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木辰雄在发起进攻前与重川和一见了一面大致了解了下敌情。
正木辰雄心下对重川和一不服从命令擅自进攻的行为十分不满,这些战车部队的混蛋,从来不把步兵放在眼里自以为高人一等,现在总算是吃到苦头受到教训了。
不过正木辰雄没有明说,他不动声色的指着地图对重川和一说道:“大尉,我认为中将阁下说的对!敌人拥有的反坦克装备很可能只有几十米的射程!那么,战车至少应该在步兵后方一百米左右活动呢,为我军提供火力支援就足够了!这样才能保证战车的安全!”
重川和一被这话气得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的。
他又哪里听不出来正木这是在讽刺他的战车部队需要步兵保护。
这如果是在平时,他只怕早就出言顶撞了,但刚刚遭受惨败的他哪里还敢说什么,只能恭谨的低着头,应了声“是”!
“重川君!”接着正木辰雄又问了声:“如果我们想打开突破口撕开敌人的防线,你认为我们该从哪个方向进攻合适呢?”
“是!”重川和一想了想,就指着地图回答:“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认为东面是敌人的主力部队,敌人阵地前还有一条小河使我军行动不便,此外还有一座山丘。而北面则一片空旷,我认为我们应该从北面展开进攻!”
正木辰雄迟疑了下,就微微摇头回答道:“重川君是否想过,北面的空旷地同样在这座山丘的火力掩护之下。同时,如果东面是敌人的反战车主力呢?对步兵而言就未必了吧!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从东面进攻!”
“是!”重川和一明白这是正木辰雄在有意奚落自己,但他也只能忍气吞声。
其实正木辰雄这么说也不完全是针对重川和一。
他是跟随安达二十三征战多年的老兵,知道不应该将个人感情带到战场上甚至影响指挥决策。
正木辰雄这么考虑有他自己的理由。
他认为相比起敌人的“喷进弹”而言,步兵进攻更应该担心敌人两样装备:子弹雷和霰弹地雷。
(注:鬼子不知道八路军手里那种能打出无数钢珠的地雷是什么,于是将其称为“霰弹地雷”)。
正木辰雄认为,之前战车部队已经对东面进攻过一回,所以东面的子弹雷和霰弹地雷应该已经被清理掉一部份,那么进攻东面就会更容易吧!
于是正木辰雄没有迟疑,将主力部署在东面,其它方向则以小部队实施骚扰。
第223章 活路
王学新这头正在单兵工事里头冻得发抖。
有时他也想起身动一动跑一跑,可在战场上这简单的动作都得冒着生命危险……鬼子已在对面布设下了狙击手,就等着打敢冒头的。
这时梁贵生猫着腰从后头跑上来,手里抱着一团圆滚滚的麦梗球到王学新面前,递了上来说:“连长,暖和暖和呗?”
“啥玩意呢这是?”王学新问,迟疑着接了过来,然后就“哟”了一声:“热的呐?”
“可不是吗?”梁贵生笑着回答。
“咋整的啊?”王学新一边把手摊在麦梗球上取暖一边问。
“简单!”梁贵生回答:“点火烧橡胶的时候搁几块石头进去,烧烫了撇出来往麦梗里头一包就成了!”
“有两手啊!”王学新赞了声:“还能想到这法子!”
这赞叹是发自内心的,这时代的穷人为了努力活下去,总是能想出一些简单而实用的办法。
“这不算啥!”梁贵生扬了扬头:“咱们当初黑云寨上,大伙儿都这么干!那住山洞里也是凉嗖嗖的,没这玩意都过不了冬!”
说着说着,梁贵生脸上的笑容就渐渐消失了。
他叹了口气,说:“连长,说句话掏心窝子的话,咱们上山当土匪那也是被鬼子给逼着活不下去了,上山上过的也是苦日子。要是还有路走,谁愿意呆那啊!”
王学新笑了笑:“那参加八路军算是活路么?”
“不算!”梁贵生摇了摇头,很实诚的回答:“这一天到晚打着仗呢,说不准哪天就牺牲了!”
“那你为什么参加八路军?”王学新问。
收编黑云寨时,谢宝庆给土匪选择的权利:回家还是参加八路军,要么继续在江湖上混,来去自由各安天命。
“可以回家啊!”梁贵生把腰杆子一挺,回答道:“我在黑云寨这么些年,大从没让我进过门,回村也得偷偷摸摸的,现在就不一样了!咱回去时大还开了坛老酒,整整喝了一宿醉得一塌糊涂!”
说着就“嘿嘿”的笑了起来,眼里还闪着些泪花。
王学新听着鼻头也一阵发酸。
说来说去都是鬼子造的孽,否则哪有这么多的无奈,这么多的不幸,这么多的妻离子散。
现代人看这场战争都喜欢看神剧图个乐子,哪里会想到其中的艰辛和残酷。
正想着,突然传来几声炮弹的呼啸声,炮弹在阵地中炸开。
王学新马上就意识到这是鬼子在试射,打得准的话后头大批炮弹就过来了。
于是想也不想就伸手压着梁贵生一趴……
接着炮弹就响成一片,大大小小各种型号的,就像下了冰雹似的往周围砸。
一声声震动传来,甚至有几发炮弹就打在跟前,王学新和梁贵生只能紧紧的趴着一动不动。
这时一个黑影飞了过来,王学新一惊,他本能的以为是敌人借着炮火冲了上来了,定睛一看,才发现是名被炮弹命中抛过来的战士。
他的四肢已经被炸飞了,只剩下躯干,浑身是血,面部也被震裂分成几块,就像是块被打碎的镜子布满了血色的裂纹。
更可怕的是他竟然还活着,王学新能清晰的看到他的身体扭曲和挣扎,似乎是想爬起来或是捂伤口,但怎么也办不到。
王学新那一刻是懵的,或者说手足无措,梁贵生也差不多,他们都不知道该做些什么才能让这名战士好受些,于是只能趴在原地静静的看着他痛苦的抽搐,一下又一下,最后终于不动了。
炮声一声紧接着一声,掀来一层层沙土,像波浪似的一波波涌来将尸体掩盖,最后消失不见,就像从未发生过一样。
过了好一会炮声才停了下来,王学新耳边一阵“嗡嗡”响,只看到前方谢宝庆在挥手喊叫却没听到任何声音。
王学新抓着步枪跳起来朝前跃进,跑到谢宝庆旁冒出头一看,只见一大片的鬼子在坦克和装甲车的掩护下越过了小河以散兵队形发起了攻势,密密麻麻的到处都是灵活跃进的鬼子。
王学新心下一凝,相比之下,王学新更希望面对敌人坦克而不是步兵,因为鬼子坦克战术呆板反应迟钝,而独立团又有了火箭筒克制可以以巧制胜。
对于鬼子步兵……那拼的是素质、是协同、是单兵装备,而这些正是八路军欠缺的。
正木辰雄下令进攻前交待了两点:
一、用手榴弹对付敌人的地雷,不管是子弹雷还是霰弹地雷。
二、杀光敌人!
至于上级交待的缴获敌人“喷进弹”的任务,如果把敌人杀光了,当然就能缴获。
正木辰雄是一名传统的指挥官,他与大多数帝国军官一样信奉精神胜利战术,只不过正木辰雄更传统更极端,他甚至不相信先进的装备在战场上的作用,认为它们不过是非必要的辅助。
正木辰雄这类人的想法很简单,他们认为自己有了先进装备,那么敌人迟早也会有相应的克制这种装备的武器,两相克制就相当于没有,那么最终在战场起决定作用的就是人,具体的说就是士兵的意志、精神和素质。
这想法有一定的道理,战争永远无法忽视人的重要性,它是人和装备的结合。
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科技的进步,人在战场上的作用已越来越少,用一个极端的例子,一个从未上过战场的人,也可能只需按下一个按钮就杀死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训练有素的军人。
此时的正木辰雄当然不认同这一点。
他认为眼前这场仗将会是自己观点的一个明证……如果战车部队无法攻陷敌人阵地而他却做到了,难道不是说明人更重要?
他将用这一仗,给那些因为崇尚西方武器装备而穷尽帝国资源的激进派狠狠来上一巴掌,最好能将他们打醒!
因此,正木辰雄将自己的指挥部设在距离前线只有一千米的位置。
在这里,他能更好的观察战局并根据情况作出调整,更重要的是可以激励自己的士兵英勇奋战!
第224章 义气
鬼子像潮水般一波接着一波的朝七连阵地冲击。
他们的攻击目标很明显,就是七连驻守的山丘。
战术简单直接,其它方向用小部队实施骚扰,主力则猛攻东面。坦克和装甲车不再直接进攻,而是在外围作为火力掩护单位。
这种打法很有效,原因是山丘高度不高,鬼子坦克和装甲车可以在两百米外环绕着山丘寻找有利位置和角度为鬼子步兵提供火力掩护……这么一来山丘就不存在反斜面和射击死角,前、后以及侧翼都有鬼子的坦克和装甲车。
95式坦克37毫米主炮,97式坦克47毫米主炮,以及装甲车和坦克上的机枪对着山丘一阵乱打乱轰,只打得山丘上到处是烟雾和尘土,乱得像煮沸的一锅粥似的。
而八路军却对这些始终保持着距离的坦克和装甲车毫无办法……它们在火箭筒射程之外,如果要摧毁它们只能主动发起进攻,但这几乎就是找死。
谢宝庆脸上又是灰尘又是鲜血的糊成一团,跑到跟前时王学新都差点认不出来了。
“连长!”谢宝庆着急的报告道:“三排伤亡很大,快要顶不住了!”
谢宝庆被王学新用于加强三排的指挥。
这不是因为王学新信不过张庆才,而是三排驻守的山丘是鬼子进攻的重点,需要连部加强协同。
王学新思考片刻就果断的下了命令:“三排把敌人往后放一放,一排、二排往前推。三排看情况反攻,听明白没有?”
“明白!”谢宝庆应了声,提着盒子炮一转身又朝三排的阵地跑。
谢宝庆这一行黑云寨的兵,其出色的表现远超王学新和李云龙的意料之外。
王学新总以为土匪应该欺软怕硬……打不过鬼子,欺负百姓在行,所以当土匪。
又或者就是只讲利益……为了钱为了财,要不就为女人,所以当土匪。
因为这俩劣根性,即便是收编了也难免会有贪生怕死或是纪律作风上的问题。
但谢宝庆等一干人在战场上却是生死用命不顾一切。
有一天王学新在酒桌上跟谢宝庆说起这事时,半醉半醒的谢宝庆就一边打着酒嗝一边挥着手回答:“谁……谁说不是呢?人不为……为己,天诛地灭,当过土匪的哪个没私心?问题是……咱们有样东西比‘天诛地灭’还重要,那就是一个‘义’字。不是有句话叫义薄云天么?在义气面前,私心能算个球,咱啥坏事都干过,要再不讲义气,就不算人啦!”
接着谢宝庆就邀着王学新的肩膀说道:“兄弟,咱们这帮人这么干可不是因为什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咱们这么干就因为你和团长把咱们当兄弟!独立团也把咱们当兄弟!你们都把咱当兄弟了,咱可不能落了兄弟的脸啊!”
(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1929年提出的行动准则)
听着这话王学新都不知道该怎么评价了。
总之,就是谢宝庆这些人身上的江湖味,跟独立团是臭味相投。
战斗还在继续。
谢宝庆带着三排依令在山丘上让一让,鬼子马上就往前推进在防线上形成了一个突出部。
这时王学新再带着分别位于山丘左、右两翼的一、二排往前推,于是就对攻上山丘的鬼子形成了三面夹击。
如果是以前的夹击,也就那样了,就算四面包围只怕对鬼子也毫无办法:手里拿着的都是打复装子弹的枪,还只有五到十发子弹,机枪子弹也只有三十发子弹,手榴弹也是一炸两半,能把鬼子怎么着?
可现在的八路军,那手里可是有定向地雷和反步兵火箭筒的,这些都是能大批量杀伤敌人的玩意,比起机枪、步枪这些玩意有用多了,这打起来就不一样了。
王学新是带着虎子的一排上去的。
上去前先放一通烟雾……往前放烟雾有些麻烦,战机来时不是说点了烟雾等风吹过去就行,说不准风向还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