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亮剑之军工系统_分节阅读_第120节
小说作者:远征士兵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11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29:54
  变化实在太快啦,都不像是真的。
  不久前兵工厂还只能生产复装子弹和手榴弹,炮那是想都别想。
  但是现在,又是五零小炮又是“鬼炮”的,这下还生产出这种连鬼子都没有的火箭筒!
  他张万和做梦也没想到能等到这一天,兵工厂扬眉吐气啊!
  想当年,兵工厂就只有21名工人,2把虎钳、4把锉刀和1个风箱……
  “厂长,厂长?”苏欣见张万和没反应,就又问了一遍:“咱们再打几发试试?”
  张万和本想说什么,但喉头像是被什么东西塞住了似的什么也说不出,就只朝苏欣点了点头。
  接着又打了两发,都十分顺利,除了在第三发时因为突然刮起一阵风偏了些,不过还是面中靶子顺利起爆……靶子用的是汽车车门,恰好是横着放的,要是竖着放的就打不着了。
  这时苏欣和张万和两人一颗悬着的心才彻底放了下来。
  “我看能成!”张万和微笑着点了点头。
  苏欣一边记录数据一边兴奋的说道:“就是风偏率有些大,其它的暂时没发现问题!”
  首长有些担忧的说道:“五十米的距离是不是近了点?咱们再远些试试?”
  “成!”张万和点头表示同意。
  五十米距离只是测试它能不能用的问题,拉长距离就是找它的射程了。
  结果是随着距离拉长偏移目标量也随之增加,一百多米时就接连脱靶。
  这是火箭弹的缺陷,而且无法避免。
  原因是火箭弹不像炮弹……
  炮弹出膛后就没有动力,风吹一点就偏一点受风力的影响不太大。
  但火箭弹出膛后依旧有动力,风吹一点或是气流不均都会造成火箭弹角度偏差,于是就出现“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现像。
  现代的火箭筒虽说纸面上的数据有300米的射程,但那是在这实验室里无风情况下打出来的。
  实战中只要有1m/s的软横风……1m/s的风力只能算是“软风”,也就是比无风强一点连微风都算不上。
  在这种软风的情况下打300米距离的目标居然能偏离1.2米。
  因此实战基本无法在300米外用火箭筒命中目标,它的轨迹甚至无法预测,不是打风偏量能解决。
  此时王学新制出的火箭筒勉强能在150米处命中目标,三发一中。
  不过王学新认为这是大牛没有射击经验没掌握好风偏量造成的,要是熟练了,命中率还有进步的空间。
  首长和参谋长对这一点还持有疑虑。
  首长问着王学新:“王学新同志,这的确是个很了不起的成就,一百多米的距离比起咱们抱着手榴弹和炸药包去炸鬼子的坦克要好得多喽!但是,如果在平原开阔的地形上作战,我们依旧很难靠近这个距离,能不能再改进改进?”
  王学新回答:“首长,它的确有改进的空间,但我却认为我们更应该改进战术,用火箭筒灵活的与敌人作战而不是单纯的追求火箭筒的精度。”
  “哦?”一听到“改进战术”这词首长眼睛就亮了起来:“什么战术,说来听听!”
  首长是个战术专家,平时就喜欢跟别人讨论战术。
  而王学新之前建议的“地道战”、“坑道战”、“反斜面战”这些战术,无一不不让首长感叹长江后浪推前浪。
  此时一听王学新又有新战术,马上就来了兴致。


第202章 协同
  对于这个试射结果,王学新其实并不意外。
  这也是没用空心装药的好处之一。
  王学新不是没有空心装药技术,赚点军工币向系统买就可以了。
  但使用空心装药技术后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麻烦……空心装药这东西是依靠金属射流击穿目标装甲,它存在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引信引爆距离。
  弹头命中目标后,如果引爆距离过长,那么金属射流的路径过长会导致射流不集中分散开导致破甲效果不好。
  如果引爆距离太短,金属射流还没来得及汇聚在一起形成高温高压射流,破甲效果同样不好。
  这有点像凹面镜把阳光聚焦,空心装药的反锥形也是把金属射流聚焦,没到或过了这个焦点都不行。
  因此必须给这种破甲弹装上一种特殊的、特别敏感的引信:压电陶瓷瞬爆引信。
  这种引信能在弹头命中目标后达到一定压力的瞬间,也就是在达到焦点距离的那一刻,以十万分之一秒的反应时间引爆。
  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它落地不爆,命中软目标不爆等等……压力不足会被默认为没有达到最适合的焦点距离。
  所以电影战狼中用弹簧床垫挡RPG其实是真实的反应,这种引信命中软目标就算是狠狠的撞上了也不会爆炸。(如果是杀伤步兵的榴弹头就另当别论。)
  王学新整的这火箭筒简单,用的是普通引信,一碰就炸不管打啥都一样,于是就没有那么多问题。
  反正对付鬼子的坦克足够,为啥要花力气搞那么复杂?
  搞复杂了不是画蛇添足?
  能穿100mm与能穿15mm,打12mm的鬼子坦克有啥区别?
  越简单的东西可靠性越高嘛,此时的八路军要的就是简单、安全、可靠,这些比什么都重要!
  至于鬼子的中型坦克和重型坦克,先不说鬼子拥有的数量不多,他们的中型、重型坦克对应的其实是国际上轻型、中型坦克,其侧后装甲依旧只有十几毫米。
  实在不行,就把黑火药换成威力更大的无烟火药呗!
  因此,王学新考虑更多的是与火箭筒匹配的战术。
  “首长!”王学新回答:“鬼子要是严阵以待,咱们朝鬼子坦克发起冲锋的确很难冲进一百五十米,所以我就寻思着,咱们可不可以来个以退为进!”
  鬼子坦克并不是单纯一坦克,他们通常会有步兵掩护,要攻进一百米的确不容易。
  “以退为进?”首长对此颇感兴趣,他想了想就说道:“你是说……让鬼子发起冲锋?”
  “对对!”王学新点头道:“我就是这意思,咱们要是在平原与敌人遭遇,以我军的火力肯定不能对敌人发起冲锋,到时我军应就地釆取守势并构筑防御工事!”
  这其实是八路军的常规战术,不过以往并非主动而是被迫采取守势……没办法,装备不如敌人,要是在平原地区还主动进攻,这样的部队基本不存在。
  听到这,首长似乎就明白了,他点了点头若有所思的说:“然后……在敌人发起进攻时我们主动撤退,撤退前把火箭筒射手留下来,狠狠的打鬼子一个伏击!”
  说着首长就高兴起来:“是个好主意喔,这样一百多米的射程就够了嘛!最好能再放点烟雾,把拳头收回一些再打出去,才能把鬼子打疼!”
  首长不愧是首长,王学新只是开了个头,后续就全让他给猜到了。
  王学新也的确是这想法。
  首长没怎么说明白,一对比就明白了:
  主动进攻是要抱着火箭筒冲锋,这么做目标太大,而且火箭筒再加上火箭弹也不轻,跃进速度不可能快,很容易被敌人当作靶子打。
  但如果釆取守势就不一样了,战斗部队撑住敌人一段时间让火箭筒射手构筑好单兵掩体或直接找个弹坑什么的像撒豆子似的隐蔽起来。
  接着战斗部队边打边撤,鬼子要是往前一冲,就直接掉进火箭筒的埋伏区了!
  王学新原本还准备了一肚子的话,没想到几下子就被首长给说完了,他甚至还加上了烟雾……
  这烟雾好啊!
  不仅可以干扰敌人坦克的视线,还可以为火箭筒射手提供掩护,一举两得。
  参谋长也听明白了,他略一思索就提出异议:“首长,那要是鬼子步兵越过坦克搜索前进怎么办?咱们的火箭筒可不够打鬼子步兵!”
  这话说的是,鬼子不是傻子,他们通常不会让坦克开在最前方,而是以步兵在前头清路破障。
  到时火箭筒射手怼上的就是鬼子的步枪和刺刀了。
  首长对此也没有好的想法,他皱了皱眉头,就把目光转向了王学新。
  王学新当然有想过这问题,他不假思索的回道:“首长,参谋长,我认为这问题需要三方面协同。首先是可以快速布设的子弹雷迟滞鬼子步兵!”
  “说得对!”首长表示赞同:“战斗部队后撤时就可以留下一批子弹雷,鬼子步兵受阻而坦克却不受影响,坦克就靠前了!”
  王学新又说:“其次,我们的战斗部队可以吸引鬼子的火力和注意力,并有意识的保护我军火箭筒射手!”
  “有道理!”首长微微点头:“我们打原装子弹的枪也能打得远,还有五零小炮,也有五百米的射程,退后一步也能为前方提供掩护!”
  接着首长就奇怪的望向王学新:“你这一个地下一个地面都说完了,第三方面还能是什么?难道是天上?”
  王学新笑着回道:“哪能是天上呢?不过也差不多!咱们还可以用火箭筒打步兵不是?火箭筒没有凹槽破片少是没错,但咱们可以往里头塞滚珠啊!”
  王学新说得起劲就收不住嘴了:“咱就用小滚珠,一口气塞几百个在里头,看到鬼子步兵上来咱就用这弹头打,‘啾’的一声,那家伙,还不得倒下一大片哪?”
  首长听着愣了好半天,过了好一会儿才把目光转向张万和,说:“老张,这家伙行啊!是个搞武器的料!”
  张万和“嘿嘿”的笑了起来,这不明摆着吗?


第203章 钢珠火箭弹
  “叮”系统提示:“宿主成功研发火箭筒,获得一百万军工币!”
  王学新“哟”了一声,这回系统倒是挺大方了,往常都是几万、十几万的奖,这次一口气就奖了一百万。
  不过这似乎不奇怪,火箭筒可是款杀人越货的神器,即便是到了现代,那什么什么先进的坦克也是一发带走,多奖点军工币再正常不过了。
  这同时也让王学新松了一口气,虽说这军工币只是个数字,可是用完了心里还是没底,万一要是急需什么技术又没军工币呢?那时就苦了。
  这下有了这一百万,心里就踏实多了。
  不过也不能掉以轻心,现在这技术动不动就上百万的,得多存点!
  试射可以说圆满成功了,首长对火箭筒很满意,命令兵工厂马上投产并按王学新的想法研发钢珠火箭弹。
  从靶场返回宿舍时,苏欣还说了句:“我说小王同学,你脑袋里哪来那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还怪吓人的,在里头装钢珠……亏你想得出来!”
  旁边的五金听着就反驳道:“诶,苏主任,你没听过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人残忍吗?打鬼子当然要怎么狠怎么来!”
  其它几个主任也纷纷表示赞同:
  “对对,越狠越痛快!”
  “我也觉得王学新同志这主意好!”
  “就是,那钢珠炸开到处飞,想想都来劲,我这都想早点把它造出来了!”
  ……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1页  当前第12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0/102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亮剑之军工系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