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亮剑之军工系统_分节阅读_第84节
小说作者:远征士兵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11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29:54
  过了好一会儿,爆炸声终于停了下来。
  王学新带着战士们钻出去一看,整个世界都变了样了,原本应该是山丘的地方已经被炸成一个大坑,原本是山坳的位置此时已冒出了一座小山,战壕已基本埋在碎土里成了一条小沟。
  王学新搜索了下四周,想找到那名跑出坑道的战士,但四周光秃秃的一片不见半个人影。
  虎子让各部点了下名,然后就报告道:“排长,跑出去的叫王志远,是刚来的神枪手。”
  王学新暗叹一声,这神枪手调到一排还没来得及发挥作用就这样“消失”了。
  连长吴磊在另一边从土里钻了出来,然后就大喊:“进入阵地,准备战斗!”
  王学新一挥手就带着战士们往山顶阵地跑,到了棱线探出头往下一看,被下面的情景吓了一跳……高地前的开阔地上,鬼子黑压压的一片排着散兵队形朝赵家峪围了过来,少说也有上千人。
  他们戴着头盔端着步枪,明晃晃的刺刀上挂着一面面膏药旗,公路上“嘎啦嘎啦”的开来三辆坦克,逼近高地后就停了下来转动炮塔,“轰轰”几声朝山顶阵地打了几炮。
  “是鬼子正规部队!”吴磊骂了声:“他娘的,鬼子这回是下了血本了!”
  “正规部队”这说法不准确,鬼子没这说法,但王学新还是听懂了这话的意思。
  往常,因为八路军对鬼子采取的是游击战术,打了就跑并且还躲进山区,所以鬼子很少用到飞机和坦克……这些重装备对游击战没什么效果,飞机想炸也不知道炸哪,坦克也进不了山区。
  这些没有重装备的混编旅团就被八路军称作非正规部队,与之相对,那些在前线作战的师团就被称作正规部队。
  此刻,王学新的反斜面战术就面临鬼子正规部队的威胁。


第138章 决心
  冈村宁次并没有将“正规军”派上战场对付游击队的打算,这其实是个误会。
  从一开始,冈村宁次的战略目标就是将八路军封锁在山区内。
  如果兵力足够,他只需要派出部队在山区外构筑防线就可以了。
  问题在于华北方面军有太多的地域需要防守……铁路交通线、公路交通线,准治安区、非治安区,甚至就连冶安区都需要兵力保障安全。
  占领军的代价,就是草木皆兵到处都有危险,这里每一个百姓都是潜在的敌人,于是每一处都需要投入兵力,否则就会有意想不到的麻烦。
  因此,别说现在包括伪军在内只有三十万余万兵力了,就算是四十万、五十万都很难多方兼顾再将八路军封锁在山区内。
  为了能用有限的兵力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占领一部份山区利用地形的优势构筑防线。
  冈村宁次做了一个对比:
  在平原地区构筑一座炮楼,它能控制的地域虽然更广,却到处是漏洞很容易被敌人混过甚至直接把炮楼攻下……因为平原就意味着到每一处都可能是敌人通行或突破的点,敌人会选择在天黑后无孔不入的渗透。
  但在高地上构筑炮楼并居高临下的封锁下方的公路就不一样了,这种炮楼能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同时做到有效封锁,投入的兵力不比前者多却能有更好的效果,这就是冈村宁次所追求的。
  因此,冈村宁次对“非治安区”的战术就是占领高地并构筑起野战工事组织防御,直到建起炮楼并拉好铁丝网设下雷区完成封锁。
  占领高地并组织防御,这是正规军擅长的,混成旅团的火力和装备在已经发展壮大的八路军面前就略显不足。
  比如混成旅团在某处高地或某个村庄出现一个大队被八路军围歼的情况。
  如果是拥有坦克和大口径榴弹炮的正规军……这种事就不会发生了。
  冈村宁次原以为这没有困难,毕竟日军出动的是乙级野战师团,兵源大多是退役老兵及受过军事训练的青年,战斗力不容小觑。(注:二战日军乙级师团编号从21至110)
  而八路军一贯采用“打不过就撤”的游击战术。
  所以冈村宁次估计对“非冶安区”作战的难点是在“守”上,也就是占领之后将会遭到对方无休止的骚扰。
  冈村宁次没想到的是,这次八路军却一反常态在山区跟日军打起了攻防战,而且还相当顽强。
  “难道他们事先知道了我的作战计划?”对此冈村宁次心下一阵疑惑。
  他会有这样的想法,不只是因为八路军在“非治安区”的战斗,从“准治安区”传来的情报也显示八路军改变了战术。
  负责“准治安区”的筱冢义男是这么说的:“这些村庄看上去没有敌人的踪影,实际上他们已藏身在地下,我们发现了许多地道,我军在进攻这些地道时遇到很大的阻力和伤亡!”
  平原地区的地道,以及高地反斜面上的工事,这几乎就是针对冈村宁次在“准治安区”实施的鱼鳞式包围阵及在“非治安区”实施的封锁战术。
  难道有人泄漏情报?
  但冈村宁次很快就推翻了这个想法。
  因为这些地道以及反斜面工事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构筑好的,它们应该在自己制定计划之前就开始了。
  所以……
  冈村宁次最终还是将其归结为“巧合”。
  冈村宁次哪里知道这其实不是巧合,而是真有人知道他的作战计划并事先做了准备。
  日军第37师团,代号“冬”,是一支组建于熊本县的部队。
  师团长安达二十三中将,因出生于明治二十三年(1890年)因而得名,他是冈村宁次的学生,与阎锡山、何应钦等人是同期同学。
  此时的他正一边看着地图一边详细的听着吉田大队幸存士兵对战斗的描述。
  安达二十三有些奇怪,他从淞沪会战作为一名联队长进入这片土地起,到现在已经三年有余,还从未见过甚至都没听过这么奇怪的战术。
  不过这些幸存士兵说的似乎很对,因为他现在就面临这个问题,野战榴弹炮完全失去了作用,另外坦克和机枪也是如此。
  难道只有上去跟他们拼刺刀吗?
  如果这是一个选项的话,那也未尝不可!
  “西原君!”安达二十三扬了下头对站在身旁的联队长西原千佐下令道:“派一个小队去侦察一下,看看情况是否如此!”
  “是!”西原千佐应了声,转身就对参谋下达了命令。
  安达二十三用阴冷的目光扫了下站在身旁浑身是伤的十余名幸存士兵,说:“至于你们,可以为帝国尽忠了!”
  “可是,中将阁下!”为首的日军大尉用难以置信的目光望着安达二十三,激动的解释道:“我们没有逃跑,也没有投降,我们战斗到最后一刻……”
  “是吗?”安达二十三不耐烦的打断了大尉的话:“如果你们战斗到最后一刻,为什么现在还站在这里?”
  大尉哑口无言,或者他已经知道事情无法改变,所以干脆不解释了。
  安达二十三一挥手,就有士兵押着这些幸存士兵下去。
  接着只听“砰砰”的一阵枪响,这些士兵就一个个被步枪近距离击中后脑勺倒地,尸体就摆在公路旁,排成整齐的一行向沿途经过的士兵展示。
  安达二十三深吸了一口气,举起望远镜将目光投向几百米外的高地。
  他其实是相信这些幸存士兵说的话,他们是在战斗中晕了过去所以才活到现在。
  毕竟是个上千人战斗的战场,敌我尸体混在一起难免会出现些“意外”。
  从这角度来说,他们应该是战场幸存下来的英雄。
  但安达二十三依旧不能放过他们。
  不为什么,因为安达二十三不能让自己的士兵心存侥幸,不能让士兵抱着战败还能活着回来的希望,安达二十三要向士兵传递一个信息:若是战败,就应该全部为帝国尽忠。
  只有这样,士兵才有必死的决心,这同时也是必胜的决心!


第139章 是守是撤?
  虽然战士们没说什么,但王学新知道许多战士都以为部队就要撤退了。
  这不是说战士们不勇敢,也不是说战士们思想上开小差,而是八路军这么多年都在利用地形与鬼子打游击。
  打游击的要领就是“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这是由八路军的装备决定的,也是八路军身处敌后与敌周旋的大形势决定的。从这角度出发,此时鬼子已在正面集结了优势兵力,那么撤入山区就是最佳的选择。
  因此许多老兵都已经收拾好行装,就等团长一声令下撤退。
  见此王学新心下有些担心,这次作战与以往不同,赵家峪守不住的结果,就很可能造成八路军像史上一样被鬼子全面封锁,到时八路军最坚难的时期就将再次出现……仅仅一年的时间,八路军就由四十万锐减到三十余万,少了近十万人。
  另一方面,如果上级希望独立团在赵家峪坚守而战士们却按习惯做好撤退的准备或是有撤退的心理……这仗打起来就难了。
  好在李云龙也认识到了这一点,他第一时间就召集几个营长开了个短会。
  李云龙凶巴巴的对几个营长吼道:“老子发现都有人收拾东西了,怎么着?被鬼子的飞机、坦克吓着了?你们一个个回去都说清楚喽,我李云龙今儿个还就在这呆着不走了,看鬼子还能把我们怎么着!谁他娘的要是怂了,老子第一个就拿他练枪法!”
  各营营长应了声“是”,回去就把坚守的思想传达了下去。
  赵刚听着李云龙的命令也暗暗点头。
  虽然李云龙这些话不讲道理,是守是撤应该听首长的命令而不是由他高兴,但在心理和士气上这么做却是正确的。
  有句话叫“心似野马易放难收”,说的就是人如果一直保持紧张状态还比较容易,一旦放松再想收回来就难了。
  打仗其实也差不多。
  要是一开始就知道要在赵家峪坚守而断了“撤退”的念想,打起仗来心理负担反而更少。
  但如果时时刻刻想着“怎么撤退命令还不来”、“这时该撤退了啊”,那打起仗来可就苦了。
  李云龙这道命令是让战士们保持第一种心理状态。
  万一真要是上级下了撤退的命令,那该撤还是得撤。战士们作战时就不再是三心二意。
  想着,赵刚没有迟疑,当下就命令各指导员做好思想工作,让指导员向战士们说明赵家峪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并做好坚守的准备。
  其实总部也在讨论是守是撤的问题。
  这个问题在之前是不需要讨论的,赵家峪肯定得守。
  但鬼子一个联队两千多人出现在赵家峪正面,还装备数目不详的坦克、大炮,另外还有飞机协同,这就需要好好考虑一下了。
  刚接完电话的参谋长报告道:“首长,我们刚得到消息,鬼子上来的是个野战师团,应该是从前线调来的乙级师团,其装备比混成旅团要好得多,战斗力也强很多!”
  参谋们一个接着一个的说道:
  “是撤退的时候了。”
  “只要我们撤进山区,鬼子飞机坦克就发挥不了作用!”
  “野战师团,他们的装备过度依赖公路机动,山区没有公路看他们怎么办!”
  ……
  首长眉头紧锁一声不吭。
  了解首长的参谋长马上就知道首长不想撤,就问了声:“首长,能守得住吗?”
  首长想也不想就回答道:“总得试试!以前没有反斜面工事没有守住的希望,为了保存实力不得不跟敌人周旋打游击。现在情况不一样了,一是有守住的希望,独立团不就守住鬼子一个大队的进攻还把它吃掉了吗?二是鬼子要的就是啃下赵家峪完成对我们的封锁包围。如果让鬼子实现了战略意图,我们这仗就输了嘛!”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1页  当前第8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4/102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亮剑之军工系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