


第243章 卖军火
  现代时军队是不允许做买卖的,原因是军队经商极易滋生腐败。
  但在这特殊时期,军队做买卖经营某项产业,却是形势所迫不得以而为之,同时也是上级所提倡的。
  首长总结道:“独立团靠打盐发了财,但咱们也不要一窝蜂的去打盐嘛!几十万人呢,全去打盐,人还比盐多喔!”
  这话是符合当时的具体情况的。
  这一方面是如果太多人跟风,很容易造成盐量过剩于是价格下降,结果就全都赚不到钱。
  另一方面,就是打盐也有季节性甚至得看天气:溶盐时需要雨水,晒盐时需要太阳,否则就会影响盐的析出和品质,并非什么时候都可以打。
  后来雨水的问题解决了……派往定边的八路军某团在盐池附近打井,没有雨水时就用井里的卤水人工瀼盐,这使盐池的产量翻了几番而且部分克服看天打盐的缺陷。
  但依旧不能一窝蜂的挤去。
  于是干部们各思奇想,有的说要干被服厂,有的说要开伐木场,还有的打算集体开荒,创办农场、牧场等等。
  一时会议室里热火朝天的,三个一群五个一伙都在讨论怎么赚钱。
  李云龙身边则围着一大堆人,凡是部队里有些骡子和马匹的,都希望从李云龙那求得一些打盐的经验。
  李云龙在这方面倒不吝啬……这货其实不贪财,他就贪装备、怕没仗打、怕没酒喝。
  其它的东西,那还不是走江湖讲义气,有钱大家一起赚!
  于是就眉飞色舞的跟大伙儿说怎么操作,怎么给老乡当“保镖”顺便再收点盐当辛苦费等等。
  那说的一众干部是个个磨拳擦掌的恨不得马上就回去组织。
  另一个没参与讨论的人是张万和。
  他的兵工厂已经够忙的了,没法腾出手来忙活其他事,于是就乘着这时间跟首长汇报些情况。
  整个会议室里的人都在忙着,就只有王学新坐在椅子上背靠着墙眉头紧锁。
  他知道战士们干的这些虽然没有问题,比如开荒种粮,这当然是刻不容缓。还有被服、伐木、家具厂等等,这些都可以解决根据地自给问题。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1页  当前第14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3/102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亮剑之军工系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